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太阳能发展

合集下载

太阳能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的发展前景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发展前景摘要:太阳能是目前为止最有前景的能源,它具有普遍、无害、巨大和长久等特征。

长久以来,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太阳能、能源、电池、汽车、德国、我国经过半个学期对可再生能源的学习,增长了我对可再生能源的了解。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历史时期内都不会耗尽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

因此太阳能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太阳能(Solar)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太阳能的利用发展到现代,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和太阳能路灯等等。

1.国内太阳能的发展利用前景从近几年国内太阳能电池发展速度与规模,以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发展战略来看,国内太阳能电池发展迅猛势头仍将保持,特别是随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原材料生产产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生产受原料限制的状况将会改善,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在国际上将具较大的规模竞争优势。

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

我国的太阳能发展已获得全世界的瞩目,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及南太平洋地区29个国家的代表2007年1月18日聚集在中国西北城市兰州,就发展中国家太阳能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讨。

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的各国代表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等1 4 0多人,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他们除了介绍本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外,还就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面临困难进行研讨。

太阳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太阳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太阳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太阳能是理想的替代能源20世纪,人类将面临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有限资源和环保严格要求的双重制约下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

而能源问题将更为突出:①能源短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不能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长远来看.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用到2020年.天然气也只能延续到2040年左右,即使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能维持二三百年川。

②环境污染由于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每年有数十万吨硫等有害物质抛向天空,使大气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局部地区形成酸雨,严重污染水土。

③温室效应化石能源的利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而导致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这一问题已提到全球的议事日程,有关国际组织已召开多次会议,限制各国(n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因此,人类在解决上述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

而太阳能具有:①储量的“无限性”太阳每秒钟放射的能量大约是1.6×l护kw,一年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折合标准煤共约1.892×10n干亿t,是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探明储量的一万倍。

相对于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太阳能具有储量的“无限性’.取之币尽.用之不竭。

@存在的普遍性相对于其他能源来说.太阳能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具有存在的普遍性.可就地取用。

这就为常规能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美好前景。

③利用的清洁性太阳能像风能、潮汐能等洁净能源一样,其开发利用时几乎币产生任何幅染。

④利用的经济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性:一是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蝎,而且在接收太阳能时不征收任何“税”,可以随地取用;二是在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下,太阳能利用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鉴于此,太阳能必将在世界能源结构转换中担纲重任,成为理想的替代能源。

2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太阳能热利用在替代高古碳燃料的能源生产和终端利用中夫有用武之地。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战略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战略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战略在当今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下,绿色能源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绿色能源,涵盖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多种形式,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等显著优点。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绿色能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但与此同时,绿色能源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创新难度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激烈等。

技术创新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应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

不断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绿色能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例如,在太阳能领域,致力于研发更高效率的光伏电池板;在风能领域,优化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提高风能的捕获和转化效率。

品牌建设对于绿色能源企业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

同时,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理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场拓展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要关注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参与国家的能源项目建设,与政府和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要放眼国际市场,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政策和市场需求,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绿色能源产品的出口。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绿色能源企业应积极向上游和下游延伸。

向上游整合,加强对原材料的掌控,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向下游整合,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例如,一家太阳能企业可以不仅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还可以涉足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从设备供应到能源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此外,绿色能源企业还应注重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从国际角度来看,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积极。

首先,太阳能是一种无限的能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技术可以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依赖,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其次,太阳能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太阳能技术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

再次,太阳能技术的成本逐渐降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量的扩大,太阳能技术的制造成本逐步下降,使得太阳能设备逐渐普及和经济可行。

最后,太阳能技术具有很高的潜力和灵活性。

太阳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住宅、工业、农业和交通等,能够为各个领域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在中国国内,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样非常乐观。

首先,中国的太阳能资源是丰富的。

中国是一个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的太阳辐射量和光照时数。

其次,中国政府对太阳能技术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中国政府在《天津市院士专家创新工程2024-2024年重点支持领域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太阳能,提高太阳能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中国的太阳能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中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和安装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太阳能技术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份额。

最后,太阳能技术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相互促进。

中国政府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技术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相互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总的来说,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太阳能技术都面临着良好的市场机遇和政策支持。

尽管目前太阳能技术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存储技术的不足和制造成本的高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强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源市场体系,实施能源价格改革,提高能源市场化程度。

2. 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大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提高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加强能源节约和能效管理,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

4. 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技术升级,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5. 优化能源结构布局,加强煤炭清洁、安全高效利用,推进天然气和油气资源开采。

6. 发展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格化。

7. 推动能源外交,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对外能源利益。

8. 建立健全能源保障体系,加强能源安全监测和预警,提高应急能力和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9. 加强能源法律法规建设,加强能源监管和执法力度,推进能源领域法治化建设。

10. 推进能源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内外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比较与启示

国内外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比较与启示

于1 9 8 0 年又将光伏 发 电正式 列入公共 电力规划。
1 9 8 8 年 ,美 国实施 的P VUS A 计 划 ,建立 了集 中
型光伏 并 网发 电系统 。1 9 9 2 年颁布新 的光伏 发展
阳能 产业发展 的主要 有颁布于 1 9 7 8 年的 《 公 共事
计划 。1 9 9 5 年 实施 与屋顶结合 P VB ON U S 计 划。
2 发达国家太阳能发展政策
许 多 发达 国 家在 传 统 能 源 的产 业 转 型 和 新
能源 的开发利 用上处于领 先水 平。在 新能源 的发 展过程 中 ,通过 调整新 能源产业 发展政 策 ,制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太 阳能光 伏产业 方面 ,国家根据 目前 中国 能源 的发展状 况 ,规划 “ 我 国太 阳能光伏 发电行
1 9 9 7 年宣布 了 “ 克林 顿总统百 万太阳能屋顶 光伏
业政策管理 法 》 ( 修订 于1 9 9 9 年) 、1 9 9 2 年的 《 能
源政 策法案 》、1 9 9 0 年的 《 清洁空气 法修正 案 》
计划” ,由表 1 可知 ,美 国通过 “ 百万太 阳能屋 顶
光伏计划 ”方案 的实施 ,在2 0 1 0 年 ,系统安装成 本 降至2 美元/ V \ / ,而 当年减产 C O , 排放 为3 5 1 0 k t 。
国 内 外 太 阳 能 产 业 发 展 政 策 比 较 与 启 示
李 晓晶 陈振寰
甘 肃 省 电力 公 司
作 为新能源 的代表 ,太 阳能 产业关平 民生 。
场 ,有效提高光伏产业的集中度。 《 中科院启动太
阳能行动计 划 》指 出在2 0 5 0 年前后 使太 阳能成 为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太阳能热力发电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太阳能热力发电
维普资讯
2 年 3 0 第期 0 2
S aT 盏 焉 c ne 蓦 i d釜 —
2 . O N3 00 2
文 章编 号 :10 一79 (O 2 3 0 2一o o o 6 5 2 0 )0 一O 9 4
从 可 持 续 发 展 战略 高 度 审 视 太 阳 能 热 力发 电
学 储 能式 太 阳热 力 发 电采 用 常规 能 源 朗 肯 循 环 汽 轮 机 发 电 技 术 ,是 可 大 规 模 开 发 的 发 电形 式 ,也 是 其
它再 生 能 源 难 以 替 代 的 ,极 具 发 展 前 景 。 因而 ,对 于 这 一带 前 瞻 性 的 发 电技 术 进 行 系 统 地 可行 性 基 础 研 究 ,既 是 电力 工 业 发 展 技 术 储 备 的 需 要 ,更 有 助 于 提升 广 东 电 力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能力 。
产业 结 构 的 重组 和 调 整 产 生 巨大 影 响 。加 快 太 阳能 热 力 发 电 的科 技 研 究 和 技 术 开 发 ,不 仅 是 积 极 调 整
国家 电 力产 业 结 构 、减 轻 环 境 压 力 、增 强 经 济 与 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能力 的迫 切 需 要 ,也 是 一 个 国家 综 合 国力 和 科技 发展 水 平 的 有 力 显 示 。 利 用热 化 学 储 存 技 术 ,能 有 效 地 解 决 太 阳能 的 采 集 、转 换 、储 存 、传 输 与 热 再 生 ,可 从 根 本 上 弥
10亿 兆 瓦/ ,是 目前 世 界 能 源 年 消 耗 总 量 的 2万 2 a 倍 以上 。到 达 大气 层 上 界 垂 直 表 面 上 的太 阳 总辐 射
强 度 约 为 1 5 W/ ,每 1 33  ̄ 5分 钟 到 达 地 球 表 面 的辐 射 能量 就 能满 足 全世 界 一 年 的 电力 需 求 。 日本 经 济 企 划 厅 和 三 洋 公 司 的 合 作 研 究 认 为 , 到 23 o 0年 , 世 界 电力 生 产 的一 半 ,将 依 靠 太 阳能 。德 国著 名 的 太 阳能 专 家 伯 尔 科 指 出 : “ 需 开 发 非 洲 部 分 地 区 只 的太 阳能 ,就 能 满 足 全世 界 的 电力 需 求 ” 。 太 阳光 完 美 聚 焦 温 度 达 5 0 ℃ ,与 纯 碳 充 分 00 燃 烧 6 0 ℃ 、实 用 反 应 堆 裂 变 发 电 2 0 ℃ 的 温 度 00 00

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随着全球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能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以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各国纷纷制定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对不同政策进行了评估。

一、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兼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家能源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战略选择:1. 多元化发展:这种战略选择通过发展多种类型的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

这样可以降低能源供给的单一性,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重点发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重点发展某一种新能源技术。

例如,某国具有优越的太阳能资源,可以将太阳能发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产业升级: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创新促进,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

这种战略选择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竞争力。

二、新能源发展的政策选择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政策选择:1. 财政激励政策:通过减税、补贴和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新能源领域。

例如,政府可以给予太阳能发电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及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

2. 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法律,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新能源标准和排放限制,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3. 国际合作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例如,各国可以共享新能源技术研发成果,并开展合作项目,加速技术创新和转移。

三、不同政策的评估对于不同的新能源发展政策,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最合适的政策组合。

评估的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政策可行性。

1. 经济效益评估:评估新能源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包括就业机会、税收收入和产业增长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Solar),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几十亿至上百亿年的时间。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x10^23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

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k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太阳能(Solar),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

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

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太阳能的利用有光化学反应,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

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主要是硅光电池在吸收太阳所发射出来的光能,硅光电池主要是从沙子里提炼出来的,由贝尔实验室开发。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家太阳能电厂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kw/㎡。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

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美国加州阳光充沛,适合利用太阳能发电。

图中乃美国加州一座于楼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用作供电的洗衣房。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使用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利用便宜的镜子将阳光反射至昂贵高效能太阳能电池(但需要注意散热),可以减低发电成本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把水加热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驱动斯特林发动机利用太阳能加热盐类,再用盐类储存的热量发电(在夜间仍会继续发电)利用太阳光的光能中的粒子打击太阳能板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太空太阳能转换电能储存,输送到地面电能接收站,讯号接收站根据环境与环境太阳日照的长短强弱,可移动式和固定式太阳能利用网太阳能运输(汽车、船、飞机...等)、太阳能公共设施(路灯、红绿灯、招牌...等)、建筑整合太阳能(房屋、厂房、电厂、水厂...等)太阳能装置,例如:太阳能计算机、太阳能背包、太阳能台灯、太阳能手电筒...等各式太阳能应用与装置太阳能污水厂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全球最大的屋顶太阳能面板系统位于德国南部比兹塔特(Buerstadt),面积为四万平方米,每年的发电量为450万千瓦时。

日本为了达成京都议定书的二氧化碳减量要求,全日本都普设太阳能光伏板,位于日本中部的长野县饭田市,居民在屋顶设置太阳能光伏板的比率甚至达2%,堪称日本第一。

而在中国的江苏睢宁,太阳能利用率更达到95%,可谓全中国第一。

太阳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

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

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

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这个过程的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制作过程“硅”是地球上储藏最丰量的材料之一。

自从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晶体硅的半导体特性后,它几乎改变了一切,甚至人类的思维,20世纪末.生活中处处可见“硅”的身影和作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是近15年来形成产业化最快。

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a、提纯过程b、拉棒过程c、切片过程d、制电池过程e、封装过程。

分类1、太阳能光伏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

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

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

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

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

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

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

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0年)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太阳能利用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

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

第二阶段(1920~1945年)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年)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第三阶段(1945~196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究热潮。

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4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

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

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

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