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乐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
榆阳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榆阳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榆林市榆阳区统计局(2017年2月)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寻求突破,在逆势中稳定增长,确保了全区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6.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02.01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26.18亿元,增长11.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年全区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总产值50.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
农作物播种面积82.5万亩,比上年增长1.2%,其中:粮食作物67.16万亩,较上年增加0.12万亩;蔬菜作物5.5万亩,增长57%;油料作物0.63万亩,增长40%。
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斤。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9.5万亩,其中,樟子松基地造林2.5万亩,德贷沙地治理项目造林1万亩,资源开采企业造林1万亩,栽植大扁杏、核桃和山地苹果1.3万亩,长柄扁桃基地造林0.5万亩,森林植被恢复造林0.8万亩,完成其他造林2.4万亩;灌木平茬1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义务植树201.3万株。
全年羊子饲养量227.3万只,比上年增长0.4%,其中:存栏140.3万只,出栏87万只;生猪饲养量102.5万头,增长1%,其中:存栏38.5万头,出栏64万头;牛饲养量5万头,增长6.4%;家禽饲养量202.4万只,下降1.3%;肉类总产量6.1万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21亿元。
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处,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基本农田建设0.93万亩,营造水保林6.3万亩,种草6.1万亩;新建淤地坝5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1.32平方公里。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9万千瓦。
全年机耕作业面积70万亩,机播作业面积60万亩,机收作业面积15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31万亩;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9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314台(件),推广各类农机具6000台(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
韶关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韶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韶关市统计局韶关调查队2017年3月20日201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机遇,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主动融入珠三角,强力推进产业共建、城市提升、县域发展“三大主题”工作,经济发展保持平稳,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218.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42.1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608.7亿元,增长9%。
三次产业结构为13.7:36.3:5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1388元,增长5.4%,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31美元。
分区域看:韶关市区生产总值572.5亿元、增长4.2%,占全市生产总值45.2%,人均生产总值5.54万元;县域生产总值694亿元、增长8.1%,占全市54.8%,人均生产总值3.63万元。
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1.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7.7亿元、增长10.9%。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2%。
民营经济增加值635.6亿元,增长6.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2%。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84597元/人(按2015年不变价计),增长6.1%。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韶关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一年上涨1.9%。
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
消费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4.6%、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下降0.2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5%。
2016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期:2017-07-19 ?来源:?作者: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7年3月22日)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发展定力,聚力深化改革,突出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改善民生,加强风险防控,全省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改革有序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152.0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3.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491.53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3687.04亿元,增长8.9%。
三次产业结构为13.61∶34.84∶51.5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7458元,比上年增长7.2%。
年末常住人口260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4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166.3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4.69%,比重比上年末提高1.50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31.7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8‰,比上年下降0.1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6.1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18‰,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0‰,下降0.21个千分点。
年末共有城乡就业人员1548.7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91.01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7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
广东统计年鉴2016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县(市)区工农业总产值续表1

711990 546994 478679 702939
437401 576311 842582 387246
1429202 1182704
839380
1104898 1508380 1550525
461899 1567334 1045806
2060847 1251051 1569041 1290626
(10000 yuan)
Gross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2014
2015
12782831 4296666 1539931
13263667 889110
4527867 1717805 1944908
229978
18326811 1795042 1970958 1925676
1071515 1417903 1446804
439402 1477396
975806
1923223 1164648 1494942 1200596
255995 694368 973568 391111 383974 550405 836940
873159 716944 426666 140117
98176 77484 386058
Qingyuan Urban District Yingde City Lianzhou City Fogang County Lianshan County Liannan County Yangshan County
Chaozhou Urban District Raoping County
Jieyang Urban District Puning City Jiexi County Huilai County
吉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矛盾集中显现等诸多严峻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结构调整成果显现,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531.3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 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8.2%。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0.5:45.4:44.1调整为9.5:44.9:45.6,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形成“三二一”产业新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652.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599.2美元。
图1:地区生产总值(GDP)表1: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3%。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2%。
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采掘类价格上涨5.3%;加工类价格上涨 1.5%;原料类价格下降5.7%。
图4 :农业2016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按省认定数粮食总产量为423.2万吨,比上年增长0.04%。
其中,水稻总产量达到105万吨,增长1.9%;大豆总产量7.8万吨,增长14.7%;玉米总产量306.9万吨,下降0.5%。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亿元,可比价增长3.5%。
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28.1亿元,增长7%;完成林业产值13.8亿元,增长14%;完成牧业产值195.5亿元,增长0.1%;完成渔业产值8.8亿元,增长0.2%。
绍兴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绍兴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绍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2016年,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强势推进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和为民导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7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19.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81.16亿元,分别增长2.1%、4.5%和6.9%。
GDP总量列全省第四位。
人均GDP为94620元(按年平均汇率6.6423折算为14245美元),列全省第四位,增长5.1%。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5︰50.4︰45.1调整为4.5︰49.2︰46.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
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跌”,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7%,食品烟酒类上涨3.4%,医疗保健类上涨2.2%,衣着类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1.1%和3.8%。
表1: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分类名称绝对数(上年=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9一、食品烟酒103.41.食品104.4其中:粮食99.5菜111.9畜肉类111.4水产品104.9干鲜瓜果类95.32.茶及饮料97.93.烟酒102.44.在外餐饮101.7二、衣着101.8三、居住101.4四、生活用品及服务100.6五、交通和通信98.8六、教育文化和娱乐103.7七、医疗保健102.2八、其他用品和服务101.5全年财政总收入630.0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0.30亿元,同比增长7.3%。
2016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嘉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2017年3月7日)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3760.12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85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911.57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704.70亿元,增长9.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50.9:45.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8175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308美元),增长6.4%。
图2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生产总值构成第一产业3.8%第三产业50.9%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2%批发与零售业, 4.5%14.9%11.1%其他服务业,全市财政总收入6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93亿元,增长10.4%(同口径增长6.6%)。
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53.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0%。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2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87%。
年末全市共有职业介绍机构64家,全年举办各类劳动力招聘活动491次。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60.53万亩,比上年下降5.5%;油菜籽种植面积15.96万亩,比上年下降32.6%;蔬菜种植面积131.13万亩,与上年持平;果用瓜种植面积14.65万亩,比上年下降0.8%;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43万亩,比上年增长6.8%。
漳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漳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2017年3月10日一、综合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139.92万户,户籍人口508.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1万人,增长1.2%。
全年户籍出生人口8.69万人,出生率为17.2‰;死亡人口2.38万人,死亡率为4.7‰;自然增长率为12.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3.8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6.2%,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
根据常住人口推算,全年出生人口7.83万人,出生率为15.5‰;死亡人口3.28万人,死亡率为6.5‰;自然增长率为9.0‰。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5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17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248.58亿元,增长13.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96元,比上年增长8.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
全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5.1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4%。
全年鉴定技能人才4.69万人,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4.17万人,鉴定合格率89%,新增高技能人才1.13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平均上涨4.3%,其他用品和服务平均上涨2.8%;医疗保健平均上涨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平均上涨1.1%。
表1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全年全市共新认定71件漳州市知名商标,延续认定141件漳州市知名商标;被福建省工商局认定40件著名商标,延续认定75件福建著名商标;累计漳州市知名商标589件,福建著名商标387件;累计福建名牌产品133个。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7.68亿元,比上年增长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乐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2017年3月31日2016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局面,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韶的各项经济部署、政策方针,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营改增等,积极应对多重困难、抓住机遇、着力稳增长、强基础、促改革、惠民生。
从总体来看,经济稳步增长。
一、综合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17.3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7.39亿元,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65.37亿元,增长12%。
三次产业结构为21 :23.3 : 55.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28422元,增长6.3%。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9%。
民营经济增加值62.42亿元,增长5.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2%。
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4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048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283人,促进创业164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8%。
全年完成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759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人数5674人。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亿元,下降7.2%。
其中税收收入3.62亿元,增长9.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13亿元,增长15.1%,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8.71亿元,增长9.1%。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速度较慢,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驱动乏力,内生动力不强,市场活力不足,重点项目储备不多,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发展后劲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短板指标。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92亿元,增长3.8%。
其中:农业增长3.8%,林业增长2.7%,牧业增长4.1%,渔业增长4.0%。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62亿元,增长3.8%。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6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55万公顷,增长1.9%;蔬菜播种面积1.63万公顷,增长3.2%。
生猪年末存栏15.17万头,生猪年末出栏26.82万头;家禽年末存栏51.23万只,家禽年末出栏159.35万只;禽蛋产量1283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部工业增加值21.12亿元,增长0.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5.4亿元,下降0.5%。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50.6%;股份制工业12.66亿元,下降10.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0.05亿元,下降3.1%。
轻工业增加值2.24亿元,下降4.8%;重工业增加值13.16亿元,下降3.3%。
年末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企业17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2亿元,下降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68亿元,下降1%;主营业务成本43.56亿元,下降3%;利润总额3.49亿元,增长12.9%;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27亿元,下降5.2%。
年末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5亿元、增长4.9%。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4亿元,利润总额0.53亿元。
房屋施工面积161.08万平方米,增长17.6%,房屋竣工面积31.84万平方米,增长145.2%。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6亿元,增长15.2%。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15.5亿元,下降12.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0.25亿元,增长0%;民间投资19.15亿元,增长42.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9亿元,下降61.7%;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完成投资13.1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86亿元,增长14.4%,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52亿元,增长58.3%。
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1%。
其中包括:武广客运专线乐昌东站主体工程完工,原坪石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乐昌市2016年工程顺利完成年度任务,乐昌碧桂园、东方家园等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9.18万平方米,增长23.6%,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47.67万平方米,增长22.3%。
商品房销售额15.93亿元,增长25.5%,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额15.02亿元,增长22%;商品房待售面积42.16万平方米,增长32.3%。
五、国内贸易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27亿元,增长9%。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9.89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1.39亿元,增长9.9%。
年末限额以上贸易企业31家,其中批发业9家,限上销售额13.09亿元,下降5.3%;零售业9家,限上销售额2.53亿元,下降5.9%;住宿业8家,限上营业额0.45亿元,下降3.1%;餐饮业5家,限上营业额0.21亿元,下降13.4%。
六、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07.1万美元,同比下降35.3%,其中,出口1242.5万美元,下降23.6%;进口64.6万美元,下降83.6%。
招商引资项目154个,比去年同期175个下降12%,其中内资项目154个,下降11%;外资项目0个,去年同期是2个。
内联到位资金13.47亿元,增长58.5%;外资到位资金117万美元,下降31.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8.7%。
客运量624.08万人,旅客周转量2.31亿人公里。
货运量5453.75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5290.22万吨,水路货运量162.58万吨;货物周转量233.92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228.85亿吨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5.02亿吨公里。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604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795公里。
国道通车里程(包括坪乳公路)50公里;省道176.53公里;县道143.98公里;乡道1402.45公里。
全年电信企业营业收入20988万元,增长6.3%,邮政业务总收入2795万元,增长34.7%。
移动电话用户数32.75万户,下降2.0%;固定电话交换机总量6.68万门,增长35.5%;固定电话用户4.41万户,下降7.5%;互联网用户20.09万户,增长11.1%。
全市家庭宽带用户数5.55万户,手机上网用户数27.83万户。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69亿元,增长18.1%,接待国内外游客391.84万人次,增长13.8%。
其中,国内游客391.80万人次,增长13.8%。
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00.09万人次,增长14%。
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8家,其中营业部5家;已评定的星级饭店6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A级景区3个。
八、金融和保险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7.43亿元,增长8.6%,其中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111.58亿元,增长9.7%。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21亿元,增长11%,住户贷款余额36.32亿元,增长19.4%,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33.41亿元,增长18.3%;短期贷款2.91亿元,增长32.9%。
全年寿险保费收入11570万元,同比增长11.5%;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6732万元,同比增长88.8%。
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3993万元,同比增长4.8%;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763万元,同比增长27.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年普通教育类招生数(包括职业中学)23372人,在校学生75686人,毕业生20780人。
其中,普通高中招生2269人,在校生7146人,毕业生2676人,升学率97%。
初中招生5362人,在校学生14986人,毕业生4745人,升学率98.1%。
普通小学招生7085人(含42间教学点),在校生34827人,毕业生5562人,升学率100%。
幼儿园招生7723人,在校生16802人,毕业生6969人。
全年申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省级项目7项,获得立项支持1项,经费支持100万元;韶关市级项目13项,获得立项支持3项,经费支持40.5万元;完成本级科技项目立项29项,安排经费支持88万元。
全市专利申请39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2件,授权2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
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0万册。
全市体育馆共3个(包括学校2个)。
韶关市青少年锦标赛中,我市代表队共揽入10金、6银、3铜的好成绩。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365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站278个。
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在岗职工2862人,增长3%;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37人,注册护士947人;拥有医疗床位2473张,其中医院床位1634张。
全市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6人,床位715张。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户籍人口52.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11082人;常住人口41.48万人;城镇化率50.14%,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7258人,出生率13.24‰;死亡人口2883人,死亡率5.26‰;自然增长人口4375人,自然增长率7.98‰。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8万元,同比增长9.4%。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2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4元,同比增长9.6%。
全年累计筹集帮扶资金8968.53万元,共实施帮扶项目105个。
到年底,实现4559个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其中2010户3436个相对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五保。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数69107人,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参保职工(包括企业职工)37808人,比上年增长5.84%;参加城乡(镇)基本医疗保险422583人,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3017人,比上年增长0.01%;参加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79566人,比上年增长3.98%。
参加失业保险20332人,比上年增长0.64%;参加工伤保险23501人,比上年增长0.01%;参加生育保险23709人,比上年增长46.02%。
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6142人次,同比增长30.09%。
2016年末在册低保对象8950人,其中,城镇3131人,农村6929人。
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2883.37万元;城镇、乡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485和33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9%。
年末在册五保对象1110人,其中,分散五保户747人,集中五保户3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