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实战演练
男性,22岁,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尿少、水肿、头晕来诊, BP140/100mmHg,血红蛋白126g/L,尿蛋白(++),白细 胞3~4/HP,红细胞10~20/HP,血清白蛋白40g/L,血尿素 氮8.5mmol/L,血肌酐176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肾盂肾炎
• B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泌尿系统 (含男性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的概论
• 一、排尿异常:多尿、少尿、无尿、尿失禁的概念 及临床意义
• 多尿:24小时尿液大于2500ML • 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ml • 无尿:24小时尿液少于100ml • 尿失禁:患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尿液自己尿道流出 • 二、尿路刺激症:尿频(每日排尿>8次)、尿急
• 1.发病机制 • 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 2.病因: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 • 3.病理类型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4.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男多于女 • 1).尿异常:肾小球源性血尿所有的患者均有, 100%有镜下
血尿。4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 • 2).水肿:80%以上患者有水肿 • 3).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 • 4.肾功能异常: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而
• A.肝炎后肝硬化
• B.原发性高血压
• C.慢性肾盂肾炎
• D.慢性肾小球肾炎
• E 肾病综合征
六、IgA肾病
• 1.概念:以系膜区显著性IgA沉积为特征的以系膜增 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为一免疫病 理学诊断名称。是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
• 2.临床表现:突出的血尿。(无蛋白尿、水肿) • 40%患者有一过性IgA增高 • • 3.诊断:一个病人只有血尿,没有蛋白尿和水肿 可

泌尿和生殖实验报告单

泌尿和生殖实验报告单

泌尿和生殖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原理:泌尿和生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生殖系统则包括男性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以及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递生殖细胞,实现繁殖功能。

实验步骤:
1. 首先观察和分析泌尿和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使用解剖模型或实物进行观察,注意各个器官的位置、大小和相互连接关系。

2. 探究肾脏的功能。

了解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和维持血液成分稳定性。

可以进行实验演示,使用模型或实物模拟肾脏的滤过和排泄过程。

3. 研究生殖系统的功能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了解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差异,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生殖细胞的形态和特征。

4. 分析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相关疾病和常见问题。

了解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如泌尿感染、结石、前列腺肥大等,并探讨可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5. 总结实验结果,形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分析和记录,得出有关泌尿和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结果。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泌尿和生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
组成部分,分别负责排除废物和维持生殖功能。

研究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增进对人体生理学的理解,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2.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预防泌尿道上行性感染
上行性感染:细菌经过尿道进入膀胱逆行向上,侵入输
尿管、肾盂和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
原因:儿童尿道短(特别是女孩)
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性成熟期3~5cm),尿道口暴露,接近 肛门,易受细菌污染。
男婴尿道虽较长3-5cm,但常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积垢时也可引 起上行性尿路细菌感染(上行性感染)。
2.膀胱 构成膀胱的平滑肌较少,弹性组织发育不完善,延展性能较差,尿
液储存量少,排尿次数多。而且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发育尚不完善, 容易出现无意识排尿,因此常发生尿床现象。
3.尿道 学前儿童尿道较短,粘膜薄嫩,分泌的杀菌物质少,因此易发生上
行性感染。
(三)生殖系统的组成 与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
男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阴囊;内生殖器官包括: 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射精管和前列腺等。
女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 前庭和前庭大腺;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 卵管、卵巢。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在出生后各部结构已具雏形,直到 十岁前各部分器官生长发育十分缓慢,仍保持在幼稚 状态。
(四)学前儿童泌尿系统 和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排尿习惯 婴幼儿控制排尿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的。
肾的组织结构
肾单位: 肾小球:血管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管: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上起肾盂 下至膀胱,负责把尿液由肾盂输送到膀胱。
长约25—30厘米,直径约0.4----0.7厘米
膀胱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体。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膀胱在尿液充盈和排空时,容积差别很大。 在膀胱和尿道连接处,有发达的尿道内括 约肌,收缩时,关闭尿道口,防止尿液流出。

25-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发生

25-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发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卵巢的发生


人胚第10周后,深入未分化性腺的初级性索退化,被基质 和血管代替,成为卵巢髓质。此后,未分化性腺的表面上 皮又一次向深层增殖形成新的细胞索,称次级性索 (secondary sex cord)或皮质索(cortical cord)。皮质索继续增 殖扩大并与上皮分离,构成卵巢的皮质。表面上皮下方的 间充质形成白膜。 人胚第16周时,次级性索开始断裂,形成许多孤立的细胞 团,其中央是一个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的卵原细胞, 周围是一层由皮质索细胞分化而来的小而扁平的卵泡细胞, 二者构成原始卵泡。其中的卵原细胞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 并停止在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图25-8)。

一、泌尿系统的发生
(一)肾和输尿管的发生 1.前肾

前肾(pronephros)发生于人胚第4周初,第7~14体节外 侧 的 生 肾 节 形 成 数条 横 行 的上 皮 性小管 , 称前肾 小 管 (pronephric tubule),其内侧端开口于胚内体腔,外侧端 向尾部延伸,互相连接形成一条纵行的管道,称前肾管 (pronephric duct)。前肾管与前肾小管构成前肾。前肾小 管很快退化消失,但前肾管大部分保留,并向尾端延伸, 开口于泄殖腔(图25-2)。
2. 睾丸的发生

性腺的分化决定于迁入的原始生殖细胞是否含有XY染色 体。Y染色体的短臂上有性别决定的基因,称Y性别决定 区(SRY),而SRY基因的产物为睾丸决定因子(TDF)。人胚 第7周时,在TDF的影响下,初级性索进一步向生殖腺嵴 深部增殖,并与表面上皮分离,发育为睾丸索, 并由此分 化为细长弯曲的袢状生精小管。此时的生精小管为实心细 胞索,内含两种细胞,即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来的精原细 胞和初级性索分化来的支持细胞。其末端断裂吻合成睾丸 网。第8周时,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分化为一层较厚的 致密结缔组织,即白膜。生精小管之间的间充质分化为睾 丸的间质和间质细胞,后者分泌雄激素。生精小管的这种 结构状态持续至青春期前(图25-8)。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五.性功能症状
阳痿 阴茎勃起不坚或不能勃起而不能性
交。
早泄 性交时阴茎尚未插入阴道、正在进
入或刚进入阴道不久即射精。
血精
精液中含有血液。
第二节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
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专科检查:
肾: 输尿管: 膀胱:
男生殖系统检查:
(1)阴茎和尿道外口; (2)阴囊及其内容物; (3)直肠和前列腺; (前列腺液按摩)。
①晶体尿:
尿中有机或无机物质沉淀、结晶。
②磷酸盐尿:磷酸盐在碱性尿中沉淀形成。
③脓尿: 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 ④乳糜尿: 尿液中含有乳糜。
(3). 气尿
有气体随尿排出。
四.尿道分泌物
血性
尿道癌;
黄色、粘稠脓性
无色、白色稀薄 少量乳白色、粘稠
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慢性前列腺炎
器械检查
1、导尿检查;
2.膀胱镜检查
3.输尿管镜检查
4、残余尿测定;
5、尿道金属探条;
6、尿流动力学。 7、前列腺穿刺活检
影像学检查
1、B超; 2、X线检查;
(1)尿路平片 (KUB)
(2)排泄性尿 路造影(IVP)
(3)逆行肾 盂造影
(4)经皮肾穿刺造影;
(5)膀胱造影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6)肾动脉造影; (7)淋巴造影; (8)精道造影;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 检查和诊断

男 性 泌 尿 生 殖 系 大 体 解 剖
第一节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
疾病的主要症状
泌 尿 外 科 疾 病 要 考 虑 的 症 状
①疼痛。
②下尿路症状。
③梗阻症状。

解剖学 第5讲: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腹膜

解剖学  第5讲: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腹膜

子宫的内腔狭窄,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位于子宫体内,称子宫腔,为倒三角 形的腔隙,两侧有输卵管子宫口。
下部:位于子宫颈内,
称子宫颈管,呈梭形,其
上口通子宫腔,下口通阴
道,称子宫口。
掌握:子宫的固定装臵 二. 子宫的固定装臵 维 持 子 宫正常 位臵的 韧 带有: 1.子宫阔韧带
为 子 宫 两侧的 双层腹 膜
周围形成一环形的阴道穹,
其中后穹最深,并与直肠子
宫陷凹相邻。 当直肠子宫陷凹有积液 时,可经阴道后穹进行穿刺 或引流。
第五节:外生殖器
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的皮
肤,内有较多的脂肪组织。
大阴唇:为一对纵行的皮肤
窿起。
小阴唇:为大阴唇内侧的皮
肤皱襞,较薄而光滑。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其前部有尿
前倾:
指子宫向前倾斜,其长轴
与阴道长轴之间形成的夹角。 前屈:
指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凹 向前的弯曲。
掌握:子宫的形态、位臵及毗邻 一.子宫的位臵、形态及分部 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成人子 宫的正常位臵呈前倾前屈位。
前倾:
指子宫向前倾斜,其长轴
与阴道长轴之间形成的夹角。 前屈:
指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凹 向前的弯曲。
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
阴蒂:位于尿道外口的前方,由阴蒂海绵体构成。
前庭大腺:位于阴道口的两侧,为一对豌豆
大小的腺体,分泌物可润滑阴道口。
附:乳房和会阴
一.女性乳房 1.位臵 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 肌的表面。
2.形态 成年女子的乳房呈半球形,中央有乳头,其顶 端有输乳管的开口,乳头周围为乳晕。 3.结构 每侧乳房内含15~25个乳腺叶,每一乳腺叶 有一输乳管,开口于乳头。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ppt课件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ppt课件

肾门 renal hilum:位于肾内侧 缘中份,是肾盂、肾的血管、神 经、淋巴管等进出肾的门户。 肾蒂 :进出肾门的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绕总称为肾蒂。 肾蒂主要结构的排列 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 肾盂; 从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 肾盂 肾窦 renal sinus :肾门向肾内 扩大的不规则腔隙,容纳肾盂、 肾盏、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

属支、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3.肾的构造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4.毗邻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肾筋膜 5.被膜 从外向内依次为 肾脂肪囊
肾纤维囊 肾纤维囊 肾筋膜 肾脂肪囊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二)输尿管
输尿管 ureters 起 自肾 盂 , 终 于 膀 胱 ,是 一对 细 长 的 肌 性 管 道 。 分为 腹 段、盆 段 和 壁内 段三部。 1.行程。 2.三个狭窄: ①输尿 管于肾 盂 交接处; ②越过小骨盆上口处; ③穿膀胱壁处。 这些狭窄处是结石 容易嵌顿的部位。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三)膀胱
1.形态: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体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颈
膀胱颈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2.膀胱壁的结构:粘膜层、肌层、外膜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 尿道内口与两输尿 管口之间有一三角 形区域, 由于缺乏 粘膜下层,粘膜与 肌层紧密结合,不 形成皱襞,是膀胱 结核与肿瘤好发的 部位。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教学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一、泌尿系统
组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一)肾 kidney

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发生

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发生
共同起源: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都起源于胚胎的同一个组织即中肾旁管。
神经控制: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如膀胱和性器官的收缩和放松。
泌尿系统感染可引起生殖系统炎症
泌尿系统肿瘤可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运作
生殖系统疾病可引起泌尿系统异常
泌尿系统结石可影响生殖器官功能 Nhomakorabea保持清洁:定期清洗生殖器官避免感染。
生殖系统的发生
胚胎发育:生殖腺原基在胚胎第8周开始发育形成睾丸或卵巢
生殖管道形成: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输精管卵巢产生的卵子进入输卵管
生殖腺成熟:青春期时生殖腺发育成熟开始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
生殖细胞成熟与受精:精子和卵子在相应条件下成熟并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新个体
生殖细胞的发生: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精子和卵子。
泌尿系统的功能: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
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母体疾病或药物使用不当等
表现:多囊肾、肾发育不全、尿道下裂等
诊断方法:超声检查、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基因治疗等
治疗方法:根据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胚胎植入: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开始妊娠。
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胎儿和新生儿。
受精过程: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先天性发育畸形: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畸形如隐睾、尿道下裂等。
感染和炎症:生殖系统感染和炎症可导致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导致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
• 间充质→白膜、睾丸间质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中肾小管 初级性索 卵巢 中肾管
初级性索
睾丸
中肾管 中肾旁管
中肾小管
输出小管 次级性索 髓质 附睾管 睾丸网
卵原细胞
卵泡细胞
输卵管 睾丸索
睾 丸 与 卵 巢 的 分 化
支持 细胞 精原细胞
睾丸和卵巢 3. 卵巢的发生
• 无Y染色体,性腺向女性方向分化
原始生殖细胞
泄殖腔 中肾管 生殖腺嵴 中肾嵴
卵黄囊
原始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迁移
背主动脉 中肾小管
中肾管 中肾旁管
初级性索 背系膜 后肠
生殖腺嵴
中肾嵴
未分化性腺与生殖管道的发生
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光镜图
睾丸和卵巢 2.睾丸的发生 • Y染色体有SRY基因,表达睾丸决定因 子(testis-determining factor),决定 了性腺分化方向 • 初级性索→ 睾丸索(无管腔,末端吻 合为睾丸网) 上皮细胞→支持细胞
睾丸和卵巢
1.未分化性腺的发生 • 生殖腺嵴: 为原始消化管背系膜与中 肾嵴之间的纵行隆起;由体腔上皮和 间充质构成; 上皮增生进入间充质, 形 成索条状的初级性索 • 原始生殖细胞: 第4 周时产生于卵黄 囊顶近尿囊处的内胚层; 第6 周沿背 系膜迁移, 进入生殖腺嵴, 未分化性腺 形成
神经管 脊索 背主动脉 尿 囊
卵原细胞 卵泡细胞 输卵管 睾丸索
附睾管
睾丸网
睾 丸 与 卵 巢 的 分 化
支持细 胞 精原细胞
睾丸和卵巢 4. 睾丸和卵巢的下降
• 引带:生殖腺尾端与阴囊阴唇隆起之 间的系膜 • 因胚体生长、腰部直立、引带相对缩 短,生殖腺位置下移
• 卵巢停留于盆腔 • 睾丸外包双层腹膜,经腹股沟管下降 阴囊;腹膜构成鞘突,鞘膜腔与腹腔 之间的通路闭锁
第24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的发生
Development of Urinary & Reproductive Systems
第4 周 间介中胚层 头段→生肾节(产生前肾) 尾段→生肾索→尿生殖嵴→ 外侧:中肾嵴(产生中肾和后肾)
内侧:生殖腺嵴
神经管
脊索
表面外胚层
体节 背主动脉
间 介 中胚层
体 壁 中胚层 原始消化管
生殖管道
2. 男性生殖管道的分化 • 睾丸支持细胞→ 抗中肾旁管激素→ 中肾旁管退化 • 睾丸间质细胞→ 雄激素→ 部分中肾小管→附睾输出小管 中肾管→ 附睾管、输精管、精囊 和射精管
前列腺 中肾 旁管 睾丸网 白膜 睾丸索 退化的中肾旁管 附睾管
精囊
中肾管
中肾小管
输精管
睾丸与男性生殖管道的演化
• 初级性索退化;次级性索形成→断裂 为细胞团(原始卵泡) 上皮细胞→卵泡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增殖、 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停留于第一次 减数分裂前期)
• 间充质→白膜、结缔组织
原始生殖细胞
中肾小管
初级性索 卵巢 睾丸 中肾管 中肾小管
背主动脉 中肾管 中肾旁管 初级性索
输出小管
次级性索
髓质
脏壁中胚层 胚内体腔
中胚层的分化
表面外胚层 脊索
神经管 尿 羊膜 生 殖 背主动脉 嵴 的 中肾管 发 中肾小管 生 ( 尿生殖嵴 第 4 原始消化管 周 ) 卵黄蒂
胚内体腔 卵黄囊
血管球 背系膜 中 肾 嵴 中肾小管和 生 中肾管 殖 腺 中肾嵴 嵴 的 发 生殖腺嵴 生
肾小囊
原肠
中 肾 嵴 和 生 殖 腺 嵴 立 体 示 意 图
泄殖腔的分隔与尿生殖窦的形成
尿 生 殖 窦 的 演 变 ( 男 性 )
泌尿系统发生畸形
• 多囊肾 (polycystic kidney) : 因远曲小管未 与集合管接通, 尿液于肾小管 积聚形成囊泡
• 异位肾 (ectopic kidney):肾 在上升过程中 受阻,未达到 正常位置;多 见者为停留在 盆腔
• 马蹄肾 (horseshoe kidney):肾 在上升过程中 受阻于肠系膜 下动脉根部, 两肾尾端融合 呈马蹄形
• 双输尿管:输尿 管芽过早分支, 形成双输尿管; 可在同侧形成两 个分裂或融合的 肾
马 蹄 肾 伴 双 输 尿 管
• 脐尿瘘:因脐尿管未闭锁,出生后尿 液从脐部外溢
A男性, 伴尿道 上裂 B女性 , 伴直肠 下垂
耻骨 睾丸 引带 耻骨 鞘突 附睾 睾丸
睾丸下降
生殖管道
1. 未分化期
中肾管 中肾旁管(由中肾嵴体腔上皮凹陷、 闭合形成): 头端开口于体腔 上段、中段较长 下段为盲端,合并后突入尿生殖 窦背侧壁,形成隆起的窦结节
背主动脉
中肾小管 中肾管
中肾旁管
初级性索 背系膜 后肠
生殖腺嵴
中肾嵴
未分化性腺与生殖管道的发生

集合管 肾小盏 中肾小 肾大盏 管 肾盂

生后肾 输尿管芽 组 织



后肾的发生
肾被膜 生后肾组织 弓形集合管
肾小管 集合管 血管球 远端小管 肾小囊 近端小管 髓袢
集 合 管 与 肾 单 位 的 发 生
膀胱和 尿道
泄殖腔的腹侧→尿生殖窦 • 上段(较大)→ 膀胱(其顶点与脐尿 管相连;后者闭锁,形成脐中韧带) • 中段(狭窄) 于男性→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 于女性→尿道 • 下段 于男性→尿道海绵体部 于女性→阴道前庭
生殖管道
3. 女性生殖管道的分化 • 中肾管退化 • 中肾旁管: 头端→输卵管漏斗部,开口于体腔 上段与中段 → 输卵管 下段左右合并、隔膜消失→子宫与阴 道穹隆部 • 窦结节→ 阴道板→阴道
卵巢和女性生殖管道的演化
子宫 中肾旁管 子宫隔 阴道板 阴道
• 膀胱外翻:生殖窦与表面外胚层之间 未形成间充质,导致膀胱腹侧无肌肉 发生,表皮和膀胱壁破裂,粘膜外翻; 常伴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生殖系统的发生
• 胚胎的遗传性别在受精时由精子的核型 决定
生殖腺性别于第7周能辨认
外生殖器性别于第12 周能辨认
• 生殖系统发生分为:
早期的性未分化阶段后期的性分化阶段Fra bibliotek 泌尿系统的发生
肾和输尿管
1. 前肾
前肾小管(7~10对),消失
前肾管(向尾部延伸为中肾管)
2. 中肾
中肾小管(80对),形成肾小体, 多数退化 中肾管,通入泄殖腔


中肾小管 中肾管
生后肾组织 输 尿 管 芽 泄殖腔
第5周人胚前、中、后肾的发生
3. 后肾(永久肾) • 输尿管芽长入中肾嵴尾端(生后肾组 织) • 输尿管芽→肾盂、肾盏、集合管 • 生后肾组织→肾小管和肾小体,肾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