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简介

合集下载

杭州西塘古镇景点介绍

杭州西塘古镇景点介绍

杭州西塘古镇景点介绍
西塘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临青弋江,北靠姚江和塘河,是一个有着六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

这里河网密布、桥多船多、街市密集,素有“七尺之街”的美称。

西塘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环境优美小城镇试点镇,同时也是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一、地理位置
西塘镇位于嘉善县中南部,与江苏交界,是嘉善的南大门。

东接浙江嘉善,西临青浦和苏州吴江,北靠江苏吴江。

距上海约120公里,距苏州约50公里。

二、历史沿革
西塘镇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村落。

春秋战国时期为吴王宫所在处。

西塘镇的名称来源于宋代嘉善县的一个地方行政建制——塘西乡(又称塘泾乡)。

明洪武八年(1375年)始名西塘镇。

西塘镇地处江浙沪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位于江浙沪旅游金三角地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00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60公里。

西塘镇是嘉善县的南大门,南临上海、苏州和昆山,西接浙江嘉兴、青浦两市县,东连浙江温州两市县。

—— 1 —1 —。

【高中地理】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高中地理】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高中地理】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每次人们的视线中出现“水乡”、“古镇”这样的字眼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江南。

的确,论古镇,江南何其多,位于嘉兴市嘉善县的西塘作为江南著名古镇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她基本上保持了水乡的原生态,早在历史上,就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西塘位于嘉善县北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交界处。

它的古名是谢塘和平川,距嘉善市10公里。

它是一座承载着吴汉文化的千年水乡,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西塘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江南水乡幽静,多桥多巷多廊的景观特色,是现代人出行的首选。

在西塘,你可以细细品味这里的慢生活,可在茶楼里品茶听曲,或等夜晚的西塘披上惊艳外衣后,乘上摇橹船看水中的各色倒影,也可以去酒吧坐下来找一点儿古朴中的现代感。

即使是站在桥上俯视川流的木船、远眺整片屋檐,或在廊棚下漫无目的地闲逛也是一种乐趣。

古镇内住着不少本地居民,你会看到常有阿婆在河边洗衣、阿公在廊棚下下棋,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九条河流纵横交错,这座古镇分为八个街区。

27座横跨河流的古桥将这座水城连接在一起。

古老的桥梁和小巷已经成为西塘最大的特色。

古镇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走廊棚屋。

许多走廊棚屋的一边是商店和房屋,出售特色产品、珠宝和零食,另一边是河流。

有些走廊的一侧有长凳,所以当你累了的时候可以坐下来休息。

从松滋来峰大桥到北闸街的走廊是最经典的。

西塘廊棚有“烟雨廊”之称。

如果是雨季,你可以坐在走廊棚下,在烟雨中欣赏西塘,感受江南水乡的柔情。

西塘全镇有100多条长短各异的老弄堂,弄堂多为石板铺路,有的两侧墙头高耸,有的宽有的窄。

其中宽度仅为1米的石皮弄最为有名,你可以进去体验与对面游人侧身而过的拥挤感,还可感受弄堂中与世隔绝般的宁静。

在众多古老的石桥中,永宁桥最为著名。

这里也是欣赏古镇全貌的最佳场所。

你可以将河流交汇处的美景尽收眼底。

你可以在早上来这里拍摄水城安静而简单的风格。

此外,还有松滋来凤桥的独特造型、俯瞰桥头绿色瓷砖层的环秀桥,以及曾出现在电影《不可能的任务3》场景中的万安桥。

杭州西塘古镇简介

杭州西塘古镇简介

杭州西塘古镇简介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江南地区最富盛名的水乡古镇之一。

西塘古镇已有千年历史,为吴地文化重镇。

早在春秋时即为吴王宫的一部分。

唐朝时形成街市,宋末元初重建,明清鼎盛,成为浙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和水陆码头,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塘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古镇。

西塘古镇景区主要由三条街组成:南北街、东大街和西塘老街。

南北街的主街呈“人”字形,街两旁建筑多为两层式砖木结构明清民居,还有不少名人故居和古代节孝牌坊。

东西大街位于南北街两侧,是西塘最繁华的地段。

全长900多米,宽3米左右。

街道两旁
有众多古建筑和商铺,最具特色的是以明清民居为主的建筑群落。

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人家。

西塘古镇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有许多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

西塘老街位于西塘古镇中部偏北地区。

—— 1 —1 —。

江南水乡游览浙江西塘古镇

江南水乡游览浙江西塘古镇

江南水乡游览浙江西塘古镇浙江西塘古镇,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是一座以古建筑、古巷弄、古桥梁和古文化为特色的江南水乡小镇。

它坐落在大运河畔,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成为了中国独有的旅游胜地。

本文将介绍西塘的历史文化、独特景点和美食等,给您全方面的西塘游览指南。

一、历史文化西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唐宋时期开始,这里就成为了交通要道,大运河的贯通更加使西塘繁荣起来。

在明清时期,西塘迎来了它的最辉煌时期,成为了商贾云集的繁华水乡。

如今,西塘古镇依旧保留着许多历史古迹和古建筑,游客可以欣赏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和街巷布局,感受到这个古老小镇的历史韵味。

二、独特景点1. 莲花桥:西塘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莲花桥是一座石拱桥,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站在桥上,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的美景,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恬静韵味。

2. 白鹤书院:这是西塘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始建于元代,历经多次修葺。

白鹤书院以其规模宏大、石刻精美等特点吸引着无数文化爱好者。

这里曾是古代文人骚客的聚集地,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3. 水乡景区:西塘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而闻名。

河道纵横交错,古巷弄密布,游客可以搭乘木船或者漫步小巷,欣赏古建筑的美丽和水乡风情的魅力。

夜晚时分,水巷灯光亮起,给整座古镇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氛围。

三、美食西塘古镇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里有各种传统江南美食,如西塘鱼糕、鱼丸、千层糕等。

其中,西塘鱼糕是当地的特色小吃,由新鲜鱼肉制成,口感鲜嫩、味道独特。

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小吃和甜品,满足您的味蕾。

总结:西塘古镇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美食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游客可以在西塘感受到江南古镇的魅力,欣赏到古建筑的精美,品尝到地道的江南美食。

整个行程中,您将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水乡,享受到身心灵的全面放松。

无论是放松心情,还是领略古镇风光,西塘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西塘导游词

西塘导游词

西塘导游词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中国古镇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西塘古镇建于南宋宝祐年间,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然保留着众多古建筑和传统文化,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塘导游词。

一、历史沿革西塘始建于南宋宝祐年间,约有一千年的历史。

在明、清两代,西塘曾是江南商业文化的重要中心,盐、绸、刺绣等经济活动繁荣,商家巨富。

在这个过程中,西塘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诸多文人雅士前来瞻仰。

二、古街景点走进西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板街道、小桥流水、建筑群、溪流花园等景点,让游客们切身体验到江南水乡古城的文化和历史魅力。

西塘古镇全面保护了其四百多处古建筑群,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三板桥”,其一板横跨街道两侧,为商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成为表现当地商业气息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活动西塘不仅有古镇的风景名胜,还有多种特色的文化活动。

比如,每年的端午节,西塘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加著名的“快艇赛”,这个活动被誉为“中国江南最热闹的节日。

”此外,还有“西塘水乡艺术节、西塘明珠音乐季”等多种活动,为游客们带来极大的文化享受。

四、美食文化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不仅要看景点,还要品尝当地美食。

西塘的美食文化极其丰富多彩,保留了传统的江南味道,尤其是以手工制作、入口即化的“油饼”和“山笋煮鸡蛋”更是小镇的招牌美食之一。

此外,还有豆腐花、桃花饼、青年果等各种特色小吃,礼仪用餐,品味江南文化。

五、住宿建议想要充分享受西塘的旅游体验,不仅只有一天的游览时间。

在这里,还可以体验江南人家的民居生活,选择一个古老的院子作为临时住宿,不仅可以感受民居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让旅行时间更加充实和丰富。

六、游玩安排建议游客在西塘停留至少两天,对于时间紧张的旅客,也至少要在西塘停留一晚,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小镇的文化和历史魅力。

在游览的路线中,应当安排一些比较经典的景点,如夜游、温泉等,让您的旅行更具深度和品味。

江南古镇-西塘

江南古镇-西塘

西塘之旅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

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典型的江南小镇,白墙墨顶、小桥流水人家,弄堂幽深、千米廊棚创造出“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的奇景。

大约一年前,在同学的空间里看到了一个叫做西塘的相册,虽然只有十几张照片,从那以后就像着了魔似的,口口声声喊着去西塘,去看江南!看着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去了西塘,西塘便越来越成为心中的执念,谁也动摇不得,好似晚去了几天它便会面目全非,但也暗暗害怕它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个样子。

这种忐忑的迷恋终于在这个暑假得到了满足,此行北上江南着实无憾了。

一条街上很多酒吧
看着梦想而起航
晚上的西塘有一种淡淡的美
我们从爱go网预定的彩云堂国际青年旅舍位于西塘最窄的石皮弄内,宽度只够一个人通行,也是这里最有感觉的弄子,窄窄的,很安静。

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
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0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处“一线天”。

西塘古镇景点介绍

西塘古镇景点介绍

西塘古镇景点介绍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境内,距离上海约120公里,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水乡古镇之一。

西塘古镇始建于公元前770年左右,历经千年风雨,如今已成为一座充满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

西塘古镇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为主,也有一些唐代风格的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好地方。

西塘古镇有许多著名的景点,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些最值得一看的景点。

一、古运河古运河是西塘古镇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连接全镇的主要水道,也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的两岸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桥梁,沿着河岸漫步,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独特的美景。

二、古街巷西塘古镇的古街巷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街道之一,其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为主,街道两旁有许多古老的店铺和住宅,是探索中国传统街道文化的好地方。

三、古桥西塘古镇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其中最有名的是“十二根桥”,这是一座由十二座小桥组成的大桥,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之一。

沿着河岸走,可以欣赏到桥上的美景。

四、古民居西塘古镇的古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代表之一,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好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五、古寺庙西塘古镇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天宁寺”,这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老寺庙,是中国传统寺庙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六、古城墙西塘古镇的古城墙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探索中国传统城墙文化的好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城墙文化的深厚底蕴。

七、古码头西塘古镇的古码头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码头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探索中国传统码头文化的好地方。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码头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之,西塘古镇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它的建筑风格、文化底蕴、自然风光等方面都值得您一探究竟。

西塘简介

西塘简介
春 清秋 的的 建水 筑, ,唐 西 现宋 塘 代的 的镇 人, 明
-----
• 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 省市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 之称。 •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 开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内, 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 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 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 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 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 和商业重镇。
观音兜
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税, 纳税的标准是正梁,几根 正梁交几份税。要是想扩 大面积又不交税就只有想 办法,西塘人很聪明,建 房就用硬山顶,只需一根 正梁,然后东西厢房一般 是单屋面落水,没有正梁。 一些考究的人家把边墙建 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与 屋顶。把这部分高出的墙 顶端做成漂亮的圆弧状, 犹如观音像兜的头巾,很 具风韵。
花窗
花窗的结构有多种,常见的为各种格子图案,也 有格子上再雕另外花样或吉祥图案的。这是当地 人思想上保守与开放的矛盾体现,在人们刚开始 用玻璃的时候,总觉得家里的东西和全家的生活 全部暴露在别人面前不妥当,但又非常想赶时髦, 所以出现了在玻璃窗上再用木格子作掩饰。
船鼻子
河埠与船只的关系密不可 分,稍加留意您就可以发 现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 系船缆绳的孔眼石,用于 固定船只。这就像绳子穿 在牛鼻子上一样,所以孔 眼石就被称作:“船鼻 子”。最初船鼻子只讲究 实用,久而久之也开始讲 究美观,往往被雕琢成如 意、花瓶、暗八仙等纹样, 极富传统文化情趣。
塘东街
烧香港
烧香港不是要把香港 烧了的意思,而是以 前河道两岸庙宇众多, 善男信女们乘着小船 来此烧香,故名烧香 港。烧香港的景点有 倪天增祖居纪念馆、 五福桥、圣堂、明清 木雕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

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

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在祥符荡边乐悠悠生活,后来分了家。

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

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弟这一房,小辈十分兴旺,就象一棵树,生出许许多多树、枝,所以,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在江南水乡,分散的、几户合一的廊街随处可见,然而,廊街长达1300多米,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情调非常。

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

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就是不会做诗的人也会顿时诗意满腔。

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版本之一: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

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

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

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

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

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

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

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版本之二: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

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

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

”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

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卧龙桥的传说:卧龙桥原来是一座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有一天,桥边住一位姓朱的竹匠看到一孕妇失足落水而死,就很想重新修造,可没有资金。

他就削发为僧名广缘,奔走化缘历时十年,积得白银三千两,开工建造。

到白银用完,尚缺石料,和尚却因十年老苦积病而死。

工程缺桥面将停,这时,有两位神仙来到西塘,闻西塘豆腐干非常有名,品之,赞不绝口,正陶醉之时,一块豆腐干掉了下来落在未完工的卧龙桥上,形成了桥面。

所以卧龙桥的桥面是很大的一整块。

整座桥上刻着一条龙,首东尾西,今日仍然清晰可见。

送子来凤桥的传说: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

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

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

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

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

又此桥赤名“滴水晴雨桥”’谐名“情侣桥”。

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岂不更好? 坡。

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七老爷的传说:明代崇祯年间嘉善一带闹饥荒,饥民累累,当时七老爷督运皇粮经过,看到饿殍遍地而不忍,竟将皇粮尽施于民,他自己知道私自将皇粮散发给民众是死罪,于是就在雁塔湾河里投水自尽,附近一带的老百姓得救了,他们为感念这个清官,而集资为他盖了一座庙——七老爷庙(又名护国随粮王庙),香火很旺。

主要景点: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其中西塘旅游公司开发的景点有11个,从逆时针方向走:由古镇中部的叶家弄进入,入西街右转,经“根雕馆(1)、瓦当馆(2)、薛宅钮扣馆(3)”;---到双桥处,直走过安境桥右转,在烧香港,游“倪居(4)、圣庙(5)、木雕馆(6)”;---延西塘港东边古街北上,过狮子桥,可见“黄酒馆(7)”;---沿细长的烟雨长廊,经送子来凤桥,一直往西,来到“醉园(8)、七老爷庙(9)”;---返回环秀桥,右转进“种福堂(10)”;沿西街往东,最终游览“西园(11)”。

西园西塘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

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

东侧假山上有“听涛轩”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1株,高数丈,风来稷稷有声,故名。

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摄影留念,题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

1990年3月,在镇西善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名为“西园”。

入园处小桥流水,石狮门厅,园内环绕砖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桥、假山、凉亭、人工瀑布。

有好几家建在该景点旁边的客栈也以此而命名,如:西园雅居、西园客栈、西园驿站等等。

醉园:初建于明,庭院房屋保存完好。

园设三进,厅堂回廊,碧池青石,回廊翠竹,秀色醉人。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院子里那座仅容一身过的砖制袖珍小桥,玲珑剔透,具观赏性又有实用性。

王氏世代诗书传家,祖父精于书法,父子痴迷版画艺术创作。

园内书厅“艺香斋” 设有王氏“水乡风韵”版画系列陈列。

廊棚:西塘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近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

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

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俗称“一落水”。

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沿途还有别致的小贩卖各种物品,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陆坟银杏陆坟银杏在西塘镇邮电路坟浜弄口,共两棵,雌雄一对。

种植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

银杏老干婆娑,枝叶茂盛。

雄银杏高13.5米,围抱3.92米;雌银杏高9.35米,围绕3.08米。

墓主人陆邦出身西塘,做过都堂,为官清正,知识渊博,曾做过明朝通政御使赵文华的老师。

传说陆邦的住宅是赵文华用监造嘉善城墙时所多余的城砖建造的,遗址即是西塘南棚下的俞家弄。

墓现已无迹可寻,只留下了墓周围的石人石马与这两棵老银杏树,依旧屹立于此印证着这段历史。

石皮弄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有唐、王、赵、陆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蒋、朱、卜、陆等大户,故多建有深宅大院。

宅深形成长长的弄,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处。

在西塘镇122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由166块石铺成,弄面平整,下为下水道。

石皮弄左右两壁梯级状山墙有6-10米高,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古老而又独特的风姿。

五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

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

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

民间瓦当陈列馆瓦当是一种材质简陋的建筑装饰配件,由于它不易保存,年代久远,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该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及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

酒文化博物馆古镇西塘在历史上就是个酒镇,“酌好酒,吟好诗”,一直是古代很多文人学士的两大追求。

明代初年,大诗人高启乘舟过西塘,特地停下来寻问酒家。

在清代,镇上名酒“梅花三白”闻香百里,民国初年的柳亚子多次醉饮镇上,西塘的酒文化,可以说与古镇同步,与古镇齐名。

西部的酿酒世家刘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镇西塘,将他几辈人收藏的酒文化实物在这里陈列展示,在原有黄酒陈列馆的基础上新开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从一个酒文化的侧面,用数百件实物对中国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国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涉及到民俗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倪天增陈列馆倪天增祖居坐落在西塘镇烧香港南33-35号。

清末民初建筑。

倪天增(1937-1992),原上海市副市长,出生于宁波,祖籍浙江嘉善,祖父倪祖今为清末秀才,父亲倪维熊自幼接受新学,1929年赴鄞县县政府任建设科科长、局长,自此定居宁波。

他为人和人民赤胆忠心,呕心沥血,是备受尊敬的人民公仆。

为缅怀倪天增同志,展示他勤廉兼优的时代风范,1999年4月,西塘镇人民政府筹款修建倪天增祖居陈列馆,2006年6月进行了改扩建。

祖居面阔五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27.1平方米。

现存三进,硬山顶。

第一进为平房,通面宽16.3米,进深8米;第二进为二层楼房,通面宽13米,进深10.7米;第三进为二层楼房,通面宽9米,进深8.3米(现作为旅游景点及廉政教育基地只开放前二进)。

修复建筑面积共428平方米。

展馆用较丰富的实物、史料、照片,再现了倪天增同志的卓著功绩和公仆形象。

2004年1月倪天增祖居已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处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浙江省首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尊闻堂尊闻堂建于元末明初,其中堂内的百寿厅堪称一绝。

厅内的梁柱、廊窗都有图案,形态逼真,刀法细腻,雕刻精湛。

钮扣博物馆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纽扣博物馆馆位于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

根雕馆西塘是块风水宝地,适合休养生息,还能激发艺术家的灵感。

根艺雕刻家张正先生,他祖籍安徽舒城,杭州人,出生于1958年,1999年经人才引进,入住西塘。

张正大师的作品立足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五百件多件大型作品被载入“吉尼斯之最”。

张正大师以他出色的手艺与不怕困难的精神被列入世界名人录,誉为“东方之子”。

狮子桥又名里仁桥,因桥栏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八尊,民间又称此桥为狮子桥。

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环秀桥塘镇上最早的高桥。

相传昔日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

1997年重建石级拱桥。

这里有幅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描写了过桥的两种方式。

乘船是从碧玉环中过,步行则是人步彩虹带上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