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理综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0月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如图为实验的示意图,显微镜前端带有荧光屏,实验时,若将显微镜分别放在位置1、2、3、4,则能观察到α粒子出现最多的位置为()A.位置1B.位置2C.位置3D.位置42.为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为测试某款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使该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t=0时刻撤去牵引力并踩下刹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在0~5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汽车的位移大小大于25mB.电动汽车的位移大小等于25mC.电动汽车受到的制动阻力越来越小D.电动汽车受到的制动阻力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是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或矩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中的部分光路图,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
关于下列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B.乙图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发生偏折C.丙图中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下界面发生全反射D.丁图中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4.某国宇航局发射行星探测卫星,由于没有把部分资料中实际使用的单位制转换为国际单位制,造成重大损失。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有三个基本单位,用这三个基本单位导出功率单位—瓦特(W)的表达形式为()A.kg∙m2∙s−3B.kg∙m3∙s−2C.kg2∙m3∙s−1D.kg2∙m∙s−35.如图所示,手机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θ为锐角),手机仅有两个侧面与手机夹接触,竖直面内缓慢转动手机夹过程中,手机始终静止在手机支架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顺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变小B.顺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变大C.逆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与cosθ成正比D.逆时针缓慢转动手机夹,手机所受静摩擦力与θ无关6.如图甲,MN 是倾角θ=370传送带的两个端点,一个质量m =5kg 的物块(可看作质点)以4m/s 的初速度自M 点沿传送带向下运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成都⽯室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期⾼2023届10⽉⽉考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选择题必须⽤⿊⾊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效。
4.考⽣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我国⼈⼒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右图为我国2012~2017年⼈⼝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右图反映出当前我国⼈⼝()A.处在⾼速增⻓的阶段B.总数超过环境⼈⼝容量C.15~59岁⼈⼝⽐重降低D.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A.缓解⼈⼝⽼龄化趋势B.增加⻘壮年⼈⼝C.推进养⽼产业发展D.降低社会养⽼负担第14号台⻛“南玛都”于2022年9⽉18⽇登陆⽇本九州地区,横扫⽇本南部的⿅⼉岛县。
⽇本⽓象厅称,“南玛都”为超强级台⻛,其中⼼附近最⼤⻛⼒达17级(58⽶/秒),最⼤瞬间⻛速为75⽶/秒,并发布了最⾼级剧的⽓象预警。
右图为台⻛“南玛都”移动实时路径图及相关⽓象资料。
据此完成3~5题。
3.9⽉16⽇8时⾄9⽉20⽇2时,台⻛“南玛都”()A.朝东北⽅向移动B.势⼒先增强,⽽后减弱C.在九州岛的⻛⼒⼩于在本州岛D.⽔平⽓流呈现逆时针辐合状态4.受超强台⻛“南玛都”影响,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可信的是()A.沿海地区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B.引发沿海地区出现电⼒中断C.可缓解此时⼲热的伏旱天⽓D.18⽇14时九州南部盛⾏东南⻛5.为监测台⻛“南玛都”的实时移动路径,需要⽤到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018年7⽉6⽬我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正式实施,对进⼝⾃美国的⼤⾖加征25%的关税,美国⼤⾖进⼝价格⼤幅上涨,此后,我国对优质巴⻄⾖的进⼝量同⽐⼤幅增⻓。
成都石室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2020届十月月考物理试卷

成都石室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2020届10月月考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第二年.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2018珠海航展,我国五代战机“歼-20”再次闪亮登场.表演中,战机先水平向右,再沿曲线ab 向上(如图),最后沿陡斜线直入云霄.设飞行路径在同一竖直面内,飞行速率不变.则沿ab 段曲线飞行时,战机( )A .所受合外力大小为零B .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C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逐渐增大D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3.实际生活中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吊到高处。
现有一质量为M 的同学欲将一质量也为M 的重物吊起,已知绳子在水平天花板上的悬点与定滑轮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为L ,不计滑轮的大小、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滑轮受到的摩擦力。
当该同学把重物缓慢拉升到最高点时,动滑轮与天花板间的距离为( )A.L B.L 3633C.LD.L 32124.倾角为α=30°的长斜坡上有C 、O 、B 三点,CO =OB =s ,在O 点竖直地固定一长s 的直杆AO 。
A 端与C 点间和坡底B 点间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 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如图所示,不计一切阻力影响,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 AC :t AB 为( )A .1:1 B. :1 C .1: D. :12335.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 ,物块2、4质量为M ,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答案及详解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答案及详解生物部分1.A 2.A 3.C 4.B 5.D 6.C2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ATP和NADPH;(CH2O)(2分)减小(2)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光照强度温度上升(4)先减少再增加叶片的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2分)30.(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低于传出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汗腺(2分)(2)右大于(3)(3分)31.(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微生物光照不足浮床植物遮挡阳光,争夺水体中的无机盐(2分)(2)较强生态系统组分较多,食物网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2分)(3)直接和间接(4)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②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2.(10分,每空2分)(1)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长翅果蝇数多于残翅果蝇数,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3)灰色雄性和亮黑雌性子代雄性都为亮黑色、雌性都为灰色互为等位基因37、(本题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防止血液凝固上清液中不在呈现黄色白细胞等一同沉淀(2)蒸馏水和甲苯白色薄层固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较快(3分)(3)分子大小1.A 【解析】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导致青紫;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吸水力增强,局部组织液增多,出现水肿现象。
2.A 【解析】酵母菌的核DNA为链状,线粒体、质粒中的DNA为环状。
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
3.C 【解析】RNA 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其结合位点在DNA 上。
成都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

成都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H-1C-12 N-14 0-16Na -23 Mg- 24 Al- 27 S.32 Cl- 35.5 Ca -40 K-39 11-7 Mn- 55第I卷(选择题,共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洋葱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应该增大光圈或换凹面反光镜B •植物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C •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后,不再滴加清水可能看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 •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将其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A液,再加B液,试管内会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2. 下列为某高等雄性动物(2Nr)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曲线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①对应于图②中的BC段中,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OB . CD段将出现细胞膜内陷,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 .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D. CD段可以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氧浓度(%)a b c d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产生酒精的量(mol)9 6.5602细胞分裂时期②B .氧浓度为 d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C •氧浓度为c 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D . a 值约为0,此时酵母菌细胞形成 ATP 的部位仅有细胞质基质 4.下列关于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B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元分解为葡萄糖C .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有关D •大病初愈者适宜进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5.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 .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B .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C •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 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B .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7.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 .对有机物化学键研究,1 mol 三十烷的极性键键数为 62N AC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l 的溶液中: Fe 2+、 NO 3—、 SO 42—、 Na +B •由水电离的 c(H +)=1 >10-10mol L —1 的溶液中:Ca +、K +、C1—、HCO 3—C .c (H +) /c(OH —) =1012的溶液中: NH 4+、 A13+、 NO 3—、 C1—D . c (Fe 3+) =0」mol •1 的溶液中:K +、C1O —、SO 32—、SCN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6,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 4CI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3-8C .常温下,1.0 > mol /L 盐酸的 pH=3.0 , l.0 > l0- mol / L 盐酸的 pH=8 0D .常温下,若1 mL pH =1的盐酸与100 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7 ,贝U NaOH 溶液的pH =118. D .从HF 、HC1、HBr 、HI 酸性递增的事实, 在 298K 、100kPa 时,已知:2H 2O (g ) =02C12(g ) +H 2(g ) =2HC1 (g )△H 22C12( g ) +2H 2O ( g ) =4HC1 ( g ) +O 2 则△ H 3与△ H 1和△ 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 H 3= △ H 什2 △ H 2C . △ H 3= △ H 1 — 2△ H 2推出 F 、 g ) +2H 2 Cl 、 Br 、 I 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g ) △ H 1g ) B . D . △H 3△ H 3= △ H 什△出△ &=△ H i — △ H11 .将0. 0l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① Na2O2 ② Na20 ③ W2CO3A.① > ② > ③〉④ B .① > ②〉④ > ③C.①二②〉③〉④12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 (不考虑零族元素)。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二诊模拟试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都会下降B. 所有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C. 小分子物质都只通过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进出细胞D. 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代谢减弱、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但是原核细胞没有核仁而真核细胞有核仁;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常见方式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详解】在衰老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而与衰老有关的酶活性升高,A错误;人体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而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却没有核仁,B正确;小分子物质一般通过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进出细胞,但是也有例外如神经递质大多为小分子,通过胞吐运出细胞,C错误;植物细胞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而人体等动物细胞没有胞间连丝,D错误。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时,葡萄糖的能量主要去向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 动物细胞呼吸作用时,释放CO2的场所不只是线粒体基质C. 植物在光饱和点时,叶肉细胞线粒体合成ATP的量比叶绿体更多D. 植物在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仍需从环境吸收CO2用于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二氧化碳或者乳酸。
【详解】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未彻底分解的有机物如乳酸或酒精中,A错误;动物细胞进行乳酸型的无氧呼吸,只有在线粒体基质中释放二氧化碳,B错误;植物在光饱和点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的ATP大于线粒体细胞呼吸合成的ATP,C错误;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故叶肉细胞消耗的二氧化碳不但来自细胞内,还来自细胞外,D正确。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理科综合试题第一次测试(周考)生物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理科综合试题第一次测试(周考)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Mn—55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
科。
网Z。
X。
X。
K]A. 植物细胞膜由胆固醇、磷脂、糖类和蛋白质构成B.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C. 细胞膜外侧只有存在糖蛋白才能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线粒体内膜形成嵴和叶绿体内存在基粒均可以增大膜的表面积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B.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无关C.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D.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与ATP的水解无直接关系3.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出现障碍B. 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不可逆C. 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D. 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5.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6.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说法正确的是()A. 红绿色盲在某家族中男性患者一定多于女性患者B.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不能仅依据自由组合定律来推测C. 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 禁止近亲结婚是杜绝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29.(9分)下图表示某大棚种植的蔬菜在一定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O2的产量-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理科综合试题第一次测试(周考)化学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理科综合试题第一次测试(周考)(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Mn—55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是用了KNO3的还原性B.“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加活性炭吸附水中小颗粒物,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D.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9g溴乙烷中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B.2.0 g H218O与2H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C.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 AD.50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9.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 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③分散系碘酒、雾分别属于:溶液、气溶胶④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学腐蚀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⑦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③⑤⑦ B.②⑤⑦ C.①④⑥ D.②③⑥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 2Cl2+3H2O==2SO32-+4Cl-+6H+B.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溶液:2Fe3++ S2- ═ 2Fe2+ + S↓C.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4稀溶液混合: Ba2++2OH-+2H++SO42-=BaSO4↓+2H2O D.CuSO4溶液吸收H2S 气体:Cu2++ H2S= CuS↓+2H+11. H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10月份同步月考理综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可合成水解酶来水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B、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核糖体都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C、酵母菌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中都具有环状DNA分子D、光学显微镜可看到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的细胞核1、答案:C解析: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部也含有核糖体,不属于细胞质基质,B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拟核中有环状DNA,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在细胞核外有质粒,质粒也是环状DNA,C正确;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无细胞核,D错误。
2、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成熟红细胞离体培养在无氧的环境中,会影响其对离子的吸收B、同样大小的物质有些能通过有些不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物质离子的快慢与温度等因素相关D、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往往伴随ATP的水解2、答案:A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A错误;同样大小的物质有些能通过有些不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温度会影响物质分子运动速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也会因相关酶活性降低而受抑制,故主动运输的快慢与温度等因素相关,C 正确;细胞主动的过程消耗能量,往往伴随ATP的水解,D正确。
3、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包括活化过程和放能过程。
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放能过程共生成4个ATP、2个[H]和2个丙酮酸。
然而,有氧呼吸一阶段结束时分解一个葡萄糖分子得到的是2个ATP、2个[H] 和 2个丙酮酸。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初步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ATP的产生,也有ATP的消耗C.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H]叫做还原型辅酶Ⅱ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3、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根据题意,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ATP的产生,也有ATP的消耗,B正确;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叫做还原型辅酶Ⅰ,C错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ATP产生,D错误。
4、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设计,其中最合理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用气球收集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鉴定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速度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鉴定4、答案:C解析: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较大影响,因此不能选择过氧化氢为底物的实验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产生,需要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对酶的活性会有影响,因此不能选择斐林试剂,B错误;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不同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度来判断,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无法分解淀粉,D错误。
5、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种类型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细胞内仅呈现部分染色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时期,细胞内非等位基因之间均能进行自由组合B.图甲和图乙所示的细胞时期不能进行核基因的转录过程C.图甲所示细胞内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图乙所示细胞内3号和4号染色体的基因一定完全相同5、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为人体某细胞,结合图甲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图甲为精原细胞,为件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乙所示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所示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甲所示时期,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能进行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自合,A叙述错误;图中染色体高度螺旋呈棒状杆状的染色体状态,不能进行转录过程,B叙述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而1和2为非同源染色体,C叙述错误;经过交叉互换后的3号和4号后的染色体可能不同,D叙述错误。
6、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6、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子代中,高秆︰矮杆=75︰25=3︰1,抗病︰易感病=50︰50=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
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基因型为DD和Dd,比例为1︰2,所以纯合子的概率为1/3。
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
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矮秆抗病个体基因型为ddRr,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
由于乙植株基因型为Ddrr,其自交后代的植株为DDrr、Ddrr和ddrr,没有符合生产要求的矮秆抗病植株。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航天服材质是主要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合成材料B.石油裂解、煤的气化、粮食酿酒、蛋白质的变性都是化学变化C.“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D.纳米铁粉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可去除水体中的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答案:D解析:纳米铁粉可除去水体中的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是由于铁将其单质置换出来,而不是由于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故D错。
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1.12 L O2充分反应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1N AB.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 AC.1 mol K2S与K2S2的混合物中含离子总数为3N AD.25 ℃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 A答案:C解析: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存在平衡,反应后的气体分子数无法准确计算,故A错;I-还原性强于Fe2+,I-优先反应,I-量不确定,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B错;K2S2中过硫根是整体,K2S与K2S2阴阳离子个数比均是1:2,C正确;pH=12时,c(OH-)=0.01mol/L,考虑水的电离,则N(OH-)≥0.01N A,故D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2,3,4,4-五甲基丁烷C.氯苯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丁基原子团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D.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该结构的名称应为2,2,3,4-四甲基戊烷,故B错;丁基有4种,丁基和氯原子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有3种,则4×3=12种,故C错;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苯因为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使溴水褪色,故D错。
10.5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B.C的单质燃烧火焰呈黄色C.D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分别溶于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D.B和E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差的是E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A是C,B是O,C是Na,D是Al,E是S。
碳元素最坚硬的同素异形体是金刚石,故A对;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故B对;D的最高价氧化物是Al2O3,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2CO3、NaOH、H2SO4,其中H2CO3不能与Al2O3反应,故C错;氢化物分别是H2O、H2S,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所以稳定性最好的是H2O,故D对。
11.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且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无倒吸装置,故A错;反应后的溶液硫酸浓度很大,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应该酸入水,故B错;该装置没有排除氧气的干扰,无法看到Fe(OH)2白色沉淀现象,故C错;铁钉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气压减小,使得红墨水液面左边高于右边,故D对。
12.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净水剂,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的装置如图①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电源负极,铁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Fe - 6e- + 8OH- = FeO42- + 4H2OB.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当生成1.66 gNa2FeO4时,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672 mLD.NaOH溶液的初始浓度与电解后生成的Na2FeO4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②所示,c(Na2FeO4)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副反应答案:B解析:该装置为电解池制备Na2FeO4,铁电极应发生氧化反应,则铁电极是阳极,镍电极是阴极,Y是正极,X是负极,碱性溶液中,铁电极反应是Fe - 6e- + 8OH- = FeO42- + 4H2O,故A 对;右池消耗OH-,左池发生2H++2e-=H2 ,为平衡电荷和减小两池中溶质浓度差异,该离子膜应为阴离子膜,故B错;当生成1.66 gNa2FeO4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06mol,生成H2为0.03mol,A.制取并收集HCl B.观察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稀溶液的颜色C.制备Fe(OH)2并观察其颜色D.证明铁生锈时空气参与反应标况下672 mL,故C对;由图可知,随着碱性的增强,c(Na2FeO4)降低,可能副反应的发生导致,故D对。
13. 已知:p=-lg。
常温下,向0.1000 mol/L甲酸溶液中逐渐滴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测得溶液中p与pH之间的关系如图中a线所示;改变温度后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结果为图中b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 K a(HCOOH)= p + pHB.由图可知,b线所对应的温度高于a线C.常温下,K a(HCOOH)=10-3.75D.向20.00 mL 0.1000 mol/L甲酸溶液中加入10.00 mL0.1000 mol/L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答案:B解析:Ka=,两边分别取负对数,则p K a(HCOOH)= p + pH,故A对;由图可知,p与pH越大,c(H+)和越小,K a越小,已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则b线对应的温度低于a线,故B 错;由pH=3.75,p=0可知,Ka=1×10-3.75=10-3.75,故C对;反应后的溶液是等浓度的HCOOH与HCOONa混合溶液,已知Ka(HCOOH)=10-3.75,则Kh(HCOO-)=10-10.25,Ka(HCOOH)>Kh(HCOO-),溶液呈酸性,故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