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故案例分析
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近来发⽣许多⾃然灾害,令⼈胆战⼼惊,我们不妨去分析这些⾃然灾害事故的案例,从中获取经验,下⾯是店铺整理的⾃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希望能让⼤家有所收获。
⾃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洪⽔案例 案例:6⽉6⽇下午2时许,由于连⽇降⾬,南宁市西乡塘区四联村通往向阳学校的⼩路有⼀处被洪⽔淹没。
在没有⼤⼈的随同下,不少⼩学⽣没有改变路线⽽是继续⾛原路,从相隔1⽶远的⽔沟桥墩处冒险跳过去,其中⼀名⼩⼥孩不幸掉进滚滚洪⽔中,另⼀名⼥孩想拉落⽔的⼩⼥孩,也不慎掉⼊⽔中,两⼈被洪⽔卷⾛不幸溺⽔⾝亡。
点评:在没有⼤⼈随同或带队的情况下,学⽣冒险穿⾏被洪⽔淹没的道路,导致悲剧发⽣。
1.观察周围建筑与交通,避难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交通较为⽅便处,并有供⽔设施,卫⽣条件较好。
在城市中⼤多是⾼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储备必要的医疗⽤品,妥善安置贵重物品,准备必要的⾐物、⾷品,做好援救和被援救的准备。
3.扎制⽊排,并搜集⽊盆、⽊块等漂浮材料加⼯为救⽣设备以备急需;洪⽔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所以在洪⽔来之前可⽤⽊盆、⽔桶等盛⽔⼯具贮备⼲净的饮⽤⽔。
4.准备好医药、取⽕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
5.在易受洪⽔淹没的地区,当天⽓预报报有连续暴⾬或⼤暴⾬时,应随时注意⽔位变化,及时了解洪⽔的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减轻洪⽔的危害。
1.将⾐被等御寒物放⾄⾼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捆扎后埋⼊地下或置放⾼处,票款、⾸饰等物品可缝在⾐物中。
2.如被洪⽔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处避难,将⽊料或⽊质家具捆扎成救⽣⽊筏使⽤、施放求救信号,等待援救。
如有条件,要积极援救周围的被困者。
3.在洪⽔到达之前,最重要的是选择逃⽣路线和要到达的⽬的地,避免路线太远。
遇到洪⽔围困,不了解⽔情不要涉险距 ⾃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内涝案例 案例1:6⽉上旬的⼀天晚上,暴⾬造成宾阳县黎塘镇往红河⽔泥⼚路段⼀铁路涵洞积⽔,在不知积⽔深浅的情况下,⼀摩托车⼿仍冒险前⾏,最终不幸被淹死。
安全生产事故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7篇)

安全生产事故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7篇)安全生产事故教育案例分析篇1某韩国独资制鞋有限公司,20xx年7月22日至8月7日,接连出现3例含苯化学物及汽油中毒患者(经职业病医院确诊)。
3名女性中毒者都是在该公司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手工刷胶的操作工。
有关人员到工作现场调查确认:(1)在长70 m,宽12 m的车间内,并列2条流水线,有近百名工人进行手工刷胶作业;(2)车间内有硫化罐、烘干箱、热烤板等热源,但无降温、通风设施,室温高达37.2℃;(3)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按要求使用溶剂汽油,改用价格较低、毒性较高的燃料汽油作为橡胶溶剂,使得配制的胶浆中的含苯化学物含量较高;(4)所有容器(如汽油桶、亮光剂桶、胶浆桶及40多个胶浆盆等)全部敞口;(5)操作工人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品。
经现场检测:车间空气中苯和汽油浓度分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42倍和2.49倍。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苯属于____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A.放射性物质B.粉尘C.物理因素D.化学物质2.根据《职业病目录》,汽油可能导致__________类职业病。
A.职业性眼病B.职业性皮肤病C.职业中毒D.职业性肿瘤二、多项选择题3.根据《职业病目录》,苯可能导致—一类职业病。
A.放射性B.职业性肿瘤C.职业中毒D.职业性眼病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按照有关规定组织_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离岗时B.在岗期间C.上岗前D.退休时三、简答题5.试分析为什么该公司在不长时间内,会连续发生女刷胶工苯及汽油中毒事件?6.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安全生产事故教育案例分析篇2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位于唐山市以东30 km处,是东矿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自1992年秋季开始,大楼为了扩大营业面积,在主楼东侧原为一层的家具部基础上加层扩建。
吊车事故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建筑公司在进行一栋高层住宅的建设过程中,因吊车操作不当导致吊车倾覆,造成现场施工人员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了调查,认定该起事故为一起因吊车操作不当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这起吊车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吊车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吊车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吊车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未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导致吊车存在安全隐患。
2. 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前,对吊车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不到位,未对吊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吊车存在安全隐患。
3. 监理单位监管不力监理单位在事故发生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管不力,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三、法律分析1. 事故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事故责任应依法认定。
本案中,吊车操作人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存在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吊车操作人员:吊车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未对吊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未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应承担次要责任。
(3)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管不力,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应承担次要责任。
2. 法律责任追究(1)吊车操作人员:吊车操作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3)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3. 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事故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本案中,事故受害人可向吊车操作人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发生在某石化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某一天清晨,某石化企业的工人在进行生产工作时,不幸发生了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导致多人受伤,另有一人不幸遇难。
调查后发现,此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生产安全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该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企业虽然有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但是缺乏执行和监督的力度。
事故发生之前,工人们并没有接受到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危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并不了解,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其次,企业的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操作一台老旧的设备,这台设备本身存在着故障和安全隐患。
而企业却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忽视了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再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在事故发生之前,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对于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养,缺乏统一的安全意识。
此外,企业还存在一定的人员分散现象。
在事故发生时,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和指挥系统,导致事故后的救援和处理工作混乱不堪。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促使员工养成安全第一的工作习惯,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应急反应能力。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详细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三是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管理人员应当重视生产安全,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性。
四是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监察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通过对这起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同时存在的,企业需要从制度、设备、管理和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改进。
安全生产事故近期案例分析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近期案例分析报告最近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是2022年2月12日在江苏南京某化工厂发生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导致多名工人丧生和受伤,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经过调查和分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首先,该化工厂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工人在操作时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此外,缺乏紧急救援措施和设备,导致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的紧急处置和救援措施。
其次,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及时和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化工厂在事故前存在不合规的生产行为,但是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此外,对于事故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不够严密,也没有对厂方进行足够的监督和指导。
最后,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在事故中,部分工人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没有佩戴防护设备或佩戴不正确,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和培训也不够,缺乏对危险品和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化工厂需要对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改善。
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并确保员工严格遵守。
同时,建立健全紧急救援机制,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和培训员工相关应急处置知识。
其次,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化工厂的监管。
加大对化工企业的日常巡查力度,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并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合规行为。
对于事故风险较高的企业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和监测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最后,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增加员工应急处置的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并佩戴防护设备。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监管部门和企业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格局,共同为社会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最新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最新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报告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火灾爆炸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深入了解最新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并总结经验教训,本文将对几起近期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原因及影响分析1. 火灾事故案例一:Tianjin港口危险品仓库爆炸这起事故由于涉及高度危险品贮存和管理不当触发了连锁效应,导致多次爆炸。
该事件造成多人死亡、伤残以及大面积财产损失,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主要原因包括危险品仓库未按规定分类储存、违反规章制度、证照不合法等。
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也加剧了这场悲剧性事件的严重后果。
2. 火灾事故案例二:美国洛杉矶炼油厂爆炸该次爆炸事故发生在一家石油化工企业的储油罐区域,造成多名工人伤亡。
据初步调查,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老化、操作失误和火灾应急预案不完善等方面。
这些原因导致了油罐泄漏并与周围物质相遇,最终引发了爆炸。
同时,对于安全员的聘任和培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第二部分:国际经验借鉴1. 加强危险品管理与监管在Tianjin港口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之后,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监管措施。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各国政府可以加强对危险品贮存和运输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力度,并加大对企业危险品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2. 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现场及时迅速地开展有效处置是减少损失和保护公共安全的关键所在。
借鉴国际经验,首先应加强现场领导指挥和信息管理能力,并完善公共安全救援体系。
其次是提升事发现场人员的应急反应与灭火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高效、科学地进行处置。
3.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火灾爆炸事故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环境污染。
为了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各国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企业和个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追究力度,从源头上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结语:通过对两起火灾爆炸案例的分析,我们看到火灾爆炸事故背后存在诸多深层次原因。
关于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最新7篇)

关于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最新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关于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最新7篇)关于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篇一甲方: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20XX年12月25日10时左右,甲方驾驶摩托车在佛山大道与人·民路交叉路段与乙方发生刮碰,事发之后,甲方及时将乙方送到佛山市XX医院进行了ct和b超检查,经医院医师诊断为软组织损伤,没有造成器官的损伤及其他身体部位伤害。
最新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023年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 公 司 东 李 煤 矿 “ 8 ·1 6 ” 较 大 顶 板 瞒 报 事 故
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东李煤矿属贵州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达公司)全资矿 井,营业执照负责人为余邦平,正常生产矿井,生产能力120万吨/年,证照 齐全有效。事故发生在1250运输石门与1250第二联络巷、12125运输巷交 岔口处,3条巷道均采用U型棚支护。
河南省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煤矿 “ 8 ·4 ” 较 大 窒 息 瞒 报 事 故
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河南省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煤矿(以下简称新丰煤矿)为河南 豫联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核定生产能力60万吨/年;矿井属正 常生产矿井,证照齐全。河南豫联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联煤业) 是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煤炭板块的子公司,共有煤矿6处,设计 生产能力360万吨/年。
最新煤矿典型事 故案例分析
2023年7月
目录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利民煤矿 “ 3 ·2 ” 较 大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瞒 报 事故
河南省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 丰 煤 矿 “ 8 ·4 ” 较 大 窒 息 瞒 报 事 故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邦达能 源开发有限公司东李煤矿 “ 8 ·1 6 ” 较 大 顶 板 瞒 报 事 故
事故直接原因:
该矿在明知12125运输巷交岔口支护不到位、棚顶出现 下沉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将手拉葫芦固定在已拆除一侧棚腿的 U型棚上拉综掘机铲板,导致顶板冒落。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 公 司 东 李 煤 矿 “ 8 ·1 6 ” 较 大 顶 板 瞒 报 事 故
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顶板管理不到位。在巷道三岔口进行刷帮、拆棚腿、搬运综 掘机铲板等前未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未对交岔口加强支护。 2.现场作业管理混乱。在明知12125运输巷交岔口支护不到位、 棚顶出现下沉的情况下,用手拉葫芦固定在已失稳的U型棚棚 腿上转运综掘机铲板。 3.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未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部 长等管理人员和地质专业技术人员。 4.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不到位。对国务院安委会督导帮扶组提出 问题隐患和工作建议整改落实不到位,未认真落实顶板管理专 项整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二00七年三月目录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典型事故分析 (1)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典型事故分析 (12)附录:国家总局和省局下发的相关事故通报和文件:关于近期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的通报(安委办明电[2006]9号) (17)关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7.28”爆炸事故的通报(安委办[2006]30号) (22)认真汲取近期几起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6]47号) (26)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鲁安监发[2006]95号) (29)转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新疆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10.28”特大爆炸事故的通报(鲁安办发[2006]31号) (38)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鲁安办明电[2007]2号) (43)2004~2006年我省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45)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典型事故分析一、事故基本情况(一)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车号为鲁P-01568的20吨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押运员谢甲文在关闭灌装阀门过程中,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王伦芝吩咐押运员谢甲文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臵采取关闭措施(后经鉴定该装臵失灵),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莘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立即出警,迅速组织抢险和群众疏散。
聊城市及相邻县的公安消防部门也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现场救护队员组成了救人、堵漏、器材供应、供水、救援保障和现场警戒六个小组,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时30分,共解救遇险人员102人,疏散群众2000余人。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15人死亡(其中当时死亡13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度中毒2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
液相连接导管突然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臵失灵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山东峄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乡尿素厂“9.15”液氨泄漏事故山东峄化集团金乡尿素厂尿素车间五楼氨冷凝器的下液管至缓冲槽之间的法兰短管(Φ108*4,短管长度为110毫米)曾于2002年7月31日、8月22日两次出现漏点,发生泄漏,均组织人员3 3进行了“注胶堵漏”处理。
9月13日,发现该漏点又发生泄漏,经反复研究,于9月15日7点多钟开始实施堵漏,由于现场液氨泄漏较重,抢修人员均带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穿皮衩裤、橡胶靴、雨衣。
9时许,发生液氨泄漏。
作业现场五人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李忠良、张福全被紧急送往金乡县第一人民医院。
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9月18日,李忠良抢救无效死亡。
10月12日,张福全抢救无效死亡。
现场5人全部死亡。
山东峄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租赁经营原金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租赁后称:山东峄山化工集团金乡尿素厂。
由于该企业为租赁其他企业的设备,租赁后不能及时更新陈旧设备,造成该企业尿素车间氨冷凝器下液管严重腐蚀,管壁减薄形成漏点,在进行“注胶堵漏”时,管道断裂,液氨泄漏,是造成这次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聊城市蓝威化工有限公司“4.17”事故2003年4月17日,聊城地区突降暴雨,致使聊城蓝威化工有限公司存放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的仓库(礼堂改建)周围积水通过北侧中部门槛进入库内,将仓库存放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浸湿,引起化学反应剧烈放热,16点30分左右发生自燃,产生有害化学气体,造成严重中毒伤亡。
这起事故共造成伤亡137人,其中中毒死亡4人,重度中毒6人,轻度中毒127人。
礼堂改建的仓库北门进水,使内部存放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发生自燃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企业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有关管理人员失职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淄川区寨里镇富兴化工厂“3.22”中毒事故2004年3月22日7时30分,富兴化工厂当班人员白怀宝发现二硫化碳粗品地下储罐池中一储罐(池内共两只储罐,储存二硫化碳精馏前粗品)进料口铁质球型阀门损坏,并把这一情况报4 4告给了生产厂长刘克彬。
刘克彬叫上白怀宝和李增勤(当班负责看锅炉)和他一起去维修阀门。
白怀宝和李增勤带着工具、顺着梯子先下到地下池里,将套在进料口外的塑料管拆下来。
这时站在地下池上面的刘克彬让李增勤先上来去看看锅炉,李增勤便从地下池里爬上来去看锅炉。
大约10分钟后,等李增勤再次来到地下池处时,看到刘克彬和白怀宝都倒在地下池内地面上,阀门已经卸了下来,储罐内上层的水也流了出来。
李增勤急忙下到池内救人,拉了靠近梯子处的刘克彬两下,没有拉动,感觉头晕眼花,便赶紧爬了上来并大喊出事了。
听到喊声,厂长刘延富和厂里的职工都来到出事的地下池处,刘延富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首先下到池内救人,也晕倒在池内。
8时30分,闻讯赶来的邻厂(淄川区鑫磊机械制造厂)职工吕杨憋住气几次下到池内先后将刘克彬、刘延富救了上来。
在吕杨救人间隙,站在池外休息的时候,村民刘克华嘴上围上一条湿毛巾下到池内救人时也晕倒在池内。
这时夏禹河村书记刘克山也赶到现场,用毛巾围着嘴又下到池内将白怀宝救了上来,并安排人叫了一辆出租车将三名中毒者送往矿务局医院。
村民刘克善又将刘克华救了上来。
这时刘延富的亲戚开车过来,把刘克华送到医院。
后经矿务局医院诊断4人已全部死亡。
在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进行维修作业时,未采取防护措施,且无专人监护,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抢救过程中,应急救援措施实施不当,抢救者防护意识差,未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造成了伤亡的扩大。
(五)山东省平原永恒橡胶厂“4.20”重大爆炸事故平原永恒橡胶厂厂长武忠义,为了多回收产品, 在2004年4月19日下午16时左右,安排甲氧基胺盐酸盐车间主任王春雷改造精馏塔排空管,把精馏塔大冷凝器后排空管上的小冷凝器拆下,5 5并将排空管封堵,拆下的小冷凝器安装到甲氧基胺、二甲氧基胺、三甲氧基胺三个储罐总排空管上;在甲氧基胺、二甲氧基胺、三甲氧基胺储罐排空管上分别加装了阀门。
改造后的生产系统,原来的两套排空系统,只剩一套排空系统。
由于加装了阀门,原来的自行排空变成了由人工操作阀门控制排空。
20日8时上班后,甲氧基胺盐酸盐车间工人开始投料生产,三个储罐排空管上新安装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10时左右,压力表发生异常现象,几分钟后,车间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当场死亡,3人受重伤,5人受轻伤,生产车间报废,企业停产。
20日下午18时左右和27日13时左右,又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未经科学论证,私自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六)临沂市莒南县阜丰发酵有限公司“5.11”爆炸事故2004年5月10日上午,阜丰发酵有限公司黄原胶车间主任王兴国找到该车间安保班班长李学运,提出对酒精蒸馏工序中冷却装臵的冷却水管道进行改造,需切割冷却水管道,焊接法兰,安装阀门。
下午5时30分,有关人员办理了《动火证》。
11日上午6时30分左右,开始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7时30分左右,准备工作完毕,在整个车间未停产的情况下开始动火作业。
8时15分左右,切割作业完成。
8时30分左右,爆炸事故发生,致使4个酒精储罐内约有100立方米的酒精飞溅燃烧,当场造成10人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死亡。
本次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6.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焊接作业时破损裸露的电焊电缆与酒精管道接触造成连电,因漏电打火引起酒精储罐内气相空间爆炸,造成酒精储罐罐体移位,酒精飞溅燃烧。
在酒精蒸馏工序未6 6停止运行,冷凝器、酒精管道、酒精储罐未进行清洗臵换的情况下,企业有关人员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七)济南华阳应用技术有限公司“11.14”有毒气体泄漏事故2004年11月13日,华阳公司3-巯基丙酸车间连续生产,13日20:00,该车间操作工王淑桂、刘福荣、王德芝接班后,按工艺程序继续生产。
14日凌晨3:20,该公司负责设备维护的生产部主任张树青到3-巯基丙酸车间巡查,约两分钟后,在巡查到车间内二层平台设备时,闻到车间空气气味异常,察觉到有毒气体泄漏,随即命令在场操作工赶快撤离。
当时车间内有三名操作工,王淑桂一人在一楼,刘福荣、王德芝两人在二层平台。
王淑桂听到张树青指令,刚走到车间门外即倒地,张树青跑出车间大门扶她时,失去知觉;刘福荣、王德芝两人往车间外跑的过程中也失去知觉。
四人的呼救声惊动了隔壁车间的值班人员,值班人员随即打120求救。
在等待120急救车的过程中,该公司部分职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现场抢救中毒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又造成了多人中毒。
本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3-巯基丙酸生产过程中,因系统内压力升高引起硫化氢大量泄漏,造成硫化氢有毒气体在车间扩散引起人员中毒,现场作业人员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操作,是导致这次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八)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3.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2005年3月21日,中班接班后生产稳定,合成氨生产能力17.5机,尿素正常负荷0.75MPa。
21时20分左右,尿素合成塔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
整个尿素车间主框架燃起大火,由十个筒节组7 7成的尿塔塔体断为三段,由上而下第十节在原地与基础连接,第九节向西南方向打入框架二楼楼梯方向,第一节至八节整体向东北方向飞出约86m,落至造气车间前,将外管架上的部分蒸汽、软水、提氢等管道砸断,坠入地下七、八米深。
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使尿素车间主框架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摧毁了生产厂区内的大部分门窗玻璃。
本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2人受伤,截至3月28日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这起事故是由于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厂制造的尿素合成塔的质量(包括制造和服务)原因造成爆炸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责任事故。
(九)郓城县科达药化有限公司“5·27”重大爆炸事故2005年5月27日21时45分左右,郓城县科达药化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调试生产过程中,西车间4号釜(500升搪玻璃反应釜为淄博华鼎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制造)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现场操作人员7人,在车间内6人中有5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在干燥间(位于车间前一排房)外的1人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