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高血压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护理ppt课件 (1)全

02
抑郁和情绪低 落:对病情的 担忧和压力
04
家庭和社会支 持:对家庭和 社会支持的需 求和期望
环境因素
温度:保持室内 温度适宜,避免
过冷或过热
噪音:保持室内 安静,避免噪音
干扰
湿度:保持室内 湿度适中,避免 过于干燥或潮湿
光线:保持室内 光线充足,避免 光线过暗或过亮
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避免
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 波动过大,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高蛋白、 高纤维
02 食物选择:新鲜蔬菜、水果、豆 类、鱼类、瘦肉等
03 避免食物:腌制食品、高脂肪食 品、高糖食品、辛辣刺激性食品
04 饮水量: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的 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用药护理
01
预防并发症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 并控制高血压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 免焦虑和紧张,保持
心情愉快
合理饮食:控制盐和 脂肪的摄入,多吃蔬
菜和水果
遵医嘱用药:按时按 量服用降压药,避免
自行调整用药量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 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 卫生,避免感染性疾
病
教育宣教
01
教育目标:提高孕妇对妊娠合并高血压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空气污浊
清洁:保持室内 清洁,避免细菌
滋生
对母亲的危害: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
子痫前期:妊娠20 周后出现高血压、 蛋白尿等症状,严 重时可能导致孕妇 死亡
胎盘早剥:妊娠20 周后出现胎盘与子 宫壁分离,可能导 致胎儿死亡或孕妇 大出血
羊水栓塞:妊娠20 周后出现羊水进入 母体血液循环,可 能导致孕妇呼吸困 难、休克甚至死亡
30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

原因
1.原发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妊娠等
1.产后一般治疗:低盐饮食
2.产后降压药可选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阻滞剂如拉贝洛尔,理想的降压是指收缩压控制在140-155mmHG,舒张压控制在90-95mmHG,(该药物不影响哺乳)
3.血压控制不理想医院就诊
4.定期随访
主要表现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标准而制定的,经过多次检查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符合其中一项者可确诊为高血压
处理原则
妊娠期不宜降压过低,以免影响胎盘血液供应,一般维持舒张压在13.3kPa(100mmHg)或略低即可
妊娠高血压中医诊疗

妊娠高血压中医诊疗妊娠高血压是一种妊娠合并症,在中医中被称为妊娠中毒症。
它是指妊娠期血压升高和蛋白尿发生的病理状态。
中医诊疗妊娠高血压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以下是中医诊疗妊娠高血压的一些常用方法:1. 中医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理论,妊娠高血压是由气血失调、肝阳上亢、湿热内蕴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辨证施治依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
2.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妊娠高血压中医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通过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辩证特点,选用适当的中药组合,调理患者的气血平衡。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黄芪、大枣等,其中一些中药具有降血压、清热解毒的作用。
3. 针灸针灸是中医诊疗妊娠高血压的有效疗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手三里穴、足太阴肺经等。
针灸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4. 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对于妊娠高血压也有一定疗效。
通过对患者特定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三阴交、肾俞等。
艾灸的温热刺激有助于舒缓患者的症状。
5.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中医诊疗妊娠高血压还包括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建议患者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
同时,适量运动和保持心情舒畅也对病情的缓解有积极作用。
中医诊疗妊娠高血压是一种综合治疗方式,需要有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患者在接受中医诊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配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注意要点

注意要点:清洁中段尿。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g ,低于140/90mg,不做为诊断依据,但必须严密观察。
1.3子痫前期(重度)
下列表准至少有一条符合者诊断为子来自前期重度定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视力模糊,头痛,头晕;严重神志不清,昏迷等。
眼底改变
1.5.2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1.5.3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如出现蛋白尿≥0.3g/24h.
1.5.4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或需要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
血压测量:静坐5分钟坐位(仰卧位)右手心脏记录第一和第5音10-15分钟重复测一次
2鉴别诊断;
2.1子痫前期与慢性肾炎
3.3因此子痫前期的诊断需要密切观察。
确定是否是子痫前期,须注意症状,血压,尿常规,血常规。
3.4确定是否是子痫前期重度须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眼底检查,胎儿检查。
3.5个体器官受累差异性脏器损伤的不均一性。
凝血功能障碍
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盘早剥。
1.4子痫
定义:子痫前期孕妇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分产前,产时,产后
子痫前科由不断加重的子痫前期重度,也可发生血压升高不显著,无蛋白尿或水肿病例。
1.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1.5.1妊娠前出现或妊娠20周前DBP≥mg。
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持续到产后12周不恢复。
脑血管以外
肝细胞功能障碍,肝细胞损伤,血清转氨酶升高。
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等。
血压改变SBP≥160mg或DBP≥100mg。
血小板减<100×109%。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摘要】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合并发生时会增加孕妇和胎儿的风险。
本文通过探讨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害和诊断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护理方法。
在综合护理中,重点是控制血糖和血压,严密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及时干预并个性化指导孕妇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通过对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综合护理方案,促进孕妇及新生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合并、干预、护理、发病机制、危害、诊断方法、措施、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通常在妊娠后期出现,可能导致胎儿超大、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
而妊娠高血压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血压升高,可能引起子痫、早产等危险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对于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综合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害以及诊断方法入手,探讨针对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干预措施和护理方法,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并提高妊娠结局的质量。
未来,我们还将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综合护理方案,为更多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妊娠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
通过对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危害、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找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护理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为孕妇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1、动态监测血压变化,以降压为主,注意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指的是()
A、妊娠期高血压
B、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C、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D、子痫前期
E、子痫
2、子痫前期的可能首发症状,错误的是()
A、单项蛋白尿、FGR及血小板下降
B、单项血压下降
C、头痛或视力障碍
D、上腹部疼痛,反射亢进表现,或都存在
E、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
3、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或重度子痫前期<()可终止妊娠
A、26周
B、28周
C、30周
D、34周
E、36周
4、分娩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mmHg
A、80/120
B、100/140
C、160/100
D、140/80
E、100/120
5、终止妊娠指征中,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孕妇因素和胎盘胎儿因素的整体评估是终止妊娠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需要个体化处置
B、对已经发生胎死宫内者,可在稳定病情后终止妊娠
C、重度子痫前期发生母儿严重并发症,稳定孕妇状况后尽早终止妊娠
D、当存在孕妇器官系统受累时,应立即终止妊娠
E、当存在孕妇器官系统受累时,可在稳定病情和严密监护之下尽量争取给予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
答案:CBACD。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在妊娠前出现高血压,并予以降压治疗者,慢性高血压的诊断相对简单;然而,对于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均未进行检查,在妊娠晚期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与妊娠期高血压,或与先兆子痫很难鉴别了。为了明确高血压的诊断,最佳的测量血压时间是在妊娠12周前,因为在此期正常血压下降,并且在妊娠16-18周下降到最低点,但有可能掩盖以前未确诊的慢性高血压。因此,高血压可能仅在妊娠后期血压升高才明显。这种情况下,若高血压持续存在直至产后12周,应重新定义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什么样的实验室检查有利于诊断合并先兆子痫?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患者若出现蛋白尿,尿蛋白显著增加,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或者出现子痫前期症状(如头痛,右上腹部痛,血压进一步升高)时应确诊并发先兆子痫。尽管集中24小时尿来进行尿蛋白定量是最可取,但随机尿中的蛋白/肌酐比也是有意义的监测指标。然而,尽管尿蛋白/肌酐比从0.15-0.3用于识别哪些患者需要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确定蛋白尿,但是尿蛋白/肌酐的最佳截断值没有达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收集24小时尿液来评估蛋白尿可能不准确,因为错误收集,已有研究报道像此类不准确超过50%。因此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该包括测量肌酐以确保排泄是在10-15mg/kg这个范围内。
嗜铬细胞瘤尽管很少见,但是一直伴发大量的不可预见的孕产妇死亡。阵发性高血压的妇女,伴发高血压危象,癫痫症,发作性焦虑,心悸,头痛症状应考虑患有嗜铬细胞瘤,并测量其血浆中肾上腺素,如果升高,要测量非共轭儿茶酚胺类物质及24小时尿中香草扁桃酸。如果生化试验结果提示嗜铬细胞瘤,进行MRI或CT检查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因为90%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一旦确诊,可以手术或药物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在理想的情况下,患有慢性高血压妇女应该在孕前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涉及的终末器官,并考虑继发性高血压潜在的原因。妊娠前或妊娠早期的具体检查项目包括评估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科评价。选择适当的检查项目是根据慢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肾功能不全是终末器官受损最早的表现形式之一,蛋白尿是诊断先兆子痫的关键标准。所有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妇女推荐基础肾功能评估。实验室评估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血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或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肌酐清除率。
西医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方法

西医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方法孕前或妊娠20周前血压升高至18.7/12.OkPa(140/90mmHg)者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孕妇的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
一、妊娠合并高血压的诊断要点1.有高血压家族史。
2.妊娠前血压为18.7/12.OkPa(140/90mmHg)或以上。
3.妊娠20周以前血压为18.7/12.OkPa或以上。
4.妊娠期血压高达26.7/16.OkPa(200/120mmHg)而无浮肿、蛋白尿或自觉症状。
5.产后6周以后血压仍持续在18.7/12.OkPa或以上。
6.在原有高血压的基础上,收缩压升高>4kPa,舒张压升高>2kPa,并有蛋白尿及明显浮肿时为高血压合并妊高征。
7.眼底有不同程度小动脉痉挛,动静脉压迹,视网膜渗血或出血。
二、妊娠合并高血压的鉴别诊断1.妊高征: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候群,随妊娠终止而消失。
2.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前即有急、慢性肾炎史,妊娠早期即有浮肿、蛋白尿。
尿检验有红细胞、管型;眼底检查除动脉硬化外,视网膜尚有棉絮状渗出物或出血。
产后症状及体征可减轻。
三、妊娠合并高血压的西医治疗1.高血压伴有脏器损害,不宜继续妊娠。
2.妊娠期注意休息,营养,低盐饮食。
3.加强产前检查,给镇静、降压治疗,可参照“妊高征”。
无合并症者应于妊38周住院待产。
4.合并妊高征时应立即住院治疗。
妊34周后出现妊高征时,应积极降压、解痉、镇静治疗,妊36周后即终止妊娠。
如血压高于26.7kPa,易发生颅内出血,应积极终止妊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高血压诊治中日友好医院范书英妊娠合并高血压。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讲解。
首先妊娠合并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妊娠合并高血压是妊娠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情况,它的患病率大概占到妊娠的5%到10%左右,其中70%是妊娠有关的高血压,其余的30%是在妊娠以前即存在的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与妊娠相关的死亡原因中占到了12.3%。
同时,妊娠高血压也是新生儿死亡和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讲妊娠高血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妊娠期心血管参数的一些生理性的变化。
在妊娠期间,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还是平均动脉压都会在妊娠的早期出现下降,在妊娠的中期,也就是20到24周以后降到最低。
之后,这个血压会逐步的上升到妊娠之前的水平。
收缩压在整个妊娠过程当中可以下降4到6个毫米汞柱,舒张压在妊娠的早期可以下降到8到15个毫米汞柱,而平均动脉压下降约6到10个毫米汞柱。
其他的包括心室率、每搏量、每分输出量都会在妊娠期间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心率和每搏量在妊娠的中期会达到最高,然后就趋于稳定。
心输出量是在妊娠的第6个月达到高峰,之后持续到妊娠结束。
妊娠期间血压的生理性改变为什么我们要了解?首先是因为血压下降明显的时候,会掩盖患者之前存在的轻度的高血压。
妊娠早期血压下降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有两点:第一,与血容量增加,平均动脉压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有关;第二,与血管对血管紧张素2的反应性降低和内皮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的产量增加有关。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定义、分度以及分类。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定义与普通的成人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没有什么区别,收缩期血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的时候,即可诊断为妊娠合并高血压。
但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分度与成人的血压的分度是不相同的。
孕期高血压教育组织制定的正常或可接受的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小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等于90毫克汞柱。
当收缩压在140到15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到109毫米汞柱之间的时候,定义为轻度高血压。
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的时候,定义为重度高血压。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分类有大概几种。
根据孕期高血压教育项目工作组的分类分为四类:一是慢性高血压;二是妊娠期高血压;三是在慢性高血压基础上的妊娠期的高血压;四是出生之前无法分类的高血压。
那中国2010版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的指出妊娠高血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慢性的高血压;第二类是妊娠期高血压;第三类是先兆子痫。
什么样是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孕20周之前发现的或者持续超过产后12周的高血压。
它的患病率大概占到孕妇的3%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慢性高血压主要与肥胖、晚育等因素有关。
慢性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同时还会增加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增加新生儿心血管、食管、尿道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第二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妊娠20周以后诱发的高血压,不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在产后的42天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它的发病率要占到所有孕妇的5%到6%左右,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
妊娠高血压第一可以发展为先兆子痫或者发展为慢性的高血压,如果在孕期之间出现了蛋白尿,这个时候就应该诊断先兆子痫,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则应该诊断为慢性高血压。
第三介绍一下什么是先兆子痫和子痫。
先兆子痫是指在孕20周以后新发的高血压,伴有明显的蛋白尿。
所谓明显的蛋白尿是指每升里边蛋白有300个毫米或者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等于500个毫克,或者尿常规里蛋白是大于等于2个加号。
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在妊娠高血压当中发生率大概是5%。
当血压大于等于160/11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大量的蛋白尿,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肺水肿、少尿和实验室检查的异常。
包括血小板计数的下降,转氨酶的异常,这个时候就要诊断为重度先兆子痫,重度先兆子痫通常合并的胎盘功能的异常。
先兆子痫好发于初产妇,初产妇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经产妇。
其次,在经产妇当中,再婚的经产妇要大于普通的经产妇。
先兆子痫会有一些很严重的后果,首先会影响器官的灌注,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脑子,还有肺,严重的时候会发生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其中,30%的患者会引起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儿死亡。
先兆子痫患者发生了癫痫的时候就要诊断为子痫。
子痫可以发生在产前、分娩过程当中、产褥期以及产后1个月之内。
它的发生率大概占到了33%左右,没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孕妇同样是可以发生的。
先兆子痫有一些诱发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个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首先未产妇、多胎妊娠的患者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其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肾脏病的患者也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其他的一些诱发因素包括高凝的状态、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先兆子痫家族史、先兆子痫的病史以及黑人和社会经济地位地下的病人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诊断的关键特征是要存在蛋白尿,但是约20%的先兆子痫的患者并没有蛋白尿。
因此,对任何有相关症状和体征的合并高血压的孕妇,即使没有蛋白尿的时候也应该警惕先兆子痫的可能性。
目前对先兆子痫方面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显示,尿蛋白和肌酐的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的排泄率有相关性,这些可以预测先兆子痫的发生。
子痫的早期诊断还包括了一些因子,包括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的FMS样酪氨酸激酶以及胎盘蛋白13。
早孕期和中孕期子宫动脉的多普勒测速异常也有助于预测先兆子痫的发生。
关于先兆子痫怎么样去预防,以前有过很多探索性的研究。
早期性的研究显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的预防证据不充分。
一篇文章对27项,约11348个孕妇进行了一项研究,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带来轻中度的获益,可以预防子痫的发生。
因此,在2011年英国的NICE指南对阿司匹林提出了如下意见。
第一,高危先兆子痫的孕妇和先兆子痫危险因素大于等于1个的孕妇,也就是中危的患者,在孕12周以后可以口服阿司匹林75毫克每天,直至分娩结束。
所谓先兆子痫高危的病例是指前次妊娠中存在高血压或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症以及其他的一些自身免疫病。
中危的病例中首次怀孕年龄大于等于40岁,妊娠间隔期大于10年,体重指数大于等于30公斤每平米,多胎妊娠以及先兆子痫家族史。
先兆子痫的其他预防措施包括有利尿剂和钙剂。
关于利尿剂早期认为先兆子痫是与钠潴留有关的,目前认为先兆子痫患者的血容量低于正常。
因此,利尿剂因为会加重低血容量,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加重了高血压,因此利尿剂现在已经不被推荐。
关于钙剂,2006年一项入选8325名孕妇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表明,尽管补钙无法预防先兆子痫,但是却能够降低先兆子痫的并发症。
最近一项随机入选524名日常钙摄入量低的健康初产妇的研究表明,补充钙剂能够显著的降低先兆子痫和早产的发生率。
提示补钙或许有一些益处,尤其是对那些日常钙摄入量比较低的孕妇。
第三部分我们来讲一下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处理。
首先讲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原则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血压的水平;妊娠的年龄以及相关母体和胎儿的危险因素。
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非药理学的处理;一个是药理学的处理。
非药理学的处理方面主要是要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是应该避免减重或者过分限制盐的摄入。
非药理学的处理适用于收缩压在140到14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到109毫克汞柱之间。
关于药理学的处理方面,就是什么样血压需要启动药理治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切点,在美国认为收缩压、舒张压大于等于160/105毫米汞柱的时候,才要启动药理治疗,关于血压的具体降低目标也不是很确定。
在加拿大当血压大于等于140/90的时候就要启动药理治疗,它的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要舒张压在80到90毫米汞柱之间。
澳大利亚起点是血压大于等于160/90毫米汞柱。
在德国收缩压的起点是要大于等于160/100毫米汞柱。
关于启动药物治疗的时候,这些血压的起点不同的指南都有不同的标准。
孕期高血压教育项目组的血压的起点是收缩压在150—16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100到110毫米汞柱的时候,血压启动降压。
但是他同时指出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心室肥厚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当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的时候,即可启动药物治疗。
2007年ESC指南明确指出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5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5毫米汞柱的时候应该启动药物治疗。
2010年NICE指南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的目标血压水平应该控制在150和100毫米汞柱之内,其中尤其指出舒张压不能低于80毫米汞柱。
在2010中国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当妊娠期高血压大于等于150/100毫米汞柱的时候就应该启动治疗,他的目标水平是在130到140,80到90毫米汞柱之间。
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指血压小于等于160/110毫米汞柱的孕妇来说。
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原则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点,第一对血压小于等于160/110毫米汞柱的患者来说,因为目前的临床实验并没有显示轻中度的高血压能够从药物治疗里获益,而且不管你是慢性的高血压,还是妊娠的高血压,无论你是否治疗,患者在严重的高血压的发生率,先兆子痫、早产、新生儿死亡、低育龄新生儿出生率等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差别。
因此对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并不主张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在孕期的血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同时合并以下情况的时候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了。
第一合并妊娠期蛋白尿;第二妊娠28周前存在的高血压;第三妊娠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或者有症状;第四慢性高血压和靶器官的损伤;第五慢性高血压这些基础上的妊娠期高血压这些都是用药物治疗的。
关于治疗药物方面的选择,中枢的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直接血管扩张剂量和利尿剂均可以选择。
目前通常会首选中枢作用的降压药,其中甲基多巴被证实安全有效,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包括会引起抑郁、肝损以及溶血性贫血。
如果没有甲基多巴的时候可以选择可乐定,它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与甲基多巴是非常相似的。
在β受体阻滞剂方面要首选拉贝洛尔,它的安全性跟甲基多巴相似,而且比甲基多巴可能更有效,但是应该警惕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孕妇高血压是禁止使用阿替洛尔的,因为会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受限。
直接血管扩张剂方面首选肼苯哒嗪,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静脉药物,但是会引起多神经病、心动过缓以及药物诱导的狼疮等等这些。
利尿剂方面禁止选择螺内酯,因为可能有胎儿的抗雄激素的效应。
可以选择噻嗪类的,但是会引起血容量不足以及电解质的紊乱。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β受体阻滞剂方面的一些信息。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拉贝洛尔的有效和安全性都是良好的,并且要禁止使用阿替洛尔,这是因为孕中期应用阿替洛尔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和低体重胎儿发生率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