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个人整理1

合集下载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两侧心室的充盈阻力
肺循环的阻力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
• 房间隔缺损患儿出生2年内 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如果右 心压力超过左心,变为右向 左分流,引起发绀,即艾森 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 症状:主要取决于缺损及分流量的大小 — 缺损小,分流量少者可无任何症状 — 缺损大,分流量多时(肺体循环量比>1.5:1 )

超声心动图:一般可确立诊断,可 见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可测量缺 损大小。彩色多普勒可以明确血液 分流方向、速度并估计分流量

M型超声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
辅助检查
• CT或心导管检查:绝大多数患儿 已不需要,但如果有肺高压表现 或合并其他畸形时,需要进一步 行CT、右心导管检查或造影。
胚胎学
• 在胚胎发育的第4~6周,原始心房开始分隔,从心房顶部中线长出原发隔, 下行与心内膜垫尚未连接时,其间的空隙成为原发孔。 • 同时在原发隔上部出现吸收和成孔现象,一些小孔融合成大孔,称继发孔。 • 于胚胎第8周,心房间隔发育完成。
病因
• 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致
3-8mm
大于8mm 8-30mm
待观察
一般不会自动闭合 介入性心导管术
大于30mm
非介入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示意图:股静脉穿刺及肝素化---->导引钢丝到位---->经球 囊测ASD直径---->插入输送长鞘---->回收封堵器---->释放封堵器----> 分离推送杆---->局部压迫止血
治疗
下腔型 约占12%,缺损位 于房间隔后下方, 下腔静脉入口处。
混合型 约占8.5%,两种 以上畸形同时存 在,为巨大缺损。

房间隔缺损科普讲座

房间隔缺损科普讲座

定义
这种状况可能会使心脏过度负 荷并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氧气 供应。
原因
原因
大多数房间隔缺损是天生的,即出生时 便存在。其他原因包括年龄、高血压和 先天性心脏缺陷。
儿童患有房间隔缺损的风险可能与母亲 怀孕期间的感染有关。
症状
症状
患有轻微缺损的患者可能没有 任何症状。然而,患有较大缺 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 、疲劳、晕厥、皮肤变蓝 (发 绀) 等症状。
治疗
治疗
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因患者的年龄、 健康状况和缺损的大小而异。轻度缺损 可能不需要治疗,而大多数患者可能需 要手术或栓塞术。
治疗
手术通常涉及缝合或填补缺损 ,并可能需要长期观察和药物 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有时房间隔缺损是可以预防的。一些预 防措施包括避免使用毒品、避免从事恶 劣环境和食用健康饮食。此外,妊娠期 间的保健对于防止这种缺陷也至关重要 。
房间隔缺损科 普讲座
目录 介绍 定义 原因 症状 治疗 预防措施
介绍
介绍
欢迎来到房间隔缺损科普讲座 !我们今天将探讨房间隔缺损 的定义、原因、症状和治疗。
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
房间隔缺损是指心脏的房间隔(即分开 左右心房的壁)有一个或多个孔。这些 孔会导致氧气富集的血液从左心房进入 右心房,而不是像正常情况下从左心室 进入主动脉。
预防措施
避免冠状病毒、细菌感染等也 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疾病概述】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指房间隔在心脏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左右心房间存在的异常交通。

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10%,女性多于男性,为2~3:1。

ASD的数目、大小、形状及位置各不相同,大的缺损几乎占全部房间隔,小的缺损小于1mm,多为单发性。

按照房间隔缺损部位的不同,通常可将ASD分为4种类型:中央型、下腔型、上腔型和混合型。

按照其病理解剖分型可以分为继发孔型(ostium secundum,80%)、原发孔型(ostium primum,10%)和静脉窦型ASD(sinus venosus, 10%)。

先天性心脏外科命名和数据库协会(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Nomenclature and Database Project)还提出其他三种类型:共同心房或单心房、冠状窦型或无顶冠状静脉窦和卵圆孔型。

ASD可合并多种简单或复杂的心脏畸形。

ASD的病理生理主要表现为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其分流程度取决于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及左右心室的顺应性。

正常情况下,左室顺应性小于右室顺应性决定了左心房向右心房的分流。

如果房间隔缺损较大,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比(Qp/Qs)将超过4:1。

单纯ASD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就诊时仅可闻及心脏杂音:血流经过右心时间延长产生的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和相对性肺动脉狭窄的收缩期杂音。

缺损较大的患者可有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所致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只有很少单纯房间隔缺损病人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阻塞性肺血管病也有一定的发生率。

肺血管阻力如果超过体血管阻力,心房内分流表现为右向左,这时手术纠治已是禁忌。

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分流量大致呈正比。

典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根据体检可基本确定诊断。

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并能确定缺损的大小、类型和定位肺静脉的位置。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病因
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一样,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复 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因素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而产生先天性心畸形。
1、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 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 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 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 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 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2.下腔型或称低位缺损远较卵圆孔型少
见,约占总数的12%以上。缺损为单发 性,位置较低,呈椭圆形,下缘缺如, 和下腔静脉的入口没有明显分界。
3.上腔型或称高位缺损又名静脉窦
(sinusvenosus)缺损,缺损位于卵圆孔上 方,紧靠上腔静脉的入口。缺损一般不大, 为1.5~1.75cm,其下缘为明显的新月形房 间隔,上界缺如,常和上腔静脉连通,使上 腔静脉血流至左、有心房。这类病例几乎都 伴有右上或右中叶肺静脉同流异常,血液回 流入上腔静脉内。

2、遗传因素: 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 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3、其它: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 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 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 发生有关。

房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及症状
正常时,左心房压力(8~10mmHg)无论收
房间隔缺损
(ASD)
疾病概述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仅次于室间隔缺损,系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 留未闭的缺损而形成。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为单 孔型,少数为多孔型,还有极少数呈筛孔状者。 房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6%-10%左右, 男女之比为1:2-3。由于该病在儿童时期症状轻微、 体征不明显,很大一部分患者直至成年期才被发 现。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 3.保持合理的体位:保持术侧肢体伸直位8~12h,24h方可下床活动。协助床 上生活护理和床上大、小便,观察手术侧肢体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观察伤 口局部有无渗血、肿胀、疼痛,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异常。
出院பைடு நூலகம்导
1.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注意用药剂量,定期检查肝功 、出凝血时间; 2.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3.术后2~3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和强体力劳 动; 4.出院后1、3、6、12个月到医院复查心脏B超。
病因
• 在胚胎发育的第4周,心房由从其后上壁发出并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的原始房 间隔分为左、右心房,随着心内膜垫的生长并逐渐与原始房间隔下缘接触、融 合,最后关闭两者之间残留的间隙(原发孔)。在原发孔关闭之前,原始房间 隔中上部逐渐退化、吸收,形成一新的通道即继发孔,在继发孔形成后、原发 隔右侧出现向下生长的间隔即继发隔,形成一单瓣遮盖继发孔,但二者之间并 不融合,形成卵圆孔,血流可通过卵圆孔从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卵圆孔于出 生后逐渐闭合,但在约20%的成人中可遗留细小间隙,由于有左房面活瓣组织 覆盖,正常情况下可无分流。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房间隔下缘不能与心 内膜垫接触,则在房间隔下部残留一间隙,形成原发孔房间隔缺损。而原始房 间隔上部吸收过多、继发孔过大或继发隔生长发育障碍,则二者之间不能接触 ,出现继发性房间隔缺损。
(2)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血液氧含量超过腔静脉平均血氧含 量1.9溶积%以上,右心导管也可经过缺损进入左心房。右心导 管检查可计算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确定心内分流情况和测 量肺动脉压。
治疗
成年人如缺损小于5mm、无右心房室增大者可临床观察,不做手术 。成年病例如存在右心房室增大可手术治疗,合并有心房纤颤者也可 同时手术,但肺血管阻力大于12单位、出现右向左分流和发绀者则禁 忌手术。

房间隔缺损分级标准

房间隔缺损分级标准

房间隔缺损分级标准
一、缺损大小
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缺损。

小型缺损面积通常小于5mm,中型缺损面积在5-30mm之间,大型缺损面积大于30mm。

缺损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

二、症状严重程度
1.早期症状:房间隔缺损患者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活动耐量下降、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2.晚期症状:在晚期,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右心衰竭、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症状。

三、血流动力学影响
房间隔缺损会导致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右心房,从而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房间隔缺损可分为非限制性和限制性两种类型。

非限制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左向右分流较多,而限制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较少。

四、并发症情况
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肺部感染是房间隔缺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动脉高压是由于长期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右心衰竭。

综上所述,房间隔缺损分级标准主要包括缺损大小、症状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影响和并发症情况等方面。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准确的分级,为治疗提供依据。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病率约占存活新生儿的0.3%,先天性心血管疾 病的30%。由于室间隔缺损有比较高的自然闭合率,故 本病约占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0%。
病因
遗传缺陷(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妊娠3月子宫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酗酒、放射 线、细胞毒药物、高原缺氧等。
先天性心血管发育畸形的常见类型
16
室缺临床表现
症状: 1. 缺损小,一般无症状 2. 缺损大,婴儿期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甚 至左心衰 3. 2岁后呼吸道症状好转,但出现劳累后心 悸 4. 肺动脉高压病例可出现紫绀和右心衰
体征:
1. 心前区隆起,L3-4可扪及震颤 2. L3-4可闻及全心缩期杂音,高位VSD杂音
位于L2。P2↑,分流量大者,心尖区可闻及 DM。 3. 肺高压者,杂音减轻或消失,P2↑↑、分 裂,可闻及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约占20% ,分为干 下型和嵴 内型二个 亚型。
约占2% ,分为流 入道和小 梁区二个 亚型。
9
室 间 隔 易 缺 损 的 位 置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膜 部 Ⅰ型:嵴下型, VSD位于室上嵴下缘,主动脉右冠瓣下 方。缺损上缘 为肌缘,下缘可部分累积膜部间隔。
Ⅱ型:单纯膜部型,仅限于膜部室间隔的小缺损,缺 损四周为纤维组织组成。
手术治疗
适应证 : ➢ 缺损很小,无症状,房室无扩大,长期观察; ➢ 缺损小,分流量少,肺血增多,房室扩大,2岁左右或学龄前手术; ➢ 缺损大,分流量大,肺动脉高压者,应尽早手术; ➢ 出生后顽固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经积极药物治疗后,于1—3月
内手术; ➢ 肺动脉瓣下缺损伴发主动脉瓣脱垂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即使分流量
VSD及主动脉瓣返流。

房间隔缺损的偏方

房间隔缺损的偏方

房间隔缺损的偏方关于《房间隔缺损的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房间隔缺损为临床医学上普遍的先天心脏畸型,是初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全过程中发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中间遗留下孔隙度。

房间隔缺损可独立产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脑血管病畸型共存,女士多见,男人女人之比约1:3。

因为心室水准存有分离,可造成相对的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

小偏方一冬虫蒸老鸭:虫草5枚,老雄鸭1只,米酒、姜片、葱根、食用盐各适当。

将老雄鸭屠宰褪毛与内脏器官,清洗干净,入开水中略烫后捞起来,顺鸭颈部割开,放进虫草,线缠绑紧,放人钵中,添加米酒、姜片、葱根、食用盐、冷水,用慢火隔水蒸2钟头就可以。

小偏方二山参川芎猪心汤:山参6克,川芎10克,猪腰1个。

将猪腰清洗,切片,放人砂锅内,加微信好友山参、川芎与适度的水一起煨炖至熟,调料就可以。

每天分2次服完,周期5日。

可补血补气养血、温中滋阴养血、滋补肺胃。

小偏方三玉竹猪心汤:、玉竹50克,猪腰100克。

玉竹清洗,切割成节,水煎2次,去渣取汁1500ml;猪腰割开,清洗鲜血,与药水、姜、葱、ml;猪腰割开,清洗鲜血,与药水、姜、葱、麻椒一起放进锅内,用慢火煨至六成熟时,捞起来放凉,随后再放人卤料锅内,用慢火煮开捞出,锅内添加食用盐、白砂糖、鸡精和芝麻油,熬出浆汁,涂在猪腰內外即成。

每天2次,佐餐服用。

可安神助眠宁心、养阴生津。

小偏方四银杏果莲籽乌鸡汤:银杏果100克,莲籽100克,檽米50克,乌骨鸡1只,食用盐、米酒、葱根、姜片各适当。

将乌骨鸡屠宰褪毛及内脏器官清洗,入开水略烫后捞起来;银杏果去壳,檽米淘净,与莲籽一起塞人鸡腹腔放人锅中,添加冷水、葱、姜、米酒,烧滚后,改成慢火煨炖至软烂,加上些食用盐,略炖即成。

隔天1次,佐餐服用。

可补心肾,填精粹。

年纪大的房间隔缺损病案手术后窦性心动过缓发病率较高,能用异丙肾上腺激素或阿托品变快心跳,术中按置临时性起搏电级为合理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8
12
临床表现
婴幼儿时期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症状与缺损 大小有关。轻者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常在 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而得以确诊;缺损 大者由于分流量大,肺充血明显,而易患 支气管肺炎,同时因体循环血量不足而影 响生长发育。当剧哭、屏气、肺炎或心力 衰竭时,右心房压力可超过左心房,出现 暂时性右向左分流而呈现出青紫。随着年 龄的增大。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表现出生长 发育落后、活动耐力降低、反复呼吸道感
疾病简介
先天性心脏病或称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儿 童时期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种类, 系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不完善所致,从 2005年以来一直高居各种出生缺陷的首位 ,先心病因复杂,目前认为是在遗传缺陷 基础上受环境因素影响形成。
发病原因
1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一样,房缺的病因目前 并不清楚,其发生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 其它作用所致。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妊娠 12周内),若有任何不利因素影响了心脏胚 胎发育,致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 ,即可导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
出生后左心房压高于右心房,房间隔缺损时则 出现左向右分流,分流量与缺损大小、两侧心 房压力差及心室的顺应性有关。生后初期左、 右心室壁厚度相似,顺应性也相近故分流量不 多。随年龄增长,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压力下 降,右心室壁较左心室薄,右心室充盈阻力也 较左心室低,故分流量增加。由于右心血流量 增加,舒张期负荷加重,故右心房、右心室增 大。肺循环血量增加,压力增高,晚期可导致 肺小动脉肌层及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引起肺 动脉高压,使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右向 左分流,临床出现发绀。
临床表现
染、多汗等表现,并且出现心脏增大、肺 循环压力及阻力增高、心力衰竭以及房性 心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等。
由于多数房缺症状轻微,很大一部分患者 直至青春期或者成年以后才得以发现,部 分患者在诊断时甚至已经丧失治疗机会或 者虽然还有机会,但是心脏以及肺循环功 能已经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严重影响了 患者活动耐力、生活质量、预期寿命、
临床表现
相对狭窄所产生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 动脉扩张明显或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在 肺动脉瓣区听到收缩早期喀喇音。
临床表现
症状:
婴幼儿: 1.肺充血——支气管肺炎 2.体循环血流量不足——生长发育迟缓 3.发绀:剧哭、屏气、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右心
房压力可超过左心房,出现暂时性右向左分流而 呈现出青紫。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侯然祥
房间隔缺损定义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是先天性心脏病中 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室间隔缺损, 是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 而形成。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为单孔型, 少数为多孔型,还有极少数呈筛孔状者。 房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15%20%左右,男女之比为1.7:1。由于该病在儿 童时期症状轻微、体征不明显,很大一部 分患者直至成年期才被发现。
临床表现
症状:
年长儿:
1.体循环血量不足——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 力、多汗、活动后气促、生长发育迟缓
2.肺充血——反复呼吸道感染
3.心力衰竭
• 体征:
临床表现
• 缺损小:
• 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杂音
• 缺损大:
• 1.视:前胸隆起——右房、右室增大
• 2.触:心前区抬举感
• 3.叩:心界扩大
临床表现
社会竞争力以及心理健康。
疾病体征:缺损小者,患者发育可不受影 响;缺损大者,可有发育迟缓、消瘦、乏 力、多汗和活动后气促。心脏检查可见心 前区隆起,心界扩大,扪诊可有抬举性搏 动,在肺动脉瓣区可听到由于肺动脉瓣相 对狭窄产生的2-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 动脉第二音增强及固定分裂。左向右分流 量大时,可在胸骨左缘下方听到三尖瓣
病理解剖及分型
原发孔缺损 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缺损
中央型 上腔型 下腔型 混合型
病理解剖及分型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 损
也可称为Ⅰ型房间隔 缺损,约占15%,缺损 位于心内膜垫与房间 隔交接处。常合并二 尖瓣或三尖瓣裂缺, 此时又称为部分型房 间隔缺损。
病理解剖及分型
2、继发孔型房间隔 缺损
• 4.听:a.S1亢进,P2增强

b.不受呼吸影响的S2固定分裂

c.肺动脉瓣区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d.三尖瓣区舒张早中期杂音
1.X线胸片: 梨形心 肺充血 肺门舞蹈征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2.心电图: 电轴右偏,右房右室肥大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R)
辅助检查
3.超声心动图:可 见肺动脉增宽, 右房、右室增大, 房间隔缺损的部 位及大小。
病理解剖及分型
4、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 损
约占2%,缺损位于冠状静 脉窦上端与左心房间,造 成左心房血流经冠状静脉 窦缺口分流入右心房。此 型缺损常合并左侧上腔静 脉残存、左、右侧房室瓣 狭窄或闭锁、完全性房室 间隔缺损、无脾综合征、 多脾综合征等。部分性冠 状静脉窦隔缺损,可单发 或多发。
ASD病理生理
最为常见,约占 75%。缺损位于房 间隔中心卵圆窝部 位,亦称中央型。
病理解剖及分型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约点5%,分上腔型和下
腔型。上腔静脉窦型的 缺损位于上腔静脉入口 处,右上肺静脉常经此 处缺损异位引流入右心 房。下腔静脉型缺损位 于下腔静脉入口处,常 合并右下肺静脉异位引 流入右心房,此种情况 常见于弯刀综合征 (scimitar syndrome)。
辅助检查
4.磁共振:年龄较大者 5.心导管检查: 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或肺静脉
异位引流时可行右心导管检查 6.心血管造影
针对缺损:修补否?如何修补?
小于3mm 3-8mm 大于8mm 8-30mm 大于30mm
(1)遗传因素:约15%与遗传有关,特别是 染色体易位与畸变
(2)环境因素:宫内感染、放射线接触、代 谢性疾病、缺氧、药物等。
病理解剖及分型
根据胚胎发生,房间隔缺损可分为以下四 个类型:
1、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Ⅰ型) 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上腔型和下腔型) 4、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