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 1905年
B. 1911年
C. 1919年
D. 1949年
2. 五四运动的发生地点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青岛
3. 下列哪位领袖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孙中山
B. 袁世凯
C. 刘永福
D. 李鸿章
4. 第一次国共合作成立的时间是()。
A. 1921年
B. 1923年
C. 1927年
D. 1937年
5.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A. 1931年
B. 1937年
C. 1941年
D. 1945年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描述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解释一下五四运动的起因和主要诉求。
3. 介绍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主要领导人。
4. 分析一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原因及影响。
5. 概述一下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和最终结果。
三、论述题
1. 请就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展开论述。
2. 试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
影响。
3. 试阐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4. 谈谈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请评价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审题,认真思考,
做好每道题目的解答。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本科题库

1、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D)
2、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实现民主共和
D. 抵抗外国侵略
(答案:B)
3、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创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湘报》
D. 《知新报》
(答案:A)
4、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 1910年
B. 1911年
C. 1912年
D. 1913年
(答案:B)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青年》
B. 《每周评论》
C. 《民报》
D. 《湘江评论》
(答案:A)
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A.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
C. 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A)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武汉
(答案:B)
注:实际上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会议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的,但考虑到题目要求的是召开的地点,且主要活动在上海,故选B。
8、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
A.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抵抗日本侵略
C. 实现国共合作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
近代史试题库及答案

近代史试题库及答案近代史试题库及答案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D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2、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是(B )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斗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A农夫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斗为开端,根本缘由是(B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胜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D民族冲突取代阶级冲突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公正条约是(A )A 中英《XX条约》B 中英《XX条约》C 中日《XX条约》 D《中法新约》6、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太平天国起义 BXX里人民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台某某人民反割台斗争7、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公正条约是( B )A.《XX条约》 B.《XX条约》C.《望厦条约》 D.《XX条约》8、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 )A林则徐 B魏源 C郑某某 D康有为9、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山.中 D严复10、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C )A康有为 B严复 C孙山.中 D梁启超11、鸦片战斗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C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头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农经济开头瓦解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D )A《XX条约》的签订 B《XX条约》的签订C《XX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13、在下列不公正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某某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C )A《XX条约》 B《辛丑条约》 C《XX条约》 D《XX条约》14、清政府在鸦片战斗中失败的根本缘由是(D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C道光帝迟疑不决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15、下列哪一个条约并非第一次鸦片战斗后签定的(C )A.《XX条约》B.《望厦条约》C.《XX条约》D.《XX条约》16、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D )A.商品市场B.原料产地C. 半殖民地D.殖民地17、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A )A先于中国资产阶级 B晚于中国资产阶级C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 D几乎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1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弱点是(C )A妥协性 B动摇性 C脆弱性 D两面性19、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冲突是(C )A.地主阶级和农夫阶级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20、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动身点是(C )A.反对贪官污吏B.进展资本主义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争取民主21、诗歌作为特殊的史料可以反映确定的历史史实。
中国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8年10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51年10月1日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凡尔赛条约》答案:D3.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国内军阀割据D. 国内经济危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BCD2. 以下哪些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A. 林则徐B. 孙中山C. 陈独秀D. 蒋介石答案:ABCD三、填空题1. 1842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答案:《南京条约》2.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了________,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五四运动四、简答题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2.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它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政府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系列自强改革运动。
它包括兴办洋务企业、建立新式海军、改革教育制度等。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题库

中国近代史题库(实用版)目录1.中国近代史概述2.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3.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4.中国近代史的意义正文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这是一个充满磨难和奋斗的时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寻求民族独立,推进社会进步的历史。
一、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1.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2.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
3.洋务运动:这是清朝晚期一次尝试进行自我振兴的改革运动,但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的命运。
4.戊戌变法:这是清朝晚期一次尝试进行政治改革的运动,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失败。
5.辛亥革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6.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和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1.林则徐:他是清朝晚期一位开明的官员,主张严禁鸦片,保护国家利益。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李鸿章: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试图通过自我振兴挽救清朝的命运。
4.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推动了清朝政治的改革。
5.孙中山: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成功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6.陈独秀、胡适: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寻求民族独立,推进社会进步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
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
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
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
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近代中国历史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五四运动的爆发B. 辛丑和约的签署C. 武昌起义的爆发D. 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年召开?()A. 1921年B. 1919年C. 1925年D. 1927年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A. 卢沟桥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四.二八事变D. 广州事变4. 哪一次战役被称为解放战争中的“百团大战”?()A. 平津战役B. 三大战役C. 重庆保卫战D. 八路军三年抗战5. 《北平剿匪记》写的是()。
A. 广州起义B. 北伐战争C. 北洋军阀政权D. 清朝末年6. 新文化运动成立宗旨主要有()。
A. 民主主义B. 科学主义C. 独立自由D. 艺术创作7. 共产国际九次代表大会后成立的陈独秀领导的陈独秀团体被()。
A. 列宁主义者排斥B. 党和平派接受C. 国际所承认D. 共产党所承认8.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外国侵略战争,主要是承平日本了义和团运动后,签订的()。
A. 条约B. 协议C. 互惠条约D. 被迫为条约9. 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条件中1921年7月30日,“陈独秀带领一部分社会党员创办《新青年》”被,作为新文化解放的标志()。
A. 陆军西南战线B. 陆军东南战线C. 国际法庭裁决D. 中共中央的确立10. “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实现了10月革命、世界新文化运动的联系性在()。
A. 中国社会的进步B. 中国帝国的崩溃C. 中国资产阶级的兴起D. 中国各级人民大众独立自由思想的进步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经过及影响。
2. 请简要概述中国国内战事的主要战场及战略进展,这期间发生大事件,为中国建国做出的极大贡献。
3. 大三国战争主要是指什么战争?请解释此主要战争取得的最后胜利,进行之后由此主要战争产生的新局面。
中国近代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从属于(A)的畸形的社会形态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欧美列强C.世界殖民体系D.封建秩序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A)A.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共和制D.分封制3.戊戌变法的性质是(B)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D.立宪派自上而下的改革4.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C)A.光复会B.同盟会C.兴中会D.华兴会5.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是在(C)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B)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7.鸦片战争前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主要目的是(A)A.牟取暴利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C.取得在中国的贸易垄断权D.逼迫清政府增设通商口岸8.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B)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9.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C)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C.八七会议的召开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10.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C)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地主阶级11.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D)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12.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B)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二.多选题1.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BD)A.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C.行商变成了买办D.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2.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问题有(ABC)A.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3.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奋斗有(ABCD)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第二次护法运动4.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主要手段有(ABCD)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勒索赔款,抢掠财富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5.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主要有(BCD)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B.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C.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操作中国的经济命脉三.简答题1、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题库
36.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A、依靠贫农,联合雇农、中农,限制富农
B、依靠贫农,联合雇农、中农,消灭富农
C、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D、依靠贫农、雇农,限制中农,消灭富农
答案:C
37. 从1930年到1933年,在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B
38.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于()开始长征。
A、1934年10月
B、1934年5月
C、1934年1月
D、1933年10月
答案:A
39.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来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的领导下,独立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A、陈毅、贺龙
B、贺龙、项英
C、项英、陈毅
D、叶挺、贺龙
答案:C
40. ()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壮烈的一战,此战后,红军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A、湘江战役
B、乌江之战
C、飞夺泸定桥
D、四渡赤水
答案:A
41. 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结束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通道会议D、两河口会议
答案:B
42.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著名的()。
A、一二一运动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D、五二〇运动
答案:C
43. 红军主力长征至大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歃血为盟,实现了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这个地区。
A、徐向前
B、刘伯承
C、叶剑英
D、林彪
答案:B
44.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了()的口号。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反蒋抗日
C、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D、逼蒋抗日
答案:A
45.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著名的(),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A、六届四中全会B、瓦窑堡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答案:B
46. 1936年3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为联合华北一切可能抗日的力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
A、周恩来
B、任弼时
C、叶剑英
D、刘少奇
答案:D
47.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并根据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士进行了访谈,撰成()一书,第一次向外界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事迹,中国国内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A、《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
B、《中国未完成的革命》
C、《西行漫记》
D、《红色中国的挑战》
答案:C
48.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A、1936年10月
B、1936年6月
C、1935年12月
D、1935年10月
答案:A
49.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及其和平解决,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A、西安事变B、华北事变C、两广事变D、福建事变
答案:A
50.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保安迁驻()。
A、洛川
B、会宁
C、延安
D、瓦窑堡
答案:C
51. (),日军进攻卢沟桥,挑起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A、1936年7月7日B、1936年12月7日
C、1937年7月1日D、1937年7月7日
答案:D
52.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央召开著名的洛川会议,通过了(),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D、《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答案:A
53. 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D、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答案:D
54.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总部及各师先后东渡黄河,进入()战场作战。
A、山东
B、陕西
C、山西D吉林
答案:C
55.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C、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发表蒋介石谈话
答案:D
56.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总指挥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叶剑英
D、毛泽东
答案:B
57.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副总指挥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叶剑英
D、左权
答案:A
58.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总参谋长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叶剑英
D、左权
答案:C
59.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政治部主任是()
A、左权
B、邓小平
C、周恩来
D、任弼时
答案:D
60.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担任一一五师师长的是()。
A、林彪
B、贺龙
C、刘伯承
D、聂荣臻
答案:A
61.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担任一二〇师师长的是()。
A、林彪
B、贺龙
C、刘伯承
D、聂荣臻
答案:B
62.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担任一二九师师长的是()。
A、林彪
B、贺龙
C、刘伯承
D、聂荣臻
答案:C
63. 1937年10月,国共在南京达成协议,将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担任军长。
A、陈毅
B、项英
C、叶挺
D、张云逸
答案:C
64.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A、平型关
B、娘子关
C、忻口
D、太原
答案:A
65.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根据地。
A、晋察冀
B、晋绥
C、晋冀豫
D、苏南
答案:A
66.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人,犯下了滔天罪行。
A、10多万
B、20多万
C、30多万
D、40多万
答案:C
67. 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系统阐述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了()这篇重要文章。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答案:A
68.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进攻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
D、战略反攻阶段
答案:C
69. 1938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转变为()
A、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C、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
D、加紧经济封锁,断绝其对外联系
答案:B
70.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有了变化,集中主要兵力进攻()
A、中国的大中城市
B、中国的主要铁路线
C、国民党统治区
D、新四军和八路军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