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共l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寓教于乐”说是西方文学观念中( )的最典型的理论描述。
A.实用论 B.摹仿论C.表现论 D.体验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情感 B.观众C.文采 D.文化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 B.蕴藉C.假设 D.模仿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 B.表现型C.再现型 D.创意型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英国 B.美国C.俄国 D.德国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随意性 B.指意性C.独创性 D.特殊性7.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A.因果逻辑. B.人物行动C.叙述视角 D.时间顺序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C.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媒体宣传 B.商业炒作C.文学阅读 D.消费导引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文学概论》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在魏晋时期,南朝XXX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B.文学C.佛学D.诗学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语言论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B.创意型C.再现型D.表现型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解构主义B.形式主义C.新批评D.结构主义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特殊性B.指意性C.随意性D.独创性7.( )是表现正义与罪恶两种气力斗争冲突中前者失利或消灭的戏剧。
A.悲剧B.喜剧C.正剧’ D.悲喜剧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首要是( )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B.语言符号C叙述场景D.具体形象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文学阅读B.贸易炒作C.消费导引D.媒体宣传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工具要素,其代价的完成必须通过( )A.媒体宣传B.文学阅读C.商业炒作D.消费导引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博学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12.高雅文明文本是体现常识份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评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13套含答案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0002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X引导作用。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2. 暗示性可以说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3. 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4. 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5. 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与其意义。
T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6. 文学写作不仅是民族的,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7. 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8. 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9.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10. 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
T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文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 B。
诗学
C。
文学 D.神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
B.文化论
C.意志论
D.信息论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 B.创意型
C.再现型 D.表现型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指意性 B.独创性
C.随意性 D.特殊性
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A.本质特征B.形象特征C.结构特征D.美感特征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A.独立说B.再现说C.体验说D.表现说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A.规范语体B.自在语体C.抒情语体D.叙事语体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A.布洛B.英加登C.荣格D.弗洛伊德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A.童庆炳B.英加登C.凯塞尔D.索绪尔7.在广义的文明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身分是( )A.制度文明B.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D.全部文明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A.王维B.李白C.司空图D.王昌龄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A.本质特征B.表现手腕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A.省略B.平息C.概略D.减缓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分歧审美感触感染把人物辨别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A.格雷马斯B.康德C.歌德D.福斯特12.形成文学作风的决定身分是( )A.小我气质B.人格情操C.创作才干D.创作个性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的是( )A.刘勰B.曹丕C.曹植D.曹操14.“一个大作家毫不能只要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作风的( )A.多样性B.单一性C.不乱性D.独创性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A.八体B.十体C.十二体D.二十四体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A.刘勰B.苏轼C.苏辙D.郑板桥17.文学批评的工具是(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C.文学作品D.作家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文体是( )A.小说B.诗歌C.戏剧D.散文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A.情节设想B.布局严谨C.文学风格D.语言精练20.艺术设想的过程是(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第一篇: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下列属于孔子的诗学观的是()A缘情说B 诗言志C诗赋欲丽D兴观群怨在西方,把审美的文学观念从广义的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是在18世纪完成的,由————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把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纳入“美的艺术”范畴中()A布洛B华兹华斯C巴托D 歌德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至少包含了说话人、受话人、————、沟通、语境五个要素。
()A语言B文本C言语D文字变形是作家艺术构思中常见的手段之一,下列不属于变形方法的有()A粘合B陌生化C夸张D漫画英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贝尔提出了影响较大的理论是()A心理距离说B情感投射说C有意味的形式D无意识升华二、是非判断题(10 分,每题1分)1人类最早的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产生于公元五世纪的陆机的《文赋》。
()2艺术交往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呈现了主导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征。
()5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含混和含蓄这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6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7模仿论是西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文艺理论观念,而中国古代则没有这类艺术反映论的思想。
()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的理论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9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现实获取和书本获取()10在对待形式问题上,形式主义的理论倾向主要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产生的俄国现实主义、捷克和法国的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理论观念中。
()三、填空题(15分,每空1分)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2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与读者。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
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一、名词解释1. 典型2. 特征化3. 意境4. 意象5陌生化二、论述△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叙事学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3. 叙述者的声音4. 情节5. 行动元与角色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二、论述△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 抒情性作品2. 抒情话语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4. 声情并茂5. 情景交融6. 节奏7. 隐喻8. 象征。
9.抒情10. 抒情话语的修辞二、论述△△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第十三章文学风格一、名词解释1. 风格2. 创作个性3. 话语情境二、论述△△1.风格有哪些特性?△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7.简述话语情境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 文学消费2. 文学传播3. 高雅文学4. 文学接受5.大众传播媒介6、大众文学7.文化工业二、论述△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7.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8.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9.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阐释价值?△△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一、名词解释1. 期待视野2. 隐含的读者3. 共鸣4. 净化“5.领悟二、论述△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5、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的关系。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文学“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与文化。
唐代出现了传奇,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是思想性与艺术性。
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
文学传播的职能包括发表职能、流通职能和宣传职能。
以下的艺术形象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XXX。
中国古代的“教化说”与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文学概念的实用说。
下面关于创造动机说法正确的是创造动机就是创造冲动,创作动机影响着创作风格。
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当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是精神文化。
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韵味无穷和情景交融。
文学接受的主体指审美者和认识者。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和构成论。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哲理性、象征性和抽象思维直接参与。
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物境、事境、情境和意境。
文学形象的主要表现形态包括创作形象、写实形象、抒情形象和怪诞形象。
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XXX和XXX。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为政治服务。
文学作品的意义结构包括语言、形象、意义和本质。
文学作品的包括三种类型,以下文学作品《史记》、《桃花源记》、《等待多戈》分别代表了历史文学、传奇小说和现代小说。
3.文学作品是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的产物。
通过这种能动作用,主体与对象发生关系,主体的情思寄托于对象之中,体现了主体的精神特征,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统一。
4.共鸣指的是人们在接受文学作品的阶段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活动。
其要点有两个: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A.个人气质 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 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的是( )
A.刘勰 B.曹丕
C.曹植 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 A.多样性 B.单一性
C.稳定性 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
A.八体 B.十体
C.十二体 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 A.刘勰 B.苏轼
C.苏辙 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
A.各种文学现象 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 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
A.小说 B.诗歌
C.戏剧 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
A.从具象到抽象 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 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
A.建构性活动 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 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
A.语音层面 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 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
A.前者依存于后者 B.后者决定前者
C.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D.二者形成互动关系
E.前者反作用于后者
24.作家的独特素质主要表现在 ( )
A.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中 B.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
C.对语言有着超常的敏感 D.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
E.有一定的人格修养
25.文学观念嬗变的过程是 ( )
A.从再现说到表现说 B.从表现说到客观说
C.从客观说到体验说 D.从体验说到实用说
E.从实用说到再现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典型环境
27.价值阅读
28.原型意象
29.艺术灵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
共25分)
30.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31.简述创作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32.抒情性作品的一般性原则是指什么?
33.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4.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11分。
共33分)
35.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36.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哪些?
37.高尔基说:“民间有一个最聪明的谜语确定了语言的意义,谜语说:‘不是蜜,但可以粘一切东西。
’因此可以肯定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是叫不出名字来的。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
”请联系语言艺术的广阔包容性的特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B 3.A 4.B 5.A
6.D 7.C 8.D 9.A 10.B
11.D 12.D 13.B 14.A 15.A
16.D 17.A 18.B 19.C 20.C
二、多选题
21.ABCD 22.ABC 23.ABDE 24.ABC 25.ABC
三、名词解释题
26.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面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
生活的具体环境。
27.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28.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29.艺术灵感: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突发性、迷狂性、创造性。
四、简答题
30.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
31.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32.诚挚性原则;独特性原则;感染性原则。
33.作品形象具体化。
再现、补充、改造;情感再度体验。
将作品中人物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
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34.文学语言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
五、论述题
35.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36.(1)文采;(2)情调;(3)气势;(4)氛围;(5)韵味。
37.高尔基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广阔的包容性。
①语言有巨大的功能,词语可以与世界上一切事物发生广阔的联系;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凭借语言符号来把握世界的文学,其描写具有无比的广阔性和丰富性;③不仅文学描写生活的广度是别的艺术无法相比的,而且文学描写的细致入微,深入曲折的程度,也是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