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常用的降糖药及其克数:1.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每次剂量500毫克,每日1~3次。

2.α-糖基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每次剂量50毫克,每日3次。

3.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奈,每次剂量2.5~5毫克,每日1~2次。

4.胰岛素:根据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血糖值确定剂量和注射方式。

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具体的治疗方法:1.合理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脂饮食。

2.定时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并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等。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指导,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按时服药和注射胰岛素。

注意事项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2.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如糖果、蛋糕、巧克力等。

3.定期体检,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糖代谢水平,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充足,减少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总之,治疗糖尿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重药物、饮食和运动的结合,并注意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方法脆性糖尿病是一种少见但危险的糖尿病类型,患者容易突然出现严重低血糖而危及生命。

因此,治疗脆性糖尿病需要特殊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

本文将介绍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治疗方法1.营养治疗脆性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治疗,保证每日吃饭时间、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患者应该每餐都有合理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保证营养均衡。

在饮食设计方面,建议患者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规划。

2.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关于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思考

关于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思考

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9月·药物与临床·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是现代医学发展当中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高,并且开始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

中医当中治疗糖尿病主要从整体入手进行分析,然后从辨证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治疗,有着针对性强和效果明显等优势。

该次研究当中主要对近20年以来的临床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中药复方用药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近20年以来的临床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97年以后的国家正式发表的期刊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进行搜索,并对其进行筛选。

当中筛选的主要标准如下: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至少在40例,且总有效率达70%以上。

在这样的标准下该次共收集到50首中药复方。

1.2观察指标对治疗糖尿病中药使用次数及频率进行统计,对中药分类所占比例及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在该次选择的共50首复方当中,共涉及到了95种中药,当中主要以补气、补阴和清热活血类的药物为主,使用频率比较高。

见表1、表2。

DOI:10.16658/ki.1672-4062.2017.17.069关于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思考吴梦颖,梁晨,李远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对近20年以来的临床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当中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

结果在该次选择的共50首复方当中,共涉及到了95种中药,当中主要以补气、补阴和清热活血类的药物为主,使用频率比较高。

结论临床上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和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进行治疗,因此药物使用上也主要以益气补血、养阴清热和活血化瘀药物为主。

调理血糖预防糖病苦瓜黄芪山药等中药调理法

调理血糖预防糖病苦瓜黄芪山药等中药调理法

调理血糖预防糖病苦瓜黄芪山药等中药调理法调理血糖预防糖尿病-苦瓜、黄芪、山药等中药调理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通过合理的调理血糖和预防糖尿病成为了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中医药领域,苦瓜、黄芪、山药等中药被广泛用于调理血糖和预防糖尿病。

本文将就这几种中药的调理方法和功效进行论述,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苦瓜苦瓜被誉为“植物胰岛素”,主要富含黄瓜苦素等天然物质,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苦瓜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同时,苦瓜还能够提高体内葡萄糖的代谢率,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苦瓜的调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煮汤、煮粥、凉拌等多种方式。

具体操作上,可以将苦瓜切片或切块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炒、煮或蒸煮。

此外,苦瓜的疗效最好在空腹时食用,每日一次,连续食用数周或数月可见明显效果。

二、黄芪黄芪,即黄耆,是中药中常用的滋补药材之一。

黄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调理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多种保健功效。

黄芪的调理方法也较为简单,可以制作药膳、煲汤、泡茶等。

其中,煲汤是最常见的做法。

将黄芪与其他药材或食材一同炖煮,既营养丰富,又能够调理血糖。

此外,每次服用黄芪的剂量一般为10-20克,每日1-2次。

三、山药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滋补食材,被誉为“健脾益肺”的食物。

山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调节血糖和预防糖尿病有良好的助益。

山药的调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煮粥、炒菜、炖汤等。

煮山药粥是最常见的做法,将山药洗净切片后与大米一同煮粥,营养美味又有保健效果。

此外,山药还可以搭配其他蔬菜和药材一同炖煮,提高营养价值和调理效果。

综上所述,苦瓜、黄芪、山药等中药在调理血糖和预防糖尿病方面具有明显的功效。

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中药,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用药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糖尿病的中医理论和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理论和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渴病,亦称“消渴证”,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方治专篇始自《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载有证候分类,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一载有消中、消渴、肾消方,三消分类或从此始,即“《古今录验》论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

”消渴属肺燥名上消,消中属胃热名中消,肾消属肾虚名下消。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而引起。

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以继发各种组织病变,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

如今的糖尿病和消渴病做对比,差别甚大。

那么,引起如今所说的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是什么?糖尿病如何中医诊断?糖尿病又是怎样辨证论治?以及糖尿病怎样进行中医西医配合治疗?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手段及方法?是外治法好,还是内治法更优?是中医治疗有优势,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把握……糖尿病的慢病管理中,中西医各有什么优势?庄扬名,男,主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七年制专业,临床医学硕士,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糖尿病病区副主任。

曾长期跟随著名中医药专家张保春教授、李兴广教授抄方学习,深得其传,现为国家级名老中医、消渴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栗德林教授学术继承人。

【糖尿病早发现】问:【如何早期认识到有患糖尿病的风险?】答:【糖尿病患者要认识的风险】目前认为家族史、不规律的饮食及起居、情志刺激等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及早发现主要还是通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体检。

问:【西医诊断糖尿病看的是化验数据,那我想问,如果是长期情志不调,会不会也会引起糖尿病或者是“糖尿症”呢?】答:【消渴病的中医病因】您提到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用药规律探讨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用药规律探讨
23 .6
1 复方 的 收 集 收 集 了 19 0 6年 省 级 以 上 94 20
丹参
生地
5 3
5 3


白术
当 归
2 3
2 1
21 .7
1 8 . 9
的 中 医药 刊 物 , 《 医 杂 志 》 《 中 如 中 、新 医 》 《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 《 苏 中 医 、上 、江 药 》 《 京 中 医 》 《 江 中 医 药 杂 、北 、浙 志 》 《 川 中 医》 《 西 中 医 》 《 宁 、四 、陕 、辽 中 医 杂 志 》 《 南 中 医 》 等 以及 各 中 、湖
表 2 用 药频 率> %的 药物 功 效 归 类 1
依 序排列 的药物 ( 药 频率> %. 用 1 共 2 9味 ) 表 1 用 药 频 率 > % 的 药 物 见 . 1 功 效 归 类 并 将 各 类 药 使 用 频 率 相 加 后排序见表 2 ( 照雷载权 主编全 国 依 医 学 院 校 教 材 《 药 学 》 第 6版 分 中
医 院 校 学 报 , 《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如 北
山药
人参
4 7
4 4
4 3 . 4
41 .5
川芎
鸡 血 藤
2 0
1 9
1 9 . 8
17 .9
沙参
麦冬
3 7
3 5
3 9 . 4
33 -0
熟地
泽 泻
1 6
1 6
1 1 . 5
15 .1
并 发 症 的 中药 复 方 12首 , 计 分析 发 现 在 所 使 用 的 19种 中 药 中 , 6 统 3 以补 气 、 阴 、 血 、 湿 渗 湿 及 清 热 类 中 药 为主 , 补 活 化 符

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挖掘

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挖掘

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挖掘杨亚男;李艳杰;陈玉鹏;倪青【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22(17)3【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方法:从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中查找“消渴”“糖尿病”等关键词,找出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中医医案知识服务共享系统、复杂网络分析软件(Liquorice软件)对所涉及中药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共纳入中成药71种,涉及中药158味,得出了这些药物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特征及组方规律;得到71种中成药的核心处方;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内热、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兼血瘀、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证,并分别得到5个证型的核心处方及相应配伍。

结论: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已上市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进行组方分析,得出其用药规律及和核心处方,可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418-423)【作者】杨亚男;李艳杰;陈玉鹏;倪青【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相关文献】1.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和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2.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周仲瑛治疗糖尿病医案处方用药配伍规律及其病机分析3.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用药规律4.基于中药处方数据挖掘探索中医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用药规律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名老中医处方中含泽泻处方治疗水肿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治用药规律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治用药规律分析

( 1广 西中医药研究 院 ,广西 南宁 5 0 2 ;2 广西壮族 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医疗保险部 ,广西 南 宁 50 0 ) 302 3 0 0
【 要 】 目的 基于 文献 探 讨 糖尿 病 周 围神经 病 变的 中 医证 一 摘 治用 药规律 。方法 通过 万 方数据 库 ,检 索皇 限 为 20 00至 2 1 ,在 国内公 00年
开 发表的 关于 中医药 治疗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病 变文敲 , 建立 文献 研 究数据 库 。结果 共检 索得 到符合 条件 的相 关文献 16篇 , 中 中药 17 , 3 其 6味
使 用频 次 1 9 5 9如 所 用 药物 种 类依 次 为活血 调 经药 、补 气药、补血 药 、活 血 止痛 药 、清 热凉 血 药、熄风 止痉 药 、发散风 寒 药、 发散 风热 药 、
中图分 类号 :R8 . 5 7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 14 (0 2 8 0 1- 3 6 1 8 9 2 1 )0 — 2 9 0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病变 ( i e cPr hrl erp ty P D a t ei e uo a ,D N) bi p aN h 是糖尿病 ( DM) 最 常 见 且 发生 最 早 的 并发 症 之 一 ,发 生 率 高 达 6% ~ 0 ,尤以周围神经损 害为多见 ,是治 疗D O 9% M相关医 院公认 的导 致 非创伤截肢 的 因素 ,D N P 不仅 是与低生 活质量相 关 ,也是高经济 负 担 的疾患 。D N的治疗 西医 目前 尚无经询证 医学证 实有 效的药 物 , 1 P 临 床上可用 的西药和相 关研究 也很少 。传统 医学按 照本病的症状 将其 归属 “ 痹证 ” 、 “ 痿证 ”等范畴 ,中药通过 其多靶点 怍用机制在D N P 的治疗 中凸显 优势 ,相 关研 究 报道 甚 多 。本研 究着 眼于 中医药治 疗 DN P 文献 收集 、整理 ,并运用统 计学方法进 行数据分 析 ,以探索 中医 治疗 D N P 的用药规律 , 期为临床合理 用药和研究提供依据 。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内服药方:1.疏肝补肾方:用药: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15克,黄连10克,丹参10克,生牡蛎10克,五味子10克,黄柏10克,决明子10克,络石藤10克。

功效:疏肝补肾,活血祛瘀。

用法: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清热解毒方:用药:玄参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连翘15克,银花15克,穿心莲15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茵陈15克,当归10克,白芨10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活血。

用法: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3.健脾降糖方:用药:黄精15克,山药10克,炒白术10克,炒苦瓜子10克,木瓜籽10克,煮到3成熟的山楂10克,以及燕麦片10克。

功效:健脾降糖。

用法:煮粥食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外用药方:1.复方脱鳞洗液:用药:地肤子10克,薏苡仁10克,甘草10克,水蛭10克,泽泻10克,白附子10克,维生素C片5片。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用法:将以上药物煎煮,用药液进行搽洗,每日2次。

2.舒筋活血贴膏:用药:川芎、桃仁、当归、红花、三七各15克,皂角刺、无患子各10克。

功效:舒筋活血,疏通经络。

用法: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猪油调制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

3.活络消肿药酒:用药:红花、当归、桃仁、石韦、首乌藤、蝉衣各10克,乌头10克。

功效:活络消肿,祛瘀生新。

用法:将以上药物加入白酒中浸泡7天,每日用药酒涂擦患处,每日2次。

针灸疗法:1.太溪穴: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方法:用温针或针灸刺激足太溪穴。

2.足三里穴:功效:健脾补肾,调节气血。

方法:用独刺针进行刺激足三里穴。

推拿疗法:1.推拿活络:方法:用拇指指腹在患处按摩推拿,以促进血液循环,活络经络。

每次约15分钟。

2.归脾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在足背和脚底推拿,以促进脾气功能,调节体内湿气。

每次约15分钟。

注意事项:1.饮食方面,应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建议多食用蔬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11-07-20T14:45:07.46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魏领琴
[导读] 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

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魏领琴(河北省邯郸经济开发区医院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

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特别是在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内分泌紊乱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且明显高于同龄女性。

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治疗;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4-013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有发病低龄化的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现代多发病常见病。

1 治疗糖尿病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医药卫生辑专栏目录,搜索2000年至2010年期间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以及其提取物。

所收集的治疗糖尿病相关中药按照以下标准筛选: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至少在40例,且总有效率达70%以上,共收集到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

2 用药频率的统计方法
所收集的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共用药113种,共用药1658次。

各种药物的使用频率(%)为该药物的使用次数除以所有复方用药的总次数(即1658次)。

3 用药规律
3.1 用药频率统计分析使用标题2所述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出现次数越多,在中药复方中出现的频率越多,其药用价值越高,越有研究意义。

30味中药中出现频次在60次以上的有黄芪、山药、茯苓、麦冬、天花粉、白术、人参、山茱萸、知母、黄连、生地。

它们主要以益气养阴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

注:表1列出治疗2型糖尿病使用频率75%以上的前30味药。

3.2 中药学分类使用频率及所占比率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所用113种中药,按照中药学分类所占比率及使用频率统计分析,见表2。

益气养阴药居于首位,其次是清热药,第三是利水渗湿药,补阴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收涩药 3.14 1.86
4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传统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2]。

通过对经临床验证、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用药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以益气、清热、养阴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补气药、清热药、补阴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代表药物为黄芪、山药、麦冬、茯苓、白术和人参等。

由此反映出对糖尿病的病机认识的共识:气阴两虚为糖尿病的病机关键[3],糖尿病初期多表现阴虚燥热,而血瘀则存在于糖尿病的整个病症。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糖尿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目前认为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症,且疗效并不显著[4]以及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使人们认识到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发展潜力。

这就促使抗胰岛素抵抗症中药和清热解毒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比如黄芪、人参、绞股蓝、翻白草、红花及金银花。

特别是绞股蓝、翻白草[5]、红花和鱼腥草[6],是最近被关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热点中药。

参考文献
[1] 孙豫.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J].医学信息,2010,23(1):144.
[2]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1-305.
[3] 高志扬.从养阴益气化瘀治疗糖尿病[J].四川中医,2002,20(8):39-40.
[4] 武文慧,李彩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4):111-113.
[5] 刘顺,单淇,周渭渭,等.翻白草糖尿病防治物质基础研究近况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2):165-171.
[6] 吴畏.红花黄色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13-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