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水平。
十四个领域:第一,职业理解与理解;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展开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动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合社会的水平。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持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中学生思维水平与创新水平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教师专业化三个维度 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包含三个:(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二)专业知识和(三)专业能力。
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十四个领域,他们分别是:(一)1. 职业理解与认识;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 个人修养与行为;(二)1. 教育知识;2. 学科知识;3.学科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三)1. 教学实施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 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5.反思与发展能力;6.沟通与合作能力。
共十四个领域。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专业理念与师德”既超越了“专业理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延伸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层次;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德”范畴,要求教师形成坚定的专业认同和信念。
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四个领域:——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对待自身:个人修养与行为其中:1.职业理解和认识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以上几个要求中,最为核心的是“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它们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
而对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的职业理解与认识是教师“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开展专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尊重信任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深化与落实。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主要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 个人修养与行为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饰仪表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二、“专业知识”维度
从小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小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小学教师专业
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七)教育教学知识主要内容有
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主要内容有
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5.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
识。
三、“专业能力”维度
(九)教育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
36.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3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38.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十)组织与实施主要内容
3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
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
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主要内容有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
50.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沟通与合作主要内容有
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 新兴小学运新星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十四个领域是: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第五,教育知识;第六,学科知识;第七,学科教学知识;第八,通识性知识;第九,教学设计;第十,教学实施;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第十三,沟通与合作;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是指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是指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的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是:1、职业理解与认识;遵守教育法规,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注重自身发展,为人师表,团结合作。
2、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关爱、信任小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与自尊心,平等对待,不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课堂。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个人修养与行为;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热情开朗;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礼貌。
5、小学生发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及有特殊情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教育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以及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8、通识性知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艺术欣赏与表现、现代教育信息等知识掌握学生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9、教育教学设计;合理利用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编写教案,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10、组织与实施;协调各种适宜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11、激励与评价;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信每一个孩子,给他们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港湾。
12、沟通与合作;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促进学生发展;与同事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发展。
13、反思与发展;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
小学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
教师要“将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中学生的人格”,“信任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中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中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中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
目的在于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教师专业标准度三个维度是什么

教师专业标准度三个维度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三个维度的划分?三个维度各自的意涵是什么?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
作为教师的人是有形的知识、能力与无形的态度和精神的结合。
教师要爱学生、知识渊博,但标准还需要明确和具象化,《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是第一步。
专业理念与师德是针对工作对象(学生)和工作内容(教育、教学)的稳定的信念和态度;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包括经验)和专业态度共同构成人从事专门职业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
人是理性的人,但并不是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进行一番利弊权衡,然后做出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习惯支配人的行为。
专业理念和师德,是教师专业习惯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基础,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经验是隐形的、未充分结构化的知识。
专业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条件。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一步到位的评价观念非常普遍。
所谓一步到位的评价观念指的是什么意思?现在很多教师,学生一开始学习物理,就是按照中考的要求评价。
很多老师对这点非常坚持,为什么?最后学生要去参加中考,如果现在教学,早一点按照中考的要求,学生就早点适应,今后我的中考成绩就高,我的质量就高。
很多的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后不久,就跟不上学习物理的步伐,原因在哪里?我个人看法,固然有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
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现在教学一步到位的观念在作怪,为什么?学生按照课标的要求,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学物理没有这么难,学生学物理是比较有趣的,但是现在教学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教学就是按照中考。
学生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是逐步加深的,不可能一下子对一个知识就掌握的这么好。
这样让学生早一点感受我们中考的味道,早一点为中考做好准备哪点不好?但是,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较多的学生跟不上学习物理了,因为太难了,他跟不上,很多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和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一:7班学员:蓝瑶(都安县澄江乡中心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十四个领域是: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第五,教育知识;
第六,学科知识;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
第八,通识性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
第十,教学实施;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八,通识性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十,教学实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3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3.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4.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