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疼痛的护理是晚期肿瘤病人的一个重要问题
癌症患者在晚期阶段护理

癌症患者在晚期阶段护理癌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它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癌症的晚期阶段,患者需要得到特殊的护理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并提供精神支持。
下面将介绍癌症晚期患者在护理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疼痛管理是癌症晚期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癌症晚期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因此,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疼痛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这包括使用药物疼痛管理、物理疼痛管理和心理疼痛管理等。
同时,护士还应该进行疼痛评估的定期复查,以确保疼痛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癌症晚期患者常常面临着身体功能的衰竭,因此,饮食和营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饮食偏好和口味,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体重和肌肉质量的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护士可以考虑使用辅助喂食或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以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
另外,癌症晚期患者还需要进行终末关怀和病患交流。
终末关怀是指在癌症晚期阶段,为患者提供身心的支持和照顾,使他们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得到关爱和安慰。
终末关怀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对自己的决策有所了解和认同。
最后,癌症晚期患者护理还涉及到家庭和社区的支持。
护士可以与患者的家人和社区合作,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支持。
这包括家庭护理指导、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安宁疗护团队的配合等。
通过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可以更全面地满足患者和家庭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总之,癌症晚期患者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通过疼痛管理、饮食和营养管理、心理支持、终末关怀和家庭社区的配合等措施,可以提供全面且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为他们的家人和社区提供支持。
肿瘤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肿瘤护理论文范文大全肿瘤护理是指对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进行的专业护理,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支持。
以下是几篇肿瘤护理论文的范文摘要:1.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本文探讨了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通过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肿瘤患者疼痛管理本文着重讨论了肿瘤患者疼痛的评估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疼痛管理的个体化方案。
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疼痛管理中的重要性。
3.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本文分析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的方法。
讨论了如何通过合理膳食和营养补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4. 肿瘤患者家庭护理本文探讨了家庭护理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家庭成员的教育、患者日常生活的照顾以及家庭环境的调整。
强调了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5. 肿瘤患者康复护理本文讨论了肿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需求,包括身体功能的恢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的重建。
提出了康复护理的策略和方法。
6. 肿瘤患者姑息护理本文分析了姑息护理的概念、目标和实施方法。
讨论了如何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姑息护理,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7. 肿瘤护理中的伦理问题本文探讨了肿瘤护理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如患者自主权、信息披露和生命终止决策等。
提出了护理人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8. 肿瘤护理中的跨文化问题本文讨论了跨文化护理在肿瘤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需求和护理差异。
提出了跨文化护理的策略和实践。
这些范文摘要提供了肿瘤护理领域的不同视角和研究重点,为护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
癌痛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癌痛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癌痛病人的护理是肿瘤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癌痛病人护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不包括以下哪项?A. 疼痛部位B. 疼痛性质C. 疼痛强度D. 病人的血压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癌痛病人护理的目标?A. 减轻疼痛B. 改善生活质量C. 完全消除疼痛D. 提供心理支持答案:C3. 癌痛病人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是?A.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 数字评分法(NRS)C. 言语评分法(VRS)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判断题1. 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应该只关注疼痛的强度。
(错误)2. 癌痛病人的护理中,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3. 癌痛病人的疼痛管理只需要医生参与,不需要护士的参与。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癌痛病人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癌痛病人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评估疼痛,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计划,使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定期监测疼痛和治疗反应,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2. 描述癌痛病人护理中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答案: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冷热敷、按摩、音乐疗法、冥想和正念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和改善情绪。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位晚期肺癌患者,主诉持续性胸痛,疼痛评分为7分(VAS),请问作为护理人员,你将如何进行护理?答案:针对这位患者,护理措施应包括:- 详细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和影响因素。
- 与医生沟通,根据疼痛评估结果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 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疼痛管理的知识,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带来的情绪困扰。
- 监测疼痛控制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护理工作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指导进行。
品管圈——降低癌痛患者爆发痛的发生率

who:收集数据的圈员
xxx、xxxx
when:收集数据时间
2024年6月14日—2024年7月14日
where:收集数据地点
科
what:收集对象
病区肿瘤患者癌痛总人次
why:收集数据目的
癌痛患者中爆发性癌痛发生率
how:收集数据的方法
病区肿瘤患者癌痛总人次
how many:查阅期间肿瘤患者癌痛人次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是否真因
医护患沟通力度不足
12
34.29%
34.29%
真因
缺乏足够处理癌痛的知识与技能
9
25.71%
60.00%
真因
对癌痛程度评估不足
6
17.14%
77.14%
真因
宣传不到位
5
14.29%
91.43%
非真因
管理制度不完善
3
8.57%
100%
非真因
合计
35
100%
100%
07
对策实施:实施者:全科人员实施时间:2023.11.01-11.30实施地点:科实施内容:1.定时晨晚间护理,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对待特殊况且的患者更应多加注意。2.根据病人的病情,指定合理有效的食谱。对癌痛患者要进行“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疼痛照顾模式。3.进行开展公休座谈会,行癌痛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4.强调患者止痛药是按时服用,而不是按需服用,并解释原因。采用手机自设闹铃提醒肿瘤疼痛患者按时服药,使止痛药物保持稳定的血液浓度,保证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
聚焦肿瘤安宁疗护,坚守生命尊严谢幕

聚焦肿瘤安宁疗护,坚守生命尊严谢幕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一种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相关数据信息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8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285.91/10万,平均每6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较为沉重的负担,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癌症负担呈现出逐渐上涨的发展趋势。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由于长时间受到失眠、便秘和疼痛等相关症状的困扰,患者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此针对安宁疗护具有更高的需求。
安宁疗护是一种系统且科学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助力肿瘤患者可以安详平静且具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一、安宁疗护的概念关于安宁疗护,源自于英国的临终关怀,国际临终关怀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临终关怀源自西西里·桑德斯博士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所创建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
这是现代临终关怀事业起始的重要标志,主要是为了保证因患有重症而无法有效治愈的患者可以安宁且有尊严的面对死亡。
在我国,针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禁忌,而临终关怀中的“临终”二字所指向的正是死亡,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此的接受程度,相应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在香港,将临终关怀称之为“善终服务”。
在台湾,将临终关怀称之为“安宁疗护”。
而后,众多专业人士从公众接受程度方面进行考虑,统一将其称之为“安宁疗护”。
二、安宁疗护在肿瘤疾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首先,安宁疗护的意义体现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核心理念为对人的价值予以尊重。
对于安宁疗护,指的是针对临终前及其治疗无希望的晚期癌症患者不对痛苦且无效的治疗方法予以依赖,而是将主要工作集中于合理的心理关怀等相关护理措施,以最大化减轻患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使得患者能够以更为平静的心态面对死亡,确保患者没有遗憾,家属无愧于心。
其次,安宁疗护与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相应的要求相符合。
肺癌晚期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肺癌晚期疼痛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肺癌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而疼痛是晚期患者主要临床的症状,探索一套有效缓解晚期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和尊严显得极为重要。
方法本文就近几年对肺癌晚期患者疼痛护理的研究作一综述。
结论肺癌晚期的疼痛护理不仅要注意止痛药物的治疗护理,还应采取相应的非药物护理措施。
关键词:肺癌晚期;疼痛;护理前言:肺癌晚期患者由于肿瘤侵犯胸膜而引起癌性疼痛。
高效止痛治疗是医学界的普遍难题,所以提升肺癌病人的晚期生存质量,并且高效的控制晚期疼痛已经引起人们日益的关注。
本文从对晚期肺癌疼痛的护理最新进展方面作如下的综述。
1 疼痛的概述1.1 疼痛的概念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2]1.2 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等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受损部位的组织释放致痛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冲动,并迅速沿传入神经传导至脊髓,在通过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上行,传至丘脑,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而引起疼痛[3]。
2 疼痛的评估2.1 疼痛的评估方法数字评分法、文字描述评定法、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4]3 肺癌疼痛的控制3.1 药物治疗3.1.1 口服给药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法。
第一阶梯,指的是非阿片类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第二阶梯指的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例如可待因;第三阶梯指的是使用是强阿片类药物,例如吗啡[5]。
3.1.2 经皮肤给药重度慢性疼痛可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经皮肤给药进行治疗。
3.2 肺癌疼痛的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如针灸、经皮肤电刺激、按摩等,心理治疗:调整行为和情绪,姑息性手术和放疗,可以直接减轻肺癌脑、骨转移患者疼痛。
麻醉方法:神经松解剂或局部用麻醉剂进行神经阻滞可以用于控制难治性晚期肺癌伴骨转移疼痛。
3.3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使用针对不同个体使用一次性具有给药剂量参数的便携式注射泵,用于静注、皮下或者硬膜外等不同给药方式。
医学继续教育癌症疼痛护理

第十一讲癌症疼痛护理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包括了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的方面的痛苦体验。
”疼痛既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
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53%癌症患者经历过疼痛,25%新诊断患者有疼痛,59%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发生疼痛,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33%癌症治愈患者存在与癌症或治疗相关的慢性疼痛。
如果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往往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其食欲减退、焦虑、乏力、失眠、情绪消沉甚至患上抑郁症,以及等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工作、社会交往和整体生活质量,无论病人还是家属的生活质量都无从保证。
同时,也会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肿瘤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控制癌痛研讨会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同时指出:疼痛是等同于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的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也就是说,医生要像关心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一样关注病人的疼痛问题。
不要认为只要得了癌症就一定会疼,疼痛是正常现象。
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癌症的症状,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因此,止疼是每个癌症病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尊重。
对癌痛患者疼痛的护理意识已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对癌症病人癌痛的专业全面的护理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唤起病人生活意志的重要因素。
一、癌痛的原因癌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肿瘤相关性疼痛:包括原发肿瘤和继发转移瘤所致,因为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或者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等所致。
肿瘤增大、浸润、压迫或侵及神经组织、淋巴管或血管,使有关组织器官缺血、坏死、或牵拉、推移周围有关组织器官均可产生疼痛。
癌症病人疼痛护理论文

癌症病人疼痛护理论文【关键词】肿瘤[摘要]疼痛是造成癌症病人恐惧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时对于疼痛的恐惧胜过死亡的威胁。
为减轻晚期癌症病人难以控制的疼痛而带来的生命威胁,我们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和非药物镇痛心理支持护理方案,有效缓解了癌症病人的疼痛,更加重视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人文关怀,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肿瘤;疼痛;干预;护理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而疼痛则是困扰这类病人的一大顽症和主要并发症,有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新生癌症病人10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而我国约51%~61.6%的癌症病人伴有疼痛。
其主要表现为心慌,出汗、手足发凉,呻吟等痛苦症状,均有因疼痛伴随食欲减退、失眠不安、悲观失望、体质虚弱、消瘦及恶液质。
为此,减轻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是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现就213例癌症病人的疼痛干预及临床护理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癌症疼痛的病人213例,其中男性157例,女性56例,属中晚期癌症病人186例,发生不同程度疼痛129例,疼痛占癌症病人总数61%左右。
2疼痛的干预2.1规范化的“三阶梯”给药原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采取早期、合理和足够干预,根据疼痛的轻、中、重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1,2]:1级即重度疼痛,需要三阶梯药物治疗,主要给吗啡等强效阿片类药物加辅助镇痛药物,每日2次~4次;2级即中度疼痛,需用第二阶梯药物治疗,主要有弱阿片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每日2次;3级即轻度疼痛,需采用第三阶梯药物治疗,主要有抗炎镇痛药物,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
2.2及时、按时用止痛药过去一直以为,对癌痛的治疗,以病人的耐受为主,尽量延长给药间隔,减少止痛药的用量,以防药物成瘾。
再者有的病人则对止痛药物有误解,害怕自己服用后会产生副作用,以为随着癌症的进展疼痛会逐渐加剧,若一开始使用强效止痛药,如吗啡或芬太奴,唯恐到了晚期就没有其他的止痛药可用,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忍无可忍”时才向医护人员求助,事实上,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疼痛的护理是晚期肿瘤病人的一个重要问题,可分为药物镇痛的护理和非药物镇痛的护理两个方面。
关于镇痛药的使用目前国内外均主张应及时足量,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为了消除其剧烈的疼痛,药物成瘾之虑则放在次要地位。
给药最好按规定的时间,这比在病人疼痛时才给药的效果好,剂量也可减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于疼痛病人。
三阶梯止痛法是指在止痛药选用过程中由弱到强,按阶梯逐级增加。
一级止痛应用非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二级止痛是在使用非鸦片药物不能解除疼痛时加入弱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可代因、右旋丙氧芬等;三级止痛是以上联合用药仍不能解除疼痛时可使用强鸦片类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
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改善患者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给予镇痛药的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静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
无论哪一途径均须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时给予,由小剂量逐渐增加,直到能控制疼痛为止,下一次给药应在前一剂量药物消失之前给予,才可连续不断地解除疼痛。
镇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一般先用口服镇痛药,以阿斯匹林较好。
由于去痛片含非那西丁,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特别是放疗和化疗的病人不宜长期使用。
癌症晚期疼痛加重,可代因和阿斯匹林同时服用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疼痛剧烈需用杜冷丁、强痛定等吗啡代用品止痛。
由于持续疼痛可使痛阈降低,而且疼痛本身对止痛剂有相当的对抗作用,所以要尽可能做到于病人未痛或开始疼痛时给药。
另外中医中药在止痛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使用成瘾性止痛药之前应尽量考虑中药及针灸等进行止痛。
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止痛往往可以降低吗啡类强镇痛药的剂量。
肿瘤病人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会使疼痛加重,因此在给予镇痛药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非药物镇痛的护理。
护理人员可通过正确引导,告诉病人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烦燥和忧虑只会加重疼痛;并通过共同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影视、回忆值得留念或愉快的事情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燥和忧虑。
在疼痛加剧时可指导病人做放松操,有意识地训练病人的意志和毅力。
病人短暂疼痛可采用叹气、打呵欠等方法;持续性疼痛可采用腹式呼吸,并嘱病人屈膝、屈髋,放松腹肌、背肌、腿肌,闭目,缓慢地呼吸。
表面刺激止痛也是常用的辅助方法,如冷湿敷法和温湿敷法等。
殷切的关心、体贴亦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一旦疼痛发作,护理人员来到病人面前即给病人带来信心和宽慰。
适当地在病床边多逗留片刻,摸一下病人的手,轻拂疼痛部位,梳理一下蓬乱的头发,用热水擦一下颜面,更换一下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都可减轻疼痛。
此外环境对病人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
病人居室安静、光线柔软、室温适宜,常可减少镇痛剂用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确定疼痛的性质,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合理的用药和恰当的语言及抚慰达到镇疼或缓解疼痛的目的。
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护理 摘要肿瘤到了晚期,据统计其疼痛发生率达70%以上,患者不管在肉体或精神上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如何最大限度的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必须解决的人道主义措施。
我科从2000年1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对80例晚期肿瘤病人疼痛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晚期肿瘤疼痛护理 1一般资料男51例,女29例,年龄30~82岁。
40岁以下8人(10%)、40~50岁20人(25%)、50~60岁18人(225%),60~70岁28人(35%)、70岁以上6人(7.5%)、其中肺癌30例(37.5%)、胃癌7例(8.75%)食道癌9例(11.25%)、肝癌12例(15%)、恶性淋巴瘤4例(5%)、直肠癌6例(7.5%)、卵巢癌4例(5%)、其它8例(10%)。
2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找出疼痛原因,对疼痛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晚期肿瘤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肿瘤压迫神经;肿瘤引起空腔脏器梗阻;消化道肿廇破裂引起出血及穿孔;肿瘤本身破溃感染并引起周围组织坏死;肿瘤浸润血管,局部缺氧;放疗或手术的后遗症。
疼痛产生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的可放疗,有的需手术,有的需药物治疗,有的需物理治疗,护理工作中应积极配合医生,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并及时交班,详细记录。
2.1.2评估病人疼痛程度疼痛分级按V AS(视觉模拟数字评估法)用0~10的数字代表疼痛的不同程度,0为无痛,10为剧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度:0度:未缓解,Ⅰ度:轻度缓解,Ⅱ度;中度缓解,Ⅲ度:明显缓解,Ⅳ度:完全缓解。
2.2 护理措施 2.2.1心理暗示疗法主要是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结合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暗示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告诉他如何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使他增强生活勇气,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2.2止痛济的选择按WTO推荐的三阶段梯止痛法,首先非麻,然后由弱至强,无效时再选用麻醉济,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可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护士应观察病人疼痛发生的时刻及持续时间,掌握规律,定时给药。
预防疼痛止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其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
2.2.3物理止痛法可通过刺激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效果。
2.2.4放松疗法全身松弛可以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
可以让病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髂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或叫病人在幽静环境里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呼吸,使清新空气进入肺部,达到止痛目的。
2.2.5转移疗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通过听音乐、看书报、说笑话或一段相声。
或让其闭上双眼回忆过去的趣事,每次15分钟,一般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
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的效果。
2.2.6为病人提供良好而安静的休养环境,患者疼痛多在夜间加重,因此要设法保证其睡眠以减转疼痛。
病房温、湿度适宜,夜间灯光柔和,关大灯,开地灯,减少因外界不良刺激而致疼痛加重。
2.2.7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持床单清洁干澡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完整,根据病情定时鄱身,按摩,叩背,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口腔及肛周、外阴的清洁卫生。
2.2.8加强心理护理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对悲观、失望情绪并有自杀倾向的病人,主动与其交谈,引导其正确对待人生,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多让其家属陪伴,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其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及社会的温暖。
3小结通过整体化的护理对减轻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起到了积极作用,护士不仅要对病人仔细观察病情,正确的评估,合理用药,还要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的休养环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正确引导病人,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痛苦,大大提高其生命质量,使病人能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文献 1.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第二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1.62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护与支持。
其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其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临终关怀同样包括对家属的安抚和关心,并做到日后随访,帮助其家庭正常生活的恢复。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55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1],属晚期肿瘤患者。
其中食管癌16例,胃癌12例,肝癌10例,肺癌6例,乳腺癌4例,结肠癌2例。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医药、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
2临终护理2.1心理护理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进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故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护士应充分理解、同情患者,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有利于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步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使患者保持平稳安定的心境,减轻心理痛苦。
如1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34岁,下岗工人,医药费用上有压力,一个女儿正在上小学。
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极度消沉,寡言少语,悲观厌世,拒绝治疗,经常无端发脾气,有时独自偷偷哭泣。
作者了解她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有意陪在她身旁,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要振作精神,勇敢地同疾病作斗争,有针对性地提出她愿意回答的问题,耐心地倾听她的谈话,用点头来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患者最担心的是她的女儿,作者和家属一起反复、妥善地向她说明,她的女儿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让她放心,并争取家属的配合,与亲属联系,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生活上给予她细心的照顾,尽量满足她合理的要求,允许她听轻松的音乐,并介绍她同病区内乐观开朗的患者认识,以感染她的情绪。
认真为她进行每一项操作,动作轻柔,使她产生安全感。
逐渐地,患者的情绪趋于稳定,能够从容地接受现实,正确地对待死亡,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平静、满足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对于患者家属,作者尽力给予同情、方便和帮助,提醒其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家属在自己的亲人辞世前能充分尽到义务,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2.2一般护理加强预防褥疮的护理。
及时给予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好口腔护理。
进食时间应以患者需要为原则,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
对有留置导尿管者,应防止泌尿道感染。
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其安全,护理时动作要轻,避免外界刺激而引起患者抽搐。
2.3疼痛的护理晚期肿瘤患者70%左右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及时发现、解决患者的痛苦甚为重要[2]。
疼痛的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痛苦,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按时给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
使疼痛在尚未开始或刚开始时便得到控制,这样不仅能避免剂量的逐渐增大,还可减少患者心理上对疼痛的恐惧感,取得更好的疗效。
按阶梯给药:WHO建议癌痛治疗选用镇痛剂必须从弱到强三个阶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