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20新上《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B_13470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实践)(专升本)》23年2月课程考核

《森林保护学(实践)(专升本)》23年2月课程考核-00001 2023年新学期作业参考含答案题目1:试述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正确选项:【答案:植物病害的形成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的相互作用而诱发病害的过程。
寄主的抗病性和病原物的致病性都是固有的属性。
但是寄主不能单独表现为抗病或感病,病原物也不能单独表现为能致病或不能致病(5分)。
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上寄生,并可获得营养的能力。
寄生性是一种生物固有的属性。
而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对另一生物寄生而产生的一种破坏作用,是引起病害的能力。
一般来讲,寄生物都具有寄生性,但并不一定都具有致病性。
寄生能力的强弱与致病性也没有直接的联系。
比如灰霉病菌的寄生性并不强,但它侵染各种园林植物,引起大量枝叶、花蕾和果实的腐烂,其致病性则很强。
相反,一些白粉菌属属于专性寄生的,但有时对寄主植物的为害并不如灰霉病菌大。
如果寄生物有致病性,则寄生物就是病原物,有时寄生物并不能引起植物病害,这时寄生物并不等于病原物。
]题目2: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有哪些具体措施?正确选项:【答案:(1)利用天敌昆虫治虫;(2)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治虫;(3)利用其他有益生物治虫;(4)利用昆虫激素和信息素治虫;(5)利用昆虫不育技术治虫。
]题目3:试以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为例,分析害虫口器结构特点、取食习性、为害状及其与药剂防治的关系正确选项:【答案:(1)害虫的口器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取食方式和为害特性,而害虫的取食方式和为害特点又是进行化学防治时选择杀虫剂类型的重要依据;(2)阐述咀嚼式口器的结构特点、为害状及其化学防治时选择的杀虫剂类型;(3)阐述刺吸式□器的结构特点、为害状及其化学防治时选择的杀虫剂类型。
1题目4:林木抗病机制?正确选项:【答案:(1)固有抗病性:固有物理和化学抗病性、缺乏病害发生的基本因子。
(2)诱导抗病性:局部诱导抗病性、系统诱导抗病性1题目5:昆虫分目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哪些?正确选项:【答案:(1)翅的有无和变化;(2)口器的类型;(3)胸足的类型;(4)触角的类型;(5)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状等特征。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106332--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0633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A.树冠大B.抗风能力强C.根蘖能力强D.材质好正确答案:B(2)需要补植造林的幼林地造林成活率范围是_________。
A.40-85%B.≤40%C.≥85%正确答案:A(3)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响林木生长的 _。
A.因素之一B.次要因素C.较重要的因素D.决定因素正确答案:D(4)在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对处于幼林郁闭前阶段的林分应采用____管理措施。
A.促进栽植苗木的成活B.抚育采伐C.施肥及松土除草D.以上A、B 、C正确答案:D(5)确定造林密度时_________。
A.阴性树种宜稀B.阳性树种宜稀C.慢生树种宜稀正确答案:B(6)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种间是一种_______。
A.互助关系B.生态关系C.偏利关系D.共生关系正确答案:B(7)过去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在多年前已采伐,原有的植被已被荒山植被所更替,土壤也丢失了森林土壤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这样的荒地称。
A.荒山荒地B.撩荒地C.采伐迹地正确答案:C(8)营造护火林带应选用。
A.桉树B.杉木C.木荷D.松树正确答案:C(9)在江河上游集水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营造的森林称。
A.水土保持林B.水源涵养林C.防风固沙林D.农田防护林正确答案:B(10)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土壤、植被B.气候、地形、土壤C.气候、地形、植被D.地形、土壤正确答案:A(11)按森林法规规定我国的林种分为。
A.3种B.4种C.5种D.6种。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6春作业考核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6春作业考核
1. 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的一种现象是()
A. 相互竞争
B. 互利共生
C. 寄生
D. 偏害作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 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
A. 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的水平结构
C. 群落的立体结构
D. 群落的成层结构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 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不能忍耐庇荫,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过程的树种是()
A. 喜光树种
B. 耐荫树种
C. 长日照树种
D. 短日照树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的划分依据为()
A. 树木高度
B. 休眠芽高度
C. 枝下高度
D. 开花结实高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5.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 通气组织发达
B. 机械组织发达
C. 叶面积小
D. 根系发达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 霍普金斯物候定律说明:北美州温带植物每向北移动纬度1°,植物在春天和初夏的阶段发育(物候期)将各延迟()
A. 2天
B. 3天
C. 4天
D. 5天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7.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A. 草牧食物链
B. 腐生食物链
C. 寄生食物链。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林学”《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4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林学”《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按旱生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方式可分为()A.避旱植物B.抗旱植物C.中生植物D.浮水植物E.湿生植物2.亚顶极指达到土壤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演替阶段。
()A.错误B.正确3.植物群落演替由高级阶段退向低级阶段的演替称()A.进展演替B.逆行演替C.循环演替D.原生演替4.以下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危害中,属于低温危害的是()A.根颈灼伤B.皮烧C.生理干旱D.冻举E.寒害5.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A.乔木层B.草本层C.更新层D.活地被植层6.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内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A.错误B.正确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A.错误B.正确8.一个树种的相对基面积是该树种基部底面积与()之比。
A.全部调查树种胸高断面积B.该树种胸高断面积C.所占土地D.全部树种基部底面积9.警戒色是指动物能在身体內储存有毒物质时即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以较鲜艳的色彩來告知捕食者。
()A.错误B.正确10.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之内。
A.二个龄级B.10年C.20年D.一个龄级11.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
这种种群称为()A.进展种群B.衰退种群C.稳定种群D.增长型种群12.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层次。
A.林木B.灌木C.草本植物D.灌木和草本植物1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4.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团块分布D.嵌式分布15.磷循环属典型()A.气态循环B.沉积循环C.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养分直接循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互利共生主要有()A.连体互利共生B.非连体互利共生C.防御性互利共生D.协同进化E.偏利共生2.酸雨对树木的危害()A.侵蚀树木叶子角质层B.使树木正常代谢和生长受到干扰C.花粉活力下降,受精过程受到影响D.叶和根分泌过程改变E.改变表土的化学性质3.森林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的基本层次主要包括()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层D.苔藓层E.层外植物4.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气候顶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顶级5.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的基本定律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转换定律C. 十分之一定律D. 能量耗散定律2、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初级生产者?A、绿色植物B、蓝藻C、消费者D、真菌3、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以下哪项不属于生产者?()A、绿色植物B、地衣C、细菌D、藻类5、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关键作用?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环境因素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能量流动B. 物质循环C. 信息传递D. 生物进化7、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生态学中的生产者?A、蘑菇B、金鱼C、松树D、蚯蚓8、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环境因素9、以下哪项属于生态学中的初级生产者?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链D、绿色植物10、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B、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化学反应速率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通过______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2、生态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在时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__________(填入一个词)。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金字塔中,相邻的高一营养级所含能量大约为低一营养级的 _________%,这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其中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 __________ 。
森林生态学基础作业及答案

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1. 一个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则该种群具有()分布格局。
A. 随机型B. 群聚型C. 均匀型D. 镶嵌型满分:5 分2. 在哈钦森生态位观点中,植物的生态位可分为四种,表示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最大空间称为( )A. 空间生态位B. 营养生态位C. 基础生态位D. 实际生态位满分:5 分3. 演替开始阶段和终阶段为同一群落的演替称( )A. 进展演替B. 逆行演替C. 循环演替D. 次生演替满分:5 分4. 在寒冷地区土壤粘重、含水量过大、地表温度容易剧变的立地条件下,苗木最易受()的伤害。
A. 寒害B. 冻裂C. 冻举D. 冻害满分:5 分5. 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层次。
A. 林木B. 灌木C. 草本植物D. 灌木和草本植物满分:5 分6. 生态系统组成中,微生物属于( )A. 生产者B. 自养生物C. 分解者D. 非生物组分满分:5 分7. 喜温植物北移的主要障碍是( )A. 低温B. 高温C. 皮烧D. 根颈灼伤满分:5 分8. 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即气、液、固态水。
对森林而言( )A. 气态水意义最大B. 液态水意义最大C. 固态水意义最大D. 三者意义同等满分:5 分9. 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为依据来划分的。
A. 树木高度B. 休眠芽高度C. 枝下高度D. 开花结实高度满分:5 分10. 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一般以()作为生物学零度。
A. 0℃B. 5℃C. 10℃D. 15℃满分:5 分11. 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在生态学上称( )A. 破坏B. 干扰C. 灾难D. 失调满分:5 分12. 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 )A. 乔木层B. 草本层C. 更新层D. 活地被植层满分:5 分13. 植物排放的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称( )A. 竞争B. 共生C. 异株克生D. 对抗满分:5 分14. 危害性最大的森林火是( )A. 地表火B. 地下火C. 林冠火D. 急进地表火满分:5 分15.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A. 草牧食物链B. 腐生食物链C. 寄生食物链D. 分解食物链满分:5 分16. 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升本)》期末考试复习集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升本)》期末考试复习集单选题:题目: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芽殖B.裂殖C.两性生殖D.复制参考选项:D题目:影响病原菌侵入期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光照D.pH值参考选项:B题目:病毒病害主要是通过哪种方式传播()。
A.汁液摩擦B.蚜虫C.气流D.水参考选项:B题目:接合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是内生的()。
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子囊孢子D.分生孢子参考选项:B题目:桃褐腐病菌以菌丝在()。
A.土壤中B.僵果或病枝C.落叶中D.杂草上参考选项:B题目:松材线虫病是由()传播而引起的茎干部线虫病害。
A.云斑天牛B.光肩星天牛C.松墨天牛D.脊胸天牛参考选项:C题目:由于环境条件的关系,使病植物暂时不表现明显的症状,甚至原来已表现的症状也会暂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A.多型现象B.同症异原C.同原异症D.隐症现象参考选项:D题目:病毒侵染林木的主要途径是()。
A.皮孔B.气孔C.直接侵入D.微伤口参考选项:D题目:下列病原细菌中,()属于革兰氏阳性。
A.欧氏杆菌属B.棒状杆菌属C.野杆菌属D.假单胞杆菌属参考选项:D题目:()引起的病害不具传染性。
A.真菌B.病毒C.线虫D.低温参考选项:D题目:桃缩叶病由()引起。
A.镰刀菌B.丝核菌C.外子囊菌D.外担子菌参考选项:C题目:松材线虫枯萎病主要由()传播。
A.气流B.雨水C.松褐天牛D.流水参考选项:C题目:最早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是()。
A.波尔多液B.石硫合剂C.多菌灵D.甲基托布津参考选项:A题目:菌丝寄生在寄主细胞间,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结构称为()。
A.子实体B.菌索C.吸器D.附属丝参考选项:C题目:真菌不经过性细胞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A.无性繁殖B.复制C.有性繁殖D.裂殖参考选项:A题目:花木白粉病是由()亚门的真菌引起的。
A.子囊菌B.担子菌C.鞭毛菌D.半知菌参考选项:C题目:香石竹()病主要通过汁液传播,蚜虫也可传播。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B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B](https://img.taocdn.com/s3/m/32410f9ae009581b6bd9eb72.png)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B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以下种群调节的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A、干旱B、种群内的攻击行为C、病害D、食物供应正确答案:A第2题,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A、温差B、积温C、基础温度D、温度三基点正确答案:D第3题,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则:A、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B、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C、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正确答案:D第4题,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 (K-NK)中,dNdt是指A、种群的起始大小B、种群增长率C、时间(代数)D、种群的周期增长率正确答案:B第5题,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 (K-NK)所绘出的图为A、J型不连续散点B、J型的连续曲线C、S型不连续散点D、S型的连续曲线正确答案:D第6题,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A、草鱼B、食用菌C、山羊D、小麦正确答案:D第7题,在无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表现出叶绿素缺少,叶片畸形,节间过长的现象,即是A、黑雾现象B、豆芽现象C、黄化现象D、窘迫现象正确答案:C第8题,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即是A、种群密度B、种群大小C、生态位D、生境正确答案:A第9题,有关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少雨B、水土流失严重C、农田生产力高D、出产优质苹果正确答案:C第10题,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A、群落效应B、边缘效应C、邻接效应D、衰减效应正确答案:C第11题,种群的不规则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的不稳定性B、生物种类的繁殖常数C、种群增长率最高D、种群增长有周期性正确答案:A第12题,以下人类的疾病中,最能体现出“密度制约”的是A、扭伤B、糖尿病C、癌症D、流感正确答案:D第13题,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A、群落波动B、群落效应C、群落演替D、群落优势正确答案:C第14题,有关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水稻主产区B、土壤主要是水稻土C、不产小麦D、洪涝灾害加剧正确答案:C第15题,在一大段河滩上,有一些小水洼,小水洼里有黑斑蛙的蝌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 能量来源完全来自于周围的无机环境的生物属于( )
A: 自养生物
B: 异养生物
C: 腐生物
D: 分解者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A: 草牧食物链
B: 腐生食物链
C: 寄生食物链
D: 分解食物链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次生演替有不同的途径,植物种类成分替代的演替途径为( ) A: 促进途径
B: 抑制途径
C: 忍耐途径
D: 顺行途径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称为()A: 林德曼效率
B: 消费效率
C: 生产效率
D: 同化效率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团块分布
D: 嵌式分布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 直接作用
B: 间接作用
C: 替代作用
D: 补偿作用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如果群落中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
A: 单建种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