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例题
墙下条形基础计算_Excel版

1740 mm²
Amin=ρmin bh
450 mm²
直径 18
间距 130
实际配筋As 1956 mm²
满足要求
基底偏心距
小偏心
Gk=γAh Pk=(Fk+Gk)/A
229.6 kN 153.43 kPa
e=Mk/(Fk+Gk)
0.07 m
Pkmax=(Fk+Gk)/A+Mk/ WPkmin=(Fk+Gk)/AMk/W
176.39 kPa 130.47 kPa
< 满足要求
< 按小偏心.2fa
156.12 kPa
<
抗冲切力
满足要求
最大基底净反力 最大基底净反力 墙根部对应净反力 墙根部弯矩
Pmaxj = F/A + M/W Pmaxj = F/A + M/W
Pj Mmax
153.06 kPa 61.224 kPa 200.71 kPa 143.78 kN·m
基础配筋 选筋
As=M/0.9fyh0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fa 室外 地坪至基底高差 室内 地坪至基底高差
条形基础计算书
200 kPa 6.2 m
2m
设计值 标准值
基础尺寸
基础宽度B 底板根部高度 底板端部高度
F M Fk Mk
按偏心荷载作用计 算
300 60 200 30
2800 mm 300 mm 200 mm
min
1.69
取1m作为计算单元 覆土重 基底压力
满足要求
基础高度计算
最大基底净反力
抗冲切力 冲切面积 冲切力
基础配筋计算
取墙侧边缘计算 Pmaxj = F/A + M/W am = (at+ab)/2 h0 = h-as Fr = 0.7βhpftamh0 Al Fl = pmaxjAl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三章例题

【例题3-1】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 1.5m ,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 k =200kN/m 。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重度γ =17.5kN/m 3,孔隙比e =0.843,液性指数I L =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50 kPa ,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试设计此基础。
【解】(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先按基础宽度b 小于3m 考虑,不作宽度修正。
由于持力层土的孔隙比及液性指数均小于0.85,查表2-7,得ηd =1.6。
kPa178.0= )5.05.1(5.176.1150= )5.0(0d ak a -⨯⨯+-+=d f f γη (2) 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m 35.1= )5.120178(200= a min ⨯--=d f F b G k γ初步选定基础宽度为1.40 m 。
(3) 基础剖面布置初步选定基础高度H =0.3m 。
大放脚采用标准砖砌筑,每皮宽度b 1 = 60 mm, h 1 = 120mm ,共砌5皮,大放脚的底面宽度b 0 = 240+2×5×60 = 840 mm ,如图3-2所示。
(4) 按台阶的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砌筑,而基底的平均压力为【例题3-2】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 =350kN /m ,弯矩M =28.0m/m kN ⋅,如图3-5所示。
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 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2.0m ,试设计此基础的高度并进行底板配筋。
【解】(1) 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得f t =1.1Mpa ;底板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查得y f =300MPa ;纵向分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2)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地基净反力:kPa133.0217.0= 0.20.2860.2350622min max j ⨯±=±=b M b N p(3) 验算截面I 距基础边缘的距离: ()m 88.024.00.221I =-⨯=b (4) 验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m174.7= 0.13388.00.21788.00.220.2288.0 22min j I max j I II ⨯+⨯-⨯⨯=+-=p b p b b b b V (5) 基础的计算有效高度:mm 9.2261.17.07.1747.0t I 0=⨯=≥f V h 基础边缘高度取200mm ,基础高度h 取300mm ,有效高度h 0=300-40=260mm >226.9mm ,合适。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

a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4
罗绪元主讲
《地基基础》
#2 浅基础设计 2#
2~5 扩展基础之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
三、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的设计
2、基础底板高度。
为了防止因剪力作用使基础底板发生剪切破坏,要求底板应有足够的高度。
一般基础底板内不配置箍筋和弯筋,因此基础底板应满足下式要求:
3、 基础底板配筋:
2~5 扩展基础之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
二、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的设计原则:
1、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一般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在长度方向可取单位长度计算。
2、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则必须按连续梁来进行计算。 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宽度由承载力确定, 4、基础高度由混凝土抗剪条件确定, 5、基础底板配筋则由验算截面的抗弯能力确定。
6、在进行截面计算时,不计基础及其上覆土的重力作用所产生的部分 地基反力,而只计算外荷载产生的地基净反力。
a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2
罗绪元主讲
《地基基础》
#2 浅基础设计 2#
2~5 扩展基础之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
三、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的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的计算 a)砖a墙 b)混凝土墙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且柱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4 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应
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
的1/3。
5 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a ,不应低于C20。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10
罗绪元主讲
《地基基础》
#2 浅基础设计 2#
《地基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例题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4)工程地质条件表 (5)课程设计指导书 (6)教学楼首层平面大图 (19)《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荷载的传力途径,掌握荷载计算方法;2、掌握基础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明确基础有关构造;3、初步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及制图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其首层平面见附图。
建筑地点:标准冻深:Z0 =地质条件:见附表序号工程概况: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
建筑物层数为四~六层,层高 3.6m,窗高 2.4m,室内外高差为0.6m。
教室内设进深梁,梁截面尺寸b×h=250×500mm,其上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墙体采用机制普通砖MU10,砂浆采用M5砌筑,建筑物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屋面作法:改性沥青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20mm厚(平均厚度包括找坡层)水泥珍珠岩保温层一毡二油(改性沥青)隔气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或180mm厚)20mm厚天棚抹灰(混合砂浆),刷两遍大白楼面作法:地面抹灰1:3水泥砂浆20mm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或180mm厚)天棚抹灰:混合砂浆20mm厚刷两遍大白材料重度: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改性沥青)0.4KN/m2一毡二油(改性沥青)0.05KN/m2塑钢窗0.45KN/m2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 1.88KN/m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80mm厚 2.37KN/m2水泥砂浆20KN/m3混合砂浆17KN/m3浆砌机砖19KN/m3水泥珍珠岩制品4KN/m3钢筋混凝土25 KN/m3屋面、楼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附表—2注:表中使用活荷载仅用于教学楼,黑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三、设计要求1、结构布置方案:中学教学楼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纵墙承重方案。
2、基础方案: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基础材料: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PB235级。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图文详解
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 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 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结构底部。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的施工方法:
基础模板一般由侧板、斜撑、平撑组成。基础模板安装时,先在基 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再把侧板对准边线垂直竖立,校正调平无误后, 用斜撑和平撑钉牢。
钢筋混凝士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和相关流程分为三大模块: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 砼工程。
(结合钢筋混凝土施工学习领域相关章节内容)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
清理基坑及抄平→混凝土垫层→基础放线→钢筋绑扎→ 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 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 板拆除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士条形基础钢筋的排布方向,受力筋(宽度方向)在 下,分布筋在上。第一根钢筋的起点。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士条形基础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 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如图所示。
3
PART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施工工艺流程及案例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01
认知
02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构造要求
03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施工工艺流程及案例
1
PART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 基础认知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认知
(a)无肋式
(b)有肋式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例题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4)工程地质条件表 (5)课程设计指导书 (6)教学楼首层平面大图 (19)《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荷载的传力途径,掌握荷载计算方法;2、掌握基础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明确基础有关构造;3、初步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及制图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其首层平面见附图。
建筑地点:标准冻深:Z0 =地质条件:见附表序号工程概况: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
建筑物层数为四~六层,层高3.6m,窗高2.4m,室内外高差为0.6m。
教室内设进深梁,梁截面尺寸b×h=250×500mm,其上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墙体采用机制普通砖MU10,砂浆采用M5砌筑,建筑物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屋面作法:改性沥青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20mm厚(平均厚度包括找坡层)水泥珍珠岩保温层一毡二油(改性沥青)隔气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或180mm厚)20mm厚天棚抹灰(混合砂浆),刷两遍大白楼面作法:地面抹灰1:3水泥砂浆20mm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或180mm厚)天棚抹灰:混合砂浆20mm厚刷两遍大白材料重度: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改性沥青)0.4KN/m2一毡二油(改性沥青)0.05KN/m2塑钢窗0.45KN/m2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 1.88KN/m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80mm厚 2.37KN/m2水泥砂浆20KN/m3混合砂浆17KN/m3浆砌机砖19KN/m3水泥珍珠岩制品4KN/m3钢筋混凝土25 KN/m3屋面、楼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附表—2黑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三、设计要求1、结构布置方案:中学教学楼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纵墙承重方案。
2、基础方案: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基础材料: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PB235级。
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

例1: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 ×2.5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轴向荷载KN F k 1650=,基础埋深1.5m (不考虑相邻基础荷载的影响)。
解:基底压力计算:KPa A G F p k k k 2505.20.35.15.20.3201650=⨯⨯⨯⨯+=+=基底附加应力:KPa p p c k 222195.12500=⨯-=-=σ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1~30m 范围内,有地基变形沉降计算深度:m b b z n 33.5)5.2ln 4.05.2(5.2)ln 4.05.2(=-⨯=-=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的沉降经验系数由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确定。
其压缩模量的当量值:∑∑=-siiisEA A Ei A 为附加应力图形面积011)(p z z A i i i i i ∙∙-∙=----αα基底下6m 深度内主压缩层有两层土: 基础按矩形基础,2.15.2/0.3/==b l ,查表基础底面处:00=z ;查均布矩形基础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得到:25.00=-α粘土层底面: 15.2/5.2/,5.21===b z z ,查表1822.02=-α 基础底面下6m 处:4.25.2/6/,61===b z z ,查表1036.03=-α0000111822.1)01822.045.2()(p p p z z A =∙-⨯⨯=∙∙-∙=--αα00112226644.0)1822.045.21036.046()(p p p z z A =∙⨯⨯-⨯⨯=∙∙-∙=--ααMPa EA A E siiis0.52.76644.05.4822.16644.0822.1=++==∑∑-地基沉降经验系数:2.1)45(470.13.13.1=-⨯---=s ψ例2: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地表下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2m ,重度16KN/m 3;第二层土,粉土厚4.5m ,粘粒含量%14=c ρ,饱和重度19.6KN/m 3,E s =7.2MPa ,试验测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65=;其下为较厚的淤泥质粘土:重度19KN/m 3,E s =2.4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85=。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一、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1)荷载计算由题条件:外墙选取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3.3m ,为计算单元宽度。
m kN m kN F F kk /26.169/3.357.5583.311===∑ 山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 F k k /61.168/161.168122===∑ 内横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F k k /68.162/168.16213===∑ 内纵墙:取两门中心线间的距离8.26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 F kk /61.185/26.815.153326.844===∑ (2)查表[1]得敦煌地区的标准冻深m Z 2.10=,按老师要求,一组基础埋置深度m D 3.1min =,首先假定基础埋深为1.3m ,假设b m 3<,无需宽度修正,查表得粉质粘土6.1=d η,则地基承载力修正为)5.0(-+=d f f m d ak a γη其中m γ=3/23.173.18.0185.06.1m kN =⨯+⨯ 解得:2/06.218m kN f a =(3)确定基础宽度 外纵墙:df F b a k G 1γ-≥ 解得:m b 865.01≥ 同理得 山墙:m b 862.02≥内横墙:m b 831.03≥内纵墙:m b 949.04≥求得条形基础宽度,即无需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2)中成立。
统一取m b 1=。
(4)确定基础高度基础为条形毛石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内横墙和内纵墙基础采用两层毛石,计算每层台阶的伸出宽度m b t 2.019.0424.01<=-=。
查表8.1.2[2]毛石基础宽高比的允许值,得tan α=5.1/1 计算基础宽度285.05.11424.01tan 40=⨯-=-≥αb b h m 根据灰石基础高度要求,得m h 5.0=,外纵墙和内纵墙基础亦采用两层毛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5
170
140
120
0.80
260
240
190
150
125
105
0.90
220
210
170
135
110
100
1.00
190
180
150
120
100
标贯 N
fak
一般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3
5
7
9
11
110
145
180
215
250
附表 —4
13
15
290
325
标贯 N
3
5
105 145
3、设计进度
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时间与进度安排:第 1~3 天为荷载计算、地基与基础计算,三天 内务必完成;第 4~5 天绘制基础施工图。要求计算书内容清晰完整;并要求图面能清晰准 确表达设计者意图,保证图面质量。
3
4
工程地质条件
土层
序
指
标
号 地下
水位(m)
Ⅰ
土层 的
土 的
名厚
名
称
m KN/m3 称
20mm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20mm 厚(平均厚度包括找坡层)水泥珍珠岩保温层
一毡二油(改性沥青)隔气层
20mm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20mm 厚(或 180mm 厚)
20mm 厚天棚抹灰(混合砂浆),
刷两遍大白
楼面作法:地面抹灰 1:3 水泥砂浆 20mm 厚
粘土
6.3
18.4 2.72
26
20
37
8
7
粉质 粘土
3
18.5
2.72
27
23
41
8
10
8
-7
杂填 土
0.5
16.2
粘土
6.5
18
2.73
24
19
38
目
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1 教学楼首层平面图…………………………………………………………………4 工程地质条件表……………………………………………………………………5 课程设计指导书……………………………………………………………………6 教学楼首层平面大图………………………………………………………………19
25
22
30
12
8
粘土 3 19.5 2.72 38
24.5 42.5
9
7
3
-6.5
杂填 土
0.8
16.7
粉质 粘土
5.7
18.1 2.74
28
22
34
10
7
淤泥 土质
3.5
17.5
2.70
45
22
42
3
-
4
-8
多年 填土
0.8
16.9
粘土
5.2
18.5 2.72
30
21
39
9
7
粉质 粘土
4
18.3
天然含水量 W(%)
36
40
45
50
55
fak
100 90
80
70
60
附表 —7
65
75
பைடு நூலகம்
50
40
2
三、设计要求
1、结构布置方案:中学教学楼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纵墙承重方案。 2、基础方案: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基础材料:混凝土采用 C20,钢筋采用 HPB235 级。(如四层教学楼也可采用毛石基 础,毛石采用 MU 20,砂浆采用 M5)。 4、绘图要求:绘制 2 号图一张,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剖面图,并编写施工说明。 绘图比例:基础平面布置图 1:100;基础剖面图 1:30。
序号
工程概况: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建筑物层数为四~六层,
层高 3.6m,窗高 2.4m,室内外高差为 0.6m。教室内设进深梁,梁截面尺寸 b
×h=250×500mm,其上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墙体采用机制普通砖 MU10,
砂浆采用 M5 砌筑,建筑物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屋面作法:改性沥青防水层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120mm 厚(或 180mm 厚)
天棚抹灰:混合砂浆 20mm 厚
刷两遍大白
材料重度: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改性沥青)
0.4KN/m2
一毡二油(改性沥青)
0.05KN/m2
塑钢窗
0.45KN/m2
混凝土空心板 120mm 厚
1.88KN/m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80mm 厚
2.37KN/m2
水泥砂浆
20KN/m3
混合砂浆
17KN/m3
浆砌机砖
19KN/m3
水泥珍珠岩制品
4KN/m3
钢筋混凝土
25 KN/m3
1
地点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佳木斯
伊春 大庆
屋面雪荷载及有关地区冻深
附表—1
标准冻深 Z0(m)
雪荷载标准值(KN/m2)
2.0
0.40
2.2
0.30
1.8
0.55
2.0
0.70
4~5 层 0.7; 6~8 层为 0.65。
注:表中使用活荷载仅用于教学楼,
黑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
IL e
一般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0
0.25
0.50
0.75
1.00
附表 —3
1.20
0.60 (380) 320
250
(200) (160)
0.70
310
275
层
厚
ds
m
KN/m3
Ⅱ
ω
ωp
ωl
Es
N
%
%
% N/mm2
土层 的
名 称
厚 m
KN/ m3
ds
Ⅲ
ω
ωp
ωl
Es
N
%
%
%
N/mm2
1
-7
耕土 0.6 16.3 粘土
6.4
18.0 2.72
28
19
37
10
8
细砂 饱合
3
19.0
2.68
28
--
--
10 15
2
-7
杂填 土
0.5
17.0
粉土
6.5
18.9 2.70
2.4
0.60
2.1
0.30
屋面、楼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
附表—2
类别 不上人的屋面(上人的屋面 2.0) 楼 面(教 室、试验室、阅览室)
走 廊、门 厅、楼 梯 厕 所、盥洗室
标准值 KN/m2 0.5 2.0 2.5 2.5
备注说明
墙、柱、基础计算截面以上各 楼层活荷载总和的折减系数, 按楼层活荷载折减系数为:
2.74
28
22
34
10
7
5
-6
耕土 0.5 16.2
粉质 粘土
5.5
18.2 2.73
29
23
35
10
7
粘土 4 19.6 2.71 37.5
24
42
9
7
6
-10
填土 0.6 16.1 粘土
5
18.3 2.71
27
18
36
8
8
粉土 4.5 18.7 2.73 25
20
40
8
7
7
-9
杂填 土
0.7
16
fak
粉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7
9
10
11
12
13
185 225
245
265 285
305
表 —5
14
15
325
345
土的名称
标贯 N
中砂、粗砂 粉砂、细砂
砂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10
15
180
250
140
180
附表—6
30
340 250
淤泥及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荷载的传力途径,掌握荷载计算方法;
2、掌握基础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明确基础有关构造;
3、初步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及制图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其首层平面见附图。
建筑地点:
标准冻深:Z0 = 地质条件: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