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部门决算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18〕26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18〕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8年6月16日武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为建设美丽武汉,打造全国一流园林城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16〕2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力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少于5.5平方米/人,全市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92天,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主要任务(一)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园林绿化水平1.凸显城市生态格局。
实施全域增绿提质工程,夯实“一心、两轴、五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
“一心”,即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两轴”,即推进山水十字轴绿化建设,建设武汉“长江主轴”世界级城市景观生态轴,实施汉江、东西山系生态轴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五环”,即建设内环线、二环线“花环”,巩固提升三环线“一环33珠”生态景观带,建成长146公里四环线生态带,提升内外各100米宽外环线生态林带。
“六楔”,即实施“六楔入城”生态工程,建设府河绿楔、东湖绿楔、武湖绿楔、汤逊湖绿楔、青菱湖绿楔、后官湖绿楔,打造复合型郊野公园群。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1.12•【文号】林场发〔2018〕4号•【施行日期】2018.0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目前,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881处,规划面积1278.62万公顷。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在有效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弘扬传播生态文化、满足公众美好生活需求、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此同时,由于认识不足、监管不力、管理松散等原因,一些国家级森林公园重开发轻保护,甚至违规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提升保护管理能力,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提高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的教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监督,履行责任担当,切实把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好、保护好、建设好,以更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更美好的生态环境服务社会,造福一方,惠及群众。
二、全面提升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能力(一)准确把握国家级森林公园功能定位。
国家级森林公园属国家禁止开发区域,是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是保护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传播森林生态文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现状分析及对策

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现状分析及对策作者:潘成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3期摘要: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主力军。
森林公园是指以大面积的森林和良好的植被为基础,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集中,有一定规模并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作为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森林公园以其清新优雅的环境,多姿多彩的风光,丰富多样的内涵,既能满足旅游者爱美好奇的心理,又能为旅游者提供保健、科普、运动等多种功能,正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城市污染问题以及工作压力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中的不少市民在工作闲暇时间都希望能有一个栖息游玩之地,这就为我国的城市森林公园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
在国内一些大城市,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都在大力发展森林公园;如:上海,南京,武汉,南昌等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公园。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现状;问题;解决办法一、马鞍山森林公园的现状马鞍山森林公园坐落武汉东郊地区,南临珞瑜东路,北面是武汉市的东湖,东止九峰港,西界喻家湖,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吹笛景区。
园内植被主要是由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和以樟树、枫香、女贞为主的阔叶林混交而成,滨湖湿地区还有大片池杉林。
全园规划成四大景区:夹山、马鞍山、太渔山和吹笛山。
鞍山森林公园以森林和马湿地为主要特色,体现了“自然、生态、清新、野趣”。
野营烧烤区给游客提供整套烧烤工具,游客围炉自个动手烧烤,又有情趣,既饱口福。
晚上可进行野营活动,开舞会、点篝火。
在松鸽坪青松林旁濒湖的大草坪上有上千只广场鸽,它们有时盘旋在青山秀水之间,有时文静静地停在游客身边觅食嬉戏,有的在游客手中啄食,让人倍感亲切与祥和。
此外,游客还可在在湖边垂钓,湖中划船,在草坪上游戏或者登山健身观景。
二、马鞍山森林公园的问题1、景区游玩定位问题森林公园本应以森林休闲旅游为主,其他旅游为辅的旅游。
武汉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简介

马鞍山森林公园简介马鞍山森林公园总面积713公顷,位于武汉东郊,南接武黄公路,北濒东湖,东止九峰港,西临喻家湖,筹建于1993年,1995年建成对外开放。
园区风光秀丽幽雅,山林湖泊自然分布,田园村庄散落其中,森林湿地景观丰富。
既是一个设施设备完整的独立公园,又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中的吹笛景区,年均游客接待量45万人次,素有“武汉后花园”、“绿色氧吧”之美誉。
公园生态环境独特,森林资源丰富。
山林总面积4700亩,森林覆盖率80%,绿化覆盖率91%,园内17座山峰形成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海拔60米至136.20米不等,地貌迂回曲折。
植被主要以马尾松林为主的针叶林和以樟树、枫香、女贞为主的阔叶林混交而成,滨水滨湖景区还有大量池杉片林。
公园规划为马鞍山、夹山、太渔山和吹笛山四大景区。
公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生态”、“野趣”两大旅游主题,建有游览道路20余公里,亭台水榭及桥梁7处,湿地景观1处,休闲度假村(恬逸园)1处,梅、桃、竹、杜鹃、紫薇及红叶李等专类风景观赏林地6处,晓塘春色、半山荷园、松鸽坪、猴山、野营烧烤区、烟波蜇楼等景点10余处,林中滑索、碰碰车、弯月飞车、森林赛车、林中狂牛等游乐项目5个。
这里人文底蕴醇厚。
据民间传说,立志成为诸侯霸主的楚庄王率兵与秦军在马鞍山大会战,留下“擒贼擒王”、“百步穿杨”的故事。
姜太公、赵子龙、朱元璋等历史名人曾在活动于此留下美丽的传说,园内太渔山、子龙山、吹笛山因此而得名。
唐贞观年间,太渔山上建有云崖寺,与洪山宝通禅寺和九峰寺齐名,遗憾的是太平天国年间毁于战乱。
马鞍山森林公园滨湖显地景观区介绍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和保持水土、调节侯等功能。
马鞍山森林公园湿地资源丰富,晓塘春色、半山荷园以及濒临东湖、喻家湖区域都属典型的湿地,公园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建成的滨湖湿地景观区倍受游客青睐。
市人大视察马鞍山森林公园.

市人大视察马鞍山森林公园
7月13日上午,市人大主任李发军、市委常委、副市长葛爱美、市人大有关领导、市林业局长李博文及市林业局有关领导、县人大主任石忠民及县人大有关领导、常务副县长彭水岩、副县长孙国军、县林业局长赵明达等一行30余人,到马鞍山森林公园视察林业工作。
马鞍山森林公园面积32平方公里,于2009年被评为市级森林公园后,加大了建设力度,先后已投入资金1亿多元,共植各种树木600多万株,有银杏、板栗、核桃、苹果、桃李等40多个品种;已建成蓄水池46个,可蓄水近20万方,使浇灌园内苗木有了充足水源;打通了全长13公里的环山道路。
下步,营林的主要重点是三林四园:即生态林、采摘林、观赏林;夫妻林园区、园丁林园区、公仆林园区、爱心林园区,营林面积6000亩。
各类观光游览设施将配套建成,旅游开发将带动2000多人就业,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听取乡党委书记谢怀瑞介绍马鞍山森林公园建设进度及下步开发重点后。
李发军主任肯定了马鞍山森林公园建设成果,谈到政府就是要给开发商创造条件,要用一个“小金蛋”换来一个“大金蛋”。
在走到马鞍山大型蓄水池旁,李主任兴致勃勃地弯腰观看,认为景区开发就要综合考虑,蓄水浇树办法好。
葛爱美市长当场指示,要加强蓄水池工程建设,为景区植树提供充足的水源,使我们的植树取得丰硕成果。
同时,她建议,在景区建设中要先建一个亮点,吸引游客,以景养景,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
马家乡党政办
2010年7月13日。
浙江松阳马鞍山地区级森林公园

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年)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18年7月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年)编制人员项目负责人:楼毅(处长、高级工程师)初映雪(工程师)参编人员: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朱勇强(高级工程师)汪全胜(高级工程师)沈娜娉(高级工程师)胡娟娟(工程师)郑彦超(工程师)钱逸凡(工程师)松阳县林村林场林秀明(高级工程师)毛根松(高级工程师)阙建勇(工程师)胡俊杰(助理工程师)鲍建清(助理工程师)蒋海陇(助理工程师)涂川林(技术员)程晓伟(技术员)数据处理:初映雪沈娜娉郑彦超规划执笔:初映雪胡娟娟绘图:胡娟娟初映雪审核:周固国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1)1.1 自然地理条件 (1)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历史沿革 (6)1.4 土地利用状况 (6)1.5 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7)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评价 (9)2.1 生态环境评价 (9)2.2 森林风景资源评价 (12)第三章森林公园发展条件分析 (15)3.1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 (15)3.2森林公园发展的劣势 (17)3.3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 (17)3.4森林公园发展面对的挑战 (20)第四章规划总则 (21)4.1指导思想 (21)4.2规划原则 (21)4.3规划依据 (21)4.4规划目标 (22)4.5规划期限 (23)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 (24)5.1森林公园性质与范围 (24)5.2森林公园主题定位 (24)5.3森林公园功能分区 (25)5.4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25)5.5森林公园发展战略 (31)5.6功能定位与营销策划 (33)第六章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36)6.1森林公园环境容量 (36)6.2旅游区位分析 (37)6.3客源市场分析 (39)6.4客源市场定位 (41)6.5游客规模预测 (42)第七章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44)7.1规划原则 (44)7.2植被规划 (44)7.3森林景观规划 (47)7.4风景林经营管理规划 (50)第八章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52)8.1规划原则 (52)8.2重点森林风景资源保护 (52)8.3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保护 (53)8.4环境保护 (54)第九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59)9.1规划原则 (59)9.2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60)9.3生态文化设施 (63)9.4解说系统 (64)第十章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68)10.1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定位 (68)10.2游憩项目策划 (68)10.3旅游服务设施 (70)10.4游线组织 (74)第十一章基础工程规划 (77)11.1道路交通工程 (77)11.2给水工程 (81)11.3 排水工程 (83)11.4供电工程 (85)11.5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工程 (87)11.6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与设施 (88)第十二章防灾及应急管理规划 (90)12.1灾害历史 (90)12.2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 (90)12.3其他灾害防治 (93)12.4监测与应急预案 (93)第十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95)13.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95)13.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95)13.3土地利用规划及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情况 (95)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97)14.1环境质量现状 (97)14.2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估 (97)14.3采取对策措施 (98)14.4结论与建议 (99)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100)15.1估算依据 (100)15.2投资估算 (100)15.3资金筹措 (103)第十六章效益评估 (104)16.1生态效益 (104)16.2社会效益 (105)16.3经济效益 (106)第十七章分期建设规划 (109)17.1近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09)17.2中远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109)第十八章实施保障措施 (111)18.1法制保障 (111)18.2组织保障 (111)18.3资金保障 (112)18.4科技保障 (112)附件:附件1 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报告 (113)附件2 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游记、诗文选录 (129)附件3 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主要植物名录 (135)附件4 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主要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61)附图:1. 区位图2. 土地利用现状图3. 森林风景资源分布图4. 客源市场分析图5. 功能分区图6. 景区景点分布图7. 土地利用规划图8. 植物景观规划图9. 游憩项目策划图10. 服务设施规划图11. 道路交通规划图12. 给水工程规划图13. 排水工程规划图14. 供电工程规划图15. 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工程规划图16. 近期建设项目布局图第一章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条件1.1.1地理位置浙江松阳马鞍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丽水市松阳县东部的松阳县林村林场,共分为林村、马鞍山和沿背三个片区,周围与松阳县三都乡、四都乡、板桥乡、西屏街道、象溪镇等5个乡镇(街道)的19个行政村接壤。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8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考评情况的通报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8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考评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9.03.11•【字号】鄂建文〔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考核评价正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8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考评情况的通报鄂建文〔2019〕11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2018年,全省城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城管改革、建设宜居城市为引领,以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为载体,着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力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提升了城市品质,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1月,按照省考核办的统一安排,省住建厅采取“明查暗访、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综合考评,现将考评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成效(一)城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37号、鄂发〔2016〕38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城管机构改革,市、县机构综合设置完成率基本达到100%,市、县城管执法机构名称基本统一。
武汉、黄冈、咸宁、孝感等城市率先按照改革要求,印发三定方案,落实机构编制,推进综合执法。
十堰市、鄂州市、仙桃市等6个市州和30个县市城管部门由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
积极推进城管立法,全省11个设区城市出台了城市管理法规或规章,其中地方性法规18件、政府规章27件,武汉、荆门、孝感等城市在设区城市率先出台城市综合管理法规。
(二)城市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各地以城市环境薄弱区域为重点,以治脏、治乱、治差、治违为突破口,着力开展环境整治,有效解决城市管理方式粗放、城市品质不高等问题。
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办法(2018年修正)

【法规标题】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办法(2018年修正)【发布部门】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文字号】【适用区域】武汉市【发布时间】2018-05-11【生效时间】2018-05-11【关键词】环境,生态保护,资源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取代了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办法》的决定附:修正本(2004年发布)【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办法(1995年5月31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5年7月28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根据2004年6月25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森林资源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根据2010年11月16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10年12月4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办法〉等8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22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8年3月30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武汉市防洪管理规定〉等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和经营管理第三章 植树造林第四章 森林保护第五章 森林采伐管理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森林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湖北省林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部门决算2019年10月15日目录第一部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概况一、部门主要职能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三、部门人员构成第二部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表1)二、收入决算表(表2)三、支出决算表(表3)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表4)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表5)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表6)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表7)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表8)第三部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九、关于2018年度预算绩效情况说明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第四部分 2018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第五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概况一、部门主要职能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要职责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维护和管理公园设施及公共绿地,组织管理公园游览与娱乐项目,动物饲养繁殖,植物栽培与养护,国有山林管理,以及科普宣传教育。
湿地公园规划与实施,湿地公园建设、维护与管理。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从决算单位构成来看,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部门决算由纳入独立核算的单位本级决算。
其中:差额拨款事业单位1个。
三、部门人员构成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总编制人数43人,其中:事业编制43人。
在职实有人数31人,其中:事业31人。
离退休人员17人,其中:退休17人。
第二部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第三部分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2018年度收、支总计4,227.68万元。
与2017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减少653.68万元,增长18.29%,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景区维护成本上升(材料、人工市场价格上涨)。
二、2018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说明2018年度本年收入合计4,227.68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227.68万元,占本年收入100.00%。
三、2018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018年度本年支出合计4,227.68万元。
其中:基本支出937.91万元,占本年支出22.20%;项目支出3,289.77万元,占本年支出77.80%。
四、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4,227.68万元。
与2017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653.68万元,增长18.30%。
主要原因是景区维护成本上升(材料、人工市场价格上涨)。
五、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4,227.6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 %。
与2017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674.68万元,增长18.99%。
主要原因是景区维护成本上升(材料、人工市场价格上涨)。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4,227.68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85万元,占2.30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0.30万元,占0.70 %;城乡社区支出3,951.75万元,占93.50 %;农林水支出44.89万元,占1.10 %;住房保障支出102.89万元,占2.40 %。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2,886.40万元,支出决算为4,227.6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6.50%。
其中:基本支出937.91万元,项目支出3,289.77 万元。
项目支出主要用于景区建设及维护3289.77万元,主要成效是通过景区建设、维修、维护,提高游客游园环境及服务质量,通过植树造绿、病虫害防治、植物养护和环卫保洁等手段,积极美化园容园貌。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
年初预算为94.42万元,支出决算为97.8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60%,主要原因是本年退休费调标。
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
年初预算为30.30万元,支出决算为30.3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0%。
3.城乡社区支出(类)。
年初预算为2,658.79万元,支出决算为3,951.7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8.60%,主要原因是景区维护成本上升(材料、人工市场价格上涨)。
4.农林水支出(类)。
年初预算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44.89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追加古树名目养护、森林防火、林业病虫防灾害。
5.住房保障支出(类)。
年初预算为102.89万元,支出决算为102.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0%。
六、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018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937.9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878.9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退休费、生活补助、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公用经费58.98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培训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七、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预算安排“三公”经费的单位包括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本级。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8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为13.70万元,支出决算为7.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8.00%,其中:1.本年未安排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7.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9.40%;其中:(1)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4辆。
(2)公务用车运行费7.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9.40%,比年初预算减少-2.06万元,主要原因是对公务用车严格管理,按计划出行。
其中:燃料费2.7万元;维修费3.83万元;保险费1.41万元。
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3.70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没有接待费支出。
2018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减少0.06万元,下降0.80%,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0.06万元,下降0.80%,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对公务用车严格管理,按计划出行。
八、2018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2018年未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
九、关于2018年度预算绩效情况说明2018年度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照绩效表开展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完成了晓塘春色铺装维修、瞭望塔步道、烧烤区改造提升,标识标牌维修改造等系列项目,开展各类法治综治宣教、志愿活动10 余次,悬挂宣传横幅、海报152幅,出版宣传专栏、展板17期,举办了“罗兰音乐节”和“烧烤啤酒节”活动,开展辖区困难党员、群众走访慰问活动50余次,投入慰问资金近3万元。
二是完成了职工宿舍危房改造,组织27户业主顺利回迁;致力于职工宿舍小区水、电、气保供安居工作,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8万元,自筹经费4万元委托专业机构为五峰傅家堰乡编制了月亮湾景区概念设计方案,党、政领导班子带队下乡扶贫3次,走乡串户看望慰问当地困难户并送扶持慰问金3000元,赠送5000元书籍帮助当地学校和乡村建立图书资料室。
坚持安全隐患每周一排查、节前大排查,全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和安全责任事故,有效实施应急救援20余次;做好游园秩序保障,开展非法经营和非法载客劝阻整治行动500余次。
十、2018年度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单位属于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7.85万元。
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2.85万元,服务支出5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共有车辆3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4辆,其他用车26辆,其他用车主要是作业车辆,包括消防车、垃圾车、洒水车、农用车、游览车。
第四部分 2018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主动谋求景区发展一是考察策划了一批旅游项目。
过去一年我们考察和寻找项目的脚步从未停歇,足迹遍布武汉及周边地区,完成了“亚马逊森林水世界”、“步步惊心玻璃栈道”、“浪漫水晶屋”、“个个森林秘境世界”、“网红摇摆桥”、“七彩滑道”等10余旅游项目的概念策划;其中,“亚马逊森林水世界”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专项规划编制单位招标,“个个森林世界”以及“玻璃栈道”项目已申报2019年度城建计划,“网红摇摆桥”正在建设。
二是举办了“罗兰音乐节”和“烧烤啤酒节”活动,吸引媒体报道20余篇次,配合节庆活动重拍了景区风光片,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
三是变被动为主动,在上半年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成功逆袭,“双评议”和“第三方考评”双双过关。
二、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一是坚持“大片区”格局,统筹三家单位以发展保民生。
投入15万元扶助园林场档案达标,在车改中给予园林场资源和政策倾斜,无偿出借游览车支持马鞍山苗圃发展项目,协调解决了特殊上访户就业问题;开展辖区困难党员、群众走访慰问活动50余次,投入慰问资金近3万元。
二是完成了职工宿舍危房改造,组织27户业主顺利回迁;致力于职工宿舍小区水、电、气保供安居工作,天然气安装基本完工,75户业主将从本月中旬起告别罐装气时代,水、电改造已与专业机构接洽,方案和预算正在编制。
三是落实精准扶贫计划,坚持“行业+项目”、“扶贫+扶智”理念,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8万元,自筹经费4万元委托专业机构为五峰傅家堰乡编制了月亮湾景区概念设计方案,党、政领导班子带队下乡扶贫3次,走乡串户看望慰问当地困难户并送扶持慰问金3000元,赠送5000元书籍帮助当地学校和乡村建立图书资料室。
三、积极提升旅游环境一是实施8项城建计划,积极改善基础和服务设施。
完成了晓塘春色铺装维修、瞭望塔步道、烧烤区改造提升,标识标牌维修改造等系列项目,配合军运会完成了“双节”立面整治。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
持续推进东湖国家湿地恢复与保护续建工程,宣教中心已着手内部安装完善,宣教长廊及绿化景观提升正在深化设计;松材线虫年度防治任务圆满完成,森林防火信息化工程前期工作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