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完美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商业方面
实行商业国有化
允许农民和 手工艺者把自己 的劳动产品拿到 市场上自由买卖, 恢复国内自由贸 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新经济政策
• 时间: 1921年
• 内容(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
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 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到1927年,国家经济发展恢复到 战前1913年的水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工业方面
实行工业国有化
掌握国家经 济命脉的大的厂 矿企业仍为国家 所有,由国家经 营,一些中小企 业,允许私人和 外国资本家经营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请指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 的探索P PT课件 -完美 版
请注意区别: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完美版1

我想知道什么?
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时间、内容、作用 2、两个五年计划的背景、时间、内容、作用 3、农业集体化的时间、内容、作用 4、苏联的全称、建立的时间及最初四个加盟共和
国的名称 5、邓小平理论从哪些方面发展和继承了列宁的思 想?
一、讲授新课
(一)新经济政策
背景: 经Leabharlann 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 加剧。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 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 产。
时间: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 政策。
主要内容: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 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3)实行自由贸易; (4)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5)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
⑴.时间:1922年 ⑵.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
俄罗斯联邦
1111999俄92爱2422罗905年沙年年年斯苏尼加加加联联亚入入邦入成的的的立有有有 哈萨克
外拉高乌脱加兹维索别亚联克邦 乌立塔克陶土吉兰宛库克曼 白吉摩俄尔尔罗吉多斯斯瓦
产苏 值联 的工 变业 化总
1937年
17.8%
11.6% 41.9%
两个五年计划19完13 成19之28 后,193苏2 联由落193后7 的农业国 变成强工业大总产的值 工世5业界 国世5,界 工世3界业总欧2洲产值世2界超过欧2洲德、英、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3张PPT).ppt

二、苏联的成立【列宁】
1.时间: 1922年底 2.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俄国名称演变
1547年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24年1月22日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列宁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三、苏联的工业化【斯大林】
1、背景
结合材料归纳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材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 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 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 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 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必须把布尔什维 克扼杀在摇篮里”。
帝国主义国家与国内的武装叛乱 相勾结发动反苏维埃斗争……
英国首相 丘吉尔
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得逞了吗?
苏联是怎么摆脱各种危机,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自主学习
1、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人物、内容①②③④、影响 2、苏联成立的时间 3、苏联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及其成就 4、苏联为实行工业化优先发展的行业? 5、什么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6、农业集体化的实施的时间、对农民有何影响? 7、苏联颁布新宪法的时间?有何意义? 8、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① 发展经济时要比例协调; ②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22张PPT)

——摘编自沈志华《历史的启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 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 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 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 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 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大国崛起·俄罗斯》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
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
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 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四 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 “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 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 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邓小平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 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 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 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 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 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大国崛起·俄罗斯》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
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
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 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四 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 “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 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 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人教部编版历史课件1

弊材2料:四经: 济发展不协 调。
重
农轻
工
业工
业
业
材料五:由于存在着对斯大林的个 人崇拜,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
坏弊,3许:多民无辜主的法人遭制到受迫到害…破…坏历。
时多年的大清洗运动给苏联造成了 难以估量的损害。
1991年苏联解体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第四篇 中国梦——复兴梦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谈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斯大林的愿望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 人打倒。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的选择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 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6
43
4
3
钢
5
5
54
3
3
情景探究:资金从哪里来?
• 既不能靠对外掠夺,又很难引进外资,只有 从内部解决。
• 为支持庞大的建设资金,苏维埃当局秘密出 售国家博物馆的藏品。 ——摘自齐彬 任兰新《苏联秘密出售世界名画始末》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 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
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度
劳动方面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
苏联的成立 后来扩大到15个国家
乌克兰 外高加索联邦 俄罗斯、白俄罗斯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1

(2)消灭富农运动 (3)政府支持、监督
4.完成: 1937年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到1937年,全国 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 占全国农户的93%, 耕地面积达99%,从 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 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 中占有绝对优势。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 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发展重工 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苏联的工业化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 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 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 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 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 1937年的13.7%。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
二、苏联的工业化
两次工业革命: 共同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
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 17.秦始皇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在地中海扩张中,与迦太基发生了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
俄罗斯(1991年—至今)
列宁逝世
参
加
瞻
仰
的
群
(1870——1924)
众
二、苏联的工业化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苏联进 入斯大林 时代
二、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为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 先进的工业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1926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实行两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 工业。
特点:道路曲折。 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 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4.完成: 1937年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到1937年,全国 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 占全国农户的93%, 耕地面积达99%,从 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 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 中占有绝对优势。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 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发展重工 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苏联的工业化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 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 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 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 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 1937年的13.7%。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
二、苏联的工业化
两次工业革命: 共同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
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 17.秦始皇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在地中海扩张中,与迦太基发生了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
俄罗斯(1991年—至今)
列宁逝世
参
加
瞻
仰
的
群
(1870——1924)
众
二、苏联的工业化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苏联进 入斯大林 时代
二、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为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 先进的工业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1926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实行两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 工业。
特点:道路曲折。 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 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美版)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 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感悟: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 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材料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 、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 了喀朗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高喊“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 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 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美版)PPT课件ppt优秀课件ppt课件下载ppt免费课件ppt精品课件 政治上:苏联的成立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商业 方面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 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 必须品和食品。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 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感悟: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 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材料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 、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 了喀朗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高喊“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 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 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美版)PPT课件ppt优秀课件ppt课件下载ppt免费课件ppt精品课件 政治上:苏联的成立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商业 方面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 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 必须品和食品。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课件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三、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高中历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空坐标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网络
主干整合
一、历史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 立社会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 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 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 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以“民主 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 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 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 的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 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 生产力的手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 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 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 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 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 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 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 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 没有油啊。
这笑话说明什么
• 那就煮!
• 没锅。 • 烤鱼! • 没柴。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 农民的利益!!!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
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
大林万岁!”。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一直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比 资本主义优越的标志之一。苏联在工业化期间工业发展的 年平均速度为17~20%,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几乎达到 30%。
高速度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过程:
1928-1937年,苏联 先后提前完成了第 一个、第二个五年 计划。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 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 的强国。——丘吉尔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 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 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 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 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
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 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 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 弊端。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 的经济效益。
乏生产积极性)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有利于经济发展
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 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 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 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 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 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 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列宁)
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年)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 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固定粮食税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 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工业 商业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 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可私营
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 占全世界的比重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成就:
落后农业国变为强大工业国,工业产值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
评价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一方面,使苏联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 定下来,致使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日益僵化。
特点:
苏联在资金分配上,侧重支持重工业。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 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重工业的发展 速度大大高于轻工业和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各自 的年递增速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分别为:28.5%、 11.7%、-2.9%;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分别为:19%、14.8% 、4.6%。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 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 化建设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 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
下不顾一切地向共产主义前进
献精神。
斯大林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民必须要做出牺牲。农业集体化就是把 农民的土地和其他重要生产资料公有化。 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 庄。
苏联民间笑话
四、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①背景: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②确立: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③意义: 标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质)
苏联模式
1936年宪法宣告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这 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 “斯大林模式”,也 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在苏联的确 立。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斯大林的愿望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 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 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实施时间: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 业化建设。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 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 术先进,工业发达。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 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 主义包围之中。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 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 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为恢复经济和纠正“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失误。 2、时间:1921年春 3、内容: 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重点)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 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三、农业集体化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开始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目的: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用行政手段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
措施: 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 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④完成: 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 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二、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的标志
1922年底,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成立,简称苏联。
请注意区别:
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沙俄( 古 —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