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测量平差基础》实验指导书.
2011测绘工程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 2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2011测绘工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是完成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后进行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掌握采用测量平差原理处理观测数据的方法,理论实际相结合,完成野外控制网的平差解算和卫星轨道多项式的拟合。
三、任务一: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平差解算1、控制网基线的确定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D4、D5,采用合格的索佳SET2110全站仪用前方交会法观测出桥轴线点DQ2(x=146096.552,y=502089.710),与原DQ2坐标(x=146096.554,y=502089.709)比较,差值dx=-2mm,dy=1mm ,精度较高,可作为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采用桥轴线(DQ2----DQ1)方向方位角2.2915143''' 作为起算方向。
2、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外业观测:筠州大桥位于高安市锦江河上,桥南、桥北有防洪大提,地势复杂。
根据施工需要和桥位处地形条件,平面控制网点均布置在锦江河上游。
根据布设好的平面控制网点位,采用索佳SET2110(经鉴定:加常数为2.35mm ,乘常数为-3.22ppm )进行观测。
按照四等精度要求,角度观测6个测回,距离观测2个测回。
观测过程中,一测回内2C 值互差大于31''或测回间方向观测值大于9''时,应重新观测;边长观测时,同一测回边长值互差不超过2mm ,测回间边长互差不超过3mm ,往返测边长值互差不超过5mm ,否则重测。
外业观测成果见附表1、附表2。
附图:筠州大桥控制网平面布置图:DQ3DQ6附表1: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边长观测值:附表2: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方向观测值:3、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的平差处理和精度评定:筠州大桥平面控制网的外业观测成果,边长经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后,利用DQ2作为已知点,桥轴线点DQ2至DQ1方向的方位角作为起算方向,采用方向平差法进行严密平差,完成未知点点位的精度评定。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word文档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2011年6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学分数:1学时数:1周1.设计的目的《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设计的任务(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主要是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时间为一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要求3.1基本要求: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上交设计报告。
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
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3.2具体设计项目内容及要求:3.2.1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总体思路:现有等级水准网的全部观测数据及网型、起算数据。
要求对该水准网,分别用条件、间接两种方法进行严密平差,并进行平差模型的正确性检验。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①列条件平差值方程、改正数条件方程、法方程;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值、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③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④进行平差模型正确性的假设检验。
水准网的间接平差:①列观测值平差值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值、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③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测量平差实验指导

测量平差实验指导--智能化平差系统使用说明1.系统操作环境及安装1.1安装环境586以上微机;针式、激光或喷墨打印机;Windows95以上操作系统;AdjWin智能化平差系统。
1.2安装过程运行Setup.exe 程序;待屏幕出现下图后,按确定按钮;图1待屏幕出现下图后,可按更改目录按钮来指定系统的安装目录(或称工作目录,如d:\AdjWin),然后按“大按钮”开始安装;图2安装完成后,系统文件将安装在指定的目录下,并在开始的程序栏下按装了进入本系统的快捷菜单。
1.3目录结构系统的文件结构如下图所示。
用户需给每一个控制网命一个名,这个名就是控制网文件夹的名,其中存放该网的所有数据文件。
图3Demo1,Demo2为控制网名1.4操作界面系统安装到硬盘后,在程序菜单下选择相应图标即进入本系统。
进入系统后屏幕画面如下图42.系统基本功能2.1智能化平差系统可直接处理由电子手薄、磁卡和人工记录手薄的数据,平差不用绘制计算略图、编号编码、数据摘抄和严格顺序录入,不用输入任何附加平差信息,平差过程完全自动进行,是一个智能化的平差系统2.2平差网形系统可用于处理任何形式的导线网、水准网和三角高程网2.3运行速度与存储量系统采用了点号自动最优排序、近似座标自动推算、变带宽压缩存储等技术,使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和规模大大提高2.4闭合差计算、显示系统除完成基本的平差计算任务外,还可以自动构网,搜索导线网的各个闭合环和附合环,计算出各闭合环或附合环的推算线路、点数、总长度、平均长度、角度闭合差、座标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等,并以展点图的形式,直观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2.5粗差定位可进行角度和边长的粗差定位,提供角检数和边检数,反映粗差可能出现的位置2.6误差椭圆计算系统自动提供给用户各点的误差椭圆参数、点位中误差和单位权中误差等精度指标,满足用户需要2.7成果显示、打印平差计算的原始观测值、起始数据、闭合差、平差后的座标、边长和方位角、平差后的精度等数据,以及展点略图,均可以在屏幕上或在打印机上输出系统采用了标准的Windows界面,全汉字显示,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握3.数据格式及编辑3.1数据格式3.1.1导线网数据格式。
(整理)测量平差教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观测误差一、观测值中为什么存在观测误差?观测条件对观测成果产生影响,不可避免产生观测误差。
有观测就有误差的结论。
二、观测误差的计算给出观测误差计算的纯量表达式和矩阵表达式。
三、观测误差的分类及其处理1、分类给出误差分类的表达式,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定义。
结合测角、测距和水准测量的全过程,让学生分析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粗差,那些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那些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2、处理总结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处理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测量上哪些操作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那些计算改正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
四、测量平差的任务根据一系列含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待定量的最佳估值。
第二节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含有观测误差的各类观测值。
举例说明。
第三节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一、测量平差理论的发展1、经典平差理论的发展主要介绍高斯创立最小二乘原理和马尔可夫创立高斯-马尔可夫平差模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近代平差理论的发展主要介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出现的近代平差理论,结合导线网平差和我国南极考察、建站,重点介绍方差分量估计和秩亏网平差的理论、方法及其用途。
二、平差计算方法的发展2、半自动平差阶段3、全自动平差阶段第四节测量平差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讲授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测量平差打下深入的基础。
二、内容课本各章的内容。
小结:本节介绍了观测条件的定义,观测条件与观测误差的关系,观测误差的定义、处理,以及测量平差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第一节正态分布一、一维正态分布绘一维正态分布图,列出分布函数,讲解,强调两个分布参数的含义。
二、n维正态分布讲解绘n维正态分布图,列出分布函数,讲解,强调两个分布参数的含义。
第二节偶然误差的规律性一、偶然误差分布1、描述误差分布的三种方法(1)列表法(通过实例列表讲解)(2)绘图法(通过实例绘图讲解)(3)密度函数法(通过实例绘图讲解)二、偶然误差的分布特性(1)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整理)测量实验指导书

测量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3.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二、仪器与工具DS3 级水准仪1,水准尺1。
三、方法和工具1.安置仪器将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
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
3.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通常须反复进行。
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4.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1)瞄准甲立水准尺于某地面点上,乙松开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固定制动螺旋,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大致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目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分划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看清水准尺影象;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物镜对光予以消除;(2)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泡两端的影象吻合(即成一圆弧状),也称精平;(3)读数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位。
读数时应先估出毫米数,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一次读出4位数。
5.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的点;(2)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3)竖立水准尺于A点上。
瞄准点A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记入表中测点A行的后视读数栏下。
(4)再将水准尺立于点B, 瞄准点B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入表中测点B行的前视读数栏下;(5)计算A、B两点的高差。
四、读数记录日期天气班级小组仪器型号观测记录五、识别下列部件并写出它们的功能实验二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练习等外水准测量的观测、纪录、计算与检核的方法;2.由一个已知高程点BM.A(冶金馆拐角处)开始,经待定高程点B、C、D,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求出待定高程点B、C、D的高程。
测量平差基础教学大纲

《测量平差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测量平差》主要解决测量误差所带来的矛盾,是一门教学生怎样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理论、它是后续如《工程测量学》、《控制测量学》等课程的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测量平差计算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误差方法及法方程的列立及解算和观测值精度评定方法:掌握经典和现代的平差理论。
具备进行平差问题的计算的能力。
学会运用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解决三、四等控制网的平差计算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测量平差基础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他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差模型建立、平差方法、误差传播与精度评定、误差分布与平差参数的统计检验四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平差原理、平差模型建立、误差传播及精度评定的经典内容,掌握各种平差模型的基础方程推导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掌握误差分布与平差参数的统计检验的基本内容,了解近代平差概论中的一些平差方法的思想,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重点第一章测量误差理论教学重点:1、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根据偶然误差的四大特性推导出误差曲线方程。
3、中误差、概率误差、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
4、偶然误差的四大特性。
5、观测值定权的公式及定权的方法。
6、协方差传播律及协因数传播律。
7、测量平差为什么要遵循最小二乘原理。
教学难点:观测值定权的公式及定权的方法,测量平差为什么要遵循最小二乘原理。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偶然误差的四大特性推导出误差曲线方程,观测值定权的公式及定权的方法第二章函数模型和数学模型教学重点:1、必要观测数、多余观测数及其四种平差模型之间的关系。
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普通测量学》实验指导书一、上课须知1 .准备工作( 1 )上课前应阅读本任务书中相应的部分,明确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 2 )根据实验内容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完成。
( 3 )按本任务书中的要求,于上课前准备好必备的工具,如铅笔、小刀等等。
2 .要求( 1 )遵守课堂纪律,注意聆听指导教师的讲解。
( 2 )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应按任务书的规定进行,如遇问题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
( 3 )实验中出现的仪器故障必须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可随意自行处理。
二、仪器及工县借用办法( 1 )每次实验所需仪器及工具均在任务书上载明,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于上课前向测量仪器室借领。
( 2 )借领时,各组依次由 1 ~ 2 人进入室内,在指定地点清点、检查仪器和工具,然后在登记表上填写班级、组号及日期。
借领人签名后将登记表及学生证交管理人员。
( 3 )实习过程中,各组应妥善保护仪器、工具。
各组间不得任意调换仪器、工具。
若有损坏或遗失,视情节照章处理。
( 4 )实习完毕后,应将所借用的仪器、工具上的泥土清扫干净再交还仪器馆室,由管理人员点检清楚后发还学生证。
三、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1 .领取仪器时必须检查 :(1)仪器箱盖是否关妥、锁好。
( 2 )背带、提手是否牢固。
( 3 )脚架与仪器是否相配,脚架各部分是否完好,脚架腿伸缩处的连接螺旋是否滑丝。
要防止因脚架未架牢而摔坏仪器,或因脚架不稳而影响作业。
2 .打开仪器箱时的注意事项仪器箱应平放在地面上或其他台子上才能开箱,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将仪器摔坏。
开箱后未取出仪器前,要注意仪器安放的位置与方向,以免用毕装箱时因安放位置不正确而损伤仪器。
3 .自箱内取出仪器时的注意事项( 1 )不论何种仪器,在取出前一定要先放松制动螺旋,以免取出仪器时因强行扭转而损坏制、微动装置,甚至损坏轴系。
( 2 )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扶住基座部分,轻拿轻放,不要用一只手抓仪器。
测量平差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上机实验报告专业:测绘工程班级:姓名:本报告封面不用啦!请用最新的统一的封面!!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实验报告一:条件平差法上机实验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算例熟练掌握利用软件进行条件平差的具体步骤;2、熟练掌握根据中间结果计算相关问题并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
二、任务1、写出条件方程系数矩阵A、常数项矩阵W、观测值向量协因数阵Q;2、组成法方程并利用软件解算之;3、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估值,以及P1至P2点间高差平差值中误差;4、利用软件完成对于给定题目的数据输入及平差计算全过程,根据要求计算相关量的平差值及中误差;5、注意运用软件和手工计算的综合。
三、在如图所示的水准网中,A点为已知点,H A=103.953m,P1~P3为待定点,设各路线长度分别为S1=2Km,S2=3Km,S3=1Km,S4=3Km,S5=2km.设水准网中每公里观测高差的精度相同;观测高差为:h1=0.050m,h2=3.452m,h3=2.398m ,h4=3.404m,h5=1.000m。
试按条件平差法求:Array1、各段高差的平差值;2、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3、单位权中误差;4、各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中误差。
(以下仅为参考,数据自己设定)APPROXIMATE HEIGHT--------------------------------------------------------------------No. Name Height(m)--------------------------------------------------------------------1 HA 103.95302 P1 103.90303 P2 107.35504 P3 106.3510--------------------------------------------------------------------KNOWN HEIGHT--------------------------------------------------------------------No. Name Height(m)--------------------------------------------------------------------1 HA 103.95300--------------------------------------------------------------------MEASURING DATA OF HEIGHT DIFFERENCE--------------------------------------------------------------------No. From To Observe(m) Distance(km) Weight--------------------------------------------------------------------1 P1 HA 0.05000 2.0000 0.5002 P1 P2 3.45200 3.0000 0.3333 HA P3 2.39800 1.0000 1.0004 HA P2 3.40400 3.0000 0.3335 P3 P2 1.00000 2.0000 0.500ADJUSTED HEIGHT-------------------------------------------------------------------- No. Name Height(m) Mh(mm)中误差--------------------------------------------------------------------1 HA 103.95302 P1 103.9027 2.063 P2 107.3542 1.884 P3 106.3521 1.56-------------------------------------------------------------------- ADJUSTED HEIGHT DIFFERENCE-------------------------------------------------------------------- No. From To Adjusted_dh(m) V(mm) Mdh(mm)--------------------------------------------------------------------1 P1 HA 0.0503 0.31 2.062 P1 P2 3.4515 -0.46 2.233 HA P3 2.3991 1.08 1.564 HA P2 3.4012 -2.77 1.885 P3 P2 1.0022 2.15 1.91-------------------------------------------------------------------- UNIT WEIGHT AND PVV-------------------------------------------------------------------- PVV= 6.154Free Degree= 2Unit Weight= 1.754[s]= 11.000(km)Total Point Number= 4Height Difference Number= 5--------------------------------------------------------------------由上述平差结果,可以回答本题的问题:(1—4)然后和手工利用条件平差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理工大学《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主审人:主撰人:马大喜、肖海平前言《测量平差基础》是测绘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测量平差的公式复杂、计算量大,因此,在学习平差方法之后,必须让学生上机实验,应用计算机来解决平差计算的实际问题,利用上机实验课和课外上机,使学生较全面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的软件应用,能够应用实用程序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试验一水准网条件平差实验二三角网条件平差实验三水准网间接平差实验四三角网间接平差实验五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实验六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实验七控制网平差第一部分绪论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适用于测绘工程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通过课程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差方法的原理,提高平差计算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工具——计算机及相应软件的应用,激发学生自编测量平差软件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水准网、三角网的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软件应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平差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具备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原理和方法的知识,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知识,熟悉测量学和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水准网的条件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实例水准网条件平差计算、理解水准网条件平差原理,掌握其应用方法,能应用软件平差计算一个实际水准网。
二、实验原理正确运行条件平差程序:输入矩阵元素—法方程组成—法方程解算—改正数计算—平差值计算——精度计算。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平差软件、及打印纸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对于给定的水准网列出条件方程并完成相应的条件平差计算,正确安装程序。
步骤:(1)确定条件方程式个数,并列出条件方程式,观测值权阵;(2)输入条件方程系数矩阵、闭合差矩阵、观测值矩阵,观测值权阵的元素;(3)根据计算的平差值进行检核。
五、实验主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
六、思考题1.如何检查输入矩阵元素的正确性?2.对计算程序有何建议,能否用你熟悉的编程知识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程序设计。
3.如何利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条件方程?实验二 (测角)三角网的条件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实例三角网的条件平差计算、理解三角网条件平差原理,掌握其应用方法,能应用平差计算软件计算一个实际的(测角)水准网。
二、实验原理正确运行条件平差程序:输入矩阵元素—法方程组成—法方程解算—改正数计算—平差值计算——精度计算。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平差软件及打印纸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的(测角)三角网列出条件方程并完成相应的条件平差计算,正确安装程序。
步骤:(1)确定条件方程式个数,并列出方程式,观测值权阵;(2)输入条件方程系数矩阵、闭合差矩阵,观测值矩阵,观测值权阵的元素;(3)根据计算的平差值进行检核。
五、实验主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
六、思考题1.三角网的观测值权如何确定?2.能否用计算机程序来完成权函数式的系数计算?实验三水准网的间接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实例水准网间接平差计算,理解水准网间接平差原理,掌握其应用方法,能应用平差软件计算一个实际水准网。
二、实验原理输入矩阵元素—组成法方程—法方程解算—未知数平差值计算—精度计算。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平差软件及打印纸。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的水准网列出误差方程式并完成相应的间接平差计算。
步骤:(1)确定未知数及其个数,列出误差方程,确定观测值权阵,权函数式;(2)输入误差系数阵、自由项矩阵、观测值权阵和未知数近似值阵的元素;(3)根据观测值的平差值进行验证。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4、误差方程的自由项计算要仔细,不能有误。
六、思考题1.试比较与水准网条件平差的不同。
2.如果选择高差观测值平差为未知数,有什么要注意的?3.如何用程序自动生成误差方程?实验四三角网的间接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测角)三角网的间接平差计算,理解三角网的间接平差原理,掌握其应用方法,能运用平差计算软件计算一个实际三角网。
二、实验原理输入矩阵元素—组成法方程—法方程解算—未知数平差值计算—精度计算。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平差软件及打印纸。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的三角网(测角)列出误差方程式并完成相应的间接平差计算。
步骤:(1)确定未知数及其个数,观测值权阵,列出误差方程和权函数式;(2)输入误差方程系数阵、自由项矩阵、观测值权阵和未知数近似值阵的元素;(3)根据观测值的平差值进行验证。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4、未知数的近似值选择要保证线性化的要求。
六、思考题1.试比较与三角网条件平差的不同。
2.如何自动生成误差方程,如何组织观测数据?实验五三角网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三角网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加深对三角网的附有参数条件平差原理的理解,掌握其应用方法,能运用平差计算软件计算一个实际三角网。
二、实验原理正确运行条件平差程序:输入矩阵元素—法方程组成—法方程解算—改正数计算—平差值计算——精度计算。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平差软件及打印纸。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的三角网列出附有参数的条件方程并完成相应的间接平差计算。
步骤:(1)确定条件方程式个数,选定未知数并列出其条件方程,确定观测值权阵;(2)输入条件方程的系数阵A、B、闭合差权阵的元素;(3)用平差值Lˆ和Xˆ重新列出平差值方程进行检核。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4、未知数之间要独立及近似值选择合适。
六、思考题1.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未知数选择要注意什么?2.和条件平差值相比较,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有何有点?实验六三角网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测角三角网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计算,加深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的理解,掌握其应用方法,能运用平差计算软件计算一个实际三角网。
二、实验原理正确运行条件平差程序:输入元素—法方程组成—法方程解算—改正数计算—平差值计算——精度计算。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平差软件及打印纸。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的三角网列出误差方程和限制条件并完成相应的附条件的间接平差计算。
步骤:(1)确定未知数及其个数,限制条件个数,列出误差方程、限制条件方程和权函数式,确定观测值权阵;(2)输入误差方程,限制条件方程的系数阵B、C,自由项l和闭合差及权阵的元素;(3)用平差值Lˆ和Xˆ重新列出平差值方程进行检核。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
六、思考题1.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对参数的选取有何限制?2.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中的限制条件方程与条件平差中的条件方程有何异同?实验七控制网平差一、实验目的通过控制网的平差计算,使学生深化平面控制网平差程序原理的理解,掌握其应用方法,能运用平差计算软件计算一个工程控制网。
二、实验原理三、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和相应Xmap系统中的平差软件及打印纸。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给定的工程控制网,完成平差计算。
步骤:(1)数据准备;(2)原始数据的输入;(3)平面控制网的解算;(4)平面控制网网图打印。
五、实验注意事项1.要求每位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进行,自觉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2.计算软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从服务器下载;3.每位同学计算实验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后面大纲,计算结果打印);4.本实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要多做些预习和内容准备。
六、思考题1.Xmap系统的平差功能有何特点?2.Xmap系统的平差功能有哪些?编写实验报告大纲编写实验报告是整个实验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科学作风的重要途径,每做完一次实验,都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万不可把它视为一种不必要的负担,更不能敷衍了事,通过写实验报告,还可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针对《测量平差基础》课程的实验特点,建议在书写实验报告时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验目的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应用基本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当做一个实验的时候,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以保证达到课程所指定的基本要求。
在写实验报告时,要进一步确认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实验内容由于平差原理和方法贯穿于测绘工程专业各专业课程中,涉及内容广,应用范围大,因此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安排了多个实验项目,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或全部。
在实验报告中,实验内容是指本次试验中实际完成的内容,在每一个实验项目中,一般都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其中有些具体要求是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而提出的。
因此,在实验内容中,不仅要写清楚具体的实验题目,还应包括具体要求。
在实验报告中应尽量给出较详细的算法说明和流程图,并对其中的主要符号与变量作相应的说明。
3、运行结果程序运行结果一般是输出语句所输出的结果,对于不同的数据输出,其输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在输出结果之前一般还应说明输入的数据,以便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4、实验小结这是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容易忽视的一项。
实验过程中大量工作是使用平差软件,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就能积累一点经验。
因此,要善于对实验的总结,体会主要是指通过本次实验是否达到了实验目的,有哪些基本概念得到了澄清,对软件完善有什么建议等。
参考文献[1]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3]张后苏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1996年[4]葛永慧等著.《测绘编程基础》. 北京. 测绘出版社.2002年[5]姚连壁等编著.《基于MATLAB的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