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4
土方系数计算

=挖方(天然密实方)+借方(压实方)
借方=填方(压实方)-利用方(压实方)
弃方=挖方(天然密实方)-利用方(天然密实方)
答案:
1、路基设计断面方数量:
3000000+1000000+4000000=8000000(m3)
2、计价方数量:
比如:
新定额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路基土、石方工程中,考虑了天然密实方和压实方之间的换算系数,由于这一系数的采用,在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及调配时,就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即不应简单地按断面方量进行调配。因路基土石方的工程量,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因此,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算单位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规定的换算系数。
土石类别
土方
石方
松土
普通土
硬土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1.23
1.16
1.09
0.92
三、四级公路
1.1
1.05
1.0
0.84
பைடு நூலகம்
举例:某高速公路路线土石方工程,路线挖方总量128218m3,其中普通土91609m3,硬土36609m3;本桩利用方,普通土38021m3,硬土9436m3,远运利用方普通土53588m3,硬土27173m3,借方普通土1425191m3,硬土789618m3.本桩利用压实方:38021/1.16+9436/1.09=41434m3远运利用压实方:53588/1.16+27173/1.09=71126m3借方总量:1425191/1.16+789618/1.09=1953033m3填方总量:41434+71126+1953033+121555=218148m3
土方系数计算

土方系数计算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土石方换算(2008-01-10 20:23:47)转载标签:杂谈总结了一下;一般挖方是天然密实方,填方是压实方,借方一般都是普通土,天然密实方。
若借调的话,要乘以系数0.87.松土要乘0.80;硬土要乘0.92。
比如:新定额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路基土、石方工程中,考虑了天然密实方和压实方之间的换算系数,由于这一系数的采用,在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及调配时,就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即不应简单地按断面方量进行调配。
因路基土石方的工程量,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因此,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算单位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规定的换算系数。
对定额章说明中的系数,其中运输栏目在定额章说明中规定,适用于人工挖运土方的增运定额和机动翻斗车、手扶拖拉机运输土方、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定额。
这一系数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增加的费用,因定额中土、石方工程项目定额水平均是在路基断面处施工的情况下编制的,其工效水平较取土场集中取土为低。
对于借土情况,采用定额中的项目计算其挖装时,以其人工机械消耗完全可以把包括损耗部分在内的土方数量完成,但对于运输来说,两种情况没有太大差别,同样考虑途中损耗的因素,增加其人工、机械台班的费用。
定额章说明规定系数的采用举例说明如下:对某路线(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取其中一段进行分析,设其挖方数量为1000m3 ,其中松方为200 m3,普通土为600 m3,硬土为200 m3;填方数量为1200 m3;本断面挖方可利用数量为900 m3,其中松土100 m3,普通土600 m3,硬土200 m3;可调入本段的远运利用方量为200 m3天然方(按普通土计)。
对上面的数量,可做如下分析:本桩利用方:100/1.23+600/1.16+200/1.09=782 m3(压实方)远运利用方:200/1.16=172 m3(压实方)借方:1200-782-172=246 m3(压实方)弃方:100 m3(天然方)上面这些数量套用定额的情况如下:挖方:按土质分类,分别套用相应的挖方定额,定额单位为天然密实方。
土石方计算表

横断面积 (平方米) 挖 2 0 0 42.4 0 18.6 26.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填 3 8.74 42 0 59.3 0 0 143 127 112 91.9 32.4 33.2 87 99 132 156 155 154 154 168 197 125 123
横断面积 (平方米) 挖 2 0 0 0 0 0 填 3 144 125 78.5 73.2 67.8
距 离 (米) 4 15.2 16.3 1.55 1.55
挖方分类及数量(立方米) 总 数 量 5 0 0 0 0 Ⅰ % 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数量 7 0 0 0 0 0.08 0.01 3.3 8.75 125 1167 2176 2833 16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土 Ⅱ 数量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Ⅲ 数量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Ⅳ 数量 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石 Ⅴ 数量 1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Ⅵ
横断面的一些知识点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置路缘带,其宽度为
0.50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与左侧土路
肩,左侧硬路肩宽度一般为:
设计速度120km/h时采用1.25m;设计速度100km/h时采用1.00m;设
计速度80km/h和60km/h时采用0.75m。左侧硬路肩宽度包含左侧路缘带宽 度。左
4)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的位置和形式。必要时须注 明
各部分尺寸。
5)分别计算各桩号断面的填方面积(At)和挖方面积(Aw),并标注于图上。
6)对于分离式断面的公路和具有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的的断 面,可参照绘制。
7)按比例绘出了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碎落台、护肩、护脚、挡土墙、 护坡等设施,但一般不标注详细尺寸,仅注明其起讫桩号。
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
A二刀Ai=bX刀hi
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九i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用分规按顺序 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九i,分规最后累计高就是I九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IA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hi在窄条上画好标 记,从开始 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刀hj然后乘以条块宽度b,即为所求面积。
边沟XX :
H>0.4米;边沟底宽:
b>0.4米
2.路基边坡:
通常用1:m表示。
1)路基边坡(填方)
2)挖方边坡
1.土质边坡1:0.5—1:1.5
2.碎石类边坡1:0.3—1:1.5
3.岩石边坡直立…1:1.25
四、路基横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土方系数计算

土石方换算(2008-01-10 20:23:47)转载标签:杂谈总结了一下;一般挖方是天然密实方,填方是压实方,借方一般都是普通土,天然密实方。
若借调的话,要乘以系数0.87.松土要乘0.80;硬土要乘0.92。
比如:新定额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路基土、石方工程中,考虑了天然密实方和压实方之间的换算系数,由于这一系数的采用,在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及调配时,就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即不应简单地按断面方量进行调配。
因路基土石方的工程量,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因此,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算单位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规定的换算系数。
对定额章说明中的系数,其中运输栏目在定额章说明中规定,适用于人工挖运土方的增运定额和机动翻斗车、手扶拖拉机运输土方、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定额。
这一系数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增加的费用,因定额中土、石方工程项目定额水平均是在路基断面处施工的情况下编制的,其工效水平较取土场集中取土为低。
对于借土情况,采用定额中的项目计算其挖装时,以其人工机械消耗完全可以把包括损耗部分在内的土方数量完成,但对于运输来说,两种情况没有太大差别,同样考虑途中损耗的因素,增加其人工、机械台班的费用。
定额章说明规定系数的采用举例说明如下:对某路线(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取其中一段进行分析,设其挖方数量为1000m3 ,其中松方为200 m3,普通土为600 m3,硬土为200 m3;填方数量为1200 m3;本断面挖方可利用数量为900 m3,其中松土100 m3,普通土600 m3,硬土200 m3;可调入本段的远运利用方量为200 m3天然方(按普通土计)。
对上面的数量,可做如下分析:本桩利用方:100/1.23+600/1.16+200/1.09=782 m3(压实方)远运利用方:200/1.16=172 m3(压实方)借方:1200-782-172=246 m3(压实方)弃方:100 m3(天然方)上面这些数量套用定额的情况如下:挖方:按土质分类,分别套用相应的挖方定额,定额单位为天然密实方。
路基填挖工程量计算方法

路基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 积距法:如图4-4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hi则横断面面积:A二b*h1+b*h2+b*h3+…+b*h n =b" hi当b=1m时,则A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刀hi。
2. 坐标法:如图4-5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刀(X i *y i+i -x i+i y i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 (A1+A2 *2/L式中:v—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A1 、A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 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5。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1/3(A1+A2)L(1+ m/(1+m))式中:m二A1/A2其中A1v A2。
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
用上述方法计算的土石方体积中,是包含了路面体积的。
若所设计的纵断面有填有挖基本平衡,则填方断面中多计算的路面面积与挖方断面中少计算的路面面积相互抵消,其总体积与实施体积相差不大。
2022-2023年二级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二级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土石方体积用平均断面积法计算,但与似棱体公式计算方式计算结果比较,如果误差超过(),采用似棱体公式计算。
A.2%B.3%C.4%D.5%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土石方体积用平均断面积法计算,但与似棱体公式计算方式计算结果比较,如果误差超过5%,采用似棱体公式计算。
路基挖方以批准的路基设计图纸所示界线为限,均以开挖天然密实体积计量。
其中包括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改河、改渠、改路的开挖。
2.公路施工过程组织方法不包括()。
A.顺序作业法B.平行作业法C.流水作业法D.搭接作业法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为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事先进行施工组织调查工作。
公路施工过程组织方法有顺序作业法、平行作业法、流水作业法。
3.某二级公路路基宽12m,长20km,设计路基土石方数量见表4-6、表4-7。
表4-6设计路基土石方数量表4-7不同利用情况下的设计路基土石方数量清表及填前压实工程量见表4-8。
【问题】1.假定挖方均可适用于路基填方,计算本项目路基断面方、挖方、填方、利用方、借方和弃方数量。
2.假定借土运距3.7km,列出编制本项目土石方工程施工图预算所需的全部工程细目名称、单位、定额代号及数量等内容,并填入表格中,需要时应列式计算。
正确答案:本题解析:1.答案:(1)断面方数量:50000+150000+65000+45000+420000=730000(m3)。
(2)挖方数量:50000+150000+65000+45000=310000(m3)。
(3)利用方数量,根据背景条件计算得到挖方数量和利用方(天然密实方)数量相等,因此得到利用方数量:土:50000÷1.23+150000÷1.16+65000÷1.09=229594(m3);石:45000÷0.92=48913(m3);合计:229594+48913=278507(m3)。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1、桩号:由《路基设计表》抄入(填入第1栏)2、横断面面积:即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挖方:填入第2栏填方:土方填入第3栏;石方填入第4栏)3、平均面积:相邻桩号间挖填方面积的平均值(挖方:填入第5栏填方:土方填入第6栏;石方填入第7栏)4、距离:相邻桩号间里程之差(填入第9栏)5、挖方分类及数量:(1)总数量(第9栏)=平均面积(第5栏)×距离(第8栏)(2)土、石方数量:根据地质调查情况,按各类土、石所占总量比例计算(分别填入第10~21栏)6、填方数量:填土数量(第22栏)=填土平均面积(第6栏)×距离(第8栏)填石数量(第23栏)=填石平均面积(第7栏)×距离(第8栏)7、利用方数量及运距:(1)本桩利用:本路段挖方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土方(第24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或=(第22栏)(取两式中较小值)石方(第25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或=(第23栏)(取两式中较小值)注:本桩利用中可以石作填土,石方数就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第24栏),并加以括号区别。
(2)填缺:本桩利用完后,所欠缺的填方土填缺(第26栏)=土填方(第22栏)-本桩利用土方(第24栏)石填缺(第27栏)=石填方(第23栏)-本桩利用石方(第25栏)(3)挖余:本桩利用完后,所剩余的挖方土挖余(第28栏)=土挖方总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土填方量(第22栏)石挖余(第29栏)=石挖方总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石填方量(第23栏)(4)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