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庄子》读后感_二年级作文

合集下载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精选1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庄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庄子读后感1“庄子这一班”这本书让我看了回味一再,书中的寓言故事让人感觉到庄子的无拘无束,对存亡的价值观有不同的观点,真是巨大!书中有一篇内容说到:“楚威王听闻庄子博古通今,便要求两位大夫戴上千金聘礼,到宋国把庄子请回来担任卿相。

两位大夫到了宋国,巧见庄子在河滨树下钓鱼。

他俩恭敬地说:咱们大王请您帮他管理楚国。

”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边问:“传闻楚国太庙供着神龟,神龟是情愿死了被尊供在堂上呢,仍是情愿拖着尾巴在泥里爬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情愿活着啦!”庄子一挥手说:“你们走吧,我就愿意拖着尾巴在泥里自在地爬,才不情愿被装在锦盒里供在堂上!”庄子甘愿自由安闲的日子,也不要捆绑在金衣玉食、荣华富贵的日子中。

咱们现在的物资丰厚了,寿数增长了,耐性却少了,高兴也少了。

咱们争夺的.事物往往与自在各走各路,其实自在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缺少了自在,就算有再多的财富那又怎么呢?再多的财富买的起自在吗?假如你当了金钱的奴隶,那么你会高兴吗?我想不会!就像一只小鸟被关在富丽堂皇的笼子里和无拘无束的在天空飞翔,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才会让小鸟高兴呢?一只北极熊孑立的被关在狭小的动物园里和敞徉在雪地里与火伴一同游玩,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对北极熊比较好呢?从这一本书让我领会到了自在的重要,所以咱们更应该爱惜自在的韶光,仔细的过每一天,让自己活出生命的含义,活出日子的精采。

庄子读后感2灯塔狼烟点燃了思想的火焰。

你在一个孤独的山峰上看着梦中的仙境。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守规矩的。

巨鹏如果没有六月的风,它怎么能爬90,000英里呢?尘埃只是生物的兴趣而已。

所以你意识到你生命中最高的状态。

这意味着你是世界上一个自由的'上帝。

但是有几个人在看你。

后世的学者们无法赶上死去的风,只能拿着卷轴看着温胜义:你已经成为一个消极的避难所。

《庄子》读后感6篇

《庄子》读后感6篇

《庄子》读后感6篇写读后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庄子》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庄子》读后感篇1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造出了很多意思相对的词:小与大,多与少,赢与亏,有与无。

而祖先们却没有将其划清界限,所以现在没有人能真正分清它们,自从读了庄子,我对有与无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实这些词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就如物理上的动与静,宇宙万物都是运动的,而静止只是相对于某一个物体而言。

这些词亦如此:富人会认为一间三室两厅的舒适的房子过于狭小,而对于一位饥寒交迫的流浪者,一个屋檐下也许就足以他避雨容身;一块面包渣如果是人将其掉在地上当然不会捡,但那却是一群蚂蚁的午餐。

人生中的有与无也如此,没有谁能真正划清它们的界限,而且有时候,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时人无求反而会得到很多:公司里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追求太高名位,但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也会获得老板的赏识;买股票时如果你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利或盼望着每次都能赚大,反而会亏得很惨,而别无高求的人也许会找对时机。

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现在的社会人只有有官欲、会做事、会说话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进一步想,那些人真的什么都拥有了吗?有官欲即会失人欲,有野心即会失善心,有地位即会失自由。

由此可见古人造词之精妙,舍得一词就可以理解为有舍必有得,有得必会舍,如果想得到所有,就要失去所有,这便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道理。

有无的概念可以引伸到生命的诞生和湮灭。

庄子认为人之初就是一阵风,所以人死后也将化为一阵风仍然飞在人世间,因此世间没有生与死的差别。

这种想法也许很荒谬,但这都是因为他看淡了一切,在他的眼中人世间万物都是无,也因此他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逍遥游》。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许不能像庄子那样齐生死,等万物,然而庄子看淡一切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庄子认为逍遥就是无所待,学习处事亦如此。

《庄子》读后感范文5篇

《庄子》读后感范文5篇

《庄子》读后感范文5篇《庄子》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类似于《逍遥游》的“鲲鹏云举任逍遥”,《齐物论》的“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天运》的“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样令人神思飞扬的故事俯拾皆是,目不暇接。

阅读《庄子》,宛如在一阵阵仙风道雨中静静聆听先哲圣贤娓娓道出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真谛。

李白因喜好老庄学说,面民为一代诗仙;长孙无忌领悟了庖丁解牛的道理,成为唐代的三朝宰相。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庄子》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庄子》读后感范文5篇(一)庄子,美而不自知。

甚至也不为人知。

能见者少,见而能受者更少。

知其美不为人知,难,知其不自知,更难。

事实上,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美,而是他不在意自己美不美,更何况别人怎样看他了。

他无所谓语言,言不尽意。

但是他也不逃避语言。

他不介意写很多字。

他不在意。

开口也好,不开口也好,传之后世也好,不传也好。

因为他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

孔孟要守护仁义,墨翟要守护苦难,惠施要守护言辞,管商韩要守护法度。

他没有想守护的东西,他所倚仗之物,不需要他的守护。

灭亡的是人,不灭亡的是道。

庄子是庶民。

有人提出他是贵族,王族,也有人说漆园吏在楚地待遇是很高的。

但我说的庶民,是他的态度。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小人物的自嘲。

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玩笑。

这种庶民感,与道德经对比起来,尤为明显。

他像落入凡尘的神仙,虽然是神仙,但终究落在凡尘里。

但在哪里又有何分别呢?哪里都是无何有之乡。

他逃避着人,但不逃避天。

他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让人疑惑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为什么没有出来拯救?不只是他,李耳也没有出来拯救。

答案我已经渐渐明白了。

因为世界,不是你想拯救就能拯救的。

他或许已经看见了天意,看见了自己的命运。

孔丘没有看见,他失败了。

谁能保证庄周能比他做得更好呢?庄周是庄周,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也是奋六世之余烈,而不是一蹴而就。

他明白自己做不到,也明白孔丘那样的拯救没有意义,与其折磨自己,不如快乐。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精选26篇)《庄子》读后感篇1今天读完了《庄子》之《养生主》篇。

本篇虽短,却让我思索回味良久。

《养生主》全篇通过层层递进的阐述,说明养生之道在于顺其自然。

全篇分为六层。

第一层讲人生有限,不能把光阴虚度在孜孜追求于无限的小知上,不应以搏求善名而为善,而应当抛却繁杂外物,“缘督以为经”,秉承事物中虚之道,即追求内心的自然之道。

第二层通过疱丁解牛的故事,进一步说明处理事物应透过事物全貌,分析掌握事情的内在联系,然后以“以无厚入有閒”,方能游刃有余。

说明养生之道在于“因其固然”。

第三层通过右师之介,说明形体残全在于天而不在于人。

更进一步说明世间万物皆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而不是限于人为的因素。

故顺其自然方能得其中道,得其中道,方能养生。

第四层通过泽雉说明精神的自由胜于物质的满足,自由之重就在于自由乃是顺其自然的体现。

故人应当挣脱身体外物的束缚,追求领会宇宙本体和内心本质的精神。

第五层通过秦失三号而出的故事,说明情感亦应顺从自然的变化。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生离死别,在庄子看来竟是那样的从容。

当然,庄子安命的思想并不是消极避世的观念,而是让人顺其自然。

既然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就不应将自身为其陷入过度的悲伤痛苦之中。

结合上篇的《齐物论》,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情感都是齐一的,那么生死亦是齐一的,因此,即使生离死别,悲痛的情感亦应当适可而止,三号而出。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顺其自然,则死亡亦如解人生倒悬之苦。

第六层,通过薪尽火传的比喻,说明以薪代表的外物虽然会燃尽而不可传,但以火代表的精神是不灭的,会永远传承下去。

通过逐层讲述,从而说明世间万物、人之情感都应顺应自然,而真正的精神生命将会永远相传。

故养生之道在于精神建构,而不是身体外物的满足。

《庄子》读后感篇2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读后感作文10篇

《庄子》读后感作文10篇

《庄子》读后感作文10篇《庄子》是庄子一生的思想结晶,也是他本人写的唯一一部自传体小说。

庄子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庄圆整理后形成的这部传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庄子》读后感作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庄子》读后感作文一阅读《庄子》是一件赏心乐事。

我从上中学开始就陆续听到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最初的印象都是偏消极的。

人们把庄子说成避世、反智、唯我主义,但是庄子的一些寓言,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泊等,这又让我觉得有一些有趣,到底庄子在想什么?当我认真地阅读了《庄子》,对《庄子》中的话都仔细品味了很多遍以后,恍然大悟,原来庄子是古今中外哲学家里最聪明的人,司马迁说庄子是“其学无所不窥”,这句话是可信的。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却乐在其中。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羡利禄,甚至对死亡,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庄子说,天有大美丽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全是一些谬悠至说、荒.唐之言……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

庄子的智慧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和瑰丽,同时又不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庄子的智慧像是春天里怒放的花朵,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

所以,庄子的身后都是狂草的墨迹,彰显着智慧的轮廓。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庄子所谓的“道”,包含万物,而形成一个整体人生,一无所缺,察觉自己像鱼一样,与万物“相忘于江湖”。

庄子的思想超脱了万物,穿越古今,其文章中的想象和虚构更是奇特磅磅、姿意汪洋。

写大物有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有荫庇千头牛的栎社树,有中央之帝的混沌;写人有承云游于四海之外的貌姑射山神人,有御风而行的列子,有用50头牛做鱼饵的任公子;写怪事有庄周梦蝶、罔两问影、骷髅论道;写隐士有狂人接舆贤人肩吾、悟道者南郭子慕……总之,所绘之人、事、物、景,皆使作者思想得以曲折的展现。

庄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更是有着淋漓的体现。

人们常以世人伶仃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与无用。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深入阅读《庄子》之后,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入了一个奇幻而深邃的世界。

庄子,这位战国时期的道家巨匠,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才华,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不朽的经典。

《庄子》中的哲学思想深深吸引了我。

庄子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追求功利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不要被物欲所束缚。

同时,《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也让我受益匪浅。

庄子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世界。

这些故事不仅引人入胜,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比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与蜩鸠,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境界的人生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则引发了关于真实与虚幻的深刻思考。

这些故事让我意识到,世界是多元的、复杂的,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的事物和观念。

在阅读《庄子》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庄子的思想让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执念,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和人生。

同时,庄子的文学才华也让我深感敬佩,他的文字如诗如画,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总的来说,《庄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
让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庄子》中的思想和智慧将继续陪伴我成长,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庄 子》读后感

《庄 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在翻开《庄子》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它会给我带来如此奇妙的思想冲击和心灵启迪。

起初,我只是带着一丝好奇,想要探寻一番这本古老典籍中的智慧。

但随着一页页的翻阅,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和深邃哲理的世界。

庄子的文字,就像是一位超脱尘世的智者在与我娓娓道来。

他不急于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让我自己去领悟其中的奥妙。

比如说那个“庄周梦蝶”的故事。

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在花丛中,浑然忘却了自己原本是庄周。

等到醒来,他却疑惑了,到底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这个故事初读时觉得有些荒诞,可细细想来,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常常自以为清醒地认知着这个世界,可又怎么能确定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就是真实的呢?也许在某个未知的维度里,我们的认知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还有那个“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两人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以前读这个故事,觉得惠子太过刻板,而庄子则充满了巧思。

但现在再看,却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鱼是否快乐的争论,更是对于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的一种深刻探讨。

在庄子的世界里,我看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

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束缚,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枷锁,而忘记了去追寻内心真正的自由呢?读《庄子》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那山不算高,但路却有些崎岖。

一路上,朋友都在抱怨山路难走,天气炎热,满心期待着赶紧到达山顶。

庄子优秀读后感(四篇)

庄子优秀读后感(四篇)

庄子优秀读后感庄子那本书买回来搁在那里半年了,也没有看过,因为我和同事们在地摊上转的的时候,一位同事买了本史记,因为这个代表了文化人的象征。

但是,我买了本庄子,可能是附庸风雅吧。

庄子这本书放在那里半年没看过,他在哪里静静的躺着,可能是在睡觉,弥散在一种逍遥的氛围中。

也可能在等待着,等待懂他的人出现。

翻看庄子这本书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特别难懂,本来我对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文化真可怕的写照浮现在脸上。

再就是他的意义特别难理解,对于我,通过解释加译文依然领略不了其要旨。

但是,有时候也能读上几句可以说只能认识字的几句话,感觉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都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看到的,似乎还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种羞愧的感觉。

庄子的精神很博大,说实话严格领会庄子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庄子的思想似乎在天边飘荡,而自己就好像是井底之蛙。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每个人也许在这社会上拼搏,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但是,缺忘掉了一件事情,我来到这个社会上是干什么的,漫无目的,似乎也在飘荡,但是,不知道怎么飘荡,不知道飘到那里去,这件事情应该谁都解决不了,只能是扣住心扉问自己。

自己连自己想做啥都不知道,还能问出什么。

庄子的思想飘逸峻异,并没有说明我们该怎么做,不像孔子。

但是,感觉到是要让人站到一个特别高的高度看问题,我们在物理学的坐标常常是地球,但是,庄子的坐标可能定在了太空。

让人感觉坐在太空中看一切事物的流动。

庄子的思想可以说很难解读,只能慢慢的从中一遍一遍体会,有些小说看一遍就算完了,但是,庄子的小说感觉到看几十遍都闲少,庄子指明了大道,让人呆滞的思想有似乎变得有了点火光,我们中国人在___多年前就有了这种思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庄子的思想很博大,历史学家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看待历史,政治学家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审视政治,商人还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经商。

对于老百姓的我来说,还能从庄子的思想里面得到什么东西,估计可能就是不断的审视自己,把自己的所有不良的东西剔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庄子》读后感
《童话庄子》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书。

潇洒的庄子在书里写了很多小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小青蛙大冒险”。

小青蛙觉得自己住的井已经非常大了,可对海龟来说,这实在是太小了。

可是小青蛙不知道大海有大宽广,就象夏天的虫子,不知道冬天有多冷。

海龟对小青蛙说,自己住的那片海,几十天不下雨也干不了!可是小青蛙不相信,于是就和海龟一起出发,经历了一次大海冒险。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像小青蛙那样,感觉自己独霸一口井而沾沾自喜。

应该像海龟一样,住着那么大的一个“家”,也从不骄傲。

我们平常学习,不要有了一点点成就就随便的满足,要知道比自己强的还有很多很多。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