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加法(基础应用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范文(精选2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范文(精选2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范文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
一组朗朗上口的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2024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3 5、4、3、2加几 练一练

8
6+ 9 =15 5+ 6 =11
5+ 8 =13 4+ 8 =12
4+ 9 =13 2+ 9 =11
思考题
+2
-2
交换一个气球,使两人 手中气球上的数的和相等。
4+3+6= 13 7+2+8= 17
相差4
答:交换6和8后,两人手中气球上的数的和相等。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2 上车。
14 15 14
15
13
12
15
12 13
3
5 9 2 8 7 4 6 10 +++ + + + + 14 11 10 15 11 10 16
4
原来有7只猴, 又来了 4 只猴。 一共有多少只猴? 7 + 4 = 11(只)
5 算一算三种体育用品各有多少。
13 11 13 7+6=13(个) 4+7=11(根) 5+8=13(个)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3+2=5 3+7=10 3+5=8 3+10=13 3+6=9 3+9=12
4+4=8 4+0=4 4+8=12 4+3=7
4+2=6 4+7=11 4+5=9 4+10=14 4+6=10 4+9=13
5+4=9 5+0=5 5+8=13 5+3=8
5+2=7 5+7=12 5+5=10 5+10=15 5+6=11 5+9=14
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 5、4、3、2加几 练一练
1 移动 ,每次用 加上方格里的数。
8+4=12 8+0=8 8+2=10 8+7=15 8+5=13 8+8=16 8+3=11 8+10=18 8+6=14 8+9=17
3.7《0》(基础应用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同步专练A】3.7 《0》(基础应用篇)一、选择题(共10题)1.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 D.82.0+4 □4+0,□里应填()A.> B.< C.= D.73.5+0○5-0,○里应填()A.> B.< C.=4.已知□+0=◎,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 0=□ B.◎ - 0=□ C.0 - ◎=□5.0加上一个数,得()A.0 B.原数 C.16.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7.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是()。
A.0 B.这个数 C.不能确定8.0+4 □4+0,□里应填()A.> B.< C.=9.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0与任何数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B.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还得原数C.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还是010.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3>4 B.1+4<5 C.2+0=2 D.5-5>5二、填空题(共10题)1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________表示,0也是________.自然数都是________. 12.在方框里写出得数是5的算式。
13.看图写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4.和1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15.数一数,写一写.有几个鸡蛋?你发现了什么?(1)(_____)(2)(_____)(3)(_____)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把尺子上开始的数字是(______),盘子里一个东西也没有用(______)来表示.17.小鱼会在哪片荷叶下休息?18.填空(___) 1 2 3 (___)(___)5 (___) 3 2 (___)(___)19.看图片,照样子,画准点,写好数20.看图写数。
3.5 加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5 加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的概念,知道加法是求两个数相加的和的运算。
2. 能够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题目。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3. 加法的应用教学重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加法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加法计算器3. 小棒或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数数、比较大小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数数和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运算,你们猜猜是什么?二、探究加法的概念(10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加法的概念,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里的“加上”是什么意思?它表示什么运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加法是求两个数相加的和的运算。
三、学习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如:2 3=5。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加法?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数数、小棒或计数器等方法来计算加法。
四、练习10以内加法的计算(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10以内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纠正错误并解答疑问。
五、探究加法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如何用加法来解决这些问题?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数、计算时间等。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10以内的加法题目,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5 加法(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3.5 加法(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知道加法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加法的计算方法;(3)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计算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的意义;(2)熟练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棒等;2. 学具准备:学生自备计数器、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该怎样表示呢?”(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2)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计算这两个数的和呢?”(3)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总结并板书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5)教师出示教材第40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7)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总结并板书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教材第4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共同订正;(3)教师出示教材第42页练习十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共同订正。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总结加法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双基

2.会看图解决实际问题。
十周
期中考试
十一周
73—80
页
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3.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练习十七的题要求全体学生会做。
1.一分钟之内能够正确的计算出8道题。(10加几减几的题目)
2.正确有序地读出11-20。
十二周
81—87页
1.能熟练口算十以上加减法。
2.在“下棋”的过程中,学会调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3.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4.会做练习十九的习题。
1.一分钟内正确的计算8道口算题。
107—110页
1.进一步复习20以内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全体学生会做练习二十五中的习题。
1.能够在一分钟之内正确计算出10道题。
2.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十八周
期末复习
十九周
期末质量检测
4.练习十一的题要求全体学生会做。
1.一分钟之内能够正确的计算出10道题。(10以内加减法)
2.会看图解决实际问题。
九周
62—72页
1.巩固1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2.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整理和复习、练习十六中的题要求全体学生会做。
2.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数字。
十三周
3.5 加法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3.5 加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的概念2. 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3. 加法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
2. 提问:如果再增加一些物品,我们该如何表示呢?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将两组物品合并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3.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10以内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进行解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统计数量等。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10以内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加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加法。
3.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加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单元《准备课》(基础应用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单元双基双练测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人教版(含答案)【单元专练A卷】第1单元《准备课》(基础应用篇)(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比48大一些的数是( )。
A. 52B. 30C. 45D. 962.数一数,图中表示()。
A. 3B. 4C. 5D. 73.数一数,图中表示()。
A. 2B. 1C. 04.多的是()A. B.5.和数量一样的是( )。
A. ○○○○○B. ○○○○○○C. ○○○○○○○6.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A. 7块B. 8块C. 9块D. 10块7.比一比,最少的是()。
A. B. C.8.多的一组是()A. B.9.找规律:1,3,5,(),9。
A. 4B. 5C. 710.数一数,画一画.原来3只瓶子大小相同,放的水相等.小丁丁分别在3只瓶子放沙子.()号瓶里的沙子放得最多.A. AB. BC. C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看图写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2.比多________,比少________。
13.看图填空.原来有________个圆现在有________个圆14.比多________个。
15.用三个6、四个0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________,读出2个0的七位数是________。
16.填空比少________个;比多________个。
17.画△和□一样多。
□□□________18.先画“□”,要比“”少4个。
________再画“△”,要和“□”同样多。
________19.用5,0,1,8,4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
20.比多________个,比少_______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