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的对话小故事
关于诚信的8个小故事

关于诚信的8个小故事1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2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3 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
4 宋濂借书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关于诚信的故事 10则

关于诚信的故事 10则1. 小刚买了一串果树苗,卖家保证是健康的果树苗。
可是过了几个月,苗木都没有长出果实。
小刚觉得被骗了,但是他没有怪罪卖家,因为他相信诚信的人会有回报。
最后,卖家找到了原因并帮助他种出了果实,小刚感到非常感激。
2. 小明和小李是好朋友,小明看到小李的钱包掉在了地上。
小明选择了诚实地把钱包还给了小李,而不是把钱拿走。
小李对小明的诚信表示感激,并更加珍惜他们的友谊。
3. 王老师在学生考试时发现了一份作弊纸条。
虽然他知道这可能会对他的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但他决定采取诚实的行动。
他与学生们进行了谈话,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张先生是一家家具店的老板,他发现一个来自供应商的错误,是他们多付了一笔款项。
尽管这笔款项不是他主动要求的,但张先生诚实地通知了供应商并返还了多余的款项。
供应商对他的诚信感到非常欣赏,并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5. 小林是一名小学生,他在学校的操场上发现了一个钱包。
他注意到钱包里有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失主的联系方式。
小林立刻联系了失主并快递给了他。
失主非常感激地回购了小林,并送给了他一份小礼物作为感谢。
6. 吴女士是一名医生,她经常看到一位贫困老人前来就医,但没有钱支付医疗费用。
尽管吴女士知道她可能无法收到这些费用,但她继续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并在老人恢复健康后告诉他不需要支付费用。
老人被吴女士的善行深深感动,并发誓在有能力的时候回报她。
7. 在一场商业谈判中,王经理的公司与另一家公司进行了合作洽谈。
在协议中,双方都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但是王经理发现合同中有一处错误,对另一家公司有利。
他毫不犹豫地提醒对方修正了合同。
虽然这次合作对他的公司会有一些损失,但是王经理坚信诚信是长久合作的基础,他不希望以不公平的方式来获得利益。
8. 一对夫妻在购物中心发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大量现金和身份证件。
他们没有考虑过留下钱包,而是立刻联系了失主。
失主对他们的诚实感到非常赞赏,决定以及他们建立友谊,并请他们共进一顿饭以表达感谢。
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10个】

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10个】11 故事一从前,有一个小孩在山上放羊。
他觉得无聊,就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农夫们急忙跑上山,却发现没有狼。
第二天,小孩又故技重施,农夫们又被骗了。
第三天,狼真的来了,小孩拼命呼喊,却没人相信他,最终羊群被狼吃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谎会失去别人的信任,造成严重的后果。
111 故事二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
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
说着,就把猪杀了。
这个故事体现了家长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
112 故事三商鞅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 50 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12 故事四韩信小时候家境贫寒,有一位老婆婆很同情他,经常给他饭吃。
韩信很感激,对老婆婆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
后来韩信成为了将军,找到老婆婆,送给她千金作为报答。
121 故事五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头砍倒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
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父亲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称赞他诚实的品质比樱桃树更宝贵。
122 故事六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老友病故,李苦禅愧疚万分,随即画了一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携至后院,将画烧毁。
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13 故事七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有关诚信的小故事7则

有关诚信的小故事7则故事1:曹操断发示诚信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
”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
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
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
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
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
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
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故事2:以小见大说诚信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
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
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
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钱物。
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
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
诚信简短故事(通用5篇)

诚信简短故事(通用5篇)诚信简短故事篇1诚信在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事要诚信,待人有诚信……诚信是十分珍贵的!大家一定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山上放羊时感到十分无趣,便大叫“狼来了”,大家两次上山去救他,可都被骗了,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当他再叫时村民早已不信任他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寓言,但古时候也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就像《烽火戏诸候》等短文更让我感到了诚信的可贵,这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存亡,个人的安危,更能反映出这个国家道德品质。
可是这个社会上谁还有诚信呢?卖家赚的是黑心钱,西瓜膨大剂,中国台湾塑化剂,猪肉有瘦肉精,地沟油,有毒食物等。
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诚信的人已经廖瘳无己,多少人的心灵是黑暗的,邪恶的。
诚信的流失,带走了心灵的光明。
要记住“钱乃身外之物”不要为了钱就丧失了做人最珍贵的东西——诚信。
在生活中你对别人有诚信,别人就会十分信赖,这个信赖难道不比金钱更可贵吗?换一个角度思考,你死了之后,这钱对你有什么用呢,但你付出的诚信和别人对你的信赖,它会流在人们的心中,永远的保留下去的,我真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诚信,那这个世界一定就会变得更美好!诚信最珍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诚信一定会在大地的每个地方,悄悄生根发芽……诚信简短故事篇2诚信是春天的一缕阳光,给人温暖。
诚信是夏天的一片西瓜,给人凉爽。
寒冬里的一支腊梅,散发清香!上次期中考试,我信心十足地做完数学试卷,仔细检查后,胸有成竹地交到老师手中。
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妈妈满意的微笑,老师赞许的目光。
等到试卷发下来,我却傻眼了。
一看试卷上打着两个鲜红色的“7”,我喃喃自语:怎么办呢?让爸爸妈妈知道了我一定”死”得很惨,于是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字——藏。
回家后,我把试卷藏在被子底下。
每天心里忐忑不安地上学、放学。
妈妈问我的考试成绩,我也总是以试卷没发下来为理由,搪塞过去。
两天后放学回到家,妈妈叫住我:“袁紫露,过来一下。
”暴风雨来了,肯定被发现了。
诚信小故事

《诚信小故事》1.商鞅立木取信,在都城南门立木,言明搬木者赏十金,后增至五十金,有人照做便当即兑现,获百姓信任,变法得以顺利推行。
2.曾子杀猪,妻子哄孩子说杀猪,曾子为教孩子诚信,真的把猪杀了,让孩子明白说话要算数。
3.季布一诺千金,他为人守信,只要答应的事就一定做到,众人都愿与他交往,“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传为佳话。
4.华盛顿砍樱桃树,虽年幼但勇于承认错误,父亲因他的诚实不仅未惩罚,还给予了表扬,彰显诚信美德。
5.尾生抱柱,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女子未到而河水上涨,他守信抱柱而死,此故事流传至今,令人感叹其诚信。
6.北宋词人晏殊,参加考试时发现题目是自己曾做过的,他如实向真宗报告,请求更换题目,真宗赞赏其诚实,后来他官至宰相。
7.一位商人在运输途中丢失了一袋宝石,被一位贫苦的牧羊人捡到。
牧羊人虽穷,但坚守诚信,历经艰难将宝石归还商人,商人感激不已,给予他丰厚回报。
8.有个小孩在商店买东西,店主多找了钱,小孩发现后立刻跑回商店把多余的钱退还,店主夸赞小孩的诚信之举。
9.古代有个书生赴京赶考,途中借宿在一户人家,主人家信任他,将重要财物交给他保管一晚。
书生丝毫未动,次日完好归还,赢得主人敬重。
10.一家小餐馆老板,不小心多收了一位顾客的钱,后来发现后,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顾客,退还多收的款项,并诚恳道歉,顾客对其诚信经营十分赞赏。
11.一位老画家答应为一位年轻人画一幅画作为礼物,尽管后来身体不适,仍坚持完成画作,按时交给年轻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12.某公司员工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发现合同中有一处对己方有利但不太公平的条款,主动向客户提出修改,客户惊讶于其诚信,后续合作更加顺畅。
13.两个小伙伴约定一起去图书馆,其中一个小伙伴生病很严重,但还是强撑着让家人带自己去赴约,展现了守信精神。
14.一位手工艺人接了一个定制订单,制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为了按时按质交付,日夜赶工,坚守诚信,最终让客户满意。
小学阶段有关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小学阶段有关诚实守信的小故事1.《狼来了》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
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小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2.《曾子杀猪取信》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他妻子要上集市买东西,儿子曾参哭闹着不让去,曾妻为摆脱儿子的纠缠,便哄骗他说:“你在家好好玩,你爹回家让他杀猪给你煮肉吃。
”等曾妻赶集回来一看,家里那只黑猪已变成一堆白肉。
“怎么把猪杀了?”曾子说:“你既然已答应孩子了,就应该算数。
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像你那样去哄骗别人。
一口猪杀了是小事,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可是关系他一辈子的大事。
”(我认为曾子不仅是个诚信的人,而且是一个很伟大的父亲。
从古至今,为人诚实的人,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3.《我不能失信》有一次,宋庆龄一家要去伯伯家,宋庆龄也非常想去,因为伯伯养了几只可爱的鸽子,还答应送一只给宋庆龄。
可真当全家要出门时,宋庆龄突然想起下午还要教同学小珍折花篮,于是就毫不迟疑地决定留下来等小珍。
有关讲诚信的故事

有关讲诚信的故事1、古代有一个叫孟信的人,因为被罢免了官职,家里很穷,甚至没有足够的食物。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取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非常生气,他把家里人打了一顿,并去把病牛要了回来。
他对买主说,这是一头病牛,没有什么用处,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孟信知道,如果他没有遵守自己的原则,卖了这头病牛,虽然一时解决了生计问题,但长久来看,这样做是错误的。
他的行为表明了他对诚信的重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相反,一个具备诚信素质的人,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同样重要。
比如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么他的同事和上司就不会信任他。
同样,在个人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么他的朋友和家人就不会尊重他。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诚信原则,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曾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曾子在教育学生时非常注重诚信,他曾经告诉学生,如果他们不遵守诺言,那么就永远不要来见他。
曾子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做乐羊的儿子,他曾经向曾子借了一些钱,但曾子没有同意。
乐羊就私自把曾子的牛卖了,以此来换取钱财。
事后,乐羊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去找曾子道歉。
但是曾子却说:“你私自把我的牛卖了,这是不诚信的行为。
既然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就要改正自己的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曾子教育学生时非常注重诚信,他希望学生能够遵守诺言,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诺言,那么他就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诚信原则,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3、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哥哥的印刷厂里工作。
然而,他的哥哥对他的态度非常刻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责骂他,甚至有时候还毒打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诚信的对话小故事
东汉时,山阳人范式同相隔几千里的汝南人张劭读书时有深交。
学成后话别,范式说:“两年后的今天,我将来府上看望你,并拜见
伯父伯母。
”到了约定之日,张劭催母亲做饭准备迎接范式。
母亲笑
着说:“范式远在几千里之外,怎能说来就来,两年前说的话,哪能
当真。
”张劭说:“范式最守信用,他一定会来的。
”母亲说:“他
若真来了,就是真君子,我一定为他酿酒。
”话音刚落,范式已到门前。
【齐桓公信守盟约】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是一个非常守信用的人。
他以
前多次与诸侯订立盟约,即使是订立了不利于自己的誓约,他也能遵守,因而在诸侯中的威信很高,被拥护为霸主。
有一次,齐桓公出兵讨伐鲁国,把鲁军打得大败,鲁庄公不得不
提出献邑求和,齐桓公同意了,齐鲁两国就在柯地会盟。
这时,曹沫
突然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他退回被侵占的鲁地。
齐桓公迫不得已,只好同意。
曹沫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齐桓公真有点后悔,而管仲
则从大处考虑,劝他说,如果背信,则失信于诸侯。
最后,齐桓公终
于将侵占的鲁地归还鲁国。
诸侯们听到这事,都认为齐桓公言而有信,能遵守盟约,都愿意归附齐国。
齐桓公成为霸主后,有一次,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
齐桓公立刻起兵把山戎驱逐到孤竹这个地方。
燕庄公十分感激齐国的
救援,热情地把齐桓公直送到齐国的境界。
齐桓公说:“我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国界,这是规矩,我不能对燕国无礼。
你把我送到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境地。
”于是,就把这块本来属于齐国的土地割让
给了燕国。
诸侯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赞扬齐桓公救人又遵礼,对齐桓
公更加钦佩了。
【信用的保险金】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
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现金出来,只需要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能够成为股东。
这符合摩根先生没有现金但能获益的设想。
很快,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
如果按照规定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
股东们一个个惊惶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信用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东的股票,然后将赔偿金如数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这件事后,伊特纳保险公司成了信誉的保证。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
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蜂拥而来。
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个点使它比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
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