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综述

合集下载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综述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综述

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2004-4-23)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WPMS)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WPMS可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为防止下游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从而为管理决策服务。

1 国内外现状1.1 国外发展概述水质自动监测在国外起步较早。

1959年美国开始对俄亥俄河进行水质自动监测;1960年纽约州环保局开始着手对本州的水系建立自动监测系统;1966年安装了第一个水质监测自动电化学监测器;1973年全国水质监测系统分为12个自动监测网,每个自动监测网由4—15个自动监测站组成;1975年在全国各州共有13000个监测站建成为水质自动监测网。

在这些流域和各州(地区)分布设置的监测网中,由150个站组成联邦水质监测站网——即国家水质监测网(NWMS)。

日本1967年开始考虑在公共水域设立水质自动监测器;1971年以后,由环境厅支持,开始在东京、大阪等地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到1992年3月,已在34个都道府县和政令市设置了16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除此之外,建设省在全国一级河流的主要水域也设置了13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英国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水环境污染史最长的河流,至19世纪末河道鱼虾绝迹。

1974年成立泰晤士水务管理局(TWA),取代了原来200多管水机构。

为了加强水环境监测,1975年建成泰晤士河流域自动水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监控中心站)和250个子站组成。

欧美及日本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出售,但属于瞬时测定仪。

连续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是在8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在监测设备方面,广泛应用现代尖端的微电子技术、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并做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运算,水质监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WPMS类型较多,既有全自动联机系统,也有半自动脱机系统,例如澳大利亚GREENSPAN公司,德国GIMAT 公司,美国的ISOC、HYDROLAB等公司,日本日立制作所和卡斯米国际株式会社等都生产有技术成熟的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但大部分是以监测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为基础的,包括水温、混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等。

水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山西 电子 技术 21 0 2年 第 3期
文 章 编 号 :64 47 (0 2 0 -0 0 0 17 —5 8 2 1 )30 3 —2
应 用 实 践
水 质 自动 监 测 控 制 系统
赵利民
(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F/  ̄焦化厂, i2 t- 山西 太原 002 ) 304
摘 要: 水质 自动监测控制 系统是 一套含 水质 自动分析仪 、 数据采集 、 站点控制 、 程监控 、 远 数据发 布于一体 的 在 线全 自动监控 系统。该 系统 实现 了对水质的 实时连 续监测和远 程控 制 , 能及 时发 现主要 流域 水质 的异 常变化 ,
层 管理软件 , 实现实 时 、 它 快速 、 准确 的与 远 程基 站进 行 通
仪器 、仪表 、泵 .闵
图 1 系统 功 能 结构 图
4 功 能介 绍
4 1 基站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站 系统 : 由取水系统 、 水管 路 、 样预 处理 装置 、 配 水 辅 助系统 、 自动控制系统 、 基站管理软件六部分组成。 ( )取水 系统从被测断面采到有代表性的水样 , 保证 1 并
络化 , 才能实时测报水质信 息 , 满足水资源保护 的要求 。
1 目的
通过实施水质 自动监控 , 可以实现水质的连续监测 和远 程控制 , 到及 时掌握主要 流域重 点断 面水体 的水质 状况 、 达 预警 预报重大 流域性水质 污染事 故 , 使水厂在发生重大水 污 染 事故时掌控水 源水 质状 况 , 到防范 、 起 解决 突发水 污染 事 故的 目的 , 同时也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科学研究 提供
第3 期
送 和清洗 的功能。
赵利民: 水质 自 动监测控制 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预测水环境质量的神奇系统,它能够实时监
测水域的水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反应。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多个传感器组成,能够监测水质的重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水温、溶解氧、PH值、浊度、水中污染物等。

它还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的变化而做出实时反应,向用
户及时传达可信的水质信息。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技术是构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能够精确地测量水中的溶解氧、PH值、浊度等因素,以及水体中污染
物的含量。

在现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新颖的传感器
技术,它们可以按照模板检测水质,这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将测量的数据及时上传到服务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还使用了无
线网络技术。

通过无线传感器,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达到服务器,实现对水
质的在线监测。

此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还能实时显示各种水质状况,以提供给用户
及时的信息。

它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水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以便提早采取行动,防止水环境恶化情况的发生。

总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门极具前景的技术。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概述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概述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概述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旨在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保护人们的健康。

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其工作原理是将水样自动采集、分析和传输,以及数据存储和在网页上公示实时监测结果。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准确度高和免维护等优点,其质量管理是确保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监测系统的性能符合要求。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和规程管理: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应符合规划设计和标准规程的要求。

包括技术标准、仪器设备性能指标、采样监测方法、数据传输与处理、水样储存和保护。

2.质量体系管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的结构、职责、权利、程序及相应的文档。

3.方法和技术管理: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采样分析的准确性和数据可信性。

4.设备和设施管理: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稳定性关乎到监测数据可信性,应采用高质量的设备和设施,并要定期保养维护。

5.纠偏管理:在实时监测中,应定期进行校正和修正,确保实时监测所得数据准确有效,为正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

6.检定和检验管理: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检验,确保监测系统的稳定性。

7.数据管理:数据是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输出的重要结果,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定期分析数据,提出合理的分析成果,并可通过网页进行数据公示。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自动化地进行监管和采样分析,大幅提高水质监管效能。

然而,为了保障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需要把质量管理作为核心工作对监测系统加以管理,确保数据可靠,保障水质监管效果的实现。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做好每个细节,提高质量的意识。

这样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为我们提供安全健康的水资源。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时刚;张丽娜【摘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1].本文就其作用构成及使用的仪器作简单介绍.%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a comprehensive on-lin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a, which takes on-line automatic analyzer as the core, utilizing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automat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related profession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期刊名称】《分析仪器》【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心站;子站;检测仪器【作者】时刚;张丽娜【作者单位】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85;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85【正文语种】中文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水域和水系的污染加重,到了20世纪中期,因为开始有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进入水体,使得一些专家开始关注水体污染问题。

1966年美国安装了第一个水质自动电化学监测站,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进入了水质自动监测的时代。

至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都相继拥有了自己的自动监测系统,依托这些系统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完备的监测数据信息网。

1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介绍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水质的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浊度、PH值、温度、电导率等多种水质指标。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水处理以及水质保护等领域。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和用户界面。

传感器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采集水体中的各种水质指标。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溶解氧传感器、PH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水体中或者在水管中,通过连续监测水质指标来实现对水质的监测。

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

目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方式通常使用以太网、RS485等接口,可以使用标准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传输方式常用的有GPRS、3G、4G和无线局域网等,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数据处理系统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主要用于接收、存储、处理和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使用专用的硬件设备或者云计算平台。

对于小规模的应用,可以使用单机版的数据处理系统,对于大规模的应用,可以使用分布式的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配置,可以设置报警阈值,当水质指标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用户界面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用户接口,通过用户界面可以实时查看监测结果,分析历史数据,设置参数等。

用户界面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访问,可以通过Web页面、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实现。

用户界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添加或删除功能。

1.实时性: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指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随时获取水质数据,及时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

2.自动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数据,消除了人工采样和分析所带来的误差。

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概述•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硬件部分•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软件部分•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场景•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优势及挑战•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案例分析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概述01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与技术,对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的系统。

定义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监测水体水质,以便了解水质状况、预防污染、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等。

目的定义和目的辅助设备如电源、防雷设备等,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数据处理中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生成报告。

数据传输设备将数据采集器收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或指定的计算机。

传感器用于测量水体中的各项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浊度、氨氮等。

数据采集器用于收集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

系统组成部分传感器根据设定的监测项目,对水体中的相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器。

数据传输设备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或指定的计算机,供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如数据清洗、格式转换等,使其满足传输要求。

数据处理中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系统工作原理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硬件部分02重金属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01020304检测水样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铅、锌等,以及镉、砷等有毒元素。

测量水样的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度。

检测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反映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测量水样的浊度,反映水体的悬浮物和杂质含量。

通过预设程序,自动从水质传感器中采集数据。

自动采集对水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实时监测将采集到的水质数据存储在内置存储器中,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数据存储数据采集器01将采集到的水质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指定的数据中心或监控平台。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精)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精)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一、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概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及其变化状况,数据远程自动传输,自动生成报表等。

相对于手工常规监测,将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可达到预测预报流域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排放达标情况等目的。

大力推行水质自动监测是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的必由之路。

目前,全国水利和环保系统已建立数百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已经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网。

环保部已在七大水系上建立了一百多座水质自动站,已实现100座自动站联网监测,发布七大水系水质监测周报。

新疆相对落后,还没有建成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现在,国家将投资在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上各建设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将填补我区的空白。

今后,我区还将在其他一些重要水体上(博斯腾湖、乌拉泊水库、塔里木河等)陆续建设水质自动站。

二、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一)自动监测系统组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固定监测子站,随时对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子站内装有传感器,用于测定各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标、综合指标以及气象参数的分析仪器,数据采集通信控制器及通信设备。

中心站是各子站的网络指挥中心,又是信息数据中心,它配有功能齐全、存贮容量大的计算机系统,由通信联络设备及数据显示、分析、传输和接收的管理软件构成。

中心站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实时数据库、报警、安全管理、数据打印。

(二)自动监测站组成自动监测站分为几大部分:(1)采样单元:通过采样泵在水面取样,送入分析系统;(2)预处理单元:把原水经沉砂、过滤、杀菌等处理之后送入分析仪表;(3)分析单元,通过各种分析仪表对水样进行分析的综合单元;(4)控制单元:通过PLC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各个单元的协调工作;(5)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分析仪表对水样的分析结果;(6)数据处理单元:把采集到的数据经过A/D转换之后发送给控制中心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2004-4-23)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WPMS)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WPMS可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为防止下游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从而为管理决策服务。

1 国内外现状1.1 国外发展概述水质自动监测在国外起步较早。

1959年美国开始对俄亥俄河进行水质自动监测;1960年纽约州环保局开始着手对本州的水系建立自动监测系统;1966年安装了第一个水质监测自动电化学监测器;1973年全国水质监测系统分为12个自动监测网,每个自动监测网由4—15个自动监测站组成;1975年在全国各州共有13000个监测站建成为水质自动监测网。

在这些流域和各州(地区)分布设置的监测网中,由150个站组成联邦水质监测站网——即国家水质监测网(NWMS)。

日本1967年开始考虑在公共水域设立水质自动监测器;1971年以后,由环境厅支持,开始在东京、大阪等地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到1992年3月,已在34个都道府县和政令市设置了16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除此之外,建设省在全国一级河流的主要水域也设置了13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英国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水环境污染史最长的河流,至19世纪末河道鱼虾绝迹。

1974年成立泰晤士水务管理局(TWA),取代了原来200多管水机构。

为了加强水环境监测,1975年建成泰晤士河流域自动水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监控中心站)和250个子站组成。

欧美及日本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出售,但属于瞬时测定仪。

连续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是在8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在监测设备方面,广泛应用现代尖端的微电子技术、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并做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和运算,水质监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WPMS类型较多,既有全自动联机系统,也有半自动脱机系统,例如澳大利亚GREENSPAN公司,德国GIMAT 公司,美国的ISOC、HYDROLAB等公司,日本日立制作所和卡斯米国际株式会社等都生产有技术成熟的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但大部分是以监测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为基础的,包括水温、混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等。

单项污染物浓度自动监测系统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挪威科技大学(NTNU)开发出了重金属连续远程监控技术。

该技术使用以牙汞合剂为电极材料的阳极脉冲溶出伏安法,监测重金属含量,测定灵敏度可达到ppb(μg/L)级。

美国SENTEX公司研制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监测系统,附有报警功能,它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自动监测大气、水及土壤中VOCs,测定灵敏度可达到ppb(μg/L)级。

总的来看,在现有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水质污染监测项目尚有限,尤其是单项污染物浓度监测项目还是比较少,例如重金属、有毒有机物项目的自动监测仪器较缺乏。

现有单项污染物浓度检测仪器在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

水质连续监测仪器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尚差,一般同时运行率仅达70%,故障经常出现在传感器沾污及采样器堵塞上。

1.2 国内发展概述我国在水质自动监测、移动快速分析等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方面正处在探索阶段。

作为试点,于1988年在天津设立了第一个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心站和4个子站。

1995年以后作为试点,上海、北京等地也先后建立了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站。

1998年以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已先后在七大水系的十个重点流域建成了42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黑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等省也相继建成了1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所用的自动监测仪多为国外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且运转费用高。

虽然近年来进口设备价格有所下降,但每套价格仍在20万美元左右。

国内厂家现多为生产单一参数的水质监测仪,近年也有些厂家企图生产水质自动化监测装置。

例如,河海大学研制了CODCr自动监测仪,我国老字号的仪器厂如上海雷磁厂正在进行探头式自动监测仪的试制,然而由于所选的水质参数少,质量也不稳定。

2005年,计划在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达到100个,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周报。

国内在水质自动化监测装置制造上还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水质监测的要求。

由此可见,国产化自动监测仪有广阔的开发和潜在的销售市场。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3月28日发布了环保行业标准《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104-2003),并于2003年7月1日实施。

该标准共包括9个水质参数的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即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TOC),这一标准的实施,保证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规范化,将会大大促进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

2 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2.1 实现监测自动化水质自动监测仪具有最佳现场使用效果,可以对水质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数据远程自动传输,随时可以查询到所设站点的水质数据。

这对于解决现行的水质监测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传输速度慢等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先进性在于在实验室(中央控制室)可以实时显示现场数据,仪器发生故障时,报警功能可提醒用户并告知故障原因。

2.2 实现水污染的预警预报水质自动监测工作的开展,一改过去总在事后才能向有关部门提供水质信息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在水质发生恶化时,仪器自动报警或响应,对流域下游发出水质污染的预警预报,防患于未然,充分体现了水利部门水量水质综合管理的优越性。

2001年夏季, 淮河泄污监测中,淮南石头埠断面的电导率上升趋势极为明显, 成功地预测了污水团对下游的影响。

2003年1月底至4月初,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接连三次发生“水华”污染事件,武汉宗关水质自动站通过pH值和溶解氧的异常变化, 多次率先监测到“水华”的产生, 并连续进行了跟踪、监视,掌握了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过程。

这对于防止污染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2.3 实现水质信息的在线查询和互访共享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促进水利部门水环境监测系统计算机联网,改革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报告的编报,加速全国水环境监测技术向统一化、标准化发展,实现水质信息的在线查询、分析、计算、图表显示、打印等,随时实现各单位之间水质信息的互访共享,实现全流域水环境综合评价,可迅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及质量控制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是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固定监测子站,随时对该区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图1)。

子站内装有传感器,用于测定各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标、综合指标以及气象参数的分析仪器,数据采集通信控制器及通信设备。

各子站的工作是常年连续运行的,中心站是各个子站的网络指挥中心,又是信息数据中心。

它配有功能齐全、存贮容量大的计算机系统,由通讯联络设备及数据显示、分析、传输和接收的管理软件构成。

中心站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实时数据库、报警、安全管理、数据打印,中心站的工作一般是间歇式的。

自动监测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一般不需要人的参与,而是在电脑的自动控制下进行工作的。

其工作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四部分组成。

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所处位置和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信息采集系统完成自动监测系统的信息采集、整理,并通过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把各类信息传送给水质监测中心站,使决策部门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发布水质公报,为控制水质和治理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自动采样器、自动分析仪和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水量测定装置的配备、设计和安装,以及采样场所的基建工程。

信息传输系统充分利用流域现有的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覆盖流域水资源监测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水资源信息的网上传输和资料共享,以达到快速、准确地传递水质信息的目的,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提供服务。

3.1 水样的采集系统采样方法分为瞬时采样、周期采样和连续采样三种。

采样设备为潜水泵,潜水泵通常安装在采样位置一定深度的水面下,经输水管道将水样输送到分站监测室内的配水槽中。

由于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中携带有泥砂等细小颗粒物,初滤后的水样经过配水槽,泥砂沉积在槽底,澄清水则以溢流方式分配到各检测仪器的检测池中,多余的水经排水管道排放出去。

潜水泵的安装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式;另一种是浮动式。

固定式安装方便,但是采水深度会随水位的涨落而改变,因此在水位变化大的水域中使用时,不能保持恒定的采水深度。

浮动式是将水泵安装在浮舟上,因浮舟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无论水位如何变化,采水深度始终保持不变。

从水泵到监测室的输水管道越短越好,以免水质特别是测定溶解氧的水质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变化。

输水管道的长度一般为5-25 m。

管道要避光安装,以防藻类的生长和聚集;管道还应保温,防止冬天冻冰,堵塞输水管路。

保温方式有三种:深埋、用保温材料缠绕和加电热保温层。

3.2 自动监测参数的选择参数的选择一方面要能满足水环境监测规范的要求,使其所选择的参数尽可能反映比较多的水质特征,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内外市场上是否有可靠的产品而定,保证参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表1列出了目前已被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所采用或可能被采用的监测项目及有关自动检测方法。

由表可见,水质污染监测项目还是很有限的,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自动化检测仪器更缺。

这使得自动监测参数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3.3 信息传输方式充分利用各站现有的水情通讯条件,对比选择合适的通讯方式,建立水质监测通讯系统。

通讯介质主要包括:公众电话、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线缆、光缆、蜂窝电话、无线电发射、国际互联网、超短波通信及最新的手机短信方式等。

重点站点可选用一种以上的通信方式,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几种传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见表2。

3.4 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具有连续运转的特点,其采水和配水管路的清洗程度、仪器运行状况、试剂与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及分析仪器的基线漂移等都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仪器必须带自动清洗、自动校正以及相应的程序控制装置。

日常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定期校准、质控样检查、比对实验验证、试剂有效性检查及数据审核等方法,严格按照《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104-2003)进行校对试验,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成功地发挥对下游污染的预警预报功能。

4 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4.1 选址条件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中心站的地址只要能满足通讯联络的条件和交通运输方便,设在监测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