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合集下载

3英汉语言的发展历史

3英汉语言的发展历史


1338-1453英法百年战争之后(当时中国处在元明交替时期) 法国战败,英语取代法语回到主流地位,后来又取代拉丁 语成为宗教语言。
Modern English 现代英语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学者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非常感兴趣, 主动吸收了一大批来自希腊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中的一些词汇。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崛起,全球占领殖民地,从殖民地的语言 中吸收了很多词汇,同时也把英语带到了这些殖民地。 目前说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约有171个。 (注:英语也有方言,当你遇到的老外说的英语跟教材上讲 的不一样时不要奇怪。)
汉字书写体的变化: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悟空抬头一看,原来是嫦娥仙子来到。她向悟空说道:“ 她是我的玉兔。从前月宫里的一个宫女因琐事打了那玉兔 一巴掌。后来,宫女下凡,投胎做了为公主,玉兔为了报 仇,也偷偷来到下界。按说玉兔是有罪的,不过,请看在 我的面上,饶她一命吧!"

Wukong looked up and found it was Chang’e/Moon Goddess. She said to Wukong: “She is my Jade Rabbit. One of my maids once slapped her for something trivial. Later the maid was reincarnated as the princess. The rabbit was determined to take revenge so she also sneaked to the human world. Strictly speaking, she is guilty but can you spare her for my sake?”

汉语与英语的历史渊源

汉语与英语的历史渊源

英语,代表西方的强势文化,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作为世界性的大语种,它成了现代与文明的标志。

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在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也逐渐变成了外国人的拿手好戏,是展示自我本领的法宝。

其实从古到今,许多英语词汇就源于汉语,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更多的汉语成了英语的外来词。

欧洲人做过精细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

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在狭义上,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

这些“白皮黄心”英语外来词“无须向“英语世界”做额外解释,就能顺利地理解、沟通。

脱胎于汉语的“英语外来词”,早就默默地影响全世界了。

來自中文的英文字(在大英文字典拥有的历史悠久的英文字)有大约三十个,其中不少于十個常用。

大部分是18世纪之后来自汉语,通常非现代系统化的罗马化中文或拼音。

1、來自汉语Kung fu (1966年來自“功夫”)Yin yang (1671年來自“阴阳”)Kowtow (1804年來自“叩头”)Tofu (1880年來自“豆腐”)Lychee或litche (1588年來自“荔枝”)Gung ho或gung-ho(热心)(1939年來自“工合”或“共好”)Mahjong或Mah-jong (1920年來自“麻将”)Feng shui (1797年來自“风水”)Tai chi (1736年來自“太极”)Yamen (1747年來自“衙门”)Kaolin (1727年來自“高岭”--高岭土)Kylin (1857年來自“麒麟”)Longan (1732年來自“龙眼”)Pe-tsai (1795年來自“白菜”)Petuntse (1727年來自“白墩子”)Sampan (1620年來自“舢板”)Suan-pan (1736年來自“算盘”)Tao (1736年來自“道”)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1834年來自“大班”)Toumingdu(透明度)(來自1980年代中英谈判期间用語“透明度”)Typhoon (來自“台风”)Tuchun (1917年來自“督军”)Tung(油桐属)(1788年來自“桐”)Ho-ho bird (1901年來自“凤凰”)Wampee(一种果)(1830年來自“黄皮”)Whangee(一种竹)(1790年來自“黄藜”)Mandarin(官話)(來自“满大人(中国清朝的官吏)”)现在指汉语Qi Bo (來自“情报”)2、來自粵語英语在香港比较普及,加上从前香港通常比内地较先接触外来的新事物,过去不谙英语的低下阶层会用广州话拼读日常的英语词汇,所以香港粤语的英语外来词十分普遍.例如“地盘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车”叫“逼力”(brake)、“轴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邮票”称作“士担”(stamp)、“保险”叫“燕梳”(insurance)等.这些道地的用语可能会使外地汉语使用者不知所云.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粤语在英语中渗透发展。

英语发展历史

英语发展历史

英语发展历史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以下是英语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1.英语起源英语起源于古代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与德语、荷兰语、瑞典语等语言有密切关系。

英语最初的发音和语法规则逐渐发展并成熟,最终形成了现代英语的雏形。

2.古英语时期古英语时期是指从公元450年到1150年左右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汇、语法和发音特点。

古英语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贝奥武夫》、《爱经》等,这些作品对于了解古英语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中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是指从1150年到1500年左右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语进一步发展,吸收了大量法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形成了中古英语的独特风格。

中古英语时期也是英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莎士比亚的戏剧等。

4.近代英语时期近代英语时期是指从1500年到19世纪中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语逐渐成为全球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语言。

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近代英语时期也见证了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爆炸性增长,为现代英语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5.现代英语时期现代英语时期是指从19世纪中期至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的推动,英语逐渐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现代英语时期也见证了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演变和创新,形成了世界各地独特的方言和变体。

6.英语扩张和全球影响随着大英帝国的扩张,英语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如今,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

英语也成为了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使用的机会。

7.英语演变和多样性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创新。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不断融入英语,使得英语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不断丰富和多样。

英汉语言进化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分析

英汉语言进化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分析

英汉语言进化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分析介绍英汉语言两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从起源到发展,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反映了两种语言背后文化的侧重点。

本文将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进化的分析,来探讨文化差异的根源。

第一部分:语言的起源和进化英语、汉语共同祖先是原始语,并早期在不同的部落和地区通过口语传播。

随着部落和地区的不断扩大,语言进一步演变成为方言和不同的语言。

这些语言通过各种文化和历史事件,如贸易、侵略、移民、殖民等的交往而发生了相互影响和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现代的英语和汉语。

英语和汉语的发展历史都有早期的书写形式。

汉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而英语在公元5世纪前只被英格兰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没有任何书面或官方标准。

直到9世纪,这种方言开始在丹麦和挪威的北欧诸国得到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变成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性也大大提高。

但是直到中世纪,英语才开始书写,也就是在食人族时期。

不同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的引入,塑造了两种语言特有的形态和规则,这种形态和规则反映了两种语言背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第二部分:英汉文化的不同之处(一)语音差异英汉语言之间最大的基础分歧是语音。

英语的语音系统中,重音在单词内、句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汉语没有任何一种音素笃定的重音,声调变化导致了不同含义的单词出现。

例如,“ma”第四声是“吗”疑问语气的语尾,“ma”第二声是骂人的粗话。

(二)词汇差异任何两种语言之间要比较词汇的不同,需要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获取意义。

在英语中,许多单词都来自拉丁语、希腊语,如cedo(前进)、certus(确定)、necro(死亡的),也有不少单词来自古诺斯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如walk(走)、fire(火)、mother(母亲)。

在汉语中,许多词汇来自于象形文字,例如动物名,也有的来自于古籍如《尚书》、《周礼》等,如“礼”,“畜”,“职”,“工”。

英语发展史

英语发展史

英语发展史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被广泛使用的第二语言,也是最为重要的国际语言,全球有超过3亿人使用英语作为他们的本族语。

在中国,英语教育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来自英美的外教在这里从事教学工作。

1.英语发展史:英语的形成和统一英语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

在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上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语言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凯尔特语(Celtic)。

公元前55年,罗马人入侵大不列颠,并一直占领了大约500多年,拉丁语进入了该地区,并成为官方语言,凯尔特语的地位下降。

约公元449年,居住于丹麦与德国北部的3个日耳曼人部族趁罗马帝国衰落入侵到大不列颠岛上。

他们分别是盎格鲁人(Angles,入侵日德兰半岛中部)、萨克逊人(Saxons,入侵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朱特人(Jutes,入侵日德兰半岛北部)。

在语言上,他们取代了当时该地所使用的凯尔特语。

这三个日耳曼部族方言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融合为一种新的语言,即盎格鲁一萨克逊语(Anglo-Saxon),这就是后来形成的英语的基础。

到公元700年,人们把大不列颠岛上三部族混合形成的语言称为Englisc。

到公元1000年,岛上整个国家被称作Englaland。

这两个词后来就演变成English(英语)和England(英格兰或英国)这就是English和England两个词的历史由来。

8世纪末,丹麦人大批入侵英国,在其东北部建立丹麦区,持续了近300年,当时所带来的斯堪的那维亚语对英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蒂公爵侵人英国,并加冕为英国国王,建立了诺曼蒂王朝,一直延续到1154年。

在诺曼蒂王朝统治期间,英国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语言,法语是官方语言;拉丁语是宗教语言,用于阅读圣经、教堂宗教活动;英语则是下层社会劳动者用的世俗语言。

法语在英国的特殊地位一直延续到14世纪,法院、学校、宫廷分别于1362年、1385年、1399年才停止使用法语。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

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英语(Old English),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古英语(449--1100).有记载的英语语言起始于449年,当时包括央格鲁-撒克逊人(Angles-Saxons)在内的德国部落入侵大不列颠.他们把原来的居民凯尔特人(the Celts)赶到不列颠的北部和西部角落.凯尔特人的领袖King Arthur带领部队勇敢作战,英勇抗击德国入侵者.这之后在不列颠岛上央格鲁人、撒克逊人和一些德国部落都说着各自的英语.尽管85%的古英语词汇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词汇如:child, foot, house, man, sun等等还是保留下来.和现代英语相比,古英语中的外来词很少,但派生词缀较多.古英语中还有较多描述性的复合词.如“音乐”是earsport;“世界”是age of man.在著名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中对此有详尽描述.787年,来自丹麦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北欧海盗(the Vikings)陆续进入英国.在之后的三百年里,他们袭击、侵占了大部分的英格兰.北欧海盗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是他们带来了代词they、their、them等;/g/ /k/的发音;甚至包括husband、window这样的词.古英语无论从发音还是拼写上都与现代英语大相径庭.中世纪英语(1100――1500).1066年的诺曼底征服事件在英语语言发展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在这年,威廉带领军队从法国诺曼底省出发,穿过英吉利海峡,想在英国称王并在伦敦成立一个法国法庭.之后的近三百年里,法语一直是英国的官方语言,成为统治阶级用语,而平民百姓说的英语被认为市低等语言.到1300年左右,法语的使用开始减少.到14世纪末期,英语又重新成为官方语言.乔叟写于14世纪末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在近四百年时间里,诺曼人给英语带来了近一万的外来词,深深影响了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英语语言在这一时期借用了较多法语中的派生词缀,如-able, -ess.当然也有一些拉丁语直接进入英语,而且多用于书面语.由于贸易的发展,还有少量的荷兰词语在这时期融入英语中.中世纪英语的语音变化较少,但句法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词序,并且扩展了情态动词、助词结构.不规则动词越来越少,很多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也趋向规则化.到1000年,语言使用中已确定了-s作为名词复数的构成,而古英语中曾以-en结尾表示复数便渐渐不再被人们使用.现代英语(1500――至今).1476年,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在英国开始引进印刷机的使用,标志着中世纪英语转入现代英语阶段.由于读物数量的增多,范围扩大,词汇拼写开始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固定化.这样一来,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差距扩大.另外,随着探险、殖民、以及贸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给现代英语带来一定的冲击.超过50种语言的外来词涌入英语,如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荷兰语,俄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汉语,意大利语等.为体现英语语言的威望,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有更多的拉丁和希腊词汇加入英语,象congratulate, democracy, education等来自拉丁语;catastrophe, encyclopedia, thermometer 来自希腊语.一些现代希腊语、拉丁语中的科技用语如aspirin, vaccinate也被当作英语使用.另外,一些外来语(如criterion, focus)仍保留了原来词语的复数形式.还有一些更保留了当时的拼写和发音.英语发展历史英语起源与发展的简短介绍英语真正的历史应该从公元5世纪时入侵英国的三个日耳曼部落说起. 这几个部落分别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他们从今天的德国北部和丹麦出发,然后横渡北海。

中国英语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英语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英语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一、中国英语的历史
中国英语的衍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发展
密切,渐渐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中国英语。

为应付贸易往来,商贸两国的人士在交流过程中慢慢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在英语的基
础上增加了汉语的特色和文化,就诞生了中国英语。

在英国商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英国殖民者及殖民者的后裔等流入中国,长期从事贸易、宗教、文化传播等活动。

他们的语言也加入了中国英语,使这种中英混合语言变得更加完善。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中
国英语发展到顶峰,深深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的语言文化地位和民族自豪感,当时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诞生,如鲁迅等也精通这种语言。

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开放使中国英语受到很
大影响,随着经济、政治的变革,一些外国语言也被广泛传播,替代了中
国英语的地位,所以在今天,很多中国人对中国英语已经不再熟悉,只是
一些英语发烧友仍然在继续使用它。

二、中国英语发展趋势。

十分钟英语发展史

十分钟英语发展史

十分钟英语发展史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英语发展史的主要阶段:
1. 古英语(450-1100年):古英语是从盎格鲁-撒克逊人定居英国开始发展起来的。

它的语法与现代英语有很大差别,有很多名词的变化形式和几乎没有冠词。

2. 中古英语(1100-1500年):中古英语是从诺曼人征服英国开始的。

在这个时期,英语吸收了许多诺曼法语的词汇,使得英语变得非常复杂和不规则。

3. 现代英语初期(1500-1650年):在这个时期,英语开始出现现代化的语法和拼写规则。

与此同时,英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英语的演变。

4. 现代英语中期(1650-1800年):在这个阶段,英语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并利用新兴的技术,如印刷机、词典和语法书,来规范化英语的拼写和语法。

5. 现代英语后期(1800年至今):这个时期是英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英语发展史中最重要的阶段。

随着英国的工业化和全球化,英语成为了全球性的语言。

同时,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也促进了英语的普及和发展。

总之,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其演变历史经历了数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虽然英语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可能会不同,但是它的基本语法和用法在不同的地区和文
化中仍然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和汉语发展史
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二者语系不同,起源不同,差异是本身具有的,不是某时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

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我们可能觉得凡是语言都是同源,但那起源太过久远,又没有发现过任何实证,猜想不是科学,所以我们就从有可靠证据的起源谈起。

英语在这方面,做得比汉语好得多,汉语的语源考现在做得最好是法国人和美国人,也不能确实得提出有力的论断,国内的说法更是还多停留在传说和猜想阶段,可引证的也不过说文解字和季老那一批人的甲骨文、金文解读,但你既然问了,也只好拿出来比比看,其实二者并不具备什么可比性。

英语的历史从1500多年前的北欧开始。

在公元5世纪左右,称为天使、撒克逊和黄麻的人们的部落从德国和丹麦旅行向西过北海。

他们迁入英国,并且在7世纪末以前,他们讲早期的形式英语。

在8世纪末,斯堪的那维亚人攻占英国。

战争持续了将近200年。

在这个时期,很多拉丁语、丹麦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单词融入英语。

象炊具和杯子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样,拉丁语给了英语很多单词。

从丹麦语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中,英国人借鉴过来了皮肤、腿、以及各种词格的代词“他们”、“他们的”。

来自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很多同义词统一到英语中,例如,愤怒(英语的wrath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anger);生病(英语的sick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的ill),都在英语中进行了统一。

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

法语成为富人的语言和强有力的象征,但穷人主要讲英语。

在14世纪末,英语再次成为第一语言。

到这时,英国人使用的很多词汇来自法语或者拉丁语,并且许多早期的词汇已经不复存在。

到了第16和17世纪,人们对古典作品感兴趣。

在这个时期,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被归入英语。

许多词汇或者单词的组成部分,从那些语言被用现代英语引进使用。

经过1500年的变迁,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为今天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语言,这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的原因,但英语本身也有其它主要语言所没有的长处。

词汇的国际性便是他的优点之一,一方面英语属于日尔曼语族,有日尔曼语的共同词语,另一方面又长期与法语及其它罗曼语族语言的联系密切,同时吸收了大量古典词语。

可以说,英语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语兼收并蓄于一身,这在欧洲各语言中间是独特的。

从语法角度看,英语词尾变化简单,没有复杂的性数格变化。

英语正在不断向分析性语言的方向发展,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英语的词序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使英语比较容易学习,特别是容易入门了。

今天,英语有来自大多数世界性语言的泊来单词。

你或许能找到英语使用的某个词汇是最先来自你的母语。

当然英语也有他的弱点。

最容易察觉的便是拼读不统一,造成的拼写混乱。

此外,同义词、惯用语特别多,这固然使其表现力强,但同时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少的因难。

对于汉语而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

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不是表音的,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

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诗歌的韵律以及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汉语的历史:上古汉语,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时还有三千“国”,周初分封八百诸侯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

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前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易经》。

春秋初期,见于记载的诸侯国还有170多个。

至战国时期,形成“七雄”,“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

先秦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称为“雅言”的共同语。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皆雅言也。

”(《论语•述而》)秦统一天下之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规范了文字,以小篆作为正式官方文字。

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

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的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中古汉语:这种汉语使用于隋朝、唐朝和宋朝(公元7世纪到10世纪),可以分为《切韵》(公元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广韵》(公元10世纪)所反映的晚期。

高本汉把这个阶段称为“古代汉语”。

语言学家已能较自信地重构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这种证据来自几个方面:多样的现代方言、韵书以及对外语的翻译。

正如印欧语系的语言可以由现代印欧语言重构一样,中古汉语也可以由方言重建。

另外,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

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

近代汉语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汉语。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

说了这么多,但是关于人类语言的起源却只能永远是一个假说。

但是不管咋样,各国语言发展到今天的纷繁复杂的样子,始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