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基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由于填料含量小,其强度不高,弹性模量低,聚合收缩大 ,吸水率大,也不具有射线阻射性。
透光性、抛光性能、及保持表面光滑的性能极佳,且耐磨 耗性能较好。
为了提高填料添加量,事先在工厂中通过机械强力混 合向树脂基质中加入较多的超微填料,后用机械方式 粉碎成预聚合填料。
将预聚合填料与超微填料添加到树脂基质,制出含有 预聚合填料的复合树脂。
用于牙齿缺损、缺失的直接或间接修复。
第一节 组成及固化反应
一、组成
(一)树脂基质
树脂基质是复合树脂的主体成分,主要作用是 将复合树脂的各组成粘附结合在一起,赋予可 塑性、固化特性和强度。
树脂基质由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 官能团的单体构成。
树脂基质----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
结合来实施聚合。
第二节 复合树脂
一、分类
(一)按无机填料大小分类
1、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 2、 混合填料复合树脂 3、 纳米填料复合树脂
1、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
超微填料(microfiller)的初级粒子平均直径为0.04μm ,但相互黏附、聚集使粒径为0.4-0.7μm。
超微粒子表面积大,增稠作用大,填料的添加量一般不超 过38%,
1.流动性(flowable)复合树脂 较大的流动性,注射到牙齿的微小窝洞内。 无机填料含量少,弹性模量低。 固化深度可达4mm 大体积充填复合树脂。 2. 可压实复合树脂 无机填料含量高(70%~80%),充填时材料不易
从周围挤出,易压实,特别是容易形成良好的后牙邻 面接触点。该材料主要用于后牙较大缺损的修复。
(三)按应用部位分类
1.前牙(anterior)复合树脂 具有优良的色泽、半透明性和抛光性能。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就是一种前牙复合树脂。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树脂作为基体,加入适量的增强剂和填充剂,经过混合、成型和固化等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2. 分类(1)按照增强剂分类: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等。

(2)按照树脂种类分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等。

(3)按照成型方法分类:注塑成型复合材料、压缩成型复合材料等。

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1. 轻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密度约为金属材料的1/4,因此具有轻质的特点。

2. 高强度增强剂的加入使得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

3. 耐腐蚀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应用于恶劣环境下。

4. 成型性好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注塑、压缩成型等多种成型方法制造出各种形状的产品。

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1. 飞机结构件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等优点,在飞机结构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机翼、尾翼、垂直尾翼等。

2. 航天器部件在航天器部件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推进器罩、导航罩等部件。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点,可以减少发射时所需的推力。

3. 卫星结构件卫星结构件需要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树脂基复合材料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理想材料。

五、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1. 车身结构件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件,例如:车门、引擎盖等。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点,可以减少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2. 内饰部件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汽车内饰部件的制造,例如:仪表盘、门板等。

由于其成型性好的特点,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的内饰部件。

六、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1. 建筑外墙板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建筑外墙板,由于其耐候性好、防水性能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

解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有效应用

解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有效应用

解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有效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的高性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建筑和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解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有效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包括:高强度、低比重、抗腐蚀、耐磨损、绝缘、易成型等。

这些性能使得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在航天航空领域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卫星等载具结构件,以及用于制造导弹、发动机部件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可以在汽车制造领域用于制造车身、车顶、内饰件等,以及用于制造汽车引擎罩、车轮罩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可以在建筑领域用于制造窗框、门框、楼梯扶手等结构件,以及用于制造管道、水箱、污水处理设备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应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需要选择适合的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以确保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树脂基体有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常用的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

需要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以确保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表面质量。

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复合材料具有一致的性能。

值得指出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热膨胀系数大、耐高温性较差、易老化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改善树脂基体的性能、开发新型增强材料、改进制造工艺等手段,以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以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注:本文2000字】。

《树脂基复合材料》课件

《树脂基复合材料》课件

航空航天领域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和高 强度特点,在飞机、卫星等航空 航天组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体育器材
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高性能 的体育器材,如高尔夫球杆、网 球拍等。
优缺点: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优点
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性、轻量化、设计自由度高。
缺点
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部分树脂容易老化和热塑性。
2 增强材料
常见的增强材料包括玻璃 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 等。
3 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包括手工层叠法、 自动化层叠法、预浸法等。
制备方法:Methods for Fabricating Resin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1
手工层叠法
通过手工将树脂和增强材料依次叠加,然
自动化层叠法
《树脂基复合材料》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定义、特点、分类、制备方法、应用领域、 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定义:What are Resin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树脂基质和增强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树脂负责提供基质的连续相,而增强材料则增 加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未来发展趋势: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突破,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 开发新型树脂和增强材料,提高材料性能。 • 改进制备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推动绿色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耐腐蚀性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 耐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侵 蚀和一些化学物质的腐蚀。
设计自由度

树脂基复合材料简介-2022年学习资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简介-2022年学习资料

©传统的聚合物基体是热固性的,-o优点:良好的工艺性-©由于固化前,热固性树脂粘度很低,因而宜于在常温常压 下浸渍纤维,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固化成型;-©固化后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抗蠕变性;-⊙缺点:预浸料需低温冷 且贮存期有限,成型周期长和-材料韧性差。-6
热塑性树脂-。1具有线形或支链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特点是预-热软化或熔融而处于可塑性状态,冷却后又变坚 。-2成型利用树脂的熔化、流动,冷却、固化的物理过程-变化来实现的,过程具有可逆性,能够再次加工。-。3聚 状态为晶态和非晶态的混合,结晶度在20%-85%-b-热塑性高聚物模量与-结晶度增大-整责!-温度关系-0 -冻-Tg:玻璃化转变温度,-,GPa-10-Tf:流动温度-Tm:粘流温度-熔点-Tg温度-6
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方法-预浸料-预混料-纤维、树脂、添加剂等原料-二步法:降低孔隙-率,提高 匀性-预成型-固化-一步法:工艺简单,-但复合材料中会存-在孔洞,均匀性差-脱模-整修-10
成型工艺主要方法-3-手糊成型-喷射成型-袋压成型-5-缠绕成型-拉挤成型-树脂传递模成型-11
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举例-20世纪60年代美国空军材料研究所将B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命名为先进复 材料-先进树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20多年来-走过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结构受 到增-加功能的道路。第三代歼击机如法国的Raflae、j-瑞典的JAs一-39,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分别达4 %和30%,第四代歼击机-如美国的F.22和F一35,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分别达24%和-30%以上。F一2 飞机主要应用耐热150℃以上IM7中模量碳纤-维增强韧性BMI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部位包括前、中机身,-机 蒙皮,框,梁,壁板等,成型工艺技术主要为热压罐和-RTM成型。-12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将多种共性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材料,由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和复合材料完成。

复合材料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少的收缩性和减震性,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的特点,是现代航空航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树脂和纤维材料组成的。

聚合物树脂能够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而纤维材料则使电性能、热稳定性和疲劳耐久性等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加工过程中,纤维材料能够把聚合物树脂均匀地分散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强的感应响应。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轻质,重量轻,耐腐蚀,耐冲击,电气绝缘,耐湿热,机械性能稳定,施工容易,可再利用,价格低,安全性高等特点,激发了工程师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复合材料在现代航空行业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其次,复合材料还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其附加的纤维材料提高了韧性、抗拉强度、耐水蚀等特性,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结构的强度,从而实现高效可靠的航空设计。

复合材料也有一些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较高。

现代航空航天设计中经常使用复合材料,但由于它的价格昂贵,往往会给航空公司造成负担,削弱它们的竞争力。

另外,由于复合材料表面细小的纤维以及其物理性质的不稳定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复合材料存在一些缺点,但其积极的作用和优点已经被广泛地认识到。

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并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力学性能高、价格低等特点,运用在航空航天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将使航空航天工程的范围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多优势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少的收缩性和减震性,并且还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等优点,在现代航空航天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应用将为航空航天研究和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材料,由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

树脂基体通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如环氧树脂、聚丙烯、聚酰胺等,而增强材料可以是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首先,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的特点。

由于树脂基体是一种轻质的高分子化合物,与金属相比,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密度较低。

这使得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减轻飞机、卫星等载具的重量,提高载具的性能。

其次,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增强材料中的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的材料,能够提供较高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

而树脂基体的作用是将纤维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坚固的结构。

因此,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抵抗外力的作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耐磨、耐腐蚀的特点。

树脂基体能够起到保护纤维的作用,防止纤维受到磨损和腐蚀。

在汽车制造领域,使用树脂基复合材料能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的耐久性。

在海洋工程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有效解决腐蚀问题。

总之,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多种优点。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树脂基
复合材料的性能会进一步提升,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树脂基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树脂基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树脂基复合材料名词解释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类由树脂(resin)作为基体材料,通过与其他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混合形成的新型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1.树脂(Resin):树脂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一般为聚合物,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

树脂的选择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2.增强材料(Reinforcement):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起到增加材料强度和刚度的作用。

常用的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

3.层合板(Laminate):多层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构件,每一层由树脂和增强材料组成,通过层层叠加形成。

4.预浸料(Prepreg):预浸料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树脂已经浸润到增强材料中的材料。

它通常在工厂中制备好,便于现场加工。

5.固化(Curing):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树脂需要固化(硬化),以形成最终的硬质结构。

这一过程通常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实现。

6.热固性树脂(Thermosetting Resin):这类树脂在加热后会发生固化,形成硬而稳定的结构。

环氧树脂就是一种常见的热固性树脂。

7.热塑性树脂(Thermoplastic Resin):这类树脂在受热后可多次软化和固化,适用于多次成型。

聚酰亚胺树脂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树脂。

8.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包括拉伸、压缩、剪切等多种破坏模式,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增强方向和层合结构。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各种性能,使其成为许多工程应用中理想的材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制作临时性冠、桥、嵌体等,通常为双组分化学 固化。
(四)根据临床修复过程
1.直接修复复合树脂
用于直接充填修复,目前的大多数复合树脂。
2.间接修复复合树脂
固化过程在体外,力学性能更好。
(五)根据固化方式
1.化学固化复合树脂(chemical cure)
又称自凝复合树脂,一组分含引发剂,另一组分含促进剂,混合后 室温2~5分钟固化。
可将无机填料含量提高到50%,可提高力学性能,降 低聚合收缩和吸水率。
2、 混合填料(hybrid filler)型
大颗粒填料(0.1~10μm)和少量超微填料混合组成。 粒子的表面积小,增稠作用小。 无机填料含量大,力学性能好,聚合收缩小。
根据填料粒度大小可分为:
细混合填料复合树脂(10μm) 超细混合填料复合树脂(5.0μm) 微混合填料复合树脂(不超3.0μm) 粒度越小,抛光性能越好。 前两者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抛光性能,称为通用型复合
而获得足够的有效贮存期。常用的阻聚剂是一些酚类 化合物,如对苯二酚。
2、颜料 为获得复合树脂与天然牙颜色相匹配
二、 固化反应
以甲基丙烯酸酯类为树脂基质的复合材料的固化反 应是活性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
自凝复合树脂的聚合是引发剂和促进剂的氧化还原 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
光固化复合树脂通过可见蓝光引发聚合; 双重固化复合树脂用氧化还原反应引发和光引发相
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在两组分调和时易夹裹空气形 成微小气泡,使表面变得粗糙,易粘附色素,使修 复体变色。
光固化复合树脂不易粘附色素,因此不易变色。
通常填料粒度越小,磨改抛光效果越好,表面光洁 度和审美性能佳。
纳米陶瓷修复材料
...之后
之前...
Prof. Dr. Jürgen Manhart, Munich, Germany
研究表明,无论是化学固化还是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体积收缩 均趋向修复体中心,但应用酸蚀技术和良好粘结后,收缩方向则 趋向洞壁。
(二)热膨胀系数
现有复合树脂的线胀系数均大于天然牙,与树脂基质和无机 填料的种类以及含量有关,在树脂基质相同的情况下,填料 含量越多,线胀系数越小。
在口腔温度急剧变化时,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线胀系数的不 匹配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并形成边缘裂缝。
1.流动性(flowable)复合树脂 较大的流动性,注射到牙齿的微小窝洞内。 无机填料含量少,弹性模量低。 固化深度可达4mm 大体积充填复合树脂。 2. 可压实复合树脂 无机填料含量高(70%~80%),充填时材料不易
从周围挤出,易压实,特别是容易形成良好的后牙邻 面接触点。该材料主要用于后牙较大缺损的修复。
树脂。
3、 纳米填料复合树脂
由单分散纳米粒子(5~75nm)和纳米粒子团簇( 0.6~1.4μm)构成。
通过优化配比,有效减少填料间的空隙,填料含量可 达79%。
聚合收缩较小,力学性能与混合填料型相当。
优异的抛光性能和表面光滑性能,在临床上作为通用 型复合树脂使用。
(二)按操作性能分类
3.通用型(universal)复合树脂
大多数为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特别是微混合填料型 复合树脂,有较好的的力学性能和抛光性能,能兼顾 前牙和后牙修复,但用于后牙时只能用于中小缺损。
4.冠核(core)复合树脂
含大量无机填料,具有较高强度以满足桩冠修复要求 。通常为化学固化或双重固化。
5.临时性冠桥(temporary crown & bridge)复合树脂
结合来实施聚合。
第二节 复合树脂
一、分类
(一)按无机填料大小分类
1、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 2、 混合填料复合树脂 3、 纳米填料复合树脂
1、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
超微填料(microfiller)的初级粒子平均直径为0.04μm ,但相互黏附、聚集使粒径为0.4-0.7μm。
超微粒子表面积大,增稠作用大,填料的添加量一般不超 过38%,
(三)边缘密合性
边缘密合性(marginal sealing)是指牙齿修复体与牙齿结
合界面的密封性能。结合破坏后,材料与牙齿硬组织间出现微小 缝隙,口腔中食物残渣、色素、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能进入缝隙内 ,形成微渗漏(microleakage),导致修复体边缘变色、术后 敏感(post-operative sensitivity)等。
由于填料含量小,其强度不高,弹性模量低,聚合收缩大 ,吸水率大,也不具有射线阻射性。
透光性、抛光性能、及保持表面光滑的性能极佳,且耐磨 耗性能较好。
为了提高填料添加量,事先在工厂中通过机械强力混 合向树脂基质中加入较多的超微填料,后用机械方式 粉碎成预聚合填料。
将预聚合填料与超微填料添加到树脂基质,制出含有 预聚合填料的复合树脂。
(三)按应用部位分类
1.前牙(anterior)复合树脂 具有优良的色泽、半透明性和抛光性能。 超微填料复合树脂就是一种前牙复合树脂。
2.后牙(posterior)复合树脂 通常含有大量填料(可达90%),填料粒度分布范围
广(0.1~10μm),固化后具有较高抗压强度、硬度 ,耐磨耗,能较好地承受咀嚼力。 可压实复合树脂就是一种后牙复合树脂。
树脂基复合材料
resin-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树脂基复合材料(resin-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是以可聚合树脂为基体,以无机填料 或纤维为增强材料的一类复合材料。
包括复合树脂、聚酸改性复合树脂、纤维增强 树脂复合材料。
有相同或相似的组成和固化机制,性能上有一 定的共性。
(六)吸水性和溶出性
是反映复合树脂耐水解的重要指标。复合树脂的7天吸水值 应不大于40μg/mm3,溶解值应不大于7.5μg/mm3。吸水 降低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七)粘结性能
复合树脂对牙齿的粘结性能较差,需要与粘结剂 配合使用。
(八)色泽和抛光性
复合树脂在固化后都有近似于天然牙的色泽和半透 明度。
(九)射线阻射性
含有钡、锶、锆元素的无机填料赋予复合树脂射线阻射性。
(十)释氟性能
一般不具有
(十一)生物学性能
未固化的复合树脂对人体有致敏性,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可安全的用于牙齿修复。
修复后的敏感症状多数学者认为并非材料本身刺激牙髓的结 果,而是复合树脂修复体边缘微渗漏所致。
三、应用
有芳香叔胺(tertiary amine)。 化学固化树脂基复合修复材料分为双组分,其中一组分
含有引发剂,另一组分含有促进剂,两组分混合后,氧 化剂与促进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活性自由基,引 发树脂基质和稀释剂聚合固化。
2、光固化引发体系
由光敏剂和促进剂组成
常用的光敏剂是樟脑醌(camphoroquinone,CQ), 促进剂有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固化时所发生的聚合收缩是复合树脂 的一大缺陷。
近年来,以环氧基为反应性端基的树脂被用作树脂基质。 环氧基在固化过程中经历开环聚合,聚合收缩明显小于甲 基丙烯酸酯类树脂,有利于提高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
(二)增强材料
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减少树脂的聚合收缩 降低热胀系数 遮色和X射线阻射的作用
复合树脂充填物固化前期表面流动凹陷补偿收缩的量与洞形因素 值密切相关。洞形因素值越小,边缘密合性越好。
(四)力学性能
牙齿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弹性模量,应当尽量与牙齿 硬组织的相同或相近。
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承受一定的咀嚼力,质韧而 不易脆裂折断。
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是表征材料抵抗咀嚼压力的重要指标。 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受到其无机填料含量、填料与树脂基质的
(一)适用范围
1、超微型复合树脂 (1)较小Ⅲ、Ⅴ类洞修复 (2)直接贴面修复 (3)瓷及复合树脂修复体小缺损的修补 (4)Ⅰ、Ⅱ、Ⅳ类洞修复时,用于充填物表层(1mm
-----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UDMA) -----单体粘度大,不能混入足够量的无机填料,加入部分
低粘度稀释单体共同组成树脂基质。
稀释单体----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或3G)
树脂基质将无机填料等组分结合起来形成可塑型的糊剂, 进一步通过交联反应由糊状物变成不溶(不熔)的坚硬固 体。
料多为球形。 搭配使用不同粒度的无机填料可以显著提高填料的添加
量,因为小填料可以充填大填料间的间隙。
3、增强材料与树脂基质间的结合
有机硅烷处理无机增强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增强材料与 树脂间的结合。
有机硅烷使无机填料与树脂间形成化学结合。
(三)固化引发体系
1、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引发剂(氧化剂)和促进剂(还原剂)构成 常用的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BPO),常用的促进剂
2.光固化(light cure)复合树脂
为单一糊剂,不需混合,光固化灯照射,目前临床上大多数为此型 。
3.双重固化(dual curing)复合树脂
双糊剂,含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混合两组分,成型后可用光固化即 可进行固化,内部继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自凝固化。主要用于需要 一次固化体积较大的修复体。
樟脑醌在促进剂存在下,受到波长为440-500nm光 线照射时,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引发树脂基质和稀 释剂聚合固化。
3、热引发体系
常用的热引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加热过氧化苯甲酰至60~80℃时,就会分解出
自由基,引发单体及树脂聚合固化。
(四)其他成分
1、阻聚剂 为防止复合树脂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的聚合
1、颗粒状无机填料
石英粉(quartz) 钡玻璃粉 玻璃纤维粉 锶玻璃粉 含钡、锶有射线阻射性,便于X线观察。
2、无机填料外形、粒度及添加量
粒度越小,抛光性能越好; 圆形填料的抛光性能优于不规则外形的填料; 圆形填料强度优于具有尖锐棱角的填料; 填料含量越多,材料压缩强度越大,聚合收缩越小。 大多数微米级的无机填料为不规则形状,纳米级无机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