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及其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自尊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报告

自尊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报告

自尊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报告自尊心是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和感受,它在个体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尊心的高低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情感状态和人际关系,还会对学业成就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尊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和心理分析,探索自尊心与学业成就的关联机制。

一、自尊心的概念与特点自尊心是个体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程度,是对自我价值的主观评价。

它主要包括自尊感、自尊知觉和自尊维持三个方面。

自尊感指个体根据自身对能力、外貌和价值的评价而形成的积极或消极情感;自尊知觉是个体如何感知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自尊维持是个体为保持或提升自尊心而采取的行为和策略。

二、自尊心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自尊心对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自尊心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

自尊心高的学生往往具备更强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容易产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其次,自尊心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密切相关。

自尊心高的学生倾向于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业成就。

此外,自尊心还与学习策略和认知过程有关。

高自尊心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为了验证自尊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样本包括100名高中生,通过回答相关问题来评估他们的自尊心水平和学业成就。

结果显示,自尊心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业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学习态度。

而自尊心水平低的学生则往往表现出学习压力大、自卑情绪高等问题。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自尊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尊心可以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自尊心可以提升个体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从而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处理学习任务;自尊心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增强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分析与启示个体的自尊心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如家庭环境、社会支持、教育方式等。

研究学生学习成就与自尊心的关系

研究学生学习成就与自尊心的关系

研究学生学习成就与自尊心的关系近年来,学生学习成就和自尊心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就对其自尊心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自尊心也会反过来影响学习成就。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成就与自尊心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些改进学生学习成就的方法。

首先,学习成就对学生的自尊心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认知。

当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时,他们会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并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因此,学习成就能够促进学生的自尊心发展。

另一方面,自尊心也会对学习成就产生影响。

自尊心高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挑战并坚持努力,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而自尊心低的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这种心态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成就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改善学习成就。

那么,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成就和自尊心呢?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提供资源丰富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家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并勇于面对困难。

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

家庭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进而促进学习成就的提高。

此外,学校和家庭还应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明确自己想要取得的成就。

学校可以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家庭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自尊心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

自尊心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

自尊心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
自尊心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自尊心理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感受,是个体内心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业成就则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

自尊心理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就此展开探讨。

首先,自尊心理对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的自尊心理水平越高,其学业成就往往也越好。

这是因为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程度越高,其对学习的投入和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相反,自尊心理水平较低的个体往往缺乏自信和动力,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和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其次,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也对自尊心理和学业成就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自尊心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其学业成就的提升。

而恶劣的家庭教育和消极的社会环境则容易导致个体自尊心理水平的下降,进而影响其学业成就。

此外,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也会对自尊心理和学业成就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受到自尊心理问题的困扰,这可能与女性在社会角色、性别认同等方面存在的固有差异有关。

而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体在自尊心
理和学业成就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

总之,自尊心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对于个体自尊心理和学业成就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为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尊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自尊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自尊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尊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同和肯定程度。

自尊感强的学生自信心高,更有动力去学习,而自尊感低的学生则可能丧失学习动力。

因此,探究自尊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自尊对学习动机有积极的影响。

当学生具有较高的自尊感时,他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难题和取得好的成绩。

这种自信心会激发他们的积极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与此相反,自尊感较低的学生常常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缺乏对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鼓励和肯定来提高学生的自尊感,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自尊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尊感的培养,而自尊感的强化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被称为“自尊-学习动机正向循环”。

举例来说,当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付出努力并取得好成绩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自信,从而提高自尊感;而自尊感的提升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

因此,教育者应该重视学习动机和自尊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给予适当的奖励,来促进学生自尊感和学习动机的发展。

另外,自尊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还涉及到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

当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付出和成绩感到满意时,他们会增强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从而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满意或者感到自己无法达到他人期望的话,他们可能会降低对自己的评价,丧失学习动力。

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通过赞美和鼓励,在学生取得进步或者付出努力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自尊对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有较高自尊感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努力学习并取得好的成绩;而自尊感较低的学生可能缺乏动力和自信心,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的引导和支持。

大学生自尊和成就动机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和成就动机的关系

高等教育大学生自尊和成就动机的关系黑龙江省黑河市范竞文[摘要]大学生的自尊总体水平不受性别、专业、年级的影响;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总体水平不受专业、年级的影响,但受性别影响,女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明显高于男大学生;大学生自尊对成就动机存在有效的预测作用,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是提升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水平;成就动机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与自我有关的内心体验更加深刻和敏感,也更加渴望在他人的关注与赞美中肯定自我、提升我,这对于他们加大学习动力并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未来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自尊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成就机作为其学成就的,不于大学年的学习和生中,更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现人目标,完成自发展。

因此,有关大学生成就动的也是心学中的。

于,大学生的自尊和成就动机的关,从为提大学生成就动机、加、学习的力,为提大学生学成的目的提和实。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1.对机的,大学工大学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共300人作为被试,发300,有264,有为88%。

2.5⑴自尊自尊SES)由Rosenberg。

10目,5正目和5个反向计分项目,中的,在8按正。

2成就动成就动(AMS)由挪威心学家,后经叶仁敏修订。

30目,由两个分量表组成,其中1至15为追求成功动机的,16至30为避免失败动的。

(3)数据处SPSS22.0软件包—、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尊成就动独立T检验发现,性别对追求成功动得分的影响显著(t=_3.201,p<0.05),而对自尊总、成就动机的总及成就动避失败维度得的影响均不显著。

女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明显于男大学生。

2.不同专大学生的自尊成就动独立T检验发现,专对自尊的总、成就动机的总分及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维度和避免失败维度的影响均不显著。

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尊成就动独立T检验发现,年级对自尊的总、成就动机的总分及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维度和避免失败维度的影响均不显著。

心理学对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关联研究

心理学对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关联研究

心理学对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关联研究引言自尊心理和成就动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自尊心理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评价,而成就动机则是人们通过追求成功、实现目标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成就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学如何研究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对个体的影响。

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内在联系自尊心理和成就动机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首先,人们的自尊心理对其成就动机起到了影响作用。

一个具有较高自尊心理的个体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成就动机。

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提升自我价值。

反过来,一个具有较低自尊心理的个体可能对成就动机缺乏动力,因为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缺乏信心。

其次,成就动机也可以影响个体的自尊心理。

当个体通过实现目标和获得成功来满足其成就动机时,他们的自尊心理会得到提升。

这是因为他们通过取得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进而增强了对自身的肯定。

相反,如果个体无法实现目标或遭遇失败,可能会导致自尊心理的下降,从而降低了其对成就动机的追求。

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相互关系自尊心理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存在相互作用和互补的特点。

一方面,自尊心理和成就动机可以相互促进。

具有较高自尊心理的个体往往更容易激发其内在的成就动机,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肯定。

另一方面,成就动机的实现也有助于提升自尊心理。

通过不断实现目标和获得成功,个体的自尊心理得以满足和强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尊心理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联并非始终如一。

某些情况下,自尊心理和成就动机可能存在冲突。

例如,一个极度自恋的个体可能会过度追求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理,不顾其他重要的价值观和目标。

换句话说,过度追求成就动机可能会对个体的自尊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陷入自负的状态。

心理学研究对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应用了解自尊心理与成就动机的关联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尤其在教育和职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自尊心与学业成就的关联研究

自尊心与学业成就的关联研究

自尊心与学业成就的关联研究自尊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的情感评价。

自尊心的高低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情感表达以及社交互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学业成就则是一个人在学业上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

自尊心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关系。

首先,自尊心对学业成就具有积极影响。

当人们有着较高的自尊心时,他们往往更加自信和自信,有更强的动力和意愿去完成学业任务。

这种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同时,自尊心的高低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拥有较高自尊心的学生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且更愿意解决问题,而不会轻易地放弃。

这样的态度和行为也为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了保障。

其次,学业成就也会对自尊心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当一个人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了肯定。

这种正面的反馈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会对自己产生更大的信心和满足感,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同时,学业成就也为他们带来了来自同伴、家人和老师的赞扬和认可,进一步增强了自尊心。

然而,当个体在学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其自尊心可能会受到损害。

这时,他们可能会自我怀疑和质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学业表现。

此外,自尊心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联还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

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支持等因素都可能对这一关系产生影响。

一方面,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对个体的自尊心和学业成就起到重要塑造作用。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自尊心的建立,从而提高学业成就。

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同伴和教师对个体的鼓励、关心和支持可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和提高学业成就。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自尊心与学业成就的关联,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及其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及其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文史类学生的回避失败 (31.9840±10.89761)显著高于 理工类学生的回避失败水平 (29.5953±8.81847), t=2.086,p=0.038;理工类学生的 成就动机水平(3.1860±15.07560) 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 (-0.7040±16.21530),t=4.155, p=0.000;
• 研究大学生成就动机 和自尊及其关系的研 究
• 采用成就动机问卷(AMS)、自尊 问卷(SES)对400名海口市区本科 院校大学生进行测查
•1.1对象 按整群抽样原则,从海口 对象
市区四所本科院校选取340名大学在 校本科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68人, 女生172人,大一98人,大二202 人,大三 38人,大四2人。
• 1.3 数据处理 • 采用SPSS1.70版对收集到的 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研究假设
1.自尊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2.自尊与成就动机无相关 3 回避失败和自尊呈显著负相关。
2 结果
• 2.1 被试的追求成功、回避失败、合成成就动机和自尊水平

表一
成就动机和自尊的得分情况
Mean Mini 3.00 5.00 -48.00 10.00 Max 58.00 60.00 50.00 40.00 s 10.36 9.69 15.59 4.55 N 340 340 340 340
2.2 表二
性别 男 追求成功 女 男 回避失败 女 男 成就动机 女 男 自尊 女 n 168 172 168 172 168 172 168 172
被试的追求成功、回避失 败、成就动机和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
M 34.46 29.60 29.26 31.66 5.48 -1.88 29.27 29.53 SD 10.15 10.02 10.18 9.06 15.94 14.39 5.16 3.88 -0.52 4.48 2.29 显著性 4.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研究表明,文史类学生的回避失败水平显 著高于理工类学生,成就动机显著低于理 工类学生,这可能与文、理科的学科性质、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有关。理科学习要求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能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文科学 习则更多地依赖于机械记忆、形象思维, 对学生能力的挑战较理科为弱,对成就动 机的激发作用也较弱。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 尊不存在性别、年级、专 业、生源地和是否学生干 部差异。
追求成功、回避失败和成就动机在性别 上存在差异,男生的成就动机强于女生, 男生追求成功动机比女生强,回避失败 动机比女生弱。这一点与先前研究一致。 杨渝川等表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受性 别影响:男生注重成功,较少害怕失败; 女生则害怕失败,较少追求成功,成就 动机低于男生[ 4 ],这还可能与我国的 传统教育及各自承担的社会角色有密切 关系。
2 结果
• 2.1 被试的追求成功、回避失败、合成成就动机和自尊水平

表一 成就动机和自尊的得分情况
结果表明:与常模比较可知,大学
生追求成功(0~60),回避失败( 0~60)都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成 就动机(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回避 失败>0)普遍处于一般中等水平。 大学生自尊水平(10~40)普遍处 于中等水平。
•1.2.2自尊问卷(SES) Rosenberg编 制,钱铭怡修订,用于评定青少年 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 受,共10个题目,每个项目四点计 分,从1(非常符合)至4(非常不 符合)。
• 1.3 数据处理 • 采用SPSS1.70版对收集到的 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研究假设
1.自尊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2.自尊与成就动机无相关 3 回避失败和自尊呈显著负相关。
2.4 表4 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成就动机和自尊的相关分析
**. 在0 .01 水平(单侧)上显著关。 *. 在 0.05 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
•结果表明,自尊和追求成功之间相关不显著 (r=-0.042,p=0.220),自尊和回避失败之 间呈显著相关(r=-0.130,p=0.008),自尊 和合成成就动机之间相关不显著(r=0.042, p=0.222)。回避失败和追求成功之间呈显 著相关(r=-0.217,p=0.000),合成成就动 机和追求成功之间呈显著(r=0.782, p=0.000),合成成就动机和回避失败之间 呈显著(r=-0.749,p=0.000)。
• 自尊和追求成功、合成成就动机之间相 关不显著,自尊和回避失败之间呈显著 相关,回避失败和追求成功之间呈显著 相关,合成成就动机和追求成功之间呈 显著相关,合成成就动机和回避失败之 间呈显著相关,这是因为自尊表现为自 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当个体在遇到可能 会伤及自尊的因素时就会避免。
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的研究
•1.1对象 按整群抽样原则,从海口
市区四所本科院校选取340名大学在 校本科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68人, 女生172人,大一98人,大二202 人,大三 38人,大四2人。
1.2研究工具
1.2.1成就动机问卷(AMS) Gjese和 Nygard编制, 叶仁敏修订, 该量表共 有 30 道题, 包含两个维度: 追求成功 (M S ) 和回避失败 (M F ) , 其中合成 成就动机为 M S 减去 M F 的得分。
2.3 表3 被试追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回避失败、 成就动机和自尊水平的专业差异
•结果表明,文史类学生的回避失败 (31.9840±10.89761)显著高于 理工类学生的回避失败水平 (29.5953±8.81847), t=2.086,p=0.038;理工类学生的 成就动机水平(3.1860±15.07560) 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 (-0.7040±16.21530),t=4.155, p=0.000;
2.2 表二 被试的追求成功、回避失
败、成就动机和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
•结果表明,男生追求成功水平(34.46±10.15) 显著高于女生的追求成功水平(29.60±10.02), t=4.44,p=0.000;女生回避失败水平 (31.66±9.06)显著高于男生回避失败水平 (29.26±10.18),t=2.29,p=0.022;男生合 成成就动机水平(5.48±15.94)显著高于女 生合成成就动机水平(-1.88±14.39),t=4.48, p=0.000;男生和女生在自尊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