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A.4 cmB.8 cmC.14 cmD.16 cm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A.2 NB.8 NC.10 ND.12 N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11.(单选)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40N的F1,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40NC.80N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A.1N、6N B.5N、6NC.1N、2N D.5N、2N13.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球重为G,球静止时在图中A位置.现用力将小球竖直向下移动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N14.重14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用3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三章综合练习答案

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X10=40分)1.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A.重力,B对A的支持力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2.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
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mgB、2μmgC、3μmgD、4μmg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A.1N、2N、1N B.1N、0、1NC.0、1N、0 D.1N、1N、0N4.向南踩行的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和向南推行的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分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A.向北、向南;向北、向南B.向南、向北;向南、向南C.向南、向北;向北、向南D.向北、向南;向北、向北5.一个物体质量为m,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则下面关于此受力分析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GX为下滑力,施力物体是斜面B.GY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C.N和G的合力等于GXD.若物体匀速下滑,则没有摩擦力6.如图所示传动带装置,大轮为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则此时皮带上的两点P和Q受到轮子的摩擦力方向分别是:A.向前、向前B.向后、向后C.向前、向后D.向后、向前7.如图所示,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摩擦力f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f不变B.N不变,T变小,f变小C.N变小,T变大,f不变D.N变大,T变小,f变小8.如下图所示,滑块A在斜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那么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是:A.水平向右;B.向下偏右;C.向下偏左;D.竖直向下。
(典型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卷(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存在()A.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很大,但加速度很小B.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其速度逐渐增大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消失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M,挡板PQ固定在半圆柱体M上,PQ的延长线过半圆柱截面圆心O,且与水平面成30°角。
在M和PQ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均匀球体N,其半径也为R。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对PQ的压力大小为mg B.N对PQ的压力大小为12 mgC.N对M的压力大小为mg D.N对M的压力大小为33mg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A.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B.OB C.OC D.OA 4.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①F 1 ②F 2 ③F 3 ④F 4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5.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 .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D .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外D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7.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一与斜面垂直的固定挡板,挡板与14圆柱体A 之间夹有圆柱体B ,A 、B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现力F 缓慢沿斜面向上推A ,使A 沿斜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圆柱体B 对A 的压力1N 和对挡板的压力2N 大小怎样变化(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A .1N 变小、2N 变小B .1N 变大、2N 变大C .1N 变大、2N 变小D .1N 变小、2N 变大8.如图所示,物a 和物b 表面均光滑,都处于静止状态(图A 、图B 中两个接触面相互垂直),则下图中物a 受到弹力最多的是( )A .B .C.D.9.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又受力物体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D.由F kx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均处于静止状态。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练习3.1-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堂测验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题分合计10分)1.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3.一个重10N的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对压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压力就是重力B.这压力的平衡力是重力C.这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D.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水面上的物体虽受浮力作用,但重力将不变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不相等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 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在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 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9.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该物体的吸引力的大小C. 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 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二、单项选择题(共16题,题分合计16分)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2.如下图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 相同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A.B点 B.D点C.E点 D.G点3.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只有在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B.圆球的重心必在球心C.均匀圆柱的重心在其轴线的中心D.载重汽车装了货物,整体的重心只同所装货物的质量大小有关5.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飞越高,说明风筝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B.在天空飞行的飞机受到重力的作用C.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受重力将变小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7.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高处释放,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再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相等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9.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1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C.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 D.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12.关于重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最大,运动时变小 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 .重力的大小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 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C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 在地面上同一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1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1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任何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1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物体所受的重力指向地心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任何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三、非选择题(填空)(共2题,题分合计2分)1.重力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______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均匀的环,故A 错误;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这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所以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点,故B 错误,C 正确;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故D 错误。
2.【答案】D【解析】新茶杯受到重力,会与桌面间相互挤压,茶杯和桌面在力的作用下同时发生微小形变,产生弹力,茶杯受到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引起,同样,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也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引起的,故C 错误,D 正确;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茶杯的重力,由于压力与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故A 错误;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的,故B 错误。
3.【答案】C【解析】斜面的倾角为,对小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F 'N和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由平衡知识可知,F' =mg cos,F'f =mg sin,由题意可知逐渐变大,f N故F' 逐渐减小,F' 逐渐变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 正确。
故选C。
N f4.【答案】B【解析】A 图表示F与F的合力是1 F,选项A 错误;B 图表示F与2 1F的合力是F,选项B 正确;C 图表2示F与F的合力是F,选项C 错误;D 图表示F、F、2 1 2 F的合力为零,选项D 错误。
15.【答案】B【解析】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T,物块Q与P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mg①,对Q物块,根据共点f力平衡条件有T F②,对物块P受力分析,受拉力F,Q对P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对P物块向左的摩f f擦力F'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 F F' T③,地面对P物块向左的摩擦力为'f (2 )F m g④,由 f f f①②③④式联立可以解得F4mg,B 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同步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同步测试题全套带答案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 力是使物体位置改变的原因C. 力是使物体速度改变的原因D. 力是使物体加速度改变的原因 【答案】C【解析】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力的作用,选项A 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 BD 错误,选项C 正确・2. 在下列各图中,所価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G )()【答案】A3. 宇航员在月球表而测得的g 值为地球表面的£ 一个质量为600 kg 的飞行器在刀球表面时,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A. 质量是100 kg,重力是5 880NB. 质量是100 kg,重力是980NC. 质量是600 kg,重力是980 ND. 质量是600 kg,重力是5 880N【答案】C【解析】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仍为600 kg ,而在月球上的重力为G 月二加g 月二如g 二980N.4. 如图所示,半径为7?的一个E 轮的圆心在O 处,但它的重心不在转轴O 处(转轴通过圆心O ),工 人师傅在飞轮边缘上的Q 处挖下一小块质量为△加的金属加固到正对面的轮边缘的b 处,这时飞轮的重心 位置正好在O 处,现由于b 处加固的人加这块金属脱落丢失,乂使得飞轮的重心不在O 处,工人师傅决定 再在a 处挖去一小块金属,不用加固到b 处,这样也能将飞轮的重心调到O 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再挖去的一小块金属的质量等于2△加B. 再挖去的一小块金属的质量等于△加C. 无论再挖去的一小块金属的质量为多少都不能将飞轮的重心调到O 处D. 无论再挖去的一小块金属的质量为多少都能将飞轮的重心调到O 处【答案】B【解析】方处加固的质量为△加的金属没有丢失时,飞轮的重心在O 处,现设想在a 、b 两处都拿走了 质量为△加的金属,由于Q 、b 两处相对圆心O 对称,因而飞轮的重心仍在O 处,由此可知,在b 处丢失 质量为△加的金属后,只要在a 处再挖去质量为△加的金属就可以了,选项B 正确・(20分钟,30分)力和力的图示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七课堂预习/ (10分钟,1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垂力棊木相互作用) 3. 1 A BCD知识点一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被压缩后再反过來给手一个作用B.运动员将垒球抛岀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木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答案】BD【解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先后,A不正确•垒球抛出后受重力,施力物体为地球,B正确.施力物体本身也是受力物体,C错误,D正确.2.如图所示,质量叫>叫的两物体力、3叠放在一起,靠着竖总墙而.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的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答案】A【解析】两物体/、B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的过程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则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力、3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3的受力示意图是A.3.广州亚运会上,邹市明蝉联了亚运会拳击冠军,当邹市明用拳击中对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邹市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邹市明也受到了力的作用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D.对手只能是受力者【答案】BC【解析】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判断谁为施力物体,谁为受力物体时,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即研究对象为受力物体,另一个就是施力物体・在没有确定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双方既是施力者,也同时是受力者・4.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鬥和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F2,因为表于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F2,因为表示F I的标度大C.F\<F2,因为戸只有两个标度的长度,而尺具有三个标度的长度D.无法比较,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答案】D【解析】在力的图示中,所表示的力的大小取决于图中标度的大小和线段的长度,离开了标度的大小仅由线段的长度无法比较尺和F2的大小・5.如图所示,用力的图示表示作用在小车上斜向上80N的拉力.【答案】先选好标度,再按力的图示画出80N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知识点二重力和重心6.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比下落时耍小B.物体落向地而吋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大C.物体在任何地方所受重力都是和同的D.物体在同一地方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答案】D【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面附近同一地方的物体,不管物体静止还是运动,也不管物体上升还是下落,同一物体的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重力的大小可由公式G二刃g求出,可见,重力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加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而物体在不同地方的重力往往不同,故只有选项D正确・7.如图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讣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B【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不一定指向地心,A错.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对.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C错•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8.关于物体的重心,卜-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儿何中心上C.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各种动作时,其重心位置是不会变的【答案】c【解析】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B错误;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可知,悬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C正确;同一物体的重心会随其形状的变化而改变,D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环类等,A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空心球壳的正下方冇一小孔,在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总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D【解析】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球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的总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幵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下降,球壳和水的总重心也下降;后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心下降,球壳和水的总重心升高,剩余的水越少,总重心越靠近球心,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总重心先降低后升高,选项D 正确・10.运输货车的制造标准是:当汽车侧立在倾角为30啲斜坡上时(如图所示)仍不至于翻倒.也就是说, 运输货车受的重力的作用线仍落在运输货乍的支持血(以乍轮为顶点构成的平血范围)以内.如果车轮间的距离为2.0 m,年身的重心高度不能超过多少米?(设千的重心在如图所示的中轴线上)【答案】1.73 m【解析】由题意知当车身的重心处于离地面的临界高度时,运输车恰好不翻倒,此时重力的作用线正好经过图中左轮,利用几何关系可求解・过O点作竖直向下的线,则△血3为直角三角形,且LAOB = 30° ,如图所示,5LAB= = 1 m ,贝I」OA - MBcot30° =诵1.73 m.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1.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只发牛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答案】D【解析】不论大小,任何物体间均有万有引力,A错误;强相互作用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而不是小物体之间,故B、C均错误;电磁相互作用即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发生的,故D正确.12.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B.在天然放射现象屮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答案】BCD【解析】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是强相互作用,选项A错误;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是弱相互作用,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其余两种是近程力,所以B、C、D正确・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力,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B.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c.两个物体Z间只有接触时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任何力都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答案】ABD【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不一定接触,例如重力的产生,所以选项A、B、D正确.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敘述小,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外力作用B.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一定不受外力作用c.物体受力作用后,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改变D.力的大小相同,则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答案]A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运动方向不变并不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B错误・物体受力作用后速度大小可以改变,也可能只改变运动方向,C错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错误.3.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口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答案]AD【揃析】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四种,A正确;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错误;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了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关系,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错误;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D正确.4.关于力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B.摩擦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C.阻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D.重力是强相互作用【答案】c【解析】重力、摩擦力是根据性质命名的力,阻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AB错误,C正确.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强相互作用,D错误・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B.运动员将篮球抛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就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没有物体就不会产牛力的作用,但只要有一个物体就能产牛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顺序,故A选项错误;运动员将篮球抛出后,篮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但仍然受到重力等其他物体的力,其运动状态仍在变化.故B选项正确;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选项错误;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故D 选项错误・6.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冇一盏质量为加的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沿直线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的人小和方向是()A.0B.mg,竖直向上C.mg,东北偏上方向D.迈mg,东北偏上方向【答案]B【解析】孔明灯做匀速直线运动,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而平衡,则空气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选项B正确・7.C 7 SOON r铁锤道钉D IN1J书本桌面A.重3 N的电灯受到灯细的拉力B.静止在空中重力是2 500 N的气球受到的重力C.铁锤对道钉竖直向下的大小为2.5 X103 N的打击力D.重5 N的卩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答案】BC【解析】四种情况下各力的图示长度都是正确的・而灯绳对电灯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受力物体是电灯,且方向竖直向上,故A选项错误;B、C选项中力的图示所表示的力的方向、大小及作用点都正确;D选项中力的图示的作用点不应画在书上,应画于桌面上・8.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贝%)A.G>G'B. G<G rC・G=G' D.无法判定【答案】c【解析】物体的重心与形状有关,重力与形状无关,而体重计的示数即等于人重力的大小.9.设想从某一犬起,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减小了一半,那么对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减小一半,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一半B.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一半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一半,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G二血g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减小一半,则g减小一半,所以船受到的重力减小一半,而船浮在水上,有mg = pgV nt , g减小一半,等式仍成立,船的吃水深度不变・A F B10.如图所示的是木匠用的Illi尺,它是用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M和相等的木料做成, £>是/、C连线的中点,E是M的中点F和3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A.B点B. D点C.E点D. G点【答案】C【解析】M3的重心在F点,BC的重心在G点,曲尺的重心在FG的中点E,所以C正确・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块厚度为〃的相同的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而上.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證起來,这堆砖的重心升高了 _______ ・——I【答案】七-d【解析】砖平放在地面上时,其重心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叠起后,其重心距地面背,所以重心升高了号d.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7?的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0上,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则静止时圆球与地而的接触点为儿若将它置于倾角为30。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A.4 cmB.8 cmC.14 cmD.16 cm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A.2 NB.8 NC.10 ND.12 N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11.(单选)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40N的F1,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40NC.80N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A.1N、6N B.5N、6NC.1N、2N D.5N、2N13.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球重为G,球静止时在图中A位置.现用力将小球竖直向下移动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N14.重14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用3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1),推荐文档

第三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A.集装箱太重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5.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A.2倍B.3倍C.4倍D.5倍6.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1=5N,方向沿x轴的正向;F2=6N,沿y轴正向;F3=4N,沿x轴负向;F4=8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N、3N B.17N、0C.9N、0 D.5N、3N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A.5.0NB.2.5NC.8.65ND.4.3N9.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A.集装箱太重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5.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6.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1=5N,方向沿x轴的正向;F2=6N,沿y轴正向;
F3=4N,沿x轴负向;F4=8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3N B.17N、0C.9N、0 D.5N、3N
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
拉力F的最小值为〔〕
A.5.0N
B.2.5N
C.8.65ND.4.3N
你处理情绪的速度,也就是你迈向成功的速度。
---6---By Yang
9.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
摩擦。
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
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10.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随F1、F2的夹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1=,F2=。
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7N、F3=8N,这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
若撤消F3,这时物体所受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N,合力的方向。
14.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设AO=5m,OC=9m,
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X力之比
为。
三、实验题〔9分〕
15.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
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是F1
与F2合成的理论值;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
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
果是否变化?答:〔填“变〞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27分〕
16.〔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
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
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N,再用一绳系住OC绳的17.〔9分〕如图所示,物重30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
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
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18.〔10分〕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
一体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
〔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是多大?
参考答案
1.CD
2.CD
3.C
4.C
5.B
6.D
7.B
8.B
9.C 10.C
11. 0.25 12. 30 N ; 40 N13. 8;与F 3方向相反 14. 39︰2515. F ;F ';不变
解析:由图可知:F 为理论值,F '为实际值。
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换成橡皮条后,
还必须用弹簧秤拉着橡皮条,将结点拉到原来的O 点位置。
两个分力的大小以与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两个弹簧秤要多移动一段距离,故应填“不变〞。
点拨:此实验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通过实验证明在误差允许X 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的。
16. 解:以A 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 对其压力
F N 2=
G B =20N ,
地面对A 的支持力
F N 1=
G A + G B =60N ,
因此A 受B 的滑动摩擦力
F f 2=μF N 2=20μ,
A 受地面的摩擦力
F f 1=μF N 1 =60μ,
又由题意得:F= F f 1+ F f 2=60μ+20μ=80μ,F= 32N ,代入即可得到μ=0.4。
点拨:要计算动摩擦因数μ,必须考虑到物体A 上、下两个表面都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17. 解:对A 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 αcos G F OA =,αtan G F AB = 设OA 先断,则320=OA F N ,解得︒=30α,
此时310tan ==αG F AB N<30N 。
因此,可以把OA 绳拉
到与竖直方向成30°角处
点拨:此种类型题的一般解法是:先假设某根绳子先断,即先达到其承受的最大拉力,然后判断另一根绳子是否已断。
如未断,则此值即为所求;如另一根绳子已断,即此时受到的力已大于其最大承受力,则需选另一根绳子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求解。
18. 解:〔1〕先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 N 、绳子的拉力F T 。
由平衡方程可得:
F N +F T =
G ,解得F N =200N 。
即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
〔2〕以B 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将绳子的拉力F 分解为两个力:一个分力是对AB 杆的拉力、一个分力是对BC 杆的压力。
F=2 G=600N ,由题意与受力分解图可知:
320030tan =︒=F F AB N 340030cos =︒
=F F BC N 点拨:对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时应注意从已知入手,从简单入手处理问题,如本题中,先从研究绳子的拉力入手,再研究人对地面的压力,最后再解
决两杆受到的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