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外环境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人性化设计在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注的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
舒适度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于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下面将从
景观设计、交通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景观设计方面,人性化设计强调将人的需求和感受融入到环境设计中。

在建筑室外环
境中,景观设计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配置植被、地形、水体等元素,可以提供一个
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在公园、广场等场所设置一些座椅或供游客休息和观赏风景的设施,这样可以提供一个供人们放松和交流的空间。

交通设计方面,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流线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室外环境中,交通设计是重要的一环,合理规划道路和人行步道的位置和宽度,可以降低交通压力,提
高通行效率。

设置人行道和过街设施,为行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

在繁忙的城市
路口设置斑马线和行人天桥,这样可以保障行人的安全通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人性化是指将人的需求和情感放在首位,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福祉为目标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旨在创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并举例说明其实际应用。

一、舒适的空间布局人们在建筑环境中渴望得到舒适和自由感。

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要求空间布局合理,流线顺畅,避免狭小、拥挤和局促的感觉。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厨房与客厅的开放式布局能够改善空间感,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办公室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强调开放的办公区域和合理分配的私人空间,为员工提供更加舒适和宜人的工作环境。

二、自然采光和通风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强调利用自然光和空气,以提供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和阳台设置,可以实现室内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这不仅能节约能源,降低使用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还能促进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例如,将公共区域设计在建筑的南侧,以充分利用阳光,将阳台设置在室外,提供户外休憩和通风的场所,能够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三、合理的功能布置人性化的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习惯,合理布置各种功能区域。

例如,在办公楼设计中,要考虑员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习惯,合理安排会议室、开放办公区、休息区等功能区域。

在医院设计中,要考虑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需求,合理安排门诊、住院区、手术室等功能区域。

通过合理的功能布置,使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和高效地使用建筑。

四、无障碍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人性化的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无障碍设计是一种重要的人性化理念,通过合适的斜坡、扶手、轮椅通道、盲道等设施,为特殊群体提供安全、便捷和无障碍的使用环境。

此外,人性化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雨水利用、绿色植被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而言,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旨在创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空间,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福祉。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研究》范文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研究》范文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性化空间设计作为居住区设计的重要理念,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宜居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就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设计原则、方法及实践应用。

二、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原则1. 以人为本:人性化空间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行为和心理。

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交需求。

2. 功能性:设计应满足居住区的各项功能需求,包括居住、休闲、娱乐、交通等,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

3. 宜居性:设计应注重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提高居住区的宜居性,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

4. 可持续性:设计应考虑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人性化空间设计的方法1. 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基础。

应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地形、气候等条件,合理划分空间,使各功能区域相互衔接、互不干扰。

2. 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居住区设计的关键。

应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保证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要考虑人车分流,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3. 绿化景观:绿化景观是提高居住区宜居性的重要手段。

应合理布置绿地、花坛、草坪等,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同时结合景观设计,打造具有特色的居住区。

4.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重要保障。

应设置完善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运动场、图书馆等,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

四、实践应用以某居住区为例,该居住区在人性化空间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该居住区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合理划分了住宅区、休闲区、交通区等功能区域,各区域相互衔接,形成了良好的空间关系。

其次,在交通组织上,该居住区采用了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减少了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同时,设置了完善的道路系统,保证了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是体现小区人性化关怀的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够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和谐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要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

本文就将重点探讨一下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特点和方法。

一、人性化设计的意义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和情感,让设计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在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当小区的公共空间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愉悦,这样就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小区的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可以设置舒适的休息桌椅,绿植和景观,给居民提供一个休憩放松的场所。

这样一来,居民在休闲时就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环境,从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人性化设计能够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和谐发展。

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区公共空间,能够吸引居民互相交流,增进感情。

在这里,居民可以进行各种社交活动,互相帮助和支持,进而形成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社区。

这对于社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设计还能够提升小区整体的形象和品位。

一个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成为小区的一张名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不仅仅是对居民的尊重,更是对于整个社区文明程度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中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他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互动。

在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创造一个具有人性关怀的环境。

人性化设计注重细节。

在设计中注重细节的处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居民的使用感受。

在休闲区域可以设置细致的景观花坛,让居民在休憩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观。

人性化设计体现了对居民的尊重和关怀。

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011203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收稿日期6225作者简介孟聪龄(62),男,硕士生导师,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3沈 涛(2),男,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 3孟聪龄 沈 涛摘 要:从社区的自然环境、交往空间的创造、环境设施的配置、人文景观、居住区等方面阐述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点,指出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环境,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由于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工业时代,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的环境。

而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因而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就越发显得重要。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优化。

现代居住区的设计,要从居民与环境之间的角度进行入手,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 确定温度分布之后,把求出的温度场作为计算结构温度应力的作用荷载进行热应力分析求解,得出楼板(包括地砖)的温度应力。

各模型在不同工况及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结果不同,仅取几条典型映射路径分析结果,路径1为沿厚度方向从上到下,即模型中的Y 方向(0.15mm ~0mm),X 取中点;路径2~4均为沿长度方向,即模型中的X 方向(0m ~9/3m ),当Y 分别取0mm (楼板下表面),0.14mm(楼板与面砖接触面),0.15mm (楼板上表面即地砖表面)时,计算所得到的X 方向应力、Y 方向应力及变形U Y 。

3 结语根据上述各种模型在不同温度及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有限元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各模型相应路径2~4对应X 方向应力可知,在相同温度工况作用下,两端约束在逐渐增强时,温度应力也呈增长趋势。

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环境营造

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环境营造
活动 以及 与环 境相 融 共生 的生态 需
计 ,往往 考 虑 的是 空 间构成 和 平面
构 图 ,对 环境 中人 的 实际 需求和 使
求 .实现 人对 自身居住 区公 共空 间
环境 的认 同感 和 归属感 。
居 民的心理 感 受也 是设 计 者必须 考
察 的一 个 重要 方面 ,要 以是 否 符合
营造方法。
为居 民的 日常生 活提 供相 应 的生 活 建 设 意 识 ,对 于 完善 日后 环境 的维
人 的一 生几 乎 有 2 的 时 间是 /3 在 居住环 境 中渡过 的 .居住 环境 的
保障 和环 境保 障 。设 计者 须从 居 民 的行 为需 要 出发 .按 照其 行为轨 迹 分 析 居 民的 日常生 活规 律设 计住 区
重 要 体 现 。 设 计 者 应 通 过 各 种 方
式 搜集 居 民对 有关 建筑 小 品的造 型 设 置 花 园设 计 以及 环境 中的服 务
问题进行分析 ,并从设计人员角度探
讨我 国居住区公 共空间人性化环境 的
设 施等 方 面的建 议作 为设 计依 据 , 调 动使 用者 自我 环境 的参 与热 情和
文章针对当前居住 区公共空 间环 境建设普遍存在 “ 缺乏人性关怀”的
人 为 本 ” 的 住 区环 境 设 计 原 则 就 是 ” 满足 居 民的需求为根本 目 以 标 ” ,进 行 “ 人性化 ”的设计 。 首先 .居 住 区环境 设计 的人 性
化原 则应 突 出 以居 民为服 务 主体 ,
维普资讯

JUN L F H EE RA O ETY 20 . O R A O C I S UBNFR SR 0 6( N B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住宅小区是现代城市人们居住的重要场所,而其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的和谐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性化设计是指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以人的感受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和规划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在住宅小区中,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并探讨如何实践人性化设计理念,打造更加舒适和宜居的公共空间。

一、功能多样性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功能多样性,即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在住宅小区中,公共空间通常包括花园、健身区、休闲空间、儿童游乐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人性化设计要求在这些区域的规划和布局上考虑到不同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服务。

在休闲空间设置舒适的长椅、遮阳伞等设施,给居民提供一个悠闲休憩的场所;在儿童游乐区设置丰富多彩的游乐设施,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

二、舒适的环境舒适的环境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居民的舒适感受,包括光线、通风、温度等因素。

在花园和休闲区域的设计中要考虑到植被的布局和高度,以及景观照明的设置,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在健身区要考虑到通风和遮阳等问题,确保居民在锻炼的同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环境。

公共空间的地面材料和家具设施的选择也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舒适度,以提升居民的体验感受。

三、社交互动人性化设计旨在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社交互动的需求。

在休闲区和健身区域设置共享的活动设施,比如篮球场、乒乓球桌等,激发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花园和户外休闲区设计舒适的座椅布局和休闲桌椅,鼓励居民在这里聚集交流。

还可以通过举办社区活动和主题活动等方式,吸引居民参与,促进社区的融合和发展。

四、安全与便利人性化设计要求公共空间在保证居民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便利。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布局、设施等方面,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舒适感,使小区成为一个安全、便利、美观、宜居的生活空间。

以下是关于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小区公共空间的功能性。

公共空间应具备满足居民各种需求的功能,如娱乐、休闲、健身、交流等。

在规划时应合理划分区域,布置设施设备,以方便不同居民群体的使用。

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人活动区、健身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小区公共空间的便利性。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小区的公共空间,因此在规划时应考虑交通便利性。

合理设置出入口、路径、人行道等,方便居民出行和活动。

也应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使用。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小区公共空间的安全性。

公共空间是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因此安全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应设置适当的围墙、栅栏等边界保护设施,以避免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小区。

应考虑照明、防滑等安全设施的设置,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小区公共空间的美观性。

美观的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景观布局和绿化植被的选择。

可以设置花坛、草坪、景观湖泊等,增加小区的景观效果。

也要注重公共设施的材质和色彩的搭配,增加空间的美感。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小区公共空间的宜居性。

小区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应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可以设置座椅、休息区、遮阳设施等,使居民可以在户外休闲和放松。

也应考虑环境的噪音、气味等问题,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注重功能性、便利性、安全性、美观性和宜居性的设计,可以创建一个满足居民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区公共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3居住区外环境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于晶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摘 要:居住区环境是由居住区和居住区外环境组成的,人们在居住区内生活不仅仅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人们重要的活动场所,居住区环境对居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关键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 并且给住者提供一个舒畅的人性空间。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

居住区外环境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活动场所的设计公共活动场所顾名思义是公用公开的,不具有独占性并且适宜不同年龄的居民前来活动场所。

这种场所应该是免费切直接向居民开放,而不是需要费用和繁琐手续才可以进入的。

公共活动场所最好不要位于居住区的边缘,应照顾到所有居民到这里的距离是否相差不多。

安全性的问题也重点要考虑,保证各种防火通道的畅通和充足的消防器材。

露天的公共活动场所在使用的时候不应影响到室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需要灯光照明的情况下不能打扰其他居民的睡眠。

公共活动场所虽然不能过于偏僻但应该和住宅楼过近,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干扰附近居民的生活。

2 休息设施设计休息设施的分布可以聚集在一处,可使居民大规模的聚在一起。

同时应该广泛分布在建筑物之间,人行路旁,高大的绿化树下,公共活动场所附近,小公园,小广场,凉亭,回廊等。

这样可以使需要休息的人不费吹灰之力的尽快找到休息的地方。

有些居民喜爱户外活动但不想被别人打扰,需要和其他人拉开适当的距离,居住区应该提供这样私密性比较强的空间。

所以设计时应该注意遮挡,运用绿化植物将空间分割成若干小空间努力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当然这些休息区不应设在相当吵闹的场所附近,人流不应过于密集,如居住区的大门旁。

也不能分布在居住区内主要繁华的道路两旁以及停车场附近。

另外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性休息区内应该有无障碍通道,有缓坡供轮椅和急救车通过。

休息区的地面不宜铺成硬质的,应做软质铺装。

休息区周围应该有设置一些较为低矮的路障,这样可以防止危险因素的进入。

休息区内可以设置一些桌子,可供居民休闲娱乐。

休息区的座椅的材质要有选择性,如果是北方就不适合水泥座椅。

座位的背后应该有靠背。

座椅的形状也可以富有想象力,可以设计成树桩或动物形状。

座椅的色彩也要和整个居民区的建筑风格,绿化设施相匹配,不应过于追求醒目而破坏整体氛围。

3 居住区道路系统人性化设计居住区是由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连接到一起的,道路系统是居住区的命脉,它承担了保证居民区交通正常、居民自由流动及划分和结构居住区空间的责任。

道路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基本的架构,如同人身体的骨骼和血管。

居住区道路系统具有两方面的功效,首先它要保证具有最基本的交通功能,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当然它要针对老人、儿童、出行不方便的人有特别的设计。

另一方面,道路系统也可以成为居民区内景观的一部分,这就对道路系统得有更高的要求了。

造园中所谓的“路从景生,景随路走”,在居住区园林绿地道路设计中也是如此。

道路系统得功能其实也是不容小觑的,道路的变化本身会创造出属于自身的空间,同时也会给人的视觉带来不同的观感,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道路把原来是整体的空间割裂成几个空间,又把这几个空间结合在一起使人产生空间感。

居住区内的道路系统基本包括了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这两种道路因功能的差异,所选择的材质也应该有区别。

车行道路的材质大多用沥青、混凝土等,这样的材料可保证车辆的出行顺利。

人行道路的的材质就很多样化了,可配合其他景观任意选取,如绿地中的人行道路可配合其他植物景观选择石料或者仿真的石材。

人行道路在形成景观方面有很大的发挥的空间,处于人性化的考虑可以采用卵石铺装,这样适合老人踩踏锻炼身体。

人行道路要考虑到天气的原因,北方夏季多雨水要选择吸水性和透水性好的材料,为应对冬季北方大规模的冰雪应做好防滑的措施选用防滑性能优良的材料。

由于老人的各种能力的减退,他们容易辨别不出方向,道路系统指示牌要简单易懂,也可使用图片等简单的标志。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要考虑所有年龄层次和有特殊需求的人,从这些人的角度出发,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便利和安全的道路系统。

要为残障人士设置盲道,并且在路口有警示设施,保证其出行安全。

考虑到老年人体力的下降,人行道路不要绕远,应该直接,距离不易较长,也可以在绿地中设置可以快速到达的人行道路,即和其他景观融合成一个整体也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道路。

当地形的实际落差很大的时候,首先要尽量减少台阶的使用,台阶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所以设计一些坡度不大的缓坡来解决这个问题。

台阶成为必须时,也应该台阶和缓坡并存,并两边都要有扶手供老人和行动不便者扶搀,扶手也会起到拦护的作用。

4 结语居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做的如何浮华都不过是空洞洞的华丽,终究是为满足居民需求服务的,这就要坚持“以人为154本”的设计原则。

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本不是片面地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地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相统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求设计师们以人的需求为重点,即能保证居民普通的正常生活,也能促使居民间的交往增加,邻里关系和谐,社区稳定富有凝聚力。

参考文献:[1]聂庆娟.寒地城市居住区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3.[2] 任少居.住景观设计问题评析[J] .农技服务 2007, 2.[3]李文.居住区外环境溺十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3):75—76.[4]刑萌萌。

南京市区居住区外环境适宜性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防火报警系统。

门禁系统主要功能有刷卡开门;手动按钮开门;钥匙开门;上位机指令开关门;门的状态及被控信息记录到上位机中;上位机负责卡片的管理等。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有电动变焦镜头的控制;云台的控制;切换设备的控制等。

防盗报警系统主要功能有探测器系统在入侵发生时报警;设置与探测同步的照明系统;巡更值班系统;栅栏和振动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砖墙上加栅栏结构,配置振动、冲击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阻挡式微波探测器或地音探测装置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用隔音墙、防盗门、窗及振动冲击传感器组成的周界报警防护系统等。

防灾报警系统主要功能有煤气及有害气体泄漏的检测,漏电的检测;漏水的检测;避难时的自动引导系统控制等。

(9)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主要功能有背景音乐;用软件程序控制播音;可根据需求,分区或分层播放不同的音响内容;有广播、背景音乐及扬声器线路检测功能;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采用同一套系统设备和线路,当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可根据程序指令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工作状态;火灾报警时,可进行报警层与相邻上下两层的报警广播;提供任何事件的报警联动广播;手动切换的实时广播等。

(10)多媒体音像系统,包括扩声系统、会议声频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立体声电影放声系统、视频信息点播系统(Video On Demand 简称VOD )等。

扩声系统主要功能是把自然声源(如唱歌、演奏、演讲等)的声音信号加以增强,提高听众的声压级,使远离声源的听众也能清晰的听到声源发出的声音。

会议声频系统由主席机(含话筒和控制器),主机和若干部代表机(含话筒和登记申请发言按键)组成,大型国际会议系统由数字会议网(DCN )构成。

同声传译系统是将一种语言同时翻译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声频系统。

立体声电影放声系统采用放映室内的杜比器声道还音系统,利用标准机柜将电影录音,放分若干路引至观众厅四周的扬声器组,以达到最佳的立体声效果。

3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地互通信息的系统。

CAS 主要由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网(Private Automation Branch exchange 简称PABX )(或软交换技术)和有线电视网(CATV )两大网构成。

CAS 按功能划分为八个子系统: (1)固定电话通信系统,设PABX 或采用公网的集中小交换机。

(2)声讯服务通信系统(语音信箱和语音应答系统),具有存储外来语音,使电话用户通过信箱密码提取语音留言;可自动向具有那个语音信箱的客户提供呼叫(当语音信箱系统和无线寻呼系统连接后),通知其提取语音留言;通过电话查询有关信息并及时应答服务功能。

(3) 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选择呼叫和群呼功能。

(4) 卫星通信系统,楼顶安装卫星收发天线和 VAST 通信系统,与外部构成语音和数据通道,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

(5) 多媒体通信系统(包括Internet 和Intranet ),Internet 可以通过电话网、分组数据网(X25)、帧中继网(FR )接入,采用TCP/IP 协议。

Internet 是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内部计算机网络。

(6) 视讯服务系统,(包括可视图文系统、电子信箱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它可以接收动态图文信息;具有存储及提取文本、传真、电传等邮件的功能;通过具有视频压缩技术的设备向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显示近处或远处可观察的图像并进行同步通话的功能。

(7) 有线电视系统,可接收加密的卫星电视节目以及加密的数据信息。

(8) 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由网络结构、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组成。

4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分为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

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要具有数据处理、文字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辅助决策等功能。

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

物业管理系统不但包括原传统物业管理的内容,即日常管理、清洁绿化、安全保卫、设备运行和维护,也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如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运转状态记录及维护、检修的预告,定期通知设备维护及开列设备保养工作单,设备的档案管理等)、租赁业务管理、租房事务管理,同时赋予日常管理、安全保卫、设备运行和维护新的管理内容和方式(如水、电、煤气远程抄表等)。

5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CS 又称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简称PDS ),它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

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