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车间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英文并列题目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LineBalancing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摘要生产线平衡是企业实现“一个流”的生产前提,实现生产线平衡不仅有效地减少在制品数,降低企业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首先,对前人所研究的生产线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分类;接着在了解某鞋业厂所面临的困境后,选择其中两条生产线(一条针车线、一条成型线)进行线平衡研究。

在启发式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工业工程管理方法中的工艺流程分析和作业测定技术获取现时平衡情况及瓶颈工位,并对瓶颈工位进行“ECRS”分析,对工位进行分解重组,从而减少生产线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线平衡率。

最后,为了保证线平衡改善效果、实现持续改善活动,还从品质、物料搬运、干部职责等角度出发,在“6S”管理、相似原理、精益生产的思想指导下对鞋业的生产车间进行了重新布置。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鞋业生产线工业工程“ECRS”Abstract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is the premise of enterprise realizing “One Piece Flow”.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work in process”, reduce the private costs , but also rai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ssure the th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roduction.Firstly, summarize and classify the research and solution on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questions. Secondly,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diffcult position which x shoe industry factory faces, choice two production line(one is needle line,the other is moulding line) to research the balance. With the help of heuristec method, the process analysis and the work study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balance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line and the bottleneck location. Analysing the bottleneck location with the “ECRS” theory, analyzing and combining i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ycle time and raise the production balance ratios.Finally, to assure the improvement effect, and unfold going on improvement activities, arranged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with the help of “6S” management, principal of similitude, lean production and so on at the angle of production quality, material transporting, cadre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Shoe Industry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CR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第一章绪言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写作意义 (1)1.3 生产线平衡研究现状 (2)1.4 课题的基本思路 (2)第二章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概述 (3)2.1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理论 (3)2.1.1 生产线与流水线及单件流 (3)2.1.2 生产线平衡参数 (4)2.2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相关理论介绍 (5)2.2.1 优先约束关系 (5)2.2.2 理论最小作业要素、工位作业时间 (6)2.2.3 生产线平衡问题的分类 (6)2.3 生产线平衡法的介绍 (7)2.3.1 数学分析方法 (7)2.3.2 启发式方法 (8)2.3.3 工业工程管理方法 (10)第三章某鞋业生产线平衡研究 (17)3.1鞋业及公司简介 (17)3.1.1鞋业简述 (17)3.1.2公司简述 (17)3.1.3 鞋子生产流程简述 (18)3.2 针车线平衡问题研究 (19)3.2.1 针车线现状 (21)3.2.2 针车线改善方案 (23)3.3 成型线平衡问题研究 (27)3.3.1 成型线现状 (27)3.3.2 成型线改善方案 (30)3.4 鞋业车间布局改善方案 (31)3.4.1 改善背景 (31)3.4.2改善方案及评价 (31)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35)4.1 总结 (35)4.2 展望 (35)致谢 (37)参考文献 (39)附件 (41)外文翻译 (41)英文 (41)中文 (52)第一章绪言1.1 课题研究背景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生产机构的总称。

文献综述-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1.前言生产线平衡问题(LBP)是伴随着流水线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典型的NP,Hard组合优化难题。

LBP的研究距今已近百年的时间,最早提出这一问题是在1954年,美国人B.Bryton在他的硕士论文《连续生产线平衡》中第一次提出生产线平衡问题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在此之后,许多科研人员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求解方法。

概括起来,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三大类:数学分析法即最优化方法、启发式法、工业工程方法。

生产线平衡是企业实现“一个流”的生产前提,实现生产线平衡不仅减少了在制品数,降低企业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据相关数据统计,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装配生产中也有5%~10%的生产时间是浪费在平衡的延迟上。

目前我国大量的生产线是手工和半自动化为主的生产线,特别是在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进行生产线平衡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本文针对生产线平衡问题,探索了大量有关论述与研究生产线平衡方法的文献以及结合自身所学的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与自身实践得来的个人观点,综述一下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及个人的观点。

2.生产线平衡方法2.1数学方法数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经过大量的数学计算来寻找问题最优解的方法。

数学模型在《运筹学》课本内都有所介绍,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模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

1文献综述在生产实践当中常常遇到两类优化问题:如何运用现有的资源(如人力、机器、原材料)安排生产,使产值最大或利润提高;对于给定的任务如何统筹安排以便消耗最少的资源;线性规划就是解决这类问题。

在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时主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12?假设变量,确定合适的决策变量是能否成功地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根据假设变量3给出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用来描述决策变量受到各种限制的等式或不等式;?建立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是根据假设的变量而实现目标的函数表达式。

打印机装配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

打印机装配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机装配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年级班别 XXXXxXxxxXXxxXX学号 x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xxxxxxx指导教师 xxxxxx年月打印机装配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机电工程学院摘要装配生产线是一种高效率、高产值的作业方式,对于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很多工业行业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和管理装配生产线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装配生产线的平衡问题。

装配生产线的平衡及改善,对于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线的平衡和改善能够改善作业方法和秩序,消除工位瓶颈,提高作业效率;加快物流速度,减少生产周期;同时,它还能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此次实习的捷普集团(Jabil Group)是一家著名的美资企业,为全球知名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EMS)之一。

根据公司的安排,此次实习的项目为了解决斑马(Zebra)事业部ZMx系列打印机装配生产线部分工位的WIP(Work In Process,在制品)数量较高,平衡率较低的问题。

首先,了解该打印机的工艺流程,划分作业单元;其次,从时间研究入手,测量现场作业时间,通过分析各工位时间差异,找出瓶颈工位并尝试运用方法研究相关工具对瓶颈工位进行改善;最后,分别应用基础IE的方法和借助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对生产线各个作业单元进行重新排列,提高装配线平衡率,分析两种不同方法在实际的生产线改善活动中应用。

关键词:装配生产线,生产线平衡,WIP,瓶颈工位,方法研究,Plant Simulation注:本设计(论文)题目来源于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企业内部项目。

AbstractAssembling line is a mode of operation of high-efficiency and high-value.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assembly quality, work efficiency and decreasing the cost of production. Nowadays it is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assembling line, the balancing problem of the assembly line is crucial.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alance and improve the assembling line for improv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Balancing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line conducive to good operating methods and orderliness. It helps to eliminate the bottleneck statio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speed up the logistics speed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ycle. Meanwhile, it enables to stable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improve staff motivation.I worked as an intern in Jabil Group, a world-renowned US-funded enterprises of electronic contract manufacturing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arrangements, our internship aims to solve problems of the higher number of part of the station WIP (Work in Process Products) and the low balancing rate of assembly line of ZMx series printer in Zebra work cell.First of all, be acquainted with the process flow of the printers and divide operating unit. Secondly, starting from the study of time, and measuring site operating time. Find out the bottleneck workstation by means of analyzing temporal difference of each station and then try to improving the bottleneck workstation by using the tools of Method Study. Finally, rearrange the operation units of the assembly line respectively by the basic IE and the software of plant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alance ratio of the assembly line,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in actual production line improvement activities.Key words:Assembly line, Line balance, WIP, Bottleneck workstation, Method study, Plant Simulation目录1绪论 (1)1.1题目背景及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3题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3)1.3.1题目研究目标 (3)1.3.2题目研究内容 (3)1.4技术路线 (4)2 ZMx系列打印机装配生产线现状分析 (6)2.1项目背景 (6)2.2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理论基础 (7)2.2.1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的定义 (7)2.2.2装配线的改善原则 (8)2.3工艺流程分析 (8)2.4时间研究 (9)2.5分析瓶颈工位 (15)2.5.1基础工业工程中的方法研究 (15)2.5.2分析过程及结果 (16)2.6本章小结 (17)3改善方案的制定及评价 (18)3.1 运用基础IE方法改善装配线 (18)3.1.1基础IE在改善生产线平衡方面的研究 (18)3.1.2应用基础IE方法制定改善方案 (19)3.2运用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改善装配线 (24)3.2.1 Plant Simulation 仿真软件在改善生产线平衡方面的研究 (24)3.2.2 应用Plant Simulation仿真软件制定改善方案 (25)3.3 改善前后各方案评价与分析 (34)3.4 本章小结 (35)总结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附录A 程序举例 (39)1 绪论1.1题目背景及目的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缩减,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

装配车间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装配车间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装配车间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摘要生产线平衡(Streamline Balancing)就是对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体系。

在大批量生产制造系统中,装配线平衡问题关系到整个生产制造系统的效率。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均衡各工作站的生产负荷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

论文系统介绍了生产线平衡性对企业流水线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流水线负荷率和效率这一生产线平衡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文件资料,利用工作研究和平衡生产线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对DANZE装配线进行分析和改善,并根据生产节拍对该装配线进行生产线平衡设计。

主要解决工序流程不合理问题以及通过合理划分工作地来提高关键工序的生产能力,以达到消除工序不平衡,消除工时浪费,努力实现“一个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令企业在现有条件下使装配线平衡程度达到了最佳,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工作研究,生产线负荷率,节拍ABSTRACTThe balance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s to make all work carry on equally. It is the technical means and method that make the time of each work possibly close by adjusting the work burden, and it is also the mostimportant method to standardiz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work. In mass production system, assembly line balance impa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system. It directly impacts work efficiency that how to balance the work load of each st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systematically to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business enterprise flowing water line and theprinciple, and introduced an exaltation and efficiency this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of method; By collecting a great deal of related data and document data, then used the technologies of work study and the balance of the production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line, according tothe produce rhythm of the flowing water lin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arry on a design of th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Mainly resolve reasonless problems in the work process and pass the reasonable demarcation work ground to raise the production ability of the key workto attain cancellation work preface unbalance, remove man-hour waste, carry out "1 flow" production hard,raise production the target of efficiency, and make the line balance to the best level under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rais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words: streamline balancing, work study, the burden rate of the flowing water line, balance efficiency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_Toc233190327" 1绪论 PAGEREF _Toc233190327 \h 1 HYPERLINK \l "_Toc233190328" 1.1问题的提出PAGEREF _Toc233190328 \h 1HYPERLINK \l "_Toc233190329" 1.2国内外研究现状PAGEREF _Toc233190329 \h 3HYPERLINK \l "_Toc233190330" 1.3研究意义PAGEREF _Toc233190330 \h 5HYPERLINK \l "_Toc233190331" 1.4论文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PAGEREF _Toc233190331 \h 7HYPERLINK \l "_Toc233190332" 2基本理论PAGEREF _Toc233190332 \h 8HYPERLINK \l "_Toc233190333" 2.1工作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PAGEREF _Toc233190333 \h 8HYPERLINK \l "_Toc233190334" 2.2流水线生产理论概述 PAGEREF _Toc233190334 \h 11HYPERLINK \l "_Toc233190335" 2.3生产线平衡理论及方法 PAGEREF _Toc233190335 \h 13HYPERLINK \l "_Toc233190336" 3 DANZE装配线的生产现状及工作研究 PAGEREF _Toc233190336 \h 20 HYPERLINK \l "_Toc233190337" 3.1青岛成霖及装配车间概况 PAGEREF _Toc233190337 \h 20HYPERLINK \l "_Toc233190338" 3.2装配作业内容及现状 PAGEREF _Toc233190338 \h 23HYPERLINK \l "_Toc233190339" 3.3装配作业的主要问题分析 PAGEREF _Toc233190339 \h 32HYPERLINK \l "_Toc233190340" 3.4 DANZE装配整体流程的改善与评价 PAGEREF _Toc233190340 \h 35 HYPERLINK \l "_Toc233190341" 4 DANZE生产线的平衡改善与设计 PAGEREF _Toc233190341 \h 41HYPERLINK \l "_Toc233190342" 4.1 DANZE装配线平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PAGEREF _Toc233190342 \h 41 HYPERLINK \l "_Toc233190343" 4.2流水线平衡改善的原则 PAGEREF _Toc233190343 \h 42HYPERLINK \l "_Toc233190344" 4.3生产线的平衡研究和设计过程 PAGEREF _Toc233190344 \h 43HYPERLINK \l "_Toc233190345" 4.4改善后的效果评价分析 PAGEREF _Toc233190345 \h 55HYPERLINK \l "_Toc233190346" 5结束语PAGEREF _Toc233190346 \h 59HYPERLINK \l "_Toc233190347" 参考文献PAGEREF _Toc233190347 \h 60HYPERLINK \l "_Toc233190348" 致谢 PAGEREF_Toc233190348 \h 611绪论1.1问题的提出台湾是世界三大阀门生产基地之一,当亚洲各国和地区正处于较为封闭的时期,台湾较早地参与了国际经济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抓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

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生产线平衡是一种优化生产流程的方法,能够最大化利用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围绕着生产线平衡这个主题展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从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用及其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对不同工序的加工周期、工艺要素、设备能力和人力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得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使整个生产线的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效果。

二、生产线平衡的原理生产线平衡的原理是基于“瓶颈理论”和“流水线理论”两个方面。

瓶颈理论是指在整个生产线中存在一个或几个最慢的加工工序,它的生产速度决定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速度。

因此,调整或优化瓶颈工序的能力能够对整个生产线的效率产生最大化的影响。

流水线理论是指生产线上的每个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连续的,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无停顿流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分析法通过对每个工序的加工时间和工艺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个生产线的进度计划,从而达到生产线平衡的效果。

2.动态平衡法对于那些生产线上的瓶颈工序或繁忙工序,采取一些调整和优化措施,以便在过程中平衡生产线的效率。

3.人力平衡法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包括避免过度和不足的人力资源分配,并在生产线的其他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生产线平衡的效果。

四、生产线平衡的应用生产线平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行业。

生产线平衡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具有很大的优势。

五、生产线平衡的优化生产线平衡的优化是指进一步提高生产线效率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进新工艺和新设备,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灵活性。

2.针对生产线上的瓶颈和繁忙工序,采取更加合理的生产方式和设备,以达到最大化生产效率。

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论文

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论文

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论文摘要: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平衡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生产线平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分配工序和任务,使得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本论文主要研究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包括流程改进、任务调度、工人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现有方法进行评估和比较,以期为制造企业提供合理可行的生产线平衡策略。

关键词: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流程改进;任务调度;工人培训一、引言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平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分配工序和任务,使得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需求波动、工人技能不足等,导致生产线的平衡难以实现。

因此,研究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流程改进方法1.滑动平衡法滑动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流程改进方法,通过对生产线工序的重新安排,使得每个工位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

滑动平衡法一般分为正滑动和逆滑动两种。

正滑动是指将生产线中的工序向前移动,适用于工作负荷较轻的工位;逆滑动是指将生产线中的工序向后移动,适用于工作负荷较重的工位。

通过滑动平衡法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整体平衡,提高生产效率。

2.并行工作法并行工作法是指在生产线中将多个工序并行进行,从而缩短整个生产过程的时间。

通过并行工作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并行工作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场地限制等,需要制造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三、任务调度方法1.最短作业优先法最短作业优先法是一种经典的任务调度方法,根据每个任务的处理时间进行排序,并将处理时间最短的任务优先执行。

通过最短作业优先法可以达到任务的均衡调度,降低生产线的空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经典遗传算法经典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思想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的过程,寻找生产线中最优的任务调度方案。

工业工程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工业工程生产线平衡毕业论文

摘要生产线平衡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并限制着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

基于电子生产企业生产线的工艺平衡问题是一般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的普遍存在问题,分析工艺平衡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问题,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装配工艺及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结合电视机生产的特点,设计出该产品的装配线平衡方案。

过程中主要使用测量的工时数据及现场观察,通过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影响平衡率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手法,“ECRS”、“5W1H”“人机作业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对原产线进行优化。

最后,引入缺料预警系统,将产线生产与物料供应联系起来,使整个生产线的平衡率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证。

最终为该公司优化出一条效率更大的生产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人机作业分析动作经济鱼骨图程序分析缺料预警AbstractTo some extent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rate decid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enterprise equipment and staff, and limits the increase in capacit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Production line process balance problem based on electronic production enterprise is the widespread problem of the general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alysis process balance is the key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it is helpful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search of the assembly process and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V production, Design the product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schemes. In the process we mainly use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observation on the spot, through the program analysis, operation analysis, action analysis, 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 to find the problem affects balance rate, us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ECRS", "5 W1H" "man-machine operation analysis", the "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 and so on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line. Fin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arning system of lack of material connect the production line with the material supply. The whol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rate is greater guaranteed.Finally optimized for the company a greater efficient production lines, to create more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Key words:Production line balance Man-machine oper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 Fishbone diagram Program analysis Warning of lack of material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2)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研究的主要内容 (5)2基本理论综述 (6)2.1工作研究理论 (6)2.2流水生产线理论 (15)2.3装配流水线平衡理论 (16)3车间现状分析 (22)3.1富士康集团简介 (22)3.2车间流程分析 (22)3.3产线存在问题 (27)4 CTV车间产线优化 (30)4.1利用工序重排解决瓶颈工站 (30)4.2运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物料架改善 (31)4.3人机作业分析精简人力 (32)4.4自动化导入减轻劳动强度精简人力 (34)4.5优化评价 (37)5缺料预警系统导入 (39)5.1物料供应现状分析 (39)5.2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40)5.3缺料预警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 (43)5.4优化评价 (46)6总结 (48)参考文献 (50)致谢 (51)附录 (53)1 绪论1.1研究背景流水装配线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于1914年诞生于美国“福特”公司,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线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工作量,达到生产线各工作站的负荷均衡,从而提高生产线整体效率的过程。

生产线平衡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生产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汽车生产线为例,对生产线平衡进行分析。

一、问题描述汽车生产线通常由多个工作站组成,每个工作站负责不同的生产任务。

生产线平衡问题是要使得每个工作站的工作量尽量均衡,即每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相对平衡,从而避免一些工作站的负荷过大或者过小。

在汽车生产线中,工作站间的负荷不平衡会造成生产线停滞、产品积压或者产品缺货等问题,从而降低生产线效率。

二、分析方法生产线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平衡指数方法进行分析。

平衡指数是指工作站负荷与最大负荷之间的比值,用来衡量工作站的负荷程度。

当平衡指数为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是最大负荷的100%,即负荷均衡;当平衡指数小于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没有利用好,存在空闲时间;当平衡指数大于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超过了最大负荷,存在过负荷现象。

三、实际案例以汽车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由五个工作站组成,分别是装配车身、安装发动机、安装座椅、安装电子设备和检测工作站。

下表是各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工作站,工作时间(分钟),标准工时(分钟)-------------,----------------,----------------装配车身,12,15安装发动机,10,15安装座椅,8,15安装电子设备,12,15检测工作站,10,15根据上表,可以计算出各个工作站的平衡指数,如下表所示:工作站,工作时间(分钟),标准工时(分钟),平衡指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装配车身,12,15,0.8安装发动机,10,15,0.67安装座椅,8,15,0.53安装电子设备,12,15,0.8检测工作站,10,15,0.67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装配座椅和安装电子设备的工作站负荷较轻,平衡指数较低,存在空闲时间;而装配车身、安装发动机和检测工作站的平衡指数较高,负荷较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生产线平衡(Streamline Balancing)就是对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体系。

在大批量生产制造系统中,装配线平衡问题关系到整个生产制造系统的效率。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均衡各工作站的生产负荷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

论文系统介绍了生产线平衡性对企业流水线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流水线负荷率和效率这一生产线平衡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文件资料,利用工作研究和平衡生产线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对DANZE装配线进行分析和改善,并根据生产节拍对该装配线进行生产线平衡设计。

主要解决工序流程不合理问题以及通过合理划分工作地来提高关键工序的生产能力,以达到消除工序不平衡,消除工时浪费,努力实现“一个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令企业在现有条件下使装配线平衡程度达到了最佳,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工作研究,生产线负荷率,节拍ABSTRACTThe balance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s to make all work carry on equally. It is the technical means and method that make the time of each work possibly close by adjusting the work burden,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to standardiz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work. In mass production system, assembly line balance impa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system. It directly impacts work efficiency that how to balance the work load of each st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systematically to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flowing water line and the principle, and introduced an exaltation and efficiency this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of method; By collecting a great deal of related data and document data, then used the technologies of work study and the balance of the production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line, according to the produce rhythm of the flowing water lin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arry on a design of the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Mainlyresolve reasonless problems in the work process and pass the reasonable demarcation work ground to raise the production ability of the key work to attain cancellation work preface unbalance, remove man-hour waste, carry out "1 flow" production hard, raise production the target of efficiency, and make the line balance to the best level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the production cost, rais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words: streamline balancing, work study, the burden rate of the flowing water line, balance efficiency1绪论 (1)问题的提出 (1)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意义 (5)论文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7)2基本理论 (8)工作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8)流水线生产理论概述 (11)生产线平衡理论及方法 (13)3 DANZE装配线的生产现状及工作研究 (20)青岛成霖及装配车间概况 (20)装配作业内容及现状 (23)装配作业的主要问题分析 (32)DANZE装配整体流程的改善与评价 (35)4 DANZE生产线的平衡改善与设计 (41)DANZE装配线平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流水线平衡改善的原则 (42)生产线的平衡研究和设计过程 (43)改善后的效果评价分析 (55)5结束语 (59)参考文献 (60)致谢 (61)问题的提出台湾是世界三大阀门生产基地之一,当亚洲各国和地区正处于较为封闭的时期,台湾较早地参与了国际经济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抓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亚洲各国和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快和台湾劳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台湾制造业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很多台商把工厂搬迁到大陆,产品返销台湾或国外。

目前我国水龙头行业最大型的出口企业均是台资企业。

成霖集团创立于1979年,是目前台湾唯一一家股票上市的水龙头专业制造商,自1990年开始相继在深圳宝安区设立了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成霖五金制品公司及深圳成霖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一条龙工厂,其中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曾连续四年水龙头出口额位居我国首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霖集团开发出500多种各式水龙头,40多种卫浴配件及100多种花洒,拥有GOBO、DANZE、GERBER、FUSION四大自有品牌,其中GOBO与DANZE品牌远销至世界各地,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水龙头品牌。

目前成霖股份在深圳设有3个厂区,主要从事水龙头、卫浴挂具等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公司主要采用自主设计制造(ODM)和贴牌(OEM)业务模式,产品95%外销欧美市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水龙头专业生产商。

青岛成霖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是成霖集团投资亿人民币在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兴建的一个分公司,尚未建设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占地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员工总数超过1万人的完善的卫浴五金产业园地。

目前主要负责部分水龙头的生产与组装,产品主销北美和欧洲,完全按照欧美等国标准,对产品工艺程度和质量要求较高。

成霖集团注重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无论是部门设置还是生产线的布置与优化,都体现着工业工程的思想。

多年来,成霖集团积极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特别致力探索改进生产管理方式,通过贯彻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实施精益生产方法,改进管理手段,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课题来源于青岛成霖装配车间的生产线平衡研究及改善。

虽然IE在成霖集团得到了一定重视和应用,但由于建厂时间短,系统化的企业管理工作未得以深入开展,IE在该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

(1)停工待料。

不合格的进料导致不合格的产品,因进料合格率不高、来料检验不过关等问题,导致多次出现工人停工待料的现象,延误了下几步工序的进行,增加了不合格品的产生比率。

加之工序间半成品较多,产品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返工、甚至报废等质量事故。

(2)生产节奏不协调。

生产忙时,员工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满足交货,造成员工和设备紧绷;生产闲时,员工工作量过小,收入随之减少,易造成员工积极性低落。

另外,生产现场布置不合理,工作时间过长等原因使员工易疲劳,增加了不规范操作和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3)瓶颈制约。

长拉布置不合理、设备研发更新过慢等原因,导致生产环节不协调,产生大量存滞品。

存滞品的存在导致流水线出现瓶颈,产生了不必要的动作和可避免的等待,生产线无法平衡,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工作效率。

本课题以装配车间的DANZE水龙头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的相关知识对装配过程进行优化、改善,努力消除装配车间中的工时浪费、生产中止等不合理现象,减少作业瓶颈,节约物资消耗,减少在制品,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线负荷率的目的,真正实现“一个流”。

其中,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和设计是解决装配线瓶颈的主要手段和关键。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生产线及其平衡的研究现状一百余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有过两次生产方式的变革:一次是本世纪福特的大批量流水生产方式否定了单件生产方式;另一次就是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战胜了大批量流水生产方式。

这两次变革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且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流水生产线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于1914年诞生于美国福特公司,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了汽车成本。

可以说,是福特发明的流水线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

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商品一般是一种完全竞争性产品,其生命周期已经处于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规模化生产,企业往往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竞争优势。

在大量生产的情况,流水生产线是一种生产过程的先进组织形式,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往往采用流水线的形式来达到经济、均衡的效果,流水线的平衡过程就是实现一种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满足市场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的过程。

流水线平衡的方法有两大类型:启发式方法和最优化方法。

尽管最优化方法能找到最优解,但实际应用时十分繁琐,往往一个很小的问题需要构造的模型非常大,计算机耗时也较多。

启发式方法以其简便、易懂、快速和满意赢得了众多管理人员的信赖和欢迎,并被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

最优化方法和启发式算法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启发式内部也局部用到了寻求最优解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