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1、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 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2、试剂2.1 硫酸(GB 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2 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 665),6g硫酸钾(HG 3—920)或硫酸钠(HG 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2.3 氢氧化钠(GB 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2.4 硼酸(GB 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2.5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 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2.6 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 601制备。
2.6.1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8.3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 1 000mL蒸馏水中。
2.6.2 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
1.67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1 000mL蒸馏水中。
2.7 蔗糖(HG 3—1001):分析纯。
2.8 硫酸铵(GB 1396):分析纯,干燥。
2.9 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 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3、仪器设备3.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4 消煮炉或电炉。
3.5 滴定管:酸式,10、25mL。
3.6 凯氏烧瓶:250mL。
3.7 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3.8 锥形瓶:150、250mL。
3.9 容量瓶:100mL。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1、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2、试剂2.1硫酸(GB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665),6g硫酸钾(HG3—920)或硫酸钠(HG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2.3氢氧化钠(GB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2.4硼酸(GB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2.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2.6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601制备。
2.6.1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8.3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2.6.2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
1.67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2.7蔗糖(HG3—1001):分析纯。
2.8硫酸铵(GB1396):分析纯,干燥。
2.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3、仪器设备3.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4消煮炉或电炉。
3.5滴定管:酸式,10、25mL。
3.6凯氏烧瓶:250mL。
3.7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蛋白测定方法一凯式定氮法粗蛋白crude protein ;crude matter (DM)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
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及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氮化物)。
换句话说,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食物中以大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肉类次之。
所以说,粗蛋白是一种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尿素、硝酸盐和氨等。
然而,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
总之,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
我们可以通过粗蛋白测定仪即凯氏定氮仪来测量粗蛋白的含量,测量步骤如: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 (这已通过多次试验得出),再用凯氏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就可求得粗蛋白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及少量硫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含量都有一定比例关系,其中含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7% 和硫〜%。
此外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微量的磷、铁、锌、铜和钼等元素。
由于氮元素是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而且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因此在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每测得1克氮就相当于克蛋白质。
所以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氮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通常称为”肖化”为了加速消化,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290C-400C ),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 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其特点是将蒸汽发生器、蒸馏器及冷凝器三个部分融为一体。
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小,节省能源,本仪器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1、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 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2、试剂2.1 硫酸(GB 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2 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 665),6g硫酸钾(HG 3—920)或硫酸钠(HG 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2.3 氢氧化钠(GB 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2.4 硼酸(GB 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2.5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 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2.6 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 601制备。
2.6.1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8.3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 1 000mL蒸馏水中。
2.6.2 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
1.67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1 000mL蒸馏水中。
2.7 蔗糖(HG 3—1001):分析纯。
2.8 硫酸铵(GB 1396):分析纯,干燥。
2.9 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 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3、仪器设备3.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4 消煮炉或电炉。
3.5 滴定管:酸式,10、25mL。
3.6 凯氏烧瓶:250mL。
3.7 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3.8 锥形瓶:150、250mL。
3.9 容量瓶:100mL。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总6页)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总6页)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主要是测量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便更好地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为合理饲养和饲料配方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包括Kjeldahl法、Dumas法、Kjeltec自动消解仪法等。
一、Kjeldahl法
Kjeldahl法是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经典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饲料样品经过消解、蒸馏和滴定等步骤,测定其中的氨基含量,再计算得出粗蛋白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适量的饲料干样,加入适量的硫酸和氧化剂,进行消解,将其变为无机氮。
2. 在消解的样品中加入适量的碱液,使其中和,然后加入酚酞指示剂,在滴定时视颜色变化为终点,计算出氨基含量。
3. 将氨基含量乘以蛋白质的氮含量比例(通常为6.25),即可得到粗蛋白含量。
二、Dumas法
1. 取适量的饲料干样,放入Dumas燃烧管中,加入硼酸和催化剂等。
2. 将燃烧管加热,将样品完全燃烧,并将其中的氮转化成NO。
3. 将生成的NO经过固定,再经过电导检测器测定其含量,计算出氮含量。
三、Kjeltec自动消解仪法
2. 稍作冷却后,将消解液放入自动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将其中的氨基捕集在酸性溶液中。
综上所述,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Kjeldahl法、Dumas法和Kjeltec自动消解仪法是较为常见的。
在测定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蛋白测定方法粗蛋白测定方法什么是粗蛋白,粗蛋白跟蛋白质又有什么区别,如何测量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粗蛋白的含量高是不是一定代表着蛋白质的含量高。
我想,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肯定会联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的其中几个。
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详细介绍下粗蛋白的概念、粗蛋白测量和其他关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问题。
粗蛋白概念:粗蛋白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
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食物中粗蛋白含量以大豆最高,肉类次之。
粗蛋白英文为crude protein。
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
由于一般蛋白质中含氮量约为16%,故在概略分析中,常用凯氏(Kjeldahl)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系数6.25来求得。
实际上,它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嘌呤、吡啶、尿素、硝酸盐和氨等。
此外,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如小麦和多数谷物的换算系数为5.80,水稻5.95,大豆5.7,多数食用豆和坚果5.3,牛奶6.38等。
粗蛋白只是一个粗略的概念。
粗蛋白含量:下面我介绍几种常见物质的粗蛋白含量,仅供大家参考。
薏苡仁粗蛋白含量:13%-14%棉粕粗蛋白含量:可达40%以上农大白早糯玉米粗蛋白含量:3.41%蠡玉168 粗蛋白含量:9.63%台湾大青枣粗蛋白含量:0.86%上文介绍了几种农产品或水果的粗蛋白含量情况,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料,大家可自己查阅。
粗蛋白测定:方法一:最简便也是最快键的方法,就是用蛋白质测定仪来测量。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5983—1979 《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计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3 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

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
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
理是利用蛋白质中含有的氮原子与氢氧化钾共同作用生成氨气,进而
利用体积分析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氨气体积或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
中的蛋白质含量。
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化学等领域。
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样品准备:根据需要确定样品数量并进行粉碎、过筛等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2)加入氢氧化钾:将上述得到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使pH值保持在8.5左右。
(3)加入蒸馏水:向样品中加入蒸馏水,使体积增大,并充分混合。
(4)蒸馏:在蒸馏器中对样品进行蒸馏,使生成的氨气通过附有硫酸的吸收瓶或氢氧化铜进行吸收。
蒸馏结束后,测定吸收瓶中的氨气体
积或重量。
(5)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计算公式为:粗蛋白质含量(%)=氨气体积(mL)/样品质量(g)×1.167×6.25(Kjeldahl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的时候,应注意样品中是
否含有一些会干扰测定结果的物质,例如硫代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此外,凯氏定氮法在测定时需要加热样品,操作时
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
总之,凯氏定氮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微调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测定结果。
粗蛋白测定GB-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全氮和粗蛋白测定法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 and ZB X 66026-87crude protein━━━━━━━━━━━━━━━━━━━━━━━━━━━━━━━━━━━━━━━本方法适用于酿造酱油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的全氮、粗蛋白测定。
1 仪器a. 分析天平:感量0.1mg;b. 凯氏烧瓶;c. 铁架、铁圈、石棉网;d. 煤气灯(或电炉);e. 干燥管、抽气管、橡皮管;f. 氮气球、冷凝管、锥形瓶;g. 粉碎机等。
2 试剂与溶液2.1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甲基红40mg,溴甲酚绿1g,溶于60mL95%乙醇中。
2.2 硫酸铜-硫酸钾混合试剂硫酸铜: 硫酸钾= 6∶100 (硫酸铜和硫酸钾都为分析纯)。
2.3 玻璃珠(φ3mm)或锌粒。
2.4 4%硼酸溶液称取化学纯硼酸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5 浓硫酸(分析纯)2.6 4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40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
2.7 0.1N盐酸标准溶液量取分析纯盐酸9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7.1 用无水碳酸钠标定:准确称取无水碳酸钠(预先在18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3份,每份重约0.17g,称准至0.0002g。
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各加已煮沸过蒸馏水30mL, 温热摇动,使之溶解。
再各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 滴,然后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刚呈暗红色为终点,记下耗用毫升数(V)。
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 按下式计算GN = ━━━━━━ (3)V ×0.05299式中: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G——无水碳酸钠之重量,g;V——盐酸溶液之用量,mL;0.05299——每毫克当量Na2CO3之重量,g。
2.7.2 用已知当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定:准确吸取25mL需要标定的盐酸溶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在30s内不退色为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蛋白测定方法
什么是粗蛋白,粗蛋白跟蛋白质又有什么区别,如何测量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粗蛋白的含量高是不是一定代表着蛋白质的含量高。
我想,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肯定会联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的其中几个。
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详细介绍下粗蛋白的概念、粗蛋白测量
和其他关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问题。
粗蛋白概念:
粗蛋白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
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食物中粗蛋白含量以大豆最高,肉类次之。
粗蛋白英文为crude protein。
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
由于一般蛋白质中含氮量约为16%,故在概略分析中,常用凯氏(Kjeldahl)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系数6.25来求得。
实际上,它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嘌呤、吡啶、尿素、硝酸盐和氨等。
此外,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如小麦和多数谷物的换算系数为5.80,水稻5.95,大豆5.7,多数食用豆和坚果5.3,牛奶6.38等。
粗蛋白只是一个粗
略的概念。
粗蛋白含量:
下面我介绍几种常见物质的粗蛋白含量,仅供大家参考。
薏苡仁粗蛋白含量:13%-14%
棉粕粗蛋白含量:可达40%以上
农大白早糯玉米粗蛋白含量:3.41%
蠡玉168 粗蛋白含量:9.63%
台湾大青枣粗蛋白含量:0.86%
上文介绍了几种农产品或水果的粗蛋白含量情况,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料,大
家可自己查阅。
粗蛋白测定:
方法一:最简便也是最快键的方法,就是用蛋白质测定仪来测量。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5983—1979 《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
计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
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4 试剂
4.1 硫酸(GB 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4.2 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 665),6g硫酸钾(HG 3—920)或硫酸钠
(HG 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4.3 氢氧化钠(GB 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4.4 硼酸(GB 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4.5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 3—1220)0.5%乙
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4.6 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 601制备。
4.6.1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8.3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 1 000mL
蒸馏水中。
4.6.2 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
1.67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1 000mL
蒸馏水中。
4.7 蔗糖(HG 3—1001):分析纯。
4.8 硫酸铵(GB 1396):分析纯,干燥。
4.9 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 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
序用)。
5 仪器设备
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5.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消煮炉或电炉。
5.5 滴定管:酸式,10、25mL。
5.6 凯氏烧瓶:250mL。
5.7 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5.8 锥形瓶:150、250mL。
5.9 容量瓶:100mL。
5.10 消煮管:250mL。
5.11 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定氮仪。
6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
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7 分析步骤
7.1 仲裁法
7.1.1 试样的消煮
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5.6)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4.2),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4.1)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5.6)置于电炉(5.4)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7.1.2 氨的蒸馏(蒸馏步骤的检验见附录A)
7.1.2.1 常量蒸馏法
将试样消煮液(7.1.1)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却。
将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5mL硼酸(4.4)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4.5)的锥形瓶内。
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5.6)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4.3),轻轻摇动凯氏烧瓶(5.6),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积为100mL。
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
7.1.2.2 半微量蒸馏法
将试样消煮液(7.1.1)冷却,加入20mL蒸馏水,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试样分解液。
将半微量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0mL 硼酸(4.4)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4.5)的锥形瓶(5.8)内。
蒸汽发生器(5.7)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需补加硫酸。
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5.7)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4.3),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密封,防止漏气。
蒸馏4min降下锥形瓶(5.8)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锥形瓶
内,然后停止蒸馏。
注:7.1.2.1和7.1.2.2蒸馏法测定结果相近,可任选一种。
7.1.2.3 蒸馏步骤的检验
精确称取0.2g硫酸铵(4.8),代替试样,按7.1.2或7.2.2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
7.1.3 滴定
用7.1.2.1或7.1.2.2法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ol/L(4.6.1)或0.02mol/L(4.6.2)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
7.2 推荐法
7.2.1 试样的消煮
称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消化管中,加2片消化片
(仪器自备)
或6.4g混合催化剂(4.2),12mL硫酸(4.1),于420 ℃下在消煮炉上消化1h。
取出放
凉后加入30mL蒸馏水。
7.2.2 氨的蒸馏
采用全自动定氮仪(5.11)时,按仪器本身常量程序进行测定。
采用半自动定氮仪(5.11)时,将带消化液的管子插在蒸馏装置上,以25mL硼酸(4.4)为吸收液,加入2滴混合指示剂(4.5),蒸馏装置(5.7)的冷凝管末端要浸入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向消煮管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4.3)进行蒸馏。
蒸馏时间以吸收液体积达到100mL时为宜。
降下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
瓶内。
7.2.3 滴定
用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4.6.1)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
8 空白测定
称取蔗糖0.5g,代替试样,按第7章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溶液(4.6.1)的体积不得超过0.2mL。
消耗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4.6.2)体积不得超过0.3mL。
9 分析结果的表述
9.1 计算见下式:
粗蛋白质(%)=(V2-V1)•c×0.0140×6.25/(m×V'/V)×100
式中:V2── 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V1── 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c──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m── 试样质量,g;
V── 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V── 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0.0140── 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
量。
6.25── 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9.2 重复性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
当粗蛋白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