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重点:域名系统

合集下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要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要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要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该章大约占9~10分,一般为6个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都是基本概念。

主要掌握:(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2)计算机的技术指标;(3)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4)软件开发周期;(5)压缩技术;(6)流媒体第一节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特点2. 计算机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并行关系)(1)大型机阶段(50~60年代):●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 电子管计算机,用于计算弹道。

●1958年103计算机(中国)●1959年104计算机(中国)大型计算机经历了4代:●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小型机阶段(60~70年代):第一次小型化●DEC公司(美国数据设备公司):1959年,PDP-1;1965年,PDP-8;1975年V AX-11●我国:1973年DJS130计算机→DJS100系列(3)微型机阶段(70~80年代):第二次小型化●Apple公司:1977年AppleII微型机●IBM公司:1981年,第一台个人PC机●联想(Lenovo):2005年收购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成为第三大PC制造商(4)客户/服务器阶段(即C/S阶段)(80~90年代)(5)互联网阶段(90年代至今)●1969年美国国防部ARPANET——互联网的前身●1983年TCP/IP成为ARPANET的协议标准●1991年我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中科院的高能物理所——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1994年在我国实现TCP/IP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的数据辅助和控制人工网络中的多媒体●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技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时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第二节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根据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硬件由5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 ● 控制器 ● 存储器 ●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2. 计算机的指标(1)位数也称字长,是指CPU 一次能处理多少位的数据(二进制),字长越长,数的表示范围也越大,精度也越高。

2024版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第六章重点

2024版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第六章重点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服务与应用
深入理解了TCP/IP协议族及其 各层的功能,包括应用层、传 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掌握 了HTTP、FTP、SMTP等常见 应用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熟悉了以太网、令牌环网等局 域网技术,以及PPP、帧中继等 广域网技术。了解了VLAN、 NAT等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原 理和应用。
路由器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层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并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器 根据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具有路由表和路由协议等关键功能。
应用场景
路由器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连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企业网和广域网 等场景。路由器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网络地址转换(NAT)、防火 墙等功能。
06
网络安全策略与防护 措施
网络安全威胁类型分析
恶意软件
包括病毒、蠕虫、木马等,通过 感染用户系统获取敏感信息或破
坏系统功能。
网络钓鱼
通过伪造信任网站诱导用户输入 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信 用卡信息等。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无效请求拥塞目标服务 器,使其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漏洞攻击
利用系统或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 攻击,获取非法访问权限。
广域网传输方式与设备
传输方式
广域网主要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传输方式。电路交换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如语音通话;分 组交换则适用于数据业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
主要设备
广域网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Modem)等。路由器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 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调制解调器则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输,或将模拟信号转 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处理。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一、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概念:网络是指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线路或其他传输媒介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2.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等多种形式。

3.O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 TCP/IP协议:是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集合,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等。

5.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6.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7.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8.网关:在通信网络中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转发。

9.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10.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二、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1. 集线器(Hub):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过广播方式转发数据。

2. 网桥(Bridge):用于将不同局域网中的数据包转发。

3. 交换机(Switch):用于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提供更高的数据转发效率。

4. 路由器(Router):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转发,具备网络寻径的功能。

5. 防火墙(Firewall):用于保护网络安全,限制网络访问。

6. 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用于存储和共享文件。

7. 打印服务器(Print Server):用于共享打印设备。

8.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在Web应用中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9.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10.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邮件的发送。

11.POP3协议:邮局协议,用于邮件的接收。

三、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1.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系统,限制网络访问和控制网络流量。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汇编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汇编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汇编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子网划分和路由选择协议2.网络设备和协议:-网卡和交换机的功能和原理-路由器的功能和原理-集线器和网桥的功能和原理-TCP/IP协议族-HTTP、FTP、SMTP等应用层协议-ICMP、ARP、RARP等网络层协议-TCP和UDP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IP、ICMP、ARP等)-网络管理协议(SNMP、RMON等)3.网络管理和安全:-网络拓扑规划和架构设计-网络性能监测和故障排除-网络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网络访问控制和用户认证-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VPN和远程接入技术-网络域名系统(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网络地址转换(NAT)和端口地址转换(PAT)- 网络编程和socket编程4.TCP/IP详解:-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IP、ICMP、ARP、RARP、TCP、UDP等)的功能和原理-IP地址的分配和子网划分-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表的维护-TCP的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UDP的无连接传输特性-TCP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TCP拥塞控制和流量管理5.网络安全:-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防范措施-公钥和私钥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证书认证- 安全协议(SSL/TLS、IPSec等)-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ACL)-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原理和配置-VPN和远程接入技术的安全性管理6.其他相关知识:-网络性能优化和带宽管理-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网络支持-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IPv6的基本特性和部署实践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搭建和管理网络以及解决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都非常重要。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网络设备和协议的配置与调试、网络应用和安全等技能。

以下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详细介绍。

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3.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5.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和应用二、网络设备和协议1.网络设备的硬件和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端口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和管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表的配置与维护、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防火墙的原理、安全策略的配置-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和无线网络的安全2.网络协议和数据包的格式-IP协议的地址划分和子网划分-ICMP、ARP、RARP协议的功能和应用-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DNS的域名解析和递归查询-HTTP、FTP、SMTP、POP3协议的特点和应用3.网络服务和应用-网络文件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网络打印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远程访问服务(RDP、SSH、Telnet)的配置和管理-邮件服务(POP3、SMTP)的配置与管理- WEB服务(IIS、Apache)的配置和管理- 数据库服务(MS SQL Server、MySQL、Oracle)的配置和管理三、网络安全和管理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病毒、蠕虫、木马和间谍软件的特点和防范-DoS和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网络钓鱼、网络欺诈和信息泄露的防范2.网络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的配置和管理-VPN和SSL的配置和应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安全管理-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的设计和管理3.网络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网络性能评估和性能监控工具的使用-网络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流程-网络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的设计与实施四、网络设计和规划1.网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容量规划-网络设备和协议选择与配置-网络安全和高可用性的设计2.IPv6的基本概念和配置-IPv6的地址分配和子网划分-IPv6和IPv4的互联互通3.无线网络的规划和配置-无线网络的频率规划和信道分配-无线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覆盖范围控制以上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强化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1.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IPv4和IPv6)-子网掩码和网络地址-网关和路由-域名系统(DNS)-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环形、星形等)-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网络拓展设备,如交换机、中继器、路由器等2.网络设备和技术-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网络带宽管理和负载均衡-VPN(虚拟私人网络)的配置和管理-WLAN(无线局域网)和Wi-Fi技术3.网络安全-防火墙和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虚拟专用网(VPN)的安全性-数据加密和认证(如SSL和TLS协议)-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急响应4.互联网和云计算-互联网的发展和结构-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使用场景-虚拟化技术和云平台的配置和管理-云存储和云备份技术-高可用性和容灾技术5.网络协议和服务-TCP/IP协议和IPv6协议-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网络服务和应用,如HTTP、FTP、SMTP等-网络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6.网络维护和管理-网络规划和设计-IP地址分配和管理-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网络故障排除和维修-网络性能调优和优化7.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策略-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隐私-网络攻击和黑客技术-防御网络攻击和入侵的方法和工具8.无线网络和移动应用-无线网络标准和技术,如Wi-Fi、3G/4G等-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措施-移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移动设备管理和远程访问控制-移动应用测试和性能优化。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2024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网络基本知识1.网络的定义和概念:网络是将各种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网络的分类:按作用范围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网络。

3.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TCP/IP协议族:互联网协议族,包括IP、TCP、UDP、FTP、HTTP、DNS等常用协议。

二、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的分类: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集线器、网卡等。

2.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交换机工作在二层,通过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路由器工作在三层,通过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3.网关的作用: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递。

4.集线器的作用:将多个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消息转发。

三、网络协议与服务1.IP协议: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子网掩码和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等知识。

2.TCP和UDP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UDP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3.DNS服务:域名系统,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

4.DHCP服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给网络设备。

四、网络安全1.防火墙:网络边界设备,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

2.VPN:虚拟私有网络,通过加密方式在公网上建立安全的隧道,提供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的安全保障。

3.IDS和IPS: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用于监控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和防止恶意攻击。

4.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五、网络管理1.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在网络中监控和管理设备。

2.VLAN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将一个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隔离和交互。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络技术》知识点总结计算机三级《⽹络技术》知识点总结第⼀章重点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关系):⼤型机阶段(经历四⼩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络与⾮对等⽹络的概念)和互联⽹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个使⽤TCP/IP协议的。

在1991年6⽉我国第⼀条与国际互联⽹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学的直线加速器中⼼。

在1994年实现4⼤主⼲⽹互连(中国公⽤计算机互联⽹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Cernet、中国⾦桥信息⽹ChinaGBN))2、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类:⼤型主机、⼩型计算机、个⼈计算机、⼯作站、巨型计算机、⼩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类:服务器、⼯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器(CRT、LCD)、操作系统(OS)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主频来表⽰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程、⼈⼯智能、⽹络应⽤。

(补充实例)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特性(芯⽚、板卡、设备、⽹络)与软件系统具有⽐特特性。

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主要⽤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了RISC 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8、安腾芯⽚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主要⽤于服务器和⼯作站。

安腾采⽤简明并⾏指令计算(EPIC)技术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1) 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重点:域名系统
1、互联网的命名机制
互联网利用IP地址识别主机,不便于记忆,使用字符串记忆主机好读易记(域名系统诞生)。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机名的管理和主机名-IP地址映射问题
命名机制遵循的原则:
全局唯一性:特定的主机名在互联网上是唯一的。

名字便于管理:能够方便地分配名字、确认名字和回收名字。

高效地进行映射:IP地址与域名之间存在映射需求。

高效的命名可高效映射。

命名方法:
(1)无层次命名机制:
简单字符串组成,没有进一步结构。

只能适应于主机不经常变化的小型互联网。

该机制实际已经淘汰。

(2)层次命名机制
在名字中加入结构,而这种结构是层次型的。

具体说,主机名被划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之间存在层次关系。

层次命名机制对名字的管理非常有利,类似树状结构。

(3)TCP/IP互联网域名
TCP/IP互联网中所实现的层次型名字管理机制称为域名系统(DNS)。

域名系统的命名机制称为域名(DN)。

一个完整的域名是从一个结点到根结点路径上结点标识符的有序序列组成。

其中
结点标识符用.间隔。

(4)Internet域名
作为大型互联网,Internet规定了一组正式通用的标准符号,形成了顶级域名(如国家或组织域名)。

然后再分二级域名,依次类推。

顶级域名采用组织模式和地理模式两种划分方法。

int(国际组织)mil(军事组织)
2、域名解析
域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方便记忆,不能用域名通信,所以需要将域名映射转换为IP地址,称为域名解析。

(1)TCP/IP域名服务器与解析过程
借助域名服务器运行一个服务器软件,完成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在服务器中保存它所管辖的域名与IP地址的对照表。

请求域名解析服务的软件称为域名解析器。

在TCP/IP互联网中,对应域名的层次结构,域名服务器也构成一定的层次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算法。

从根节点到叶结点,一定能找到所需要的名字-地址映射。

域名解析有两种方式: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

递归解析:可一次行完成全部名字-地址变换。

反复解析:每次请求一个服务器,不行再请求别的服务器。

(2)提高域名解析效率
解析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

大部分域名解析都可以在本地服务器中完成,如果能在本地
服务器中直接完成,无需从根开始遍历域名服务器,提高效率。

当然如果本地不能解决,则需要借助其他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的高速缓冲技术
域名解析从根向下解析增加网络负担,开销很大。

在互联网中可借用高速缓存减少非本地域名解析的开销;所谓高速缓存是在域名服务器中开辟专用内存区,存储最近解析过的域名及其相应的IP地址。

服务器一旦收到域名请求,首先检查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否存在本地,如果是,则本地解析,否则检查域名缓冲区,如果是最近解析过的域名,将结果报告给解析器,否则再向其他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

为保证缓冲区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有效性,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a)域名服务器向解析器报告缓冲信息时,需注明是非权威性映射。

并给出获取该映射的域名服务器IP地址。

如果注重准确性,可联系该服务器。

(b)高速缓存中每一映射都有一个最大生存周期,规定该映射在缓存中保留的最长时间,时间到,系统将它删除。

主机上的高速缓存技术:主机将解析器获得的域名-IP地址对应关系存储在高速缓存中,先找高速缓存,在找本地域名服务器。

3、对象类型与资源记录
(1)对象类型与类别
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对象,域名系统中每一条目都被赋予了类型属性,这样一个特定名字就可能对应域名系统的若干条目。

域名还被赋予类别属性,标识使用该域名对象的协议类别。

(2)资源记录
域名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都被放置在资源记录中。

每一条资源记录通常有域名、有效期、类别、类型和域名的具体值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