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拓展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不醉乌龟(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不醉乌龟(全国通用)

【国学】不醉乌龟某报刊登记者对一位老作家的采访记,谈到抗战前后成都有一家“不醉乌龟小酒家”。

报纸出版后,舆论哗然:哪有酒家将客人称作“乌龟”的?后来报纸作了更正。

原来,那家酒馆名叫“不醉无归小酒家”,店名取自《诗经·小雅》:“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而记者竟然将“无归”听成了“乌龟”。

【资料袋】拓展一:“无”的释义无,读作“wú”,汉字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说文解字》:无,亡也。

从亡,无声。

奇字无,通于元者。

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

本义:消失。

后为动词:以歌舞祭奠阵亡勇士。

引申为动词:失去,缺乏,没有。

副词:不,不要。

拓展二:“归”的释义归(拼音:gu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义一般认为是女子出嫁。

由出嫁义引申为返回义,因为女子出嫁说明该女子有了归宿,所以进一步可引申指归宿。

有往必有还,因而又引申出返回义。

以上诸义音读guī。

“归”还有馈赠、给予义,通“馈”,读为kuì。

其实此义亦由出嫁义引申而来,出嫁即以夫为家,等于女儿给了别人。

只不过人曰“归”,予物则曰“馈”,开始本用同一字,只是音读有些差异而已。

拓展三:“不醉无归”的释义释义:没有喝醉就不归回自己的家。

读音:[bú zuì wú guī]同义词:不醉不归造句:1、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夜光杯、述园、化食居、四五六、平园、枫叶、临江山及红叶等火锅店,都是当时的名店。

2、他说,出去后,要请沈欢和其他干警像《将进酒》里一样,不醉无归,为自由、为感激,也为重新生活的权利。

3、马加爵被执行枪决了,在他的母校,师生大都异常高兴,鼓掌唱歌,奔走相告,还有人相约晚上喝酒不醉无归——一幅正义战胜邪恶后大快人心的狂欢剪影。

4、打开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你就会闻见浓浓的酒香——“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朋酒以飨,曰杀羔羊”;“既醉以酒,尔肴既将”。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初步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如《论语》等。

2、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等。

3、初步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诗经》、《论语》等。

4、了解古代文学中的常用典故,如“指鹿为马”、“画龙点睛”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1、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发展历程,如“五四运动”等。

2、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人物,如鲁迅、巴金、老舍等。

3、初步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骆驼祥子》、《围城》等。

4、了解现代文学中的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三、诗歌常识1、了解诗歌的基本类型,如律诗、绝句、词等。

2、了解诗歌中的经典作品,如《春晓》、《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3、了解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如月亮、柳树、鸿雁等。

4、了解诗歌中的常用表现手法,如象征、暗示、比喻等。

四、小说常识1、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2、了解小说中的基本类型,如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3、了解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4、了解小说中的常用表现手法,如描写、叙述、抒情等。

五、散文常识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自由、灵活、贴近生活等。

2、了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等。

3、了解散文中的常用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4、了解散文中的常见题材,如生活琐事、人生感悟、山水游记等。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5、第一部断代史:汉书6、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8、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9、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10、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1、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2、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3、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14、第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三言15、第一部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16、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17、第一部艺术百科全书:闲情偶寄18、第一部药典书:本草纲目19、第一部字典:新华字典(现代)20、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1、我国的四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2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2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24、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25、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26、我国第一部短片故事集是:故事新编27、我国第一部小说是:三国演义28、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2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是:离骚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31、我国第一部诗文评是:文心雕龙32、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33、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34、最早国别体史书是:《国语》35、最早语录体著作是:《论语》36、最大的断代体史书是:《汉书》37、最长的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38、被后人称为“小李杜”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杜牧。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雉(野鸡)”名由来(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雉(野鸡)”名由来(全国通用)

【国学】“雉(野鸡)”名由来“雉”字从“隹"从“矢”。

“隹”为短尾鸟总名,“矢”既表音也表义。

《本草纲目》引宗奭曰:“雉飞若矢,一往而堕,故字从矢。

”野鸡不善远飞,约一箭之遥便落下,故从矢”。

另说,《易・旅》:“射雉矢亡,终以誉命。

”《本草》曰:“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乌。

”【资料袋】拓展一:宋徽宗画雉鸟相传宋徽宗画鸟时,全幅画完只留眼睛不画,而是用漆点在眼睛上,因此画作会有一点凸起,远远望去,鸟的眼睛也更加生动传神。

——此画法也被称为“生漆点睛”。

为了图个吉利,宋徽宗在宫苑中养了不少奇珍异兽,白鹤鹦鹉什么的,一应俱全。

《瑞鹤图》这幅画上,有18只白鹤以各种姿态在天空盘旋,另有两只立在宫殿鸱吻上。

画风清新淡雅,淡石青色天空背景和白鹤相映衬之下,白鹤的灵性呼之欲出,仿佛马上就能飞出去一样。

那么放大看看呢?△画中鹤与真鹤对比图,相似性高达99%画中鹤的羽毛也是根根可见,一点也不敷衍。

宋徽宗画兽眼真的是一绝,炯炯有神,仿佛在说“你瞅啥?信不信我啄你?”拓展二:吕雉为什么要取名“雉”“雉”又名野鸡。

吕雉的名字当然没有野鸡的意思,那么她父亲给取这名字又有何意呢?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在刘邦是小混混时就跟着他,与他患难与共。

楚汉之争刘邦胜了,建立汉朝成了汉高祖,吕雉自然成了高祖的皇后。

刘邦去世后,她把持朝政,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第一个摄政女皇太后,既有功也有过,历史对她评价褒贬不一。

对于这样一个开创历史先河的女人为什么会取“雉”为名呢?雉,是一种漂亮的动物,羽毛色彩艳丽光滑夺目,特别是雄雉尾巴长长的,走起路来高高的翘着,昂首挺胸很是威武霸气。

古人,特别是贵族很讲究,无论是衣服、还是物品如车驾、扇子等都要以它的羽毛为装饰。

官员的官帽上有都要插上他,特别是清朝时的官员头上的羽冠花翎都是来自雉身上的。

另外,文人墨客许多画家都为雉做过画,许多作品中的雉都是栩栩如生,可见古代人都对雉是非常喜爱的,雉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少见。

小升初语文拓展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拓展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拓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B. 馈赠(kuì zèng)C. 惩罚(chén fá)D. 迥异(jiǒng yì)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还会下棋。

D. 我们一定要改掉不良习惯。

二、填空题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5. 成语“掩耳盗铃”中,“掩耳”的意思是_________,而“盗铃”则是指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归纳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学习汉字拼音和语法规则,还包括了文学欣赏、写作表达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小升初语文拓展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

一、诗词欣赏和背诵诗词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小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背诵诗词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从古代的《诗经》、《唐诗三百首》开始,慢慢熟悉并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

通过阅读和理解诗词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语文水平。

二、经典名著阅读小学生可以逐步接触一些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同时,经典名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三、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生可以从简单的作文开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庭、朋友或者假期生活的作文。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四、古代文化知识小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知识,如古代的礼仪、音乐、戏剧等。

通过了解古代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的兴趣。

五、辩论和演讲训练辩论和演讲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辩论和演讲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热门话题,如环保、教育、健康等,进行辩论或演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小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理解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的故事、童话或者小说进行阅读,并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解答。

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杜撰”的来历(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杜撰”的来历(全国通用)

【国学】“杜撰”的来历宋人王林的《野客丛书》说:“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

意思是说杜默这个人作诗总是不讲韵律,所以后世称凡事不合规范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今泛指没有根据地编造。

杜默,北宋诗人,字师雄,安徽和县人。

与欧阳修、石曼卿过从甚密,时人有“三豪”之称。

【资料袋】拓展一:“杜撰”的释义“杜撰”是汉语中很常见的一个词,我们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或者用到。

“杜撰”是指没有根据出处地编造。

比如,前一阵很火的“鲁迅说…”鲁迅:我没有说过…拓展二:杜撰与虚构的区别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凭空虚构,含贬义。

虚构:凭借想象编造,一般用于艺术创作。

拓展三:中国的历史是真实的吗?许多关于历史的记载,有许多是偏颇的或不真实的。

考察它们之所以会失实的原因,无非出在执笔者和删改者的身上,大体上有下列八种情况:1、忌讳。

为尊者讳,为长者讳,隐恶扬善,不言人之过,这类观念使他们故意隐去了许多本来不应该避而不提的事实。

致文字狱之类的灾祸。

只好哪一壶开提哪一壶,哪壶不开绝不敢提。

2、篡改。

为了某种私利,对事实进行黑白颠倒式的记述和描绘。

真正的事实被歪曲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

3、夸大。

对正面的和反面的东西都肆无忌惮地加以放大,添油加醋,以求通过量变使其达到质变。

4、轻信。

或轻信权威的话,或轻信道听途说,不做调查研究,不加考证,把演义、衍义和稗官野史、街谈巷议都当作真实的东西,人云亦云地记了下来。

5、马虎。

凭大概的记忆,不核对原话原文;凭感觉措辞,按需要择取。

6、偏见。

将明摆着的事实,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拼接、剪裁。

7、隐瞒。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事实真相,当时蓄意保密,过后死无对证,成为千古之谜。

8、杜撰。

公然编造历史,虚构故事情节;或故意张冠李戴,或干脆无中生有。

误人百代,贻害千秋。

可见自古以来“直书”之不易,又可知历史中会产生多少不实。

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总结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升初阶段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

除了基础的词语、语法和阅读能力之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拓展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一些小升初语文拓展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一、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它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特殊的词序。

成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文化的底蕴,学习和理解成语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成语故事则是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了解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运用。

比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据说春秋时齐国有个人在一幅画上加上蛇足,从而助长了画蛇足的典故。

通过了解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二、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小升初阶段,学生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古诗词,比如《春江花月夜》、《静夜思》等名篇。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感和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小升初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在小升初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它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适当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修辞手法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了解一些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作家在表达观点、情感、意境、描写景物时所采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生动性和表现力。

小升初语文衔接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学生版)

小升初语文衔接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字词句的赏析-(学生版)

专题17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知识梳理】炼字1.考点概述古人作诗壤词都很讲党练字,经过作者错炼的关键字、词,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这些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色彩词、叠音词、拟声词、语气词等。

命题者往往就诗中的这些关键词提问。

2.提问方式(1)这一句中××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字可否换为××字?为什么?(3)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4)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答题思路【答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

(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答炼字题的注意点】(1)要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

(2)体会该字在诗(词)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

(3)分析该字传达的情感。

(4)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一个“×”字,使……(立足于字的表达效果),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

[答题模板]某字(词)的意思是xxx,它运用了xxx的手法,写出了xxx的景象(或描绘了一幅xxx的画面),表达了xxx 的思想感情。

炼句1.考点概述古诗调中的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

考生理解关键句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2.提问方式(1)对诗句含义与表达效果的考查。

(2)对诗句内容、构思及表现手法的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初语文知识推展:综合能力考察
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汉语)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哪位诗人的诗句?(王之涣)
3、我国的建军节是哪一天?(8月1日)
4、电灯是谁发明的?(爱迪生)
5、晚上,天空中出现的形状像勺子的七颗星叫什么星?(北斗星)
6、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杜甫)
7、[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越洗越脏?(水)
8、福建的简称是什么?(闽)
9、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56个)
10、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我国著名领导人是谁?(邓小平)
1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太平洋)
12、美国现任的总统是谁?(奥巴马)
13、我国的国旗是什么?(五星红旗)
14、[谜语]:你一半,我一半(猜一字)(伐)
15、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我国古典园林是什么?(圆明园)
16、美术中的“三原色”指哪三种颜色?(红、黄、蓝)
17、请问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9月10日)
18、音乐课中使用的钢琴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西洋乐器)
19、[脑筋急转弯]:有一种动物,你杀了它,却流了你的血,这是什么动物?(蚊子)
20、《小学生守则》共有几条?(10条)
21、《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安徒生)
22、我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长江)
23、我国的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24、你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重阳节、老人节)
备用:25、法国的首都叫什么?(巴黎)
26、把水加热,通常到多少度会沸腾?(100摄氏度)
1、诗经共有多少篇?
2、《诗经采薇》中的“今我来思”中的“思”是什么意思?
3、《春夜喜雨》中的哪一句诗是诗人想到的?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天净沙秋》哪一句使诗中的静景转为动景?
6、《白桦》的作者是谁?
7、你觉得古代诗与现代诗歌有哪些区别?
8、《春夜喜雨》一诗中,“随风潜入夜”的“潜”是什么意思?
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的“社林”是什么意思?
10、《天净沙秋》中的“天净沙”是什么?
11、请背诵一首友情诗。

12、填空:(),家祭无忘告乃翁。

13、诗仙是谁?
1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1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
1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哪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17、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哪句诗?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9、“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说出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

21、《游子吟》中的“寸草”比喻什么?
22、《游子吟》中的“三春晖”比喻什么?
23、歌咏春柳如丝,细叶如裁的诗句是什么?
24、描绘雪天垂钓图的诗句是什么?
2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B坐下C 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