晶体加工工艺总结

合集下载

晶硅生产工艺

晶硅生产工艺

晶硅生产工艺
晶硅生产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步骤将硅矿石或硅甲烷等原料经过提纯、冶炼、晶体生长、切割等工艺,最终得到高纯度晶体硅的过程。

晶硅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准备:选用高品质的硅石矿石,经过破碎、磁选等方法
进行初步处理,获得合适的矿石。

2.硅矿冶炼:将选好的硅矿石混合适量的焦炭、石灰石等助熔剂,放入电炉中进行冶炼。

冶炼过程中,通过高温还原反应,将硅矿石中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硅。

3.气相法提纯:将冶炼得到的金属硅经过熔化,再通过氯化和
还原等反应,将掺杂杂质去除,得到高纯度金属硅。

4.晶体生长:将高纯度金属硅通过溶液法或气相法进行晶体生长。

其中,溶液法主要采用Czochralski法,即将金属硅放入
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然后慢慢提拉出硅单晶,最后使其再结晶成为多晶硅晶体。

5.切割加工:多晶硅晶体经过切割、打磨等工艺进行尺寸加工,得到所需的硅片。

硅片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领域。

6.二次加工:硅片经过腐蚀、清洗等工艺处理,除去表面杂质
和缺陷。

然后经过掺杂、扩散、金属化等工艺,制造具有特定
功能的硅晶片。

以上是晶硅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工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其中,关键的工艺步骤包括硅矿冶炼和气相法提纯,这两个步骤直接影响到最终晶硅的纯度和质量。

另外,晶硅生产还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环境,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

石英晶体加工方法

石英晶体加工方法

石英晶体加工方法1. 原材料准备石英晶体的原材料一般为石英矿石,通过选矿、粉碎、筛分等工艺得到适合于加工的石英晶体原料。

在准备原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石英矿石的质量和纯度,以确保加工出的石英晶体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

2. 切割石英晶体的切割是将原材料按照特定的晶向和尺寸切割成块状或片状的加工过程。

常用的切割方法包括手工切割和机器切割。

手工切割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操作,以确保切割出的晶体形状和尺寸满足要求。

机器切割则采用数控机床或其他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切割加工。

3. 打磨经过切割的石英晶体需要进行打磨处理,以去除切割留下的毛刺和粗糙表面。

打磨过程可以采用机械打磨或化学打磨的方法。

机械打磨通常采用磨料、研磨液和抛光机械设备,通过磨削和抛光的力量,使石英晶体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化学打磨则利用化学溶液对石英晶体表面进行溶解和腐蚀处理,逐渐将表面粗糙的部分溶解掉,得到光滑的表面。

4. 抛光抛光是对打磨过的石英晶体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光亮度高。

抛光的方法包括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

机械抛光采用抛光布、抛光膏和抛光机械设备,通过高速旋转和擦拭,使石英晶体的表面得到镜面般的光洁度。

化学抛光则利用化学溶液中的活性成分,对石英晶体表面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化学作用使其表面得到光滑、光亮的效果。

5. 清洗经过抛光的石英晶体需要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抛光膏和残留的杂质。

清洗工艺包括溶剂浸泡、超声波清洗和流水冲洗等方法。

溶剂浸泡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对石英晶体进行浸泡,去除抛光膏和表面残留物。

超声波清洗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力将表面的污垢和杂质震离,使其脱落。

流水冲洗则采用清水对石英晶体进行喷洗,将表面残留物冲刷干净。

6. 检测经过清洗的石英晶体需要进行品质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视觉检测、尺寸测量、表面粗糙度测试等。

视觉检测通过目视检查石英晶体的外观和表面光洁度,检查是否有瑕疵、裂纹和污垢。

晶圆片加工工艺

晶圆片加工工艺

晶圆片加工工艺
一、晶圆定义
晶圆片又称硅晶片,是由硅锭加工而成,通常为圆形,通过专门的工艺可以在硅晶片上刻蚀出数以百万计的晶体管,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

二、晶圆制造工艺
1、脱氧沙子(二氧化硅)
2、硅熔炼:多步净化,取得电子级硅(EGS),形成硅锭(Ingot),
整体基本呈圆柱形,重约100千克,硅纯度99.9999%。

3、硅锭切割:横向切割成圆形的单个硅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晶圆(Wafer)。

4、抛光后表面可以当镜子。

5、光刻:晶圆旋转过程中浇上去的光刻胶液体。

晶圆旋转可以让光刻胶铺得非常薄、非常平。

光刻胶层随后透过掩模(Mask)被曝光在紫外线(UV)之下,变得可溶,期间发生得化学反应类似按下机械相机快门那一刻胶片地变化。

掩模上印着预先设计好得电路图案,紫外线透过它照在光刻胶层上,就会形成微处理器的每一层电路图案。

一般来说,在晶圆上得到的电路图案是掩模上图案得四分之一。

6、溶解光刻胶:光刻过程中曝光在紫外线下的光刻胶被溶解掉,清除后留下的图案和掩模上的一致。

7、蚀刻:使用化学物质溶解掉暴露出来的晶圆部分,而剩下的光刻胶保护着不应该蚀刻的部分。

部清除后就可以看到设计好的电路图案。

晶振生产工艺

晶振生产工艺

晶振生产工艺
晶振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原材料:晶振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石英晶体。

首先,需要选取高品质的石英矿石,经过精选、破碎、研磨等工艺过程,得到细小的石英颗粒。

2. 清洗和烘干:将石英颗粒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垢。

清洗后的石英颗粒需进行烘干,以降低湿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3. 熔融:将烘干后的石英颗粒放入高温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将其熔化为石英熔体。

熔融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需严格控制,以保证石英熔体的质量。

4. 晶体生长:将石英熔体倒入晶生长炉中,通过降低炉内温度,使石英熔体逐渐凝固成为石英晶体。

晶体生长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生长速度、生长方向和温度分布,以获得高品质的石英晶体。

5. 切割和加工:将生长好的石英晶体进行切割,得到所需的晶振片。

随后,对晶振片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如研磨、抛光、钻孔等,以满足晶振生产的要求。

6. 封装:将加工好的晶振片放入封装模具中,加入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等,进行封装。

封装过程需要保证封装材料充分填充晶振片与模具之间的空隙,以保证晶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测试和筛选:对封装好的晶振进行性能测试,如频率、稳定性、功耗等指标。

根据测试结果,对晶振进行筛选,确保产品品质达到要求。

8. 成品检验和包装:对测试合格的晶振进行成品检验,检查外观、尺寸等指标。

合格的晶振进行包装,准备发往下游企业或终端客户。

总之,晶振生产工艺涵盖了原材料制备、熔融、晶体生长、切割加工、封装、测试和成品包装等多个环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才能获得高品质的晶振产品。

共晶 研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共晶 研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共晶研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共晶是指在固态下由两种或多种成分组成的合金或材料,其成分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发生共同晶化现象。

在共晶合金中,各组分以一定比例均匀地分布在晶体中,形成共同的晶体结构和晶格。

研磨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用于对材料进行粗磨、细磨或抛光。

通过机械研磨,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从而提高材料的光洁度、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研磨法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等各种工业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共晶及研磨法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首先,对共晶进行详细解释和定义,包括其组成、晶体结构和晶格特点等。

其次,将介绍研磨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包括材料的选择、研磨工具的使用和研磨参数的控制等。

同时,还将探讨共晶研磨法在不同材料中的应用案例,并分析其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展望了共晶研磨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共晶及研磨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本文旨在介绍共晶研磨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文章首先会对共晶和研磨法进行分别阐述,然后深入探讨共晶研磨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在正文部分,首先会对共晶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共晶的定义、特点以及形成机制。

接着,会对研磨法进行全面讲解,包括研磨法的原理、方法以及常用的研磨工具。

进一步,会介绍共晶研磨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研磨参数的选择和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等。

在展开讨论共晶研磨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时,将详细介绍其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同时,还将探讨共晶研磨法在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对共晶研磨法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共晶研磨法的平台,为相关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共晶研磨法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人工晶体知识点总结图

人工晶体知识点总结图

人工晶体知识点总结图人工晶体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晶体材料,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

人工晶体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通讯、医疗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人工晶体的基本概念、主要分类、制备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人工晶体的基本概念1.晶体的定义晶体是指具有高度有序排列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结构的固体材料。

在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规则的空间排列,形成周期性的三维结构。

2.人工晶体的概念人工晶体是指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方法制备的晶体材料。

人工晶体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晶体生长技术或其他加工工艺来制备,并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3.人工晶体的特点(1)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原子或分子呈现规则的周期性排列;(2)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3)可以通过人工方法进行精确控制生长和制备。

二、人工晶体的主要分类1.按照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划分(1)单晶体:由同一成分的晶体组成,如硅单晶、锗单晶等;(2)复合晶体:由两种或以上成分的晶体组成,如掺杂晶体、合金晶体等。

2.按照晶体结构划分(1)立方晶体:晶体的晶胞结构属于立方晶系;(2)四方晶体:晶体的晶胞结构属于四方晶系;(3)六方晶体:晶体的晶胞结构属于六方晶系;(4)其他晶体:包括各种其他晶体结构类型,如正交晶体、单斜晶体等。

3.按照应用领域划分(1)光学晶体:用于光学器件、激光器件、光学信号处理等领域;(2)电子晶体:用于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领域;(3)通讯晶体:用于通讯设备、雷达系统、微波器件等领域;(4)医疗晶体:用于医学成像、激光治疗、医疗设备等领域;(5)材料科学领域:用于催化剂、能源材料、传感器等领域。

三、人工晶体的制备工艺1.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制备人工晶体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溶液、气相或其他化学反应体系来合成并结晶出晶体材料。

2.晶体生长技术晶体生长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晶体生长条件,使晶种在适当的环境中形成、生长并获得所需形态和尺寸的工艺方法。

半导体晶体制备

半导体晶体制备

半导体晶体的制备主要包括单晶制备和晶圆制备两个步骤。

单晶制备的方法主要有:
从熔体中拉制单晶:使用与熔体相同材料的小单晶体作为籽晶,当籽晶与熔体接触并向上提拉时,熔体依靠表面张力也被拉出液面,同时结晶出与籽晶具有相同晶体取向的单晶体。

区域熔炼法制备单晶:使用一籽晶与半导体锭条在头部熔接,随着熔区的移动,结晶部分即成单晶。

从溶液中再结晶。

从汽相中生长单晶:包括液相外延和汽相外延两种方法。

液相外延是将所需的外延层材料溶于某一溶剂成饱和溶液,然后将衬底浸入此溶液,逐渐降低其温度,溶质从过饱和溶液中不断析出,在衬底表面结晶出单晶薄层。

汽相外延生长则是用包含所需材料为组分的某些化合物气体或蒸汽通过分解或还原等化学反应淀积于衬底上。

晶圆制备的过程则包括切割、抛光和清洗等步骤。

首先,将生长好的晶体进行切割,得到薄片状的晶圆。

然后,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对晶圆进行抛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

最后,对晶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在制备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掺杂的步骤,掺杂是为了改变半导
体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将杂质原子引入晶体中。

掺杂分为两种类型:n型和p型。

n型半导体是通过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如磷)来增加自由电子的浓度,而p型半导体则是通过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来增加空穴的浓度。

掺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如扩散、离子注入和分子束外延等。

以上是半导体晶体制备的简要步骤和方法,实际制备过程可能因材料、设备和技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晶面处理工艺流程

晶面处理工艺流程

晶面处理工艺流程
1.材料选择:首先需要根据晶体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对于光学晶体,一般选择具有高透明度和低杂质含量的材料。

2.粗磨:在晶面处理之前,需要对晶体进行粗磨。

粗磨是通过机械研
磨来去除晶体的表面缺陷和变形。

常用的研磨工具有砂轮和砂纸。

3.细磨:细磨是对粗磨后的晶体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平整和光滑的
表面。

常用的细磨工具有金刚石砂轮和研磨液。

4.抛光:在细磨后,需要对晶体进行抛光以去除残留的研磨痕迹和提
高表面光洁度。

抛光一般使用金刚砂和研磨液。

5.清洗:晶体经过磨削和抛光后,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残余杂
质和污染物。

清洗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或去离子水。

6.酸洗:在清洗后,如果晶体表面有氧化物或脏污等,则需要进行酸
洗处理。

酸洗可以使用酸性溶液,例如硝酸、氢氟酸等。

7.放电处理:对于一些具有较深崎岖的晶面,可以使用电解或电火花
放电处理来改善其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

8.检测:晶体经过处理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表面粗糙度测试等。

9.包装与存储:处理完成后,需要将晶体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损
坏和污染。

晶体可以存放在干燥或低温环境中,以保持其质量和性能。

整个晶面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熟练的操作技
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对晶面的加工和处理,可以获得高质量和高性
能的晶体产品,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加工工艺总结(德清华瑞光学)
晶体加工
1、方解石:光轴面抛光后不能用白胶布保护,必需用黑胶布。

光轴面B=Ⅲ,用玻璃盘细磨,细磨光圈半个左右。

抛光:用绸布(真丝布)绑在抛光好的平玻璃板上,一定要平,然后用704粘合剂均匀地涂在绸布上,未干时放在平玻璃板上轻轻磨一下,然后等完全干透。

2、白宝石、红宝石:要求B=Ⅳ,θ=1′,N=1,ΔN=1/2。

一般用钢盘加研磨膏抛光,钢盘一定要改好。

如果B要求较高,可用特殊胶盘。

细磨一定要好。

3、磁光(旋光)晶体:YIG、GGG。

细磨一定用碳化硼280#,20#,抛光先用宝石粉W2.5抛亮后,再用刚玉微粉W1.5抛,用水晶作垫子。

4、BBO,微潮,磨砂用302#、302.5#。

在铁盘或玻璃盘上磨。

抛光用CeO2可抛好。

晶体易开裂,加工时及加工前后均应注意保持恒温。

并要求选取无包裹的纯单晶加工,有方向要求。

BBO晶体较软,易划伤,抛光面不可与任合物擦拭。

BBO晶体易潮解,抛光后置于红外灯下烘干,然后置于密封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5、氟化钙(CaF2)B=Ⅲ,可用CeO2抛好。

用302#、303#磨砂,用宝石粉抛亮后,改用钻石粉水溶液抛光圈和道子。

用宝石粉W1抛光很快,然后用W0.5 抛光圈和道子。

用聚胺树脂作抛光模范,也可用宝石粉抛亮后用氧化铬抛光,胶盘用软胶盘,工件最好抛高光圈,但不必高太多。

6、LBO材料硬度与K9相似,点胶上盘,如封蜡可用电烙铁直接封,研磨、抛光同K9玻璃相似,用CeO2抛光。

7、氟锂锶锂:软晶体、易坏,B=Ⅱ,上盘用红外灯慢慢加热。

在清洗时不可多擦表面,否则易出道子。

用氟化锂做保护片,W1.5刚玉粉抛亮后改用W0.5钻石微粉水溶液抛光。

用CeO2抛光也可抛好。

(500目)
8、KTP晶体:硬度和ZF相差不多,用ZF做保护片,进行抛光。

KD*P、KT*P,用软胶盘(一般用特殊配制的胶盘),也可用1#(天较冷)2#(天较热)号胶盘,抛光后用洗砂倒边。

KD*P易潮解、易碎,抛光时温度、湿度要求较高。

9、双45°LN电光Q开关:双45°LN电光Q开关是一种利用LN晶体作材料加工成的斜方棱镜,有六个加工面,其中四个面抛光,另两个面只须定向和研磨。

在四个抛光面中,入射面、出射面为晶体Y晶面。

入射面、出射面的夹角为45°±1′,电极面为X晶面,须镀金。

加工时首先要确定Y基准面,X、Y晶面的衍射角为θ(110)=17°24′和θ(300)=31°12′。

上盘用石膏模固定,配盘材料用LN或与LN相似的K9玻璃。

加工时入射面、出射面主要控制几何尺寸和平行度,技术要求:N=1/4、B=Ⅲ,θ≤10〞。

加工第一个45°反射面主要控制角度和塔差,第二个45°反射面除控制零件的长度外,还要控制光线经过四个抛光面反射后所反映出来的综合平行度。

由于光线在晶体内部经过四次反射,因此测量综合平行度只是分划板读数的1/4n(n为LN折射率)通常要求θ≤10〞。

LN电光Q开关的两个45°反射面的粗糙程度的好坏与晶体抗激光损伤能力密切相关。

LN属于铁电晶体,当抛光级剂选用不当时会出现抛不亮或返毛现象,可通过选高熔点的抛光剂或在溶液中加入HCL或肥皂粉,如果仍不行须重新磨砂。

10、Mg2SiO4 (镁橄榄石)晶体,莫氏硬度为7,抛光较难。

1、用聚胺树脂硬胶盘加W3.5、W2.5宝石研磨膏抛光,大约要5~6小时,一天左右可抛亮。

2、抛亮厚用W0.5钻石微粉水溶液改光圈。

低光圈较难改。

11、SeZn晶体,软晶体。

磨砂用302#、302.5#在玻璃盘上,抛光用软胶盘,先用W1.
5刚玉粉抛亮后改用W0.2刚玉粉水溶液抛光,或用氧化铬抛光。

12、NaF 氟化钠晶体,微潮解,不要求光圈,平行度一般。

磨砂用302.5#、305#在玻璃盘上,抛光用聚胺脂硬胶盘加W1、W0.5研磨膏。

然后用丝绸加酒精抛干即可。

13、KCl 晶体,微潮解,上盘干粘在玻璃板上,粘好后用303#砂研磨一下。

要砂多水少。

一般用干布擦干净,再用汽油擦一下,然后抛光,抛光不用胶盘,也不用湿CeO2抛光。

应用干CeO2抛光。

把绸布绑在一块平板玻璃上,然后把CeO2放在绸布上用酒精抛光,大约抛两小时左右,一定要把酒精抛干。

注意:磨砂时用玻璃盘不用铁盘。

对于NaCl、KBr等微潮晶体一般用砂纸磨砂,用CeO2抛亮后改用刚玉粉W0.2抛光,胶盘用软胶盘,粗磨成圆时用蜡粘起来,用砂纸滚圆。

14、砷化钾——微毒,磨砂用302#、302.5#,抛光用硬树脂抛光模,研磨膏用W2.5,然后用软抛光模,研磨膏用W0.5。

15、BGO比LiF硬比YAG软得多,BGO棒用CeO2抛光,但易出道子,用MgO抛光较好。

16、YAB YAB与YAG硬度差不多,抛光相同的垫子可通用。

gW /i,D
17、LanYLi2O9铝酸钇镧,用W1.5刚玉粉抛,一般用宝石粉抛光也可用钻石粉,抛光时间较长。

18、氟化锂全解裂,上石膏。

磨砂用玻璃盘,抛光1、用W1.5刚玉粉水溶液抛亮后,如果需要改平行度用刚玉粉改好。

2、再用Cr2O3(蚕宝宝溶液)修光洁度。

最好是高光圈改到底光圈,不可高太多,粗磨成型时最好避开解裂面,最好大于3°,胶盘最好用软胶盘,用透明胶保护。

19、氟化物玻璃硬度和磷玻璃差不多,易腐蚀,抛光时先用CeO2抛光,再用Cr2O3(蚕宝宝溶液)修光洁度。

氟化物玻璃一般不用保护漆保护,用蜡封做好的面,也可用透明胶带保护,用磷玻璃作保护片。

20、YLF 氟化钇锂,加热一般用红外灯,不可用酒精灯,用黄蜡不可用虫胶片保护。

加热时红外灯不可靠的太近,磨砂用302.5#直接研磨。

抛光用CeO2抛亮后改用刚玉粉W0.2抛光,胶盘用软胶盘。

21、镐石棒1、垂直度硬度与YAG棒差不多,但在抛光时用W1抛光。

等到抛亮后有砂眼,没有道子。

越抛道子越多,有可能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用W0.2刚玉粉水溶液抛、CeO2抛都没结果。

用Cr2O3(蚕宝宝溶液)道子和砂眼完全抛掉,单光圈不好,用钻石粉W0.2光圈可修好。

2、平行度一般镐石棒在磨砂后放在平板玻璃上用测角仪看平行度,一般平行度在30′/格。

抛光好要差4—5格,且图象很模糊,所以平行度最好相差3—4格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