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填写《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填挖方体积计算方法介绍

01
02
路基 横断面
03
模块四
路基横断面组成分析
路基横断面设计
路基填挖方 体积计算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横断面设计成果
➢ 路基填挖方体积是指路基两桩号间的土石方工程数量。其计算 方法可采用平均断面法、棱台体积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 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 棱台体积法 当相邻断面面积相差较大,则两断面之间的形状与棱台更为接近。 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 填挖方体积计算注意事项: • 计算时应将填方体积、挖方体积分别进行计算; • 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一般可采用列表法进行; • 一般每页“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应做本页小计,每公里应作本公
里合计,以便复核和统计; • 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列表法
➢列表法
桥头引道的土石方,可视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桥梁工程项目中,但不 要遗漏或重复,小桥涵所占体积一般可不扣除。
➢列表法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介绍 列表法是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上,将断面桩号、填挖面积、 土石成分等资料依次填入表中相应栏内,算出相邻断面的距离、平均 断面面积并填入表内,据此再算得断面间的体积,填入表中相应栏内。
土石方计算表填写规则

一、公路4、例如:下列为某清单工程量。
假设土方换算系数为1.16,石方换算系数为0.92关于路基土石方预算定额的套用3、清单列表中,利用方和借方数量均为压实体积数量,而土石方平衡表中,利用方和借方均方,故在列清单数量时,应将土石方平衡表中的利用方和借方数量乘系数,变成压实方。
在套用定额时用方和借方的推、挖、运数量为天然密实方,压实数量为清单中的压实方量。
公路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在定额要求上有一定区别,主要反映在虚方和实方上。
公路工程直接要求在土方平衡时可以考虑虚方、压实方和自然方的体积变化;市政工程在清单或预工程量计算时是不考虑上述变化的,需要在清单或预算组量时,作为施工措施进行考虑。
也就是说不容更改清单工程量,但在清单构成时考虑体积变化。
具体换算的比例,应严格按照定额中给出的换算系数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1、在土石方调配数量表中,除填方为压实方外,其余均为天然密实方(自然方),土石方已做过平衡算。
2、公路清单一般设有挖方、利用方、和借方。
弃方不列,套用定额时放在挖方中计算;以秦海线为例二、市政1、市政清单一般设有挖方、填方、缺方内用(借方)和弃方(弃方套定额时在挖方中体现);6、以土方为例,清单套定额时,挖方土296543.7(包括挖掘机挖普通土118617.4,挖掘机挖硬土17792方土61649.9);利用土方202494.39(包括推土机推本桩利用土4953.6、压路机压本桩利用土4270.34,自卸车运运土229939.6,压路机压远运土198224.05,洒水车洒水);借方土114004.83(包括挖掘机挖132245.5,自卸车运132245.5,压路机压114004.83,洒水车洒水).注:土石方换算中,天然密实土方换压实方时,数量变小;天然密实石方换压实方时,数量变大。
5、规范要求,列清单时,利用方和压实方应为实体,则清单中本桩利用土方(实体)=4953.6/1.16=42用中土方(实体)=229939.9/1.16=198224.05,远运利用石方(实体)84259.8/0.92=91587;借方土(实体)=132245.46/1.16=114004.835、规范要求,列清单时,利用方和压实方应为实体,则清单中本桩利用土方(实体)=100石方(实体) =50/0.92=54.35;远运利用中土方(实体)=300/1.16=258.62,石方=200/0.92=217.39借方土=100/1.16=86.2,石方=250/0.92=271.742、在土石方数量调配表中,有挖方(自然方)、填方(实体)、本桩利用(实体)、填缺(余(自然方)。
计算公路工程土石方用量

怎样计算公路工程土石方用量路基土石方数量是公路工程的重要工程量之一,直接影响公路的工程造价、劳动力、机具设备和施工期限。
土石方工程数量越多,投资越大,其工程投资约占总体工程的35%甚至更多,是公路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土石方工程的计算准确与否显得十分重要一、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土石方工程按不同工程项目分别计算。
其项目有:1、路基挖方、填方、借方、利用方、弃方计算。
1)根据原地面线,标准横断面形式计算帽子挖方、帽子填方工程量。
2)根据填挖高度确定路基处理段落及宽度计算路基处理挖方、路基处理填方工程量。
步骤如下:①确定经济运距、运输机具和免费运距的大小。
②在计算表中,标出沿线弃土场的位置、桥隧起终桩号以及涵洞位置。
③按就近与土石方运量最小的原则调配④用挖余方中的土方远运参与填方利用,公式:V填土=(V土1∕r1土2∕r2土3∕r3)。
式中:V土1,V土2,V土3—表示参与填方的挖余方中松土、普通土、硬土体积(天然密实方),r1,r2,r3—表示各自的换算系数,若土方不够,可以石代土,公式:V填石=(V石1石2石3)∕r4式中:V石1、V石2、V石3—表示参与填方的挖余方中软石、次坚石、坚石体积(天然密实方);r4—石方的换算系数⑤计算废方量和借方量:V废方=挖余方土1土2土3石1石2石3;V借方=填缺方填土填石2.其它增加土方:包括清除表土增加土石方数量、填前碾压增加土石方数量、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需要加宽填筑土石方数量和因地基自然下沉增加的土石方数量等(1)清除表土增加土方量。
清除表土为新征用土地宽度范围内全路线长度(扣除桥涵结构物长度)清表工程量,当公路路基基底为水稻田或浅水塘时,应是先挖沟疏干并清除腐植土、淤泥、地表树根草植等,根据新建或改建实际平均情表情况,确定清表厚度,一般在0.1-0.2之间。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计算回填至原地面所需的清除增加工程量(2)因零填方地段基地压实、耕地填前碾压后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土石方数量,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天然土因压实而产生的沉降量(),有效作用力(2),土的抗沉陷系数(3)(压)实的天然土的地面面积(m2),沉降量()(3)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需要加宽填筑土方量:为使路基边缘达到压实标准,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填方段边坡“帮坡”后压实,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F10-2006)规定,“整修用机械填筑的路堤表面时,应将其两侧超填的宽度土方切除。
路基填挖工程量计算方法

路基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1.积距法:如图4-4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hi则横断面面积:A=b*h1+b*h2+b*h3+…+b*hn =b∑hi当b=1m时,则A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hi。
2。
坐标法:如图4-5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则断面面积为:A=[∑(x i*y i+1—x i+1y i)]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2/L式中:V—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5。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1/3(A1+A2)L(1+/(1+m))式中:m=A1/A2其中A1<A2。
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用上述方法计算的土石方体积中,是包含了路面体积的。
若所设计的纵断面有填有挖基本平衡,则填方断面中多计算的路面面积与挖方断面中少计算的路面面积相互抵消,其总体积与实施体积相差不大。
教你如何填写《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的填写方法1、桩号:由《路基设计表》抄入(填入第1栏)2、横断面面积:即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挖方:填入第2栏填方:土方填入第3栏;石方填入第4栏)3、平均面积:相邻桩号间挖填方面积的平均值(挖方:填入第5栏填方:土方填入第6栏;石方填入第7栏)4、距离:相邻桩号间里程之差(填入第9栏)5、挖方分类及数量:(1)总数量(第9栏)=平均面积(第5栏)×距离(第8栏)(2)土、石方数量:根据地质调查情况,按各类土、石所占总量比例计算(分别填入第10~21栏)6、填方数量:填土数量(第22栏)=填土平均面积(第6栏)×距离(第8栏)填石数量(第23栏)=填石平均面积(第7栏)×距离(第8栏)7、利用方数量及运距:(1)本桩利用:本路段挖方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土方(第24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或=(第22栏)(取两式中较小值)石方(第25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或=(第23栏)(取两式中较小值)注:本桩利用中可以石作填土,石方数就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第24栏),并加以括号区别。
(2)填缺:本桩利用完后,所欠缺的填方土填缺(第26栏)=土填方(第22栏)-本桩利用土方(第24栏)石填缺(第27栏)=石填方(第23栏)-本桩利用石方(第25栏)(3)挖余:本桩利用完后,所剩余的挖方土挖余(第28栏)=土挖方总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土填方量(第22栏)石挖余(第29栏)=石挖方总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石填方量(第23栏)(4)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作者:未知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6-8-22 点击数:593 【字体:小大】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在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时,还需要确定分段和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
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5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则横断面面积: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
2.坐标法:如图4-6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式中:V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7。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 (A1+A2) L (1+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是指在土地开发、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对地表地下的土石进行开挖、填方、回填等工作。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是对土石方工程进行数量和容积的估算和测算。
下面将给出一个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
案例:地拟进行道路建设工程,需要进行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道路设计参数如下:道路段1:起点高程100.00米,终点高程110.00米,路宽12米,路基宽16米,路堤坡度1:2.5,过渡坡度1:1.5道路段2:起点高程110.00米,终点高程95.00米,路宽12米,路基宽16米,路堤坡度1:2.5,过渡坡度1:1.5计算规则:1.计算道路段1的填方量:填方量=路基宽*路宽*坡度*长度坡度根据设计参数可得,长度根据起点高程和终点高程的差值计算。
2.计算道路段1的挖方量:挖方量=填方量+路基宽*路宽*过渡坡度*过渡长度过渡长度根据设计参数可得。
3.计算道路段2的填方量和挖方量的方法与道路段1相似。
计算过程:1.计算道路段1的填方量:填方量=16*12*(1/2.5)*(110.00-100.00)=4608立方米。
2.计算道路段1的挖方量:过渡长度=(110.00-100.00)*1/1.5=6.67米挖方量=4608+16*12*(1/1.5)*6.67=5217.28立方米。
3.计算道路段2的填方量:填方量=16*12*(1/2.5)*(95.00-110.00)=-6912立方米。
填方量为负数表示需要进行挖方。
4.计算道路段2的挖方量:过渡长度=(110.00-95.00)*1/1.5=10米挖方量=-6912+16*12*(1/1.5)*10=-6912+1280=-5632立方米。
计算总工程量:总填方量=道路段1填方量+道路段2填方量=4608-6912=-2304立方米。
总挖方量=道路段1挖方量+道路段2挖方量=5217.28-5632=-414.72立方米。
根据计算结果,道路需要填方2304立方米,挖方414.72立方米。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 [图片]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在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时,还需要确定分段和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
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5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假设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则横断面面积: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
2.坐标法:如图4-6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电脑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式中:V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7。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 (A1+A2) L (1+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的填写方法1、桩号:由〈〈路基设计表》抄入(填入第1栏)
2、横断面面积:即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
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挖方:填入第2栏填方:土方填入第3栏;石方填入第4栏)
3、平均面积:相邻桩号间挖填方面积的平均值(挖方:填入第5栏填方:土方填入第6栏;石方填入第7栏)
4、距离:相邻桩号间里程之差(填入第9 栏)
5、挖方分类及数量:
(1)总数量(第9栏)=平均面积(第5栏)滩巨离(第8栏)(2)土、石方数量:根据地质调查情况,按各类土、石所占总量比例计算(分别填入第10〜21栏)6、填方数量:
填土数量(第22栏)=填土平均面积(第6栏)团巨离(第8栏)填石数量(第23栏)=填石平均面积(第7栏)泌巨离(第8栏)7、利用方数量及运距:(1)本桩利用:本路段挖方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
土方(第24栏)=(第11栏)+ (第13栏)+ (第15栏)或=(第22 栏)(取两式中较小值)
石方(第25栏)=(第17栏)+ (第19栏)+ (第21栏)或=(第23 栏)(取两式中较小值)
注:本桩利用中可以石作填土,石方数就填入本桩利用的生”一栏(第24栏),并加以括号区别。
(2)填缺:本桩利用完后,所欠缺的填方
土填缺(第26栏)=土填方(第22栏)一本桩利用土方(第24栏)石填缺(第27栏)=石填方(第23栏)一本桩利用石方(第25栏)(3)挖余:本桩利用完后,所剩余的挖方
土挖余(第28栏)=土挖方总量[(第11栏)+ (第13栏)+ (第15 栏)]一土填方量(第22栏)石挖余(第29栏)=石挖方总量[(第17栏)+ (第19栏)+ (第21栏)]一石填方量(第23栏)(4)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
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白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
将相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配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表明在纵向调配栏(第30栏)中。
8、借方数量:
土借方(第31栏)=土填缺(第26栏)一本路段土方远运利用(由第30 栏调配数量抄入)石借方(第32栏)=石填缺(第27栏)一本路段石方远运利用(由第30栏调配数量抄入)9、废方数量:
土废方(第33栏)=土挖余(第28栏)一本路段土方远运利用(由第30 栏调配数量抄入)石废方(第34栏)=石挖余(第29栏)一本路段石方远运利用(由第30栏调配数量抄入)10、总运量(第35或36栏)=平均超运运距单位在(石)方调配数量超运运距单位n = (土石方调配平均运距-免费运距)/超远运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