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作业说明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作业要求

色彩构成作业要求

习题一:制作色标①色相环目的:认识各种颜色的面貌以及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

要求:a.做12色色相环。

b.水粉平涂。

c.制作要工整、干净。

方法:a. 色相环最大直径为10cm,内环直径为6cm。

b.先将红(品红,颜料中没有此色,可用玫红替代)、黄(柠檬黄)、蓝(湖蓝)三原色涂在格子中,每一个色之间空3个格;再将红、黄、蓝相混得出的三个间色橙、绿、紫涂在空格的中间;原色与间色之间进一步相混,可得12色相环。

②半个色轮以外的色相推移目的:此练习在于感受色相带给人的直觉力量。

要求:a.按照色环的排列顺序来选用色相,色阶数可多可少。

b.色相全部用高彩度色,注意画面的主色调,尤其是半个色轮以外的推移,要按照所需扩大某节段的色阶数,形成有主调的色相推移画面。

方法:调色方法同前。

将调好的色阶填入到抽象图形中。

尺寸:20cm×20cm习题一评分标准:总分100分1、设计课题符合要求10分2、教学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10分3、设计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4、设计方案的合理性15分5、设计方案的艺术性、创造性30分6、设计版面的规范性和制作效果15分7、整个设计过程的工作态度10分习题二:明度色阶①明度色阶目的:体验明度渐变色阶带来的秩序与理性感觉。

要求:a.做两组:一组是无彩色的明度色阶,一组是有彩色的明度色阶,将它们并排贴在一张8开纸上。

明度等级为11个,黑定为0,白定为10,从1到9为灰色系列(孟谢尔色彩体系)。

b.选明度较深的颜色来做(因为颜色加白容易干净、漂亮,加黑容易显脏),如群青、青莲等。

方法:a.在画纸上打好15个左右5cm×4cm的横格,从白色开始涂,一点点地加黑,直到黑色。

超出15个层次也可以,最后从中挑选11个合适的色阶。

b.从色块上裁下3cm×1.5cm大小的正式色阶,将其粘贴在另一张8开纸上(色阶之间可留有一定的间隔)。

②明度推移构成练习目的:从一个颜色向深或向浅的发展中了解单一色相的表现范围;从色阶的深浅变化中理解渐变的节奏关系,以此达到色彩的光感、深度感、空间感等的表现;从明度推移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色彩的调和手法。

色彩构成作业

色彩构成作业

题目:色彩综合对比作业一张
要求: 1.色彩的对比练习,包括色相对、纯度、明度、冷 暖等对比方法。处理的关系可以运用面积、形状、 位置、肌理的相关多种方法 2.图形自己创作,自由发挥,可具像可意像。要求 具有形式美感色彩对比关系强烈。 3,画面干净整洁,视觉效果丰富。 4.尺寸:A4
色彩调和练习作业:
我的色相环之衣夹子
我的色相环之京剧脸谱
作业内容:
在春夏秋冬、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中,任选一组做 构成练习共四小张,每张20cm x 20cm


• 题目:色彩混合练习。 空间混合一组(原图+点彩+马赛克画) 参照物:手机自拍照、喜爱的明星写 真、喜爱的写实绘画作品、 尺寸: A4大变成四方纸两张 •
• 运用色彩调和中的加强法、序列法、隔离法和反复法四种方法绘制四 幅构成画面,表现形式可抽象或具象,用色不限。 • 要求:画面主题明确,配色协调,绘制精细。 • 规格:A4纸贴裱。
采集重构
在 自然类,
传统文化类, 民间艺术类, (自然界的天地万物,花草鱼虫等…) (脸谱、陶器、 名胜古迹等… ) (剪纸、布艺、蜡染、民族刺绣等…)
• • • • •
色相练习说明与作业 在色彩的练习中,涉及到色相的,有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关系。 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 互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上完全对立的呈180度关系的两组色彩。 对比色,是指区别于完全对立的互补色、但又处于相对对立的区域中的两大类色彩的对比关系。
• 作业: • 色彩明度变化、色彩纯度变化、 我的色相 环 • 通过对伊顿色相环知识的了解,根据自己 的体会重新设计一个色相环。 • 要求: • 有一定寓义,并能准确表达伊顿色相环的 基本色相序列。同时在色相环中加入明度 和纯度的关系! • 尺寸:A4纸

色彩构成设计作品以及说明

色彩构成设计作品以及说明

色彩构成设计作品以及说明我的设计作品是一个手绘插画,它展现了一个田园风景的场景。

在设计这个作品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整体色调的选择。

考虑到田园风景的主题,我决定以绿色为主色调。

绿色是与自然相关的颜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个场景的氛围和主题。

我还使用了少量的蓝色和黄色,来增加色彩的变化和视觉效果。

在确定了主色调后,我开始考虑不同元素之间的色彩搭配。

首先是天空和草地的颜色。

为了让天空更美丽,我选用了浅蓝色。

这种颜色与绿色形成了柔和的对比,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对于草地,我用淡绿色作为底色,通过加深或减淡来表现不同的光照和阴影,从而营造出更加生动的氛围。

除了天空和草地外,作品中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的元素,例如房屋、树木和花朵等。

我在这些元素的色彩搭配上,更多考虑了色彩的对比和协调。

对于房屋,我选择了米黄色作为主色,这个颜色既能够与绿色形成对比,同时也与蓝色和黄色协调。

对于树木和花朵,我选择了深绿色和深红色,这两种颜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树木和花朵的色彩特征,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协调。

在色彩的使用上,我还注重了色彩的分配和平衡。

为了让作品更加平衡和和谐,我将不同元素的颜色均匀分布在整个画面中,避免了颜色的聚集和不平衡。

我也适当地增加了一些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在我的设计作品中,我运用了一系列的色彩搭配和构成技巧,来表现出田园风景的主题和氛围。

在选择颜色时,我遵循了主题和表现特征的原则,并在不同元素之间进行了对比和协调。

我还注重了颜色的分配和平衡,以保持作品的整体和谐性。

这些活动相结合,使我的作品在色彩上更加生动和优美。

除了色彩的搭配和构成,我在设计作品中还引入了一些其他的技巧来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和丰富性。

首先是色彩的渐变和变化。

为了更好地表现光照和阴影效果,我在设计作品中采用了渐变的色彩技巧。

在墙体和屋顶上,我使用了深浅不一的米黄色和棕色,通过细微的色彩变化来表现出墙体和屋顶的光照和阴影效果。

色彩构成教案(全)

色彩构成教案(全)

色彩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3. 学会使用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进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1. 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3. 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2. 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

3. 彩色卡片或色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色彩的三要素(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三要素的识别和运用。

三、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色彩轮盘和色彩坐标图进行色彩搭配。

四、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和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色彩的三要素和搭配方法。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应掌握色彩三要素的识别和运用,以及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色彩构成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色彩的冷暖概念和情感表达。

2. 学习色彩的对比效果及其在构图中的运用。

3. 探索色彩的节奏与和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冷暖概念和情感表达。

2. 色彩的对比效果及其在构图中的运用。

3. 色彩的节奏与和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的理解和应用。

2. 色彩对比效果的创造和构图的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色彩构成任务书

色彩构成任务书

《设计基础(三)之色彩构成》任务书作业二: 色彩的感受与表现一、目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达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表现某一地方特色的印象联想构成——海洋、森林、沙漠、田野等;(2)表现音乐的联想构成——交响乐、民乐、轻音乐、摇滚乐; (3) 解构传统色彩(年画图案、皮影、民间图案、瓷器、织绣图案等), (4)解构大师作品(凡高、毕加索、莫奈等)。

三、要求:任选其中的一个主题, 要求学生得心应手地用抽象的表现手法画出所给题目的色彩感受, 既有个性又能被他人普遍地理解。

解构模式不限, 针对不同对象, 可利用空间混合模式或自行抽象其形态。

规格:①15cm*15cm, 并裱在4K卡纸上。

②小本子上勾画草图(语汇)训练二: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一、目的:采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过滤和选择的过程, 其训练的实质是拓宽和丰富设计思路的手段, 最终达到对色彩再创造的目的。

二、作业内容: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练习, “城市一瞥”, 如苏州(观前街、山塘街、园林、圆融等)。

三、要求:要求学生针对特定区域, 进行采集重构训练;分析提炼图片中的主要图形和色彩因素;重新设计新的图形和色彩, 在重新构成画面时, 应加入自己新的想法、新的表现, 以新的面貌展现, 赋予新的意念。

四、方法:1.建立比例色彩目录, 非比例色彩目录, 各重构两个结构图形拓展练习。

建立比例目录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条纹。

非比例的色彩目录的目标是总结在一个物体中发现的色彩。

2.拓展正稿, 最终决定一组正稿, 完成最终练习。

五、格式:1.4K纸张内容包括照片稿;色彩比例和非比例目录稿;拓展草稿图4张(10cm*10cm), 裱在4K黑卡纸上。

2、拓展正稿(30cm*30cm), 裱在4K卡纸上。

[具体时间安排]1.2014年2月18日, 布置作业二和训练二。

2.2012年2月21日, 作业二课堂教学环节, 定草图。

3.2012年2月25日, 外出城市采集或搜集资料。

色彩构成作业

色彩构成作业

色彩构成作业1、认识色彩要求;用三原色与黑白色进行色彩调配练习,制作24色色相环,然后再运用平面构成的发射渐变法进行红、黄、蓝、黑、白5色的色相、纯度渐变练习,渐变步数9步。

尺寸:10x10cm,a3铅画纸上。

数量:色环1幅,5色色相、纯度渐变各1幅。

小组完成。

材料:笔;水粉颜料;铅画纸;尺;圆规;2、解构色彩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色作品(动植物、风光等),将图片打上1x1cm 小方格,将每个方格总面积最大的色彩或是最主要的色彩倾向,用颜料填在另一张纸上打好的方格中,然后再将提取的色彩将原图重新组合构图成一幅抽象作品。

尺寸:10x10cm,连原图一起贴在a3黑卡纸上。

数量:色彩提取1幅,抽象重组1幅。

个人完成。

材料:笔;水粉颜料;铅画纸;尺;圆规;刀;剪刀;胶水3、解构色彩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色彩作品(脸谱、少数民族服装、传统建筑、年画等),将图片打上1x1cm小方格,将每个方格总面积最大的色彩或是最主要的色彩倾向,用颜料填在另一张纸上打好的方格中,然后再将提取的色彩将原图重新组合构图成一幅抽象作品。

尺寸:10x10cm,连原图一起贴在a3黑卡纸上。

数量:色彩提取1幅,抽象重组1幅。

个人完成。

材料:笔;水粉颜料;铅画纸;尺;圆规;刀;剪刀;胶水4、表述色彩要求:结合平面构成方法,以抽象图形和象征色彩拼贴出抽象作品,主题为:《春》、《夏》、《秋》、《冬》、《甜美》、《粗纩》、《可爱》、《古典》、《动感》、《前卫》、《自然》、《优雅》、《丰收》、《爵士乐》、《荷塘月色》、《节日》、《大笑》、《愤怒》、《悲哀》、《仇恨》、《严谨》、《轻柔》、《郁闷》、《孤独》、《烦躁》、《忧愁》、《怪异》、《凝重》、《悠扬》、《单调》、《热恋》、《酸涩》数量:小组完成,每人4幅。

配色不少于3种。

主题不可重复。

尺寸:10x10cm,拼贴在a3黑卡纸上。

材料:笔;水粉颜料;卡纸;尺;圆规;刀;剪刀;旧杂志等印刷品;胶水5、游戏色彩要求:用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元素结合色彩,以T恤衫或其他服装轮廓外形作版面形式,做一个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系列主题练习,要有自己的个性。

三大构成色彩作业

三大构成色彩作业

三大构成色彩作业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是三大构成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的组合和搭配来创造美的视觉效果。

色彩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色彩组合:选择几种颜色,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具有美感的画面。

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色彩组合作品,学习其中的色彩搭配技巧。

2. 色彩表现:利用色彩表现出特定的情感或气氛。

例如,可以使用暖色调表现出温馨、舒适的感觉,或者使用冷色调表现出冷静、清新的感觉。

3. 色彩构成练习:通过练习不同的色彩构成方式,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现出同一个主题,或者用同一种色彩组合表现出不同的主题。

4. 色彩对比练习:通过对比不同的色彩,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例如,可以比较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或纯度,或者比较不同色相的同一明度或纯度。

5. 色彩调和练习:通过调和不同的色彩,创造出和谐、统一的画面。

可以学习一些色彩调和的技巧,例如近似色调和、补色色相调和等。

总之,色彩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和练习,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技巧,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造力,为日后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色彩构成》课程实验指导书

《色彩构成》课程实验指导书

《色彩构成》课程实验指导书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部目录实验一色彩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1)实验二Photoshop 基本工具运用与图形图片处理 8实验三色彩构成 (13)实验一色彩构成 (22)实验四色彩构成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实验23实验五色彩综合运用实验 (27)实验一色彩构成实验 (30)实验一色彩构成中的形态要素一、实验课时8课时二、实验目的掌握选区、裁切、自由变换、变形选取工具的使用。

掌握选区、色相/饱和度的选择与调整。

掌握数码色彩的原理。

三、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一:照片矫正基础1.修饰策略1.组织高效的任务序列2.根据使用图像的方式调整处理流程2.分辨率和图像尺寸【重点1】【难点1】1.图像分辨率:图像中单位长度的像素数目2.显示器分辨率:显示器单位长度的像素数目3.打印机分辨率:3.操作流程概述(以处理后的图像将用于使用Adobe InDesign进行排版):查找、打开、另存为。

4.修齐和裁剪图像『实验3.1』【重点2】5.使用自动调整6.手动调整色调范围(画面的黑白灰层次)【重点3】1.直方图2.色阶7.消除色偏8.替换图像中的颜色9.用“减淡”工具调整明度10.使用海绵工具调整饱和度11.应用USM滤镜12.比较手工调整和自动调整的结果13.保存用于四色印刷的图像实验内容二:色彩模式1.选择和选取工具2.案例概述3.用魔棒工具进行选择1.使用魔棒工具选择某种颜色的区域2.移动选区4.结合使用魔棒和其它选取工具5.选择椭圆和圆形区域1.创建选框时调整其位置2.用键盘快捷键移动选中的像素3.用方向键进行移动4.从中心点开始选择5.移动和修改选区中像素6.移动的同时进行复制6.使用套索工具进行选择7.旋转选区8.使用磁性套索工具进行选择9.裁剪图像和擦除选区中的像素10.更改图片的色彩模式实验内容三:色彩调整1、拍摄完成了,现在来为MM的裙子换个颜色吧。

原图2、一般在提到换颜色时大家最快想到的一定是使用“色相/饱和度”或者“替换颜色”命令,这两种方法确实是很快捷,但是在改变颜色后图像的层次会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