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20澳门特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7-23 货币供应
中国统计年鉴2020香港特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6-44 消费价格指数

3.41 3.28 6.75 11.25 2.89 3.13 1.90
98.5 100.2 100.2 100.1 100.7
99.4 101.0
93.3 101.8 101.7 102.2 103.7
99.6 106.0
89.9 103.8 103.1 102.7 103.6
98.6 110.6
88.1 105.6 104.4 104.0 101.4
97.1
106.5 110.2 109.5 111.7 108.1 107.6 101.3
烟酒 衣履 耐用物品 杂项物品 交通 杂项服务②
教育服务 资讯及通讯服务 医疗服务
0.26 3.88 5.53 3.77 9.84 20.51 4.91 1.57 3.24
100.4 99.8 98.5
100.1 99.8
2019
110.1 115.6 112.6 121.1 113.3 112.2 123.2
甲类消费价格指数 总指数 食品 外出用膳 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 住屋① 私人房屋租金 公营房屋租金 电力、燃气及水 烟酒 衣履
100.00 27.29 17.74 9.55 34.29 29.92 1.94 2.67 0.54 3.21 4.65 3.56 7.98 15.81 3.91 2.33 2.60
100.00 34.37 20.99 13.38 33.77 26.51 5.44 3.85 0.75 2.57
100.6 101.0 101.0 100.9 101.0 101.2 100.0
99.9 100.2
99.5
103.5 104.6 104.5 104.7 105.2 104.8 107.2 101.4 102.3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3-28 分地区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2019年)

参观展览 人次
(万人次)
61373 1190656
62
5427
1266 1067 1713 1044
784
15510 20317 45575 39483 33023
1982 710 884
40720 22973 28477
2151 6153 7846 2340 4176 1688 3623
23771 72873 84904 45855 44544 39590 63898
95.2 107.2
2488 4763 7415 3020 3055 1901 7728
26.17 69.58 105.62 51.28 40.31 27.58 78.75
379 1969 3519 1508 1050 1261 2426
213.77 390.43 1191.49 329.11 211.69 225.13 356.86
559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24
598
0.63
32
444
86
43
1901
0.61
229
1598
548
206
4172
0.50
284
2739
995
98
1606
0.44
84
930
392
151
2338
0.48
65
1693
486
81
245
0.70
1
38
6
111
2097
0.54
9.71 38.87
6643 12545 12994
中国统计年鉴2020香港特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6-15 香港特区国际收支平衡

2019#
1760 -1260 1747 1482
-209 -2470
-7 713 -3187
88 -166
89 710 -89
2018#
1059 -2530 2469 1348
-228 -1751
-16 1728 -6164
332 2445
-76 691
76
注:①根据国际收支 平衡的会计常规,某
②经常账户差额 的正数值显示盈余而
由于对外资产 的增加是属于借方记
③在国际收支平 衡架构下储备及非储
导致的影响并 没计算在内。
④原则上,贷方 和借方各项记账的净
992 2305 -2820
491 2820
2016
985 -1297 1866626 -210 -1011来自-4 4478 -4696
363 -1064
-89 26 89
2017
1218 -1785 2054 1156
-206 -765
-6 1869 2642
618 -3381 -2505
-454 2505
26-15 香港国际收支平衡
单位:亿港元 标准组成部分①
2015
经常账户② 货物 服务 初次收入 二次收入
资本及金融账户② 资本账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金融衍生工具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③
净误差及遗漏④ 整体的国际收支
796 -1773 2346
444 -221 -1286
-2 7948 -9709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年鉴一、引言中国统计年鉴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一本全面反映国家及各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综合性年度统计资料参考书。
本文对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以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以深入了解。
二、综述2020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然而,中国通过坚定的领导和科学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GDP总量看,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1.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
这表明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尤其是在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加快至6.5%,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人口与就业2020年,中国的总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年末总人口为14.79亿人,较上年增长0.39%。
同时,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人口比例达到了60.6%。
在就业方面,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2万人,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
同时,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政府的积极就业政策。
四、农业与农村中国的农业产量在2020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全年粮食产量为6.42亿吨,比上年增长0.9%。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进步。
农村贫困问题在2020年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全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100万人。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扶贫工作的持续投入和多项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五、工业与服务业2020年,中国的工业产能稳步提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更加显著,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务业在2020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
尤其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投资与消费202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比上年下降3.1%,这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和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的影响。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是中国统计年鉴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统计年鉴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参考资料,全面记录了这一年度中国各个领域的数据和统计情况,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经济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5.9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3%。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这一成绩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举措,包括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国际市场份额等。
二、就业形势2020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6%,低于政府设定的6%的目标线。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了814万人。
三、居民收入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较为平稳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72元,同比增长4.7%。
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所提升,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9336元,同比增长 4.6%。
四、工业生产202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
虽然受到疫情和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中国工业生产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五、农业生产2020年,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增产稳产。
粮食产量达到了66916亿斤,增长了0.9%。
此外,畜禽肉产量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86.31亿斤,增长了1.2%。
六、贸易外汇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2.16万亿元,承受了世界经济低迷和疫情等多重压力,但贸易总额仍然实现了较稳定的增长。
其中,出口总额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1%;进口总额为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七、科技创新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63.9
98.4
98.8
45.4
96.7
97.3
3.7
14.1
14.4
33.2
31.9
4753
6120
6272
445
1093
1819
1764
60.81 1.62 5.56
56.50 1.98 6.84
56.48 1.81 6.66
53.9 927.3
83.0 3885.6
137.1 5048.5
145.8 5221.3
0.4
19.1
126.0
128.0
0.0
6.7
112.2
农村贫困发生率(2010年标准) (%)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外债
偿债率
(%)
负债率
(%)
债务率
(%)
能源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18.25 6.25
12.00
5.3
385 385 2.57 97.5 30.8 30.5
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 (%)
城市市政建设
用水普及率
(%)
燃气普及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注: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的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按2000年可比价计
2018年、2019年按2015年可比价计算 。
10.8
16.8
25.9
16.8
60.3
63.0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