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植物激素调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调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调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是一类在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的物质。

它们能够影响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及落叶等生理过程。

通过植物激素的适当调控,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本文将探讨植物激素调控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激素调控的基本原理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K)和乙烯(ETH)等五大类。

这些激素能够在植物体内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对植物体的生长与发育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

比如,IAA和GA可以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而ABA则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在干旱等胁迫条件下促进植物的耐旱性。

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激素受体、转录因子和下游信号分子等。

当植物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激素信号得以转导到靶细胞内,促进或抑制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及代谢通路的调控。

3. 植物激素调控的机制植物激素调控的机制非常复杂,其调控方式一般包括自主合成、反式转运、协同作用和负反馈调控等。

比如,当植物体内的IAA含量过高时,会抑制自身的合成,或通过酶促降解等方式降低其浓度,并通过负反馈调控机制使激素水平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二、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促进果树落花生粒化在果树生长期间,适当的落花控制有利于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这时可以利用ABA激素来加速果实的膨胀分化和生长,防止果实脱落,从而提高果实经济价值。

同时,GA和CK等激素也可以作为果实生长的促进剂,促进花芽伸长和侧芽的发育,增加果实数量和质量。

2. 促进育秧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在育秧生长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较常用的是IAA激素,它可以提高生根速率和质量,促进根系的伸展生长,提高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叶片的绿化,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3. 抗逆性调控植物激素在抗逆性调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2008 年第三期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成功,使人们可以通过化学调控来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固有模式,使之能按生产需要,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特点、作用及其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果树;应用果树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各个时期均受到植物激素的控制。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控制萌发和生长,促进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疏花疏果,形成无籽果实,增加产量,提高抗逆力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日渐得到重视,某些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已成为果树生产技术的一部分。

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与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随着对植物激素的深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是人们通过化学的方法,仿照植物激素类似的化学结构或生理作用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

这些合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不一定存在,其化学性质也不完全相同,但具有与天然植物激素相同的生理效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样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这种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种类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发生剂和乙烯抑制剂、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其他如茉莉酸、多胺、油菜素内酯、水杨酸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应用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2)效果显著,残毒少,使用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3)对植物的外部形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4)一些栽培技术措施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得到解决,如打破休眠、调节性别、促进开花、化学整枝、防治脱落、促进生根、增强抗性等[1,2]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生长促进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如奈乙酸(NAA )可以促进植物生根、发芽、开花,赤霉素(GA )可打破植物休眠,6-苄基氨基嘌呤(6-BA )可防止植物衰老,三十烷醇可增强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发芽,增强光合强度,提高叶绿素的含量等;另一类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可矮化植株、催熟脱落,如乙烯利可加速果实成熟和脱落,矮壮素(CCC )抑制植物内源激素赤霉素的合成,控制小麦、棉花等作物疯长,多效唑(PP333 )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与伸长,减弱植株顶端生长优势,助壮素可促进发育,提前开花,抑制徒长等。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生产中应用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生产中应用
2 0 1 3年 第 1 期
现 代 园艺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 果树生产 中应用
杨明江 , 刘振怀 z
( 1 山东省沂源县果 品产 销服务 中心
2 5 6 1 0 0; 2临沂大学, 山东临沂
2 7 6 0 0 0 )
摘 要: 果树 生产中用植物 生长调节 剂赤霉素 、 萘 乙酸 、 乙烯利 , 能有效地提 高种子发 芽率、 促进插条 生根和果树 ( 苗) 生长、 提 高坐 果率 、 促进果实成熟、 防止采前 落果等 , 使 用植 物生长调 节剂要严格 掌握 施用时期及浓度 , 要在 土、 肥、 水等综合管理的基础上 才能
果前 3 0天左 右 , 每隔 1 0 ~ 1 5天喷 1 次4 0 — 5 0 m g / L萘 乙 酸液 , 连喷 2 次, 防止采前落果 。如 枣树在采前 3 O 一 4 O 天, 喷5 0 m g / L萘 乙酸液 1 次, 半月后再喷 1 次。
1 . 3 乙烯 利
1 . 3 . 1催熟果实 果实 催熟 的方法有 2种 :一是把 7 - 8 成 熟 的 果 实 采 下 后 ,用 4 0 % 乙 烯 利 水 剂 1 0 0 0 ~ 2 0 0 0 m g / L浸泡 1 — 2分钟 , 捞 出后 , 堆放 在室 内 ,
5 ~ 7 天 即可达到完熟 。 二是果实已达到生理成熟 ( 采前
1 . 1 . 4缓解农药 ( 激素 ) 伤害 。喷洒农药 或激素不 当 , 造
成 药害 , 喷洒赤霉素能缓解其 伤害。如喷洒多效唑 等 , 控 长过头 , 可喷 1 0 0 — 2 0 0 m g / L赤霉素 , 可连 喷 2 ~ 3 次。
达 到 施 用 目的 。
关犍胡 : 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 萘 乙酸; 乙烯利 ; 注意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开花和结果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开花和结果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开花和结果的影响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

在果树的种植过程中,通过使用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控果树的开花和结果,进而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开花和结果的影响,并讨论其应用前景。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与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分为植物激素和非植物激素两类。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它们能够调控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发育。

非植物激素例如多效唑、谷氨酸等,通过调节植物内源物质代谢过程达到改变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效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开花的影响1. 促进开花: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果树的开花过程。

例如,赤霉素可提前诱导果树的花芽分化,加速开花过程。

2. 抑制开花:另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可以抑制果树的开花。

多效唑等杀菌剂在果树开花期使用,能有效抑制花芽分化,达到调节开花时间和控制开花量的目的。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结果的影响1. 促进结果: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在果树结果期使用,能够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果实的大小和产量。

2. 增加果实品质: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例如,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激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增加果实的糖度和香味,改善果实的口感。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前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果树种植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实现果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调控果树的生长过程,延长果树的寿命,提高果树的抗逆性能,增加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这些优势使得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果农的重视和青睐。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开花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农可以调控果树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推进,相信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果业的发展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的化学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调控作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1. 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含有龙脑环结构的萜类化合物。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茎的侧芽发育。

赤霉素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采后果实的成熟。

应用:赤霉素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可以促进苗木、花卉和水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赤霉素还可用于控制植物茎伸长和抑制果实过早脱落,在果园管理和果实采后保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生长素生长素是由苯丙氨酸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尖、根尖和新生叶片等处。

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

应用:生长素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物耐逆性和增加抗病性。

生长素还可用于扦插繁殖、果实膨大和调控果实的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3.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由腺苷脱氨酸合成的一类植物激素,主要参与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

应用:细胞分裂素主要用于组织培养和无性繁殖中,可以诱导细胞分裂和再生植株,实现杂交种驯化和新品种选育。

细胞分裂素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促进叶片扩大和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产物的合成能力。

4. 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果酸类似物,是植物体内存在最多的植物激素之一。

脱落酸参与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化,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和开花等生理过程。

应用:脱落酸主要用于果树产业中的脱果和破休处理。

在控制果实坚实度和调控树势方面,脱落酸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脱落酸还可以用于调节蔬菜的发芽期,推迟生长和提高产量。

5. 乙烯乙烯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在植物的果实成熟、开花和脱落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乙烯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伸长和分化,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应用:乙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生产中,可以调控果实的成熟和变色,抑制果实过早脱落。

植物激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激素是一类在植物体内生产的化合物,它们能够通过信号传递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果树是一类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市场需求。

因此,研究植物激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植物激素的分类及功能植物激素按照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分为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激动素等。

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生长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直接影响植物体型的发育。

赤霉素对植物的高度生长、形态、光合作用、组织分化、调节开花和落叶等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脱落酸则在协调植物的生长与媒介植物产生与落叶有关的分子间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乙烯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调节花朵开放和果实成熟等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激动素主要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抽穗、形态建成等功能过程。

二、植物激素对果树果实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影响较大。

具体而言,不同植物激素对果实的影响因果树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外界环境等因素而异。

下面将分别从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四方面介绍植物激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生长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不同品种的果树,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生长素是不同的。

总的来说,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生长素主要在倍期对果实的发育起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果实大小、扶正果实和粒重增加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赤霉素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赤霉素在果树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与生长素类似,都具有促进作用。

在果实生长的一些关键时期,赤霉素对促进果实增量、改善果实品质和调控果实呼吸、代谢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脱落酸对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脱落酸在果树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

它主要通过调节果实的生长速度、排泄物排泄和人工干扰等方面调节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多种生理和代谢过程。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内分泌或外源性添加进入植物体内的一类植物生长物质,它具有许多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重要生理作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十分复杂,目前研究人员认为,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调节植物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发挥作用的。

信号传递途径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传递、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细胞核内信号转录三部分。

具体来说,激素分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蛋白激酶酶联反应,激活一系列酶、蛋白和基因表达,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程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不同植物激素具有催化细胞分裂增殖、促进细胞分化与生长、调节细胞休眠、维持植物体内物质平衡等多种生理现象。

其中,赤霉素和激素酸类激素主要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中常见的两种,前者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器官发育,后者则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二、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业生产中,植物激素主要用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大量施用生长素可以加速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 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激素还可以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例如,通过施用一些植物激素,可以让果树开花早、结果早,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植物激素有助于增加作物的抗逆性,例如,激素酸、赤霉素和生长素等激素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作物抵御风雨、干旱、低温等不利环境的能力。

4. 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植物激素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通过适当地施用激素酸、生长素、赤霉素等激素,可以增加小麦、玉米、棉花、西瓜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桃、葡萄、苹果等果树的果实品质。

植物激素技术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技术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技术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激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中。

作为一种用于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合物,植物激素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植物激素技术简介植物激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激素主要有吲哚乙酸、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等多种类型。

这些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合成或提取天然植物激素,然后在作物生产中加以利用,以调节作物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和品质。

不同的植物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作物生产中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激素进行应用。

二、植物激素技术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1、增强光合作用生长素和脱落酸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利用植物激素技术对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调节已成为常见的生产手段。

2、促进坐果结实吲哚乙酸和生长素可以促进坐果结实,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某些果树生产中,为了增加产量而使用激素处理已成为日益流行的做法。

3、抗旱干旱赤霉素可以抑制作物的生长,从而减少水分蒸发,增强作物的抗旱干旱能力。

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通过激素处理来提高作物的抗旱干旱能力已成为一种盛行的做法。

4、抗病害植物激素还可以增强作物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在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生产中,通过激素处理来降低病虫害发生已成为非常常见的做法。

三、植物激素技术的优势和限制植物激素技术在作物生产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激素处理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生产手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其次,激素处理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激素种类和用量,能够实现精准调控。

然而,植物激素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激素的效果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激素过量或过少都会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激素处理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果处理方法不当会产生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摘要: 植物激素为植物体内运行的有机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形成和其他生理机能起支配调节作用,包括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类和乙烯类。

在果树中应用植物激素,可以改变果树内源激素的水平和不同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以提高座果率,以便增加产量。

关键词: 果树;植物激素;生产;应用1植物激素介绍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具有高度生理活性的微量有机物。

其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形成后,就地或运输到其他部位起调节与控制作用,有3个重要特点:①内生性。

是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内部的代谢产物,并且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②调节性。

在很低浓度下,对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③可移动性。

通常可以由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天然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一般约为植物组织鲜重的10-9~10-7。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类和乙烯类。

另外,油菜素甾醇类、多胺类也具有激素的特征。

还有许多人工合成激素(又称外源激素),有与天然激素类似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三碘苯甲酸(TI-BA),多效唑(PP333),比久(B9)等。

2 植物激素在果树中的应用2.1 生长素类。

生长素(AUXIN)是最早被发现的激素,与植物向性、顶端优势、维管系统分化、根分化、衰老、落叶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等有密切的关系。

生长素的调节效果,在果树生产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2.1.1 促进扦插生根。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茎、根细胞的伸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果树生产中常使用2BA(吲哚丁酸)、NAA、NOA(萘氧乙酸)等生长素对果树良种菌木插条进行浸泡处理,促使插条生根,以在短期内大规模进行优良品种推广应用。

如温州蜜柑用吲哚乙酸200 ml/L的溶液处理,其发根率达70%,而未经处理的只有30%。

酸橙用吲哚乙酸100 ml/L的溶液处理,发根率达90%,未经处理的只有60%。

2.1.2 保花保果。

提高座果率对有些容易落花落果的果树,要采取措施保花保果。

据报道2,4-D,NAA,TIBA对菠萝、苹果有促进开花的作用,而NAA,NOA,2,4,5-TP(又名2,4,5滴异丙酯),IBA等对于苹果、梨有保花、保果的作用。

2.1.3 控制树冠。

提早结果在果树生产中,需要矮化密植和合理的树形骨架。

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导致侧芽不能萌发或者生长很慢,因此生产中常采取摘去顶芽的措施,降低生长素浓度,从而促进侧芽萌发,同时可矮化株形,以便于田间管理,增加种植密度。

2.1.4 促进生长与分化。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使用一定量的生长素,不同浓度的2,4-D,NAA,IAA(吲哚乙酸)等加到培养物中,制成不同的生长和分化培养基,是组织培养苗木正常分化的重要条件,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此外生长素还此可诱导单性结实,造成顶端优势,诱导植物生长的向性运动。

2.1.5 利于疏花疏果。

果树常有大小年现象发生,大年结果多,消耗器量营养物质,导致果个小而品质下降,还会直接影响小年产量,在生产中为降低大小年发生,在生产中常在大年采取疏花疏果措施,以保证结果密度合理,果实大而均匀,品质优良。

试验表明,常用于柑桔类的花疏果剂为萘乙酸,浓度为200~300 ml/L,在盛花期后20~30 d喷施,气温30℃时,疏果效果明显,增加大果率,同时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2.2 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CTK)是促进细胞分裂为主的植物激素,主要是腺嘌呤的衍生物,其生理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通过调配IAA和CTK的比值,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促进侧芽发育,解除顶端优势,抑制叶绿素降解,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在果树生产中主要在应用在植物组织培养方面。

另外,细胞分裂素还可以促进果实生长及改善果形外观。

在生产中主要使用(BA氨基嘌呤)、激动素及玉米素。

2.3 赤霉素赤霉素(GA)是一种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含量最高部位是植株生长旺盛部位,而合成部位是营养芽幼叶、幼根、正在发育的种子及萌发的胚芽幼嫩组织。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有促进细胞分裂和茎的伸长,促进开花、打破休眠、促进雄花分化提高座果率,促进单性结实等。

目前赤霉素果树生产应用较多。

①在葡萄生产中喷施赤霉素可促进单性结实,无籽率可达60%~90%,提高葡萄产量和果粒甜度。

②对种子喷施赤霉素可解除桃、柑、橘等种子的休眠,促进芽的萌发。

③对苹果、梨、橙等果树喷施赤霉素可提高座果率。

试验表明,在脐橙盛花期后20~50 d先用50 ml/L的赤霉素喷洒次1~2次,然后再用250 ml/L的赤霉素喷洒,能提高座果率,增大果实,提高产量50%左右。

④推迟晚熟品种成熟,喷洒赤霉素,可延缓叶绿素降解,保持夏橙果皮青绿,利于贮藏。

2.4 脱落酸类(ABA)高等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中都有脱落酸的存在,其中以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

脱落酸还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如促进脱落,降低蒸腾。

促进休眠,抑制生长等。

另外,脱落酸还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在果树生产中主要具有:①增强果树的抗逆性,提高抗寒、抗涝、抗盐、抗高温等不良环境的能力。

②在种子或果实发育期喷施ABA,可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2.5 乙烯广泛存在多种植物中,特别在逐渐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多。

乙烯在果树生产中主要作用有:①催熟果实。

乙烯又称催熟激素。

喷洒乙烯利250~500 ml/L催熟蜜柑,效果明显,可提早转黄成熟。

②能抑制茎的生长,促进茎和根的横向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

因此,使用乙烯能控制植株高度,利于矮化密植。

③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提前萌发。

④可以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形成和根的生长分化。

⑤促进胡桃等果实果壳裂开。

⑥促进苹果、梨等疏果,减轻大小年现象发生。

2.6 油菜素甾醇体类是一种活性极高的新型内源激素,普遍存在于植物界。

其生理功能是可同时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抑制不定根、侧根的生长发育,促进乙烯合成和偏上性生长;调节光合产物的分配等作用。

在果树生产中应用:①可提高座果率,使果实肥大,从而提高产量。

②减少环境胁迫的为害。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寒、抗病、抗盐、抗除草剂等。

3 植物激素在提高果品产、质量上的应用3.1 调控营养生长果树的长势强弱、快慢和高矮,以及分枝多少等生理机制主要取决于不同发育阶段、环境或营养条件引起体内内源激素的平衡状况。

通过施用外源激素调控树体内内源激素的平衡方向是调控果树营养生长的有效措施。

3.1.1 矮化树冠果树树冠被矮化后将能便于栽培管理,省力、省工、省物资,同时也能节省很多树体营养,集中供给果树的有用部位,增加并改善果品的产、质量。

合理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抑制剂是实现果树树冠矮化的可行途径。

如美国 D.Suranyi 曾用 B92 000 mg/L 喷布 3 年生‘金冠’苹果树,连喷 3 年,第 6年调查,树高为对照的 75%,树冠体积为对照的一半;还曾用 B9 2 000 mg/L 及 5 000 mg/L 交替喷布 3 年生‘元帅’苹果树,每年喷一二次,连喷 3 年后调查,树冠体积较对照树减少 60%。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用乙烯利1 000 mg/L 和 B9 2 000 mg/L 在落叶前喷布‘红星’苹果幼树,翌年调查新梢生长量,仅为对照树的 35.9%~69.3%;同时用矮壮素和青鲜素分别喷‘红星’幼树,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施多效唑比 B9 有更长期的矮化效果。

美国Jackson(1978)用多效唑 4 000 mg/L 喷‘拉姆莱’苹果幼树,喷后第 2 年和第 3 年树体都没有生长量。

Williams(1979)对 3~5 年生樱桃和杏树每株施多效唑2.5~5.0 g,翌年未见对树体有明显影响,第 3 年后,各树种的生长量都明显减小,且在一次施用后其抑制生长的效果可维持三四年,造成树体明显矮化。

我国北方地区温室栽培的桃、甜樱桃及李、杏等果树,多数都用多效唑控制树冠生长并促进形成花芽。

作法是在采收结束后到 7 月雨季到来前喷施多效唑 1 000~2 000 mg/L一二次,若喷 2 次,间隔时间为 7~10 d。

3.1.2 抑制新梢生长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剂及乙烯类激素很多都有抑制果树新梢生长的效果。

其中常用的有B9、多效唑、矮壮素、青鲜素及乙烯利等。

如北京市南口果树农场试验,用B92000~4000mg/L于5月下旬至7月初分3次喷‘金冠’‘国光’‘红星’幼树,落叶前调查,各品种的新梢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减少77.3%、53.0%、42.7%。

在应用B9抑制新梢生长的试验中,采用1次高浓度喷施不如分两次低浓度分施。

如辽宁省前所果树农场试验,对八九年生‘元帅’苹果树于花后4周喷B9,1次高浓度为2000mg/L;2次低浓度为1000mg/L,第1次与高浓度处理同时,第 2 次在第 1 次后 1 周。

结果是,2 次低浓度喷的抑制新梢生长的效果高于 1 次喷的10.8%,而且 2 次喷主要是抑制了秋梢的生长量。

喷B9 的时间对抑制新梢也有不同效果,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试验,对成年‘红星’苹果树在盛花后 3~5 周喷 B93 000 mg/L,结果是,处于新梢旺盛生长前喷的抑制生长的效果明显大于旺盛生长期喷的。

同时还发现,喷B9后10 d开始表现出抑制效应,30~40 d 抑制效应最明显,50~60 d抑制效应基本消失。

河北省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对5年生‘雪花梨’在盛花后3周喷1次B9 2 000 mg/L,也发现在前期有明显的抑制新梢生长作用,到 37d 后抑制效应减弱,后期基本消失。

山东省果树所和四川农学院研究发现,喷 B9 能使果树枝梢木质化程度提高,叶片增厚,叶绿素增多,前期光合作用能力稍有下降,而后期则明显高于对照。

对葡萄新梢长到六七片叶时喷 1 次 B9 100~500 mg/L,则能明显抑制生长;‘巨峰’品种长势较强,喷施 B9500~1000mg/L 也有抑制生长效果,还能提高坐果率。

据 D.Suranyi 报道,用矮壮素及青鲜素 4 000 mg/L喷核果类幼树,都有抑制新梢生长的效果,但矮壮素的效果不如青鲜素持久,青鲜素对欧洲红叶李的抑制效果可以持续数年。

多效唑作为植物生长延缓剂被发现和应用较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因为它有较强的抑制果树新梢生长和促进形成花芽能力曾在国内迅速推广、普及。

据山东省临沂果茶站试验,对 5 年生‘红富士’苹果树每株施多效唑1.5 g,可使树冠中的长枝数减少41.8%,新梢节间长缩短 40.2%。

经全国多点试验,苹果树和梨树在开花前喷施多效唑 250~300 mg/L 一二次,能有效控制新梢生长并促进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