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预案

合集下载

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篇

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篇

(1)火灾①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②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③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④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⑤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⑥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爆炸①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②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③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3)中毒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

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①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②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

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③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 的水溶液,立即就医。

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

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④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

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

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4)触电①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②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a.切断电源开关;b.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c.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s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共五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共五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共五篇)第一篇: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程序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实验室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实验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护实验室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员工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一)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有毒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二)实验室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事件;(三)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四)由于停电、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

(五)火灾、地震、洪水、炸弹、恐怖威胁和或所有其他种紧急状态。

(六)压力容器事故处理和救援三、职责(一)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应急工作。

(二)安全管理员协助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安全的措施的执行。

(三)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理的全程监督管理。

(四)事故当事人应沉着冷静,不必惊慌失措,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上报上级主管。

四、工作流程(一)标本在实验室内转移过程中被打翻的应急处理1、先告知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被污染的区域,并请他人帮忙放警告牌在被污染的区域,警告实验室工作人员“请勿靠近”。

并紧急通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员和负责人。

2、由当事人佩带好个人防护器具,用垃圾清理用具先清理打破或打散的试管、培养皿或碎玻璃于铁质容器中,由有使用高压灭菌锅资质的工作人员高压灭菌后当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3、在污染的区域覆盖上有效氯含量为10000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30分钟后再用拖把清除污染物。

4、本次使用过的垃圾清洁用具全部当感染性垃圾处理,不可再次使用,防止二次污染。

5、等实验全部结束后,用可移动紫外消毒车距离地面60-90CM 处消毒地面60分钟以上。

实验室应急预案(5篇)

实验室应急预案(5篇)

实验室应急预案1.目的保护实验室人员及设施仪器安全,减少降低意外事故对人员和设施仪器的损害。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如化学药品中毒暴露、火灾、触电、紫外线烧伤、传染性标本污染。

3.职责3.1安全小组及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

3.2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处理意外事故。

a.对工作人员进行化学试剂危害性和危险程度的知识培训,了解化学试剂安全重要性,提高防患意识。

b.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试剂储存,使用的操作规程。

a.急救措施。

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强酸强碱外溅烧伤皮肤或粘膜时,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如强酸外溅,则用大量冷水较长时间(半小时左右)冲洗伤口(石碳酸不溶于水,可用乙醇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如强碱外溅,则用大量清水冲洗或较长时间浸泡。

b.在实验室作简单急救处理后,再迅速送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

c.报告。

发现烧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并进行记录。

a.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高温作业知识培训,了解高温作业安全性,提高防患意识。

b.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项目操作规程。

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被高温液体或气体烫伤,应该。

a.受伤人员迅速脱离热源,采用可行灭火后,迅速用凉水冲淋或浸泡以降低局部温度。

b.避免受伤部位再损伤,伤处衣着不宜剥脱,要剪开取下。

c.减少创面沾染,用清洁布单、衣服等覆盖或包扎,然后将烧伤者送至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

d.报告。

发现热力烧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并进行记录。

b.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

不能乱用电,注意防火。

c.电源插座等如有损坏也难怪及时修理,以防意外。

d.实验室禁止吸烟,以防引发火灾。

e.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f.定期对电路进行检查和修理。

g.对暂时不需要用的设备及时关闭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作为一种高风险环境,突发事件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包括火灾、泄漏、爆炸等。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实验人员的生命健康,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完整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1. 应急事件分类与级别划分为了更好地应对实验室突发事件,我们首先对事件进行分类与级别划分。

一般可将实验室突发事件分为火灾、泄漏、爆炸、事故、设备故障等类型,并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进行级别划分。

2. 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系统,包括声音、灯光、显示屏等多种形式,以及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紧急联系方式。

这样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实验室内的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应急预警并做好准备工作。

3. 汇报与指挥调度实验室应建立汇报与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得到及时的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部门应有相应的人员和装备,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措施。

4. 人员疏散和安全逃生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实验室应该在明显的位置标注疏散通道,并定期进行疏散演练以提高人员的疏散效率和应对能力。

此外,实验室应当配备灭火器、呼吸器等必要的消防和救援设备,方便人员紧急逃生和自救。

5. 物资储备与装备检查实验室应该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工作,包括灭火器、防毒面具、急救箱等物资的储备和及时维护。

此外,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气体管道等装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事故处理与调查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首先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然后查明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对于事故责任人,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7. 事后总结与经验分享每次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进行事后总结和经验分享。

总结事件的处理过程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实验室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前言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的现场,在实验中难免出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为了更好地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稳定,我们制定了本应急处置预案。

二、应急预案流程2.1 发现突发事件实验室在进行科学实验或其他活动时,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流程:•火灾、爆炸等危险形势,如发现易燃易爆品泄漏。

•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或公共事件。

•实验室人员遇到突发疾病或事故伤害。

•实验室设备或设施出现故障或严重损坏。

2.2 紧急留意安全当实验室出现突发事件时,首先需要立即保证人员安全。

实验室负责人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使得实验室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尤其是那些处于安全隐患的人员。

2.3 管理调度当保证人员安全后,实验室负责人需要及时与应急调度中心联系,并向应急调度中心报告事件的情况。

应急调度中心会根据实验室的情况派遣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实验室进行处理。

2.4 应急响应应急调度中心接获实验室报告后,会安排相应的救援人员前往实验室进行处置。

在救援人员进行处置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积极照顾受伤人员,防止次生灾害。

2.5 处理后续事宜当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理后,应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完善事故记录和报告,并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以防止其再次发生。

三、应急处理措施3.1 火灾事故当出现火灾事故时,实验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措施:•立即拨打110火警电话,呼叫消防队进行扑灭。

•在确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2 爆炸事故当出现爆炸事故时,实验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关掉气源、电源,切断危险源。

•将危险品、易燃易爆品放置到安全区域,并立即拨打120救护电话。

3.3 事故伤害当出现事故伤害时,实验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措施:•立即拨打120救护电话,并将受伤人员移到安全区域。

•在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前,进行简单的损伤和伤情的处置。

四、结语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稳定,预防和化解突发事件。

实验室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实验室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各类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化学药品泄漏、电器设备故障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包括人员疏散、事故隔离、现场勘查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

(3)通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沟通联系。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保障。

(5)宣传教育组:负责应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

3.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确保人员安全疏散,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态扩大。

4.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5.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沟通联系,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6.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7. 宣传教育组负责应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的应急意识。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立即启动消防系统,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 爆炸事故:立即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和气源,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中毒事故: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处,给予吸氧、催吐等急救措施;同时,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4. 化学药品泄漏:立即关闭泄漏源,隔离事故区域,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使用中和剂或吸附剂进行中和处理。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 处理工作,决策重大事项。
副组长
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具体 组织、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成员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 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协助。
现场指挥人员
STEP 01
总指挥
STEP 02
副总指挥
负责现场全面指挥,协调 各方力量进行应急处理。
STEP 03
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将受伤人员送 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 疗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在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前,对 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和护理, 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Part
06
资源保障与后期处置工作
资源保障措施
应急物资储备
实验室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应急照明、灭火器等, 并确保其有效性和易获取性。
根据演练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 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 改和改进,确保实验室安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培训计划安排
01
02
03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实验室 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基 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
技能。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进 行安全知识更新培训,以 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验室环
境。
针对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突 发事件,组织专题培训, 提高人员应对特定事件的
能力。
演练计划安排
每季度组织一次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检 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 处理预案
• 引言 • 实验室常见突发事件类型 • 应急处理组织体系及职责 • 实验室突发事件预防措施 • 应急处理流程与操作指南 • 资源保障与后期处置工作 • 宣传、培训和演练计划安排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确保我院实验室安全与稳定,以保证正常运行为宗旨,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本着建立一个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机房安全体系的目标,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一)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中心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组成。

(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备更新消防灭火器材,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建设、管理与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电路设施的检修、改造,增强抵御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对实验室造成危害的能力。

4.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5.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建议。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1)在正常工作日内,实验室相关管理员负责对机房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巡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消除网络故障隐患,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主控机房。

(如控制室、管理室)2、机房内严格采取防雷(如电源保护开关、防雷插座等)、防火(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配备灭火器等)、防尘、防静电等措施以及机房入口处24小时监控录像等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预案
为确保实验室安全,贯彻落实国家、省级、校级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文件精神,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沉着应对,遇事不乱,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的工作原则,保障学生、教师生命及部门财产的安全,特制定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 xxx
组员: xxx
二、实验室事故防范应急机制
1、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组长每半年应至少召开一次组员会议,安排并落实各项实验室安全工作。

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2、实验室员工应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每天在实验室开门使用前要检查电路、水路、仪器设备等各类硬件设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每天下班时应检查关闭所有的水、电开关,确保实验室安全。

3、组长要督促各员工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并做到经常性的随检。

对员工反映的涉及安全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

4、实验室中各类实验器材、化学试剂药品等的管理应严格按照集团有关规定实施。

任何人不准私自借用任何物品。

实验人员应经常检查实验器材、化学试剂药品的安全情况,及时清理过期药品。

对于存放易制毒试剂,要做到双人双锁、不间断监控管理;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组长。

5、实验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地撤离实验室。

三、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条实验动物咬伤或抓伤处理
1.正确判断损伤程度。

触摸或喂养动物中如无皮肤破损,无需采取任何措施;无流血但多为轻度擦伤或抓伤应立刻接种疫苗;一处或多处皮肤穿透性咬伤,唾液污染黏膜应立刻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和接种疫苗。

如被感染或攻毒的动物损伤皮
肤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狂犬疫苗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应在24小时内注射,受伤后应及时就医注射疫苗)。

2.及时正确进行伤口处理。

尽快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肥皂水与新洁尔灭不可合用。

并挤出污血,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

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也必须进行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除后按上法处理。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和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第二条眼睛灼伤处理
1.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尽快用用实验室冲眼器大量清水如自来水、去离子水冲洗眼睛,冲洗时不要溅及未受伤的眼睛;
2.可以把整个面部泡在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
3.冲洗后,用清洁敷料覆盖保护伤眼,迅速前往医院。

第三条烫伤与烧伤
1.烫伤后,要迅速除去热源,离开现场,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2.对烧伤者,在隔断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通,然后小心除去伤者创面及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

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地除去;
3.当遇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第四条用电事故
1.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电源开关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拨电线,切勿用手碰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触电者;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物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3.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并及时拨打120电话呼叫救护车送医院,途中绝对不能停止施救。

第五条火灾事故
发生火情时,现场人员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1.首先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并判明起火原因,何种物品着火。

2.迅速查看周围环境,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是否会诱发次生灾难。

3.果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正确选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着火,可采用水冷却法灭火;但对珍贵图书或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器灭火。

(2)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着火,应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器灭火。

(3)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如因现场情况不能断电,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4)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着火,应使用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5)废液火灾,如果是有机废液着火,应选用正确的灭火器,并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中毒或灼伤;如果是腐蚀性废液着火,可用灭火器灭火或干砂等吸附,不可使用高压喷水,以免废液喷溅伤害扑救人员。

(6)固体废物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砂土进行扑救。

4.根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
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5.视火情拨打“119”电话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第六条实验室爆炸事故
1.实验室如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
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现场临时负责人指挥,按秩序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现场。

3.爆炸引发的火灾,按照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的程序处置。

4.爆炸如引发人员受伤,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5.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事故
1.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三种:化学品伤害皮肤、眼睛等外部器官;毒气由呼
吸系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化学品入口中毒。

2.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
量清水进行冲洗(若眼睛受伤,切勿用手揉搓),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视情况及时送医就诊。

3.如果发生气体中毒,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并疏导实验室人员撤离现场。

将中毒者转移至安全地带,揭开领口,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受氯气中毒,情况轻微者,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情况较重者尽快安排吸氧,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4.如发生入口中毒,酸碱类物品应首先大量饮水,再服用牛奶或蛋清,送医院救治;重金属盐中毒,首先饮一杯含有几克硫酸镁的水溶液,立即送医救治,不要服用任何催吐药,以免发生危险;砷或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立即就医;其它毒物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催吐,然后送医救治。

第八条生物安全事故
1.较大或重大生物安全事故。

首先,应立即关闭实验室,将情况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并对周围环境进行隔离;配合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如消毒、隔离、调查等)。

其次,受污染区域实施有效消毒;妥善治疗、安置感染者;监控是否出现新的病例;确保丢失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株)或样本得到控制;经专家组评估确认后,结束应急处置工作。

2.一般生物安全事故。

首先,立即关闭实验室,被感染人员就地隔离,尽快送往定点医院;将情况上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并对周围环境进行隔离;对在事故发生时间段内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有相关疫苗的进行预防接种;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

其次,被感染人员得到有效治疗,受感染区域得到有效消毒,在最长的潜伏期内未出现感染者,经专家组评估确认后结束应急处置工作。

第九条废液泄露事故
1.如发生少量泄露,应使用惰性材料(如干沙)作为吸附剂将其吸收起来,然后按照危险废物处置。

2.如发生大量泄露,应使用惰性材料(如干沙)进行围堵,然后再用吸附剂进行吸收,清理后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3.严禁使用锯末、废纸等可燃材料作为吸收材料,以免发生反应引起火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