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训练附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变焦潢头成像板A.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答案】D【解析】【详解】A.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的,A错误;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那么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更靠近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大,焦点不可能在a点,B错误;C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那么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更远离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小,焦点不可能在c点,可能变在b点,C错误、D正确.2.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透镜表面有一只小虫,墙上能看到小虫的像B.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D.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应将手机屏幕调亮一些,使周围的环境暗一些【答案】C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详解】A.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虫在透镜表面,意味着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则不能在墙上成像,故A错误;B .投影仪所成的像与透镜的距离较大,若眼睛贴近透镜,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 错误;C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将手机靠近透镜相当于将物体靠近透镜, 那么像会变大,且像距变远,所以应将透镜离墙远一些,故C 正确;D .将手机屏幕调亮,是让物体本身光线更强,成像更清晰,而环境暗一些可避免环境光 线对成像的影响,故D 正确。
2020-2021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一个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弹簧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机械能发生了转化A.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B.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C.只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D.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玩具弹簧放在斜面上端,将弹簧弯曲一定程度后释放,弹簧沿斜面向下翻滚.首先将弹簧作为一个简单对象考虑,向下翻滚过程中,质量不变,但高度降低了,所以重力势能会减小;弹簧弹起后,另一端接触斜面时,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且减小的重力势能,会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即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大;弹簧弹起时,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所以这个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发生了转化,故D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已经不存在了,推力对它没有做功,A错误;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水桶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即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手的拉力对水桶没有做功,B 错误;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是向上的,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正确;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在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没有做功,D 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 ,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 ,重物在时间t 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 M m +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M M m + C .拉力F 的功率为Mgh t D .拉力F 的功率为()2M m gh t+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AB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 G h Mgh ==物有用总功为()()W G G h M m gh =+=+总物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 Mgh M W M m gh M mη==+=+总有用 故A 正确,B 错误;CD .拉力F 的功率为 ()M m gh W P t t+==总总 故CD 错误。
★试卷3套精选★重庆市2020年中考物理终极压轴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图示实验中,导线框绕底部有磁铁的电池转动,下列选项中能解释其原理的是的是A.B.C.D.【答案】B【解析】导线框绕底部有磁铁的电池转动的原理是电动机,即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A.当闭合开关后发电磁铁下面会吸引铁钉,故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有电源,即闭合开关后,有电流通过的金属棒由于受力而发生运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即是电动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C.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即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C不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后,当金属棒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时,其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流表就会有示数,即通过运动产生电能,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答案】D【解析】AB.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因此温度为0℃时,水、冰都可以存在;故AB错误;CD.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因此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热敏电阻R 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当温度降低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R1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平方之比变小D.电路消耗总功率与电源电压之比变小【答案】D【解析】AB.由图可知,热敏电阻R t和定值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得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由I=UR可知,电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AB错误.C.由P=I2R知,R1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平方之比等于R1的阻值,因此,R1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平方之比不变,故C错误;D.由P=UI知,电路消耗总功率与电源电压之比等于电路电流I,由以上分析可知,电路电流变小,即电路消耗总功率与电源电压之比变小,故D正确.4.在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安培最早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伏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值D.伽利略在牛顿等人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欧姆最早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得出了惯性定律,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C选项正确,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考点:物理学史5.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踏青时将玻璃瓶随意丢弃在山林中B.夏天,室内没有人时空调及时关闭C.秋天,游玩时将剩余的矿泉水收集后再利用D.冬天,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电热水器【答案】A【解析】A.春天,相对来说空气比较干燥,若把玻璃瓶随意丢弃在山林中,玻璃瓶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阳光强烈时容易引发山林火灾,故A错误;B.夏天,从节约能源方面来说,室内没人时应及时关闭空调,避免浪费电能,故B正确;C.秋天,游玩时将剩余的矿泉水收集再利用,一方面可以避免瓶中水对光线会聚发生火灾,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D.冬天,太阳能热水器只要做好防冻措施,就可以正常使用,不但节约能源,而且环保,故D正确.6.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当开关S闭合后,三块电表均有示数.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①示数不变B.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C.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①示数变小D.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③示数不变【答案】D【解析】当电阻并联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分支,一路经过R1,另一路经过电表③和R2,然后共同经过电表①回到电源负极,因此①③是电流表,电流表①测量总电流,电流表③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压表②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则电压表②的示数不变,故B 错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总电流变小,电流表①示数变小,故A错误;当电阻串联时,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经过R1、R2、电表②回到电源负极,①③均为电压表,并且电压表①测量R2两端电压,电压表③测量电源电压;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③的示数不变,故D正确;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变大,电压表①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7.如图所示的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钓鱼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钓鱼竿是省力杠杆,B点是支点B.A点是支点,使用钓鱼竿可以省功C.钓鱼竿是省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更省力一些D.钓鱼竿是费力杠杆,它的好处是可以省距离【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的钓鱼竿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A是支点,B是动力的作用点,C是阻力的作用点,因此钓鱼竿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又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BC错误,D 正确.8.以下是一双吃饭用的木筷的“自述”:其中违背物理原理的是()A.“当我斜插在玻璃水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向上弯折了”B.“当人们在餐桌上使用我时,我一定是省力杠杆”C.“当我放在水中,我会漂浮在水面上”D.“将干燥的我接入电路,我拒绝电流从我身上流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物体的像应该在真实物体的上方;B、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而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C、根据木材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小判断木筷放到水里的漂浮情况;D、导体能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A、由于光的折射,筷子斜插在玻璃杯中时,看到的水面以下的部分都向上偏折,所以看到筷子好像从水面处折断了,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B、筷子在餐桌上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本选择项的描述是错误的;C、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筷放到水里,会飘浮在水面上,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D、木筷是绝缘体,所以接入电路,电流不能从筷子上流过,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杠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绝缘体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杠杆、密度、导电性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9.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C.跳高运动员跑过杆后会落向地面D.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答案】C【解析】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详解】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后起跳,起跳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能利用了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C、跳高运动员跳过横杆后,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从最高点落向地面,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符合题意;D、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C.10.我国电力供电系统全球领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0广东中考物理押题密卷(含答案)

2020广东中考物理押题密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院内常利用红外线灭菌B.5G通信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2.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比在水中传播快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000 HzC.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3.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湖水结冰B.雾气消散C.露珠形成D.冰雪消融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出现向后倾的现象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且由定位挡板限制只能在电阻上滑动.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h.已知电流增大时,油量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A.油面下降时,油量表指针向右偏转B.定值电阻R0没有作用C.油量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D.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油量表的电流越小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病人发高烧时,可以用冰块辅助降温,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病人的内能.冰块从冰柜里取出来时,它的周围会出现“白雾”,这是一种(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这些“白雾”在空中会(选填“上升”或“下沉”). 9.如图所示,小球A静止在木块上,将钢球B从高为h的位置由静止释放,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向右运动,小球A落到正下方.钢球B下落过程中动能;若不考虑空气阻力,钢球B的机械能(前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木块被撞出后,小球A由于具有没有随木块一起运动.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10.如图所示为一款多功能“魔镜”,它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图中的小馨距离“魔镜”0.5 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m,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1.我国核动力潜艇“长城号”利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提供动力,核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潜艇在上浮过程中,尚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小明同学用20 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 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 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J;一个皮球落地后弹起,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皮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总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13.如图是电阻A、B的I-U图象.由图可知:B电阻的阻值是Ω;将电阻A、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3 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V;将电阻A、B并联后接入某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 A时,A两端的电压是V.14.在家用电器调查活动中,小亮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2 min,测得家中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转盘转了70 r,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为W;若不计能量损失,这段时间内热水器中50 L的水可升温℃.由于热水器的功率远大于冰箱,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热水器的电源线比冰箱的要(选填“粗”或“细”).[已知ρ水=1.0×103 kg/m3,c水=4.2×103J/(kg·℃)].三、作图题(共7分)15.(1)如图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焦点F的一条光线,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①光源S的位置;②光线ab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请将图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和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光线很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图(1)图(2)图(3)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1分)16.(7分)(1)如图甲,体温计的示数为℃,若没有甩就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为37.5 ℃的人的体温,测得的读数为℃;如图乙,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为cm;如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为确定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量一小块矿石的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则小矿石的质量为g;用量筒测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该小矿石的体积为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矿石的密度为kg/m3.图(1)图(2)17.(6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18.(8分)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认为应该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实验 次数 钩码重 量G /N 钩码上升 高度h /m 绳端拉 力F /N 绳端移动 距离s /m 机械效率 1 4 0.1 1.8 0.3 74% 2 8 0.1 3.3 0.3 81% 3 12 0.1 4.5 0.3(3)请将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4)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5)完成上面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改变实验器材的组装进行拓展探究.请按照示例写出一种不同的方案.项目 更换或改变实验器材的组装及操作装置简图 探究的问题示例 将滑轮组绕线改为动滑轮由2段绳子悬挂探究滑轮机械效率与绳绕线方式的关系拓展探究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19.(6分)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如图所示,一款质量为2 t 的无人驾驶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20 min ,无人驾驶汽车在这个过程中的功率为4×104W.求在这段时间内(g 取10 N/kg ): (1)无人驾驶汽车对平直公路的压力; (2)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距离;(3)无人驾驶汽车的牵引力.20.(7分)图甲是办公室和教室常用的立式饮水机,图乙为饮水机的铭牌参数,图丙为饮水机内部简化电路图.S是温控开关,R1是调节电阻,其阻值为198 Ω,R2是供热电阻.(1)当开关(选填“断开”或“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2)现将装满水箱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初温为20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c水=4.2×103 J/(kg·℃),ρ水=1.0×103 kg/m3](3)当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时,供热电阻的功率是多少?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7分)21.(6分)小轿车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汽车结构和使用中应用了较多的物理知识.请你结合平时对汽车的结构的了解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从力学、热学、电学的角度指出一个应用物理知识的构造部件或使用,并指出其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汽车构造部件或使用物理知识示例:力学 汽车的方向盘表面做得比较粗糙 汽车的方向盘做得很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力学 热学 电学22.(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光敏电阻是一种阻值会随光照射强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的元件,它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物理学上用“光强”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光照射强度,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 ),某光敏电阻R 2的阻值与光强E 之间的关系如表格数据所示.生活中,路灯的工作状态是自动控制的,其主要元件是光控开关中的光敏电阻R 2.开关S 2的状态由R 2两端的电压决定.光照足够强时,R 2两端的电压很小,开关S 2处于断开状态,ab 接触,路灯L 关闭.当光强降为15 cd 时,R 2两端的电压刚好升至3 V.此时,开关S 2自动闭合,ac 接触,路灯打开.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6 V.(1)下列能够用来制作光敏电阻材料的是 . A.铜 B.塑料 C.硅 D.碳(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其阻值R 随光强E 变化的规律,空格中的电阻大小为 Ω.光强/cd 5 10 15 20 25 R 2的阻值/Ω 60 30 20 12(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乙上描点并作出电阻与光强关系的图象. (4)当R 2两端的电压为2 V 时,光照强度为 cd.(5)为了节约能源,使路灯更晚一些打开,应该对控制电路做怎样的调整?(光敏电阻不更换,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3.(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空调热水器空调热水器,又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工作过程中空调热水器通过一种工作媒质在蒸发器里迅速变成气态,再经过压缩机(消耗少量电能)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在冷凝器中重新变成液态,达到给水加热的目的.空调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产生相同的热水量,比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的能量更高.热水产出率和能效比是衡量空调热水器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热水产出率是指该热水器当进水温度为20 ℃,出水温度为50 ℃时,每小时可出热水的体积数,能效比是指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电能的比值.下表为两种型号“空调热水器”在进水温度20 ℃时测定的部分参数.(1)水箱中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2)空调热水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所消耗的电能.(3)下列关于空调热水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工作媒质在冷凝器中不断吸热B.空调热水器消耗的电能越少,其能效比越高C.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热水吸收的热量一部分来自于电流产生的热量D.压缩机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工作媒质的内能(4)A 型热水器正常加热过程中,每小时流经冷凝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J,其能效比为.(5)若 B 型热水器的能效比为4.2,则它的热水产出率为L/h.型号 A B出水温度/℃50额定功率/kW 1 2额定电压/V 220热水产出率/(L/h)100环境温度范围/℃-10~502020广东中考物理押题密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D2.A3.A4.A5.A6.D7.D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热传递液化下沉9.增大不变惯性10.0.5不变绿11.核裂变不可再生不变12.2000减少13.10 4.5 2.014.2 100 1.2粗三、作图题(共7分)15.(1)(2)(3)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1分)16.(7分)(1)36.937.5 1.25 2.8(2)2610 2.6×10317.(6分)(1)液化(2)98温度保持不变(3)等于不会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18.(8分)(1)匀速(2)不正确摩擦(3)89%(4)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换用轻一些的动滑轮画图如下探究滑轮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的关系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19.(6分)解:(1)无人驾驶汽车对平直公路的压力为:F=G=mg=2 000 kg×10 N/kg=20 000 N;(2)t=20 min=13h,由v=st可得,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vt=72 km/h×13h=24 km;(3)无人驾驶汽车的速度为72 km/h=20 m/s;由P=Fv可得,无人驾驶汽车的牵引力:F=Pv =4×104W20m/s=2 000 N.答:(1)无人驾驶汽车对平直公路的压力为20 000 N;(2)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24 km;(3)无人驾驶汽车的牵引力为2 000 N.20.(7分)(1)闭合解:(2)由ρ=mV可得水的质量:m=ρV=1.0×103 kg/m3×2×10-3 m3=2 kg,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2 kg×(100 ℃-20 ℃)=6.72×105 J;(3)当开关闭合时,R1被短路,只有R2接入电路中,此时处于加热状态,由P=U2R 得R2的阻值:R2=U2P加热=(220V)22200W=22 Ω,当开关S断开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两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串=R1+R2=198 Ω+22Ω=22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UR串=220V220Ω=1 A,则供热电阻R2的功率:P 2=I2R2=(1 A)2×22 Ω=22 W.答:(2)现将装满水箱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6.72×105 J;(3)当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时,供热电阻的功率是22 W.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7分)21.(6分)力学:当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遇到危险而紧急刹车时,司机会向前倾倒因为原来司机和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体上部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而脚已随车停止了运动,因而身体会向前倾倒热学: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电学:车头的两盏大灯的连接方式车头的两盏大灯是并联连接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给分)22.(5分)(1)C(2)15(3)如图所示(4)30(5)增大R1的阻值23.(6分)(1)热传递(2)大于(3)D(4)1.26×107 3.5(5)240。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a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
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b )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则( )A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B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C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D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从图(a)可以看到,h h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那么可得''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p p gh gh g h h ρρρ∆=-=-=-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p p p gh gh g h h ρρρ∆=-=-=-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还可以知道甲液体、乙液体在大底面积1S 和小底面积2S 的容器中时的体积关系式是''12V V S h S h ===甲甲甲甲 ''21V V S h S h ===乙乙乙乙式子变换可以得到'21S h h S =⋅甲甲,'12S h h S =⋅乙乙,代入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21211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甲甲甲甲甲甲'''11222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乙乙乙乙乙乙两式相减可得到()''''211212121212-----h S h S S S S S p p gh gh g S S S S S S ρρρρ-∆∆=⋅⋅=⋅甲甲乙乙甲乙甲甲乙乙因为p p =甲乙,12S S >,那么12p S p S >甲乙即在(a)图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可知G G >甲乙因为'2G h S ρ=甲甲甲、'1G h S ρ=乙乙乙,可知''21-0h S h S ρρ>甲甲乙乙所以-0p p ∆∆>甲乙即p p ∆>∆甲乙;故选A 。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含答案

24.如图所示,是在 A 点画出吊起重物 G 所用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
25. (1)在图中画出茶壶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2)小球静止在由竖直的墙壁和平直的地面组成的墙角.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 A,它与传送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 力,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21.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 ________;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而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游戏的人耳中.
22.钢球沿 20m 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 25m 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 滚动时间分别是 5s 和 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 速度是________m/s.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 23.如图中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旁,请你在图上标明: ①电源的正负极;②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
A.甲电机相当于电动机,乙电机相当于发电机 B.甲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C.乙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灯泡亮度发生改变 2.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没有必要接地 B.开关可以接在电灯和零线之间 C.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安装漏电保护器 D.使用试电笔时,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将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 向左 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甲乙电机的转速不变,甲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灯泡的实际 功率不变,亮度不变,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用是制成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 电流)制成的. 2.C 【解析】【解答】解:A、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必须接地,防止因金属外壳带电而发 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更换灯泡时易发 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安装漏电保护器,此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使用试电笔时,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就无法使用,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 C. 【分析】(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2)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3)安装漏电保护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路电流过大造成火灾或触电事故的发生;(4)用 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才能使用. 3.D 【解析】【分析】在分析电路中应先把电路简化,电压表先忽略掉(设想它的内阻无穷大, 因为他的目的在于测量电压,内阻小了不好,这和电压表的测量原理有关),电流表内阻无穷 小,全部换成 导线代替,简化完成后在分析一下吧。------电路是一个典型两电阻 r1、r2 串联电路,滑动 变阻器 R2 的滑片 P 向左滑-------电阻变大-----电压不变-----电流变小,电压表 v1 测量的 电压 就是电源的电压---------不变. 故选:D 4.C 【解析】【解答】解:A、焦耳(J)是电功(电能、热量)的国际单位;故 A 错误; B、伏特(V)是电压的国际单位,故 B 错误; C、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 C,故 C 正确; D、安培(A)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 D 错误. 故选 C.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则( )A .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B .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C .甲对地面的压力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D .甲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CD .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此时甲、乙对地面压力为F G gV ρ=+甲甲甲甲 F G gV ρ=+乙乙乙乙由题意,可知G G =甲乙,V V =甲乙,ρρ甲乙>,则F F 甲乙>,故C 、D 错误;AB .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后,二者对地压强分别为G gV p S S ρ=+甲甲甲甲甲甲G gV p S S ρ=+乙乙乙乙乙乙由于G G =甲乙,V V =甲乙,ρρ甲乙>,则G G S S <甲乙甲乙gV gV ρρ>甲甲乙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也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故A 正确、B 错误。
故选A 。
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 .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C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 .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所以,P 甲>P 乙,而F G m g ==甲甲甲,F G m g 乙乙乙==, 所以,m g m gS S =甲乙甲乙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甲乙对海绵压强相等,P 甲剩=P 乙剩,即:m g m gm g m g S S --=乙甲乙剩甲切甲乙所以,m 甲切>m 乙切,故AB 错误;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的压强可用P ρgh =求解. 因为P 甲剩=P 乙剩,所以,gh gh ρρ=甲乙甲剩乙剩, 由图可知,h h 甲剩乙剩>,所以ρρ<甲乙. 因为m 甲切>m 乙切,V Sh =,m V ρ= 所以:m m g g S S >甲切乙切甲乙,即:S h g S h g S S ρρ>甲甲乙乙甲切乙切甲乙所以,h 甲切>h 乙切,C 正确,D 错误. 故选C.3.如图,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至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将他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p '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 ∆甲、p ∆乙。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押题卷解析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磁极的磁感线B.光的折射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杠杆的力臂2.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B.如果有人触电要先断电后救人C.用电器失火时,不能向用电器泼水灭火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3.现有L1“6V3W”和L2“6V9w”两只小灯泡,若将两灯串联接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泡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的额定电流相同C.灯L1可能被烧毁D.灯L2可能被烧毁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则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和电流表A2所用量程分别为()A.1∶1;可能为0.6安B.1∶1;一定为3安C.1∶5;可能为0.6安D.1∶5;一定为3安5.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6.10月17号上午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飞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飞船的机械能总量不变B.飞船的机械能总量增加C.飞船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D.飞船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7.如图所示,把一个重1ON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后让其浸人水中,当把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F1=8N,如图甲所示,当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吋,细线对物体的拉为F2,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2:1B.物体的体枳为2×10﹣1m3C.物体的密度为2.5×lO3kg/m3D.因为水的质量没变,所以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8.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拉吊环和秤钩,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两人的用力情况是()A.两人各用10N的力B.两人各用5N的力C.一人用了3N,一人用了7N的力D.一人用10N的力,另一人没有用力9.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图2中考物理压轴题训练
一、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力分别是0.9牛和0.8牛,酒精的密谋为
0.8×103 kg/m 3。
1.分析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
2.求小球的密度
解: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不漂浮,或悬浮或一漂一悬,则应有:
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不可能;
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为沉底,则应有:
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也不可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时,只能是一漂一沉。
又因为,所以小球在水中一定是漂浮,在酒精中一定是沉底的。
(2)因小球在水中漂浮,
∴ ①
由已知条件:
得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二、体积为1.0×10-3m 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
器的底面积为0.04m 2(g 取10N/kg )。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
②木块的重力;
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①5N ;②5N ;③125Pa ;④0.83×103kg/m 3
三、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的阻
值为10欧姆,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b 点,电压表与的示数之比为5:7,R 2与R 消耗的功率之和是R 1消耗功率的4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