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中的伤员急救
机械伤害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切割、挤压、碰撞、坠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挥和协调。
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3)安全防护小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和警戒。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的筹备和调配。
四、救援程序1. 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上报事故情况。
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3. 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迅速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安全。
4. 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判断伤情,必要时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急救措施。
5. 安全防护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6. 物资保障小组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7. 在确保救援安全的前提下,现场指挥小组组织救援力量对事故原因进行排查,排除安全隐患。
8. 伤员救治完毕后,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将伤员转运至医院。
9.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注意事项1. 事故发生后,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2. 救援过程中,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严格遵守救援操作规程。
3. 加强救援物资的筹备和调配,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机械伤害是指人在使用或接触机械设备或工具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引起的伤害事故。
为了有效应对机械伤害,保障人身安全,特制定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提供机械伤害应急处理措施和应急救援流程,以减少伤害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一、应急组织和指挥人员的职责1. 应急组织应急组织由公司安全负责人统一组织,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发布和组织演练。
2. 指挥人员指挥人员为应急小组成员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伤害情况和应急预案的要求,担任指挥、协调和决策的职责。
二、应急处理流程1. 事故发生报告任何发现机械伤害事故的人员都应立即向工地现场负责人报告,并按照事故处理流程接受指挥。
2. 现场处置(1)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受伤员工迅速移离危险地点,进行初步急救。
(2)封锁事故现场,确保其他人员不进入事故区域,避免次生伤害。
(3)联系急救中心,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和情况,请求医疗援助。
3. 应急救援(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尽快进行伤员救治,如止血、包扎等。
(2)急救人员应与现场指挥人员充分沟通,根据伤情进行协助处理。
4. 事故调查与记录(1)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对事故的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2)对事故的调查应详细记录,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伤员情况、救援措施等。
5. 善后工作(1)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2)组织受伤员工的后续医疗与康复工作,及时向员工和家属解释事故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防范与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加强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设备检修与维护(1)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应按时进行,确保设备的完好运行状态,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继续操作,以免加重事故风险。
3. 安全防护设施(1)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示员工注意安全,警惕可能存在的危险。
机械伤害处置措施

机械伤害处置措施
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中现场的人力、物力和设备,尽快把人和设备构件分离,立即抢救受伤者。
(1)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运转的设备设施。
(2)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一边通知急救医院,一边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肢体卷入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时拨打当地119请求救援。
(3)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4)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上报公司总指挥进行处理。
常见机械伤害的急救方法

常见机械伤害的急救方法机械伤害指的是因为机械设备、工具或其他物体的意外接触而导致的身体损伤。
这种伤害通常会引起皮肤切割、挫伤、撞击、骨折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以下是常见机械伤害的急救方法:1. 切割伤:- 首先,用纱布或清洁的布料轻轻按住伤口,以控制出血。
不要使用绑带直接停止出血,以免造成更多的伤害。
- 然后,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 使用无菌敷料盖住伤口,然后用胶布固定。
- 如果切割伤较深或长,或者无法控制出血,应立即就医。
2. 撞击伤或挫伤:- 休息:让伤员停下来休息,并避免进一步的运动。
- 冷敷:用冰袋或湿毛巾敷在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抬高:如果可能,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向伤处,减少血肿的形成。
- 使用弹性绷带或绷带固定伤处,以防止进一步移动和损伤。
- 如果伤口出现淤血,或者不能承受重量,或者出现明显变形,应立即就医。
3. 骨折:- 不要让伤员移动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 使用绷带或手帕等物体固定受伤的骨骼,以减少疼痛和移动。
- 将冷敷物应用在受伤区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就医前,可以给伤者镇痛药物,但应谨慎使用,避免对伤势判断造成干扰。
- 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碾压伤:- 尽快将伤者拖离发生事故的地方,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 停止出血: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布料轻压伤口,以控制出血。
不要尝试重新放置断裂的骨骼。
- 如果伤处有大量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
- 使用冷敷物减轻疼痛和肿胀,但不要将冷敷物直接接触到伤口上。
- 用绷带或布料将伤处固定好,减少移动和进一步损伤。
总结起来,对于常见的机械伤害,急救的原则是控制出血、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固定伤处和及时就医。
紧急情况下,应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员的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就医。
此外,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护自己的安全并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对于伤势的判断不确定,或者紧急情况下难以提供急救,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伤员送往最近的医院。
机械伤害应急处置

7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5、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或瘦弱者酌减)。
6、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救护人的掌根不得离开触电者的胸壁。
8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15:2),反复进行;
双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15:1),反复进行。
机械伤害应急处置
序号
操作步骤
标准
1
人员受到机械伤害。
2
关闭电源。
3
对受伤处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措施。
4
如伤势严重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援。
5
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1、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
2、右手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掌根处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3、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并解开其衣服,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
4、救护人立或跪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肩位于触电者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触电者胸壁。
(完整版)机械伤害应急处置措施

机械伤害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机械伤害后,现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工地现场指挥部)及局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应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在医护人员没有来到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2 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地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
3 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
4 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
5 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或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
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l/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腿上2/3处,并每隔 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 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
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在职转达送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篇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的等情况。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处置措施: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描述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各种物理因素综合,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滑倒、倾倒和坠落的危险。
机械伤害危险的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作功、传递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
机械伤害危险的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以及与设备有关的碰撞、滑倒、倾倒和坠落等。
对于该项目来说,机械伤害危险源主要为电动机和泵,存在缠绕或卷入的伤害可能性。
(1)产生部位:维修班组、车间现场设备操作。
(2)产生原因:防护罩设计不合理,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损坏、拆除,未及时修复或补全,使旋转运动部件全部或部分暴露。
(3)产生后果:人身伤亡。
2应急工作职责(1)现场应急小组人员构成情况①应急组长:当班班组长②应急成员:班组各岗位人员(2)职责应急组长职责①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置;②组织制定和实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③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岗位人员实施现场处置;④保证实施现场处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资的供给⑤及时向公司值班领导、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⑥及时向公司寻求外援。
现场各岗位人员职责①具体实施本岗位机械事故的现场处置;②在班班组长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现场处置;③及时向班班组长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④及时向班组长寻求外。
3应急处置a.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b.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c.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d.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e.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切断动力电源,同时操作者开展力所能及的事故自救;
(2)第一到达现场的负责人应承担指挥责任或立即向值班领导或相关部门汇报,使救援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配送到事故现场;
(3)同时项目部应配足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以防机电事故诱发火灾;
(4)根据伤情对伤员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5)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快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颚,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呼救;
(6)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学校教学读本
(机械伤害中的伤员急救)
机械的参与和使用,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改善了劳动条件。
但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可分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机械设备缺陷。
发生机械伤害后,在医护人员没有到来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地使伤员脱离致伤源,必要时,可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
(2)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
(3)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
(4)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或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
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大腿上1/3处,并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5)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
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
治疗。
在转送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等情况。
坍塌事故中的伤员急救
在施工现场一般是土方及堆积物的坍塌,坍塌事故突然发生,人员被埋其中,或因挤压而窒息,或因落物被砸伤,后果非常危险。
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救治。
一、小心谨慎地移动伤员,最为可靠的移动方法是:
(1)双手握住伤员肩膀处的衣服;
(2)以双手腕支撑伤员的头部;
(3)拖拉伤员的衣服。
二、抢救:
1、抢救休克的伤员:
(1)休克伤员的症状是:皮肤苍白或发青,咬舌,口齿不清;发冷,皮肤潮湿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恶心、颤抖、口渴;心脏、脉搏跳动加快;
(2)抢救方法;1)可把休克的伤员(头部、胸部、腹部或大腿处骨折者除外)双腿抬高离地面0.2~0.3米,让其背部朝下躺着,再使用合适的物体把双腿垫起。
这样,能使血液顺畅地流动,达到各器官维持生命所必须和程度。
2)如果休克的伤员呼吸困难,应让其斜倚或侧卧,使血液顺畅。
3)如果伤员有一只腿受伤,可将另一只腿垫高,直至使其它器官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血液。
4)如果伤员出现呕吐,应让其侧卧,并给些饮料。
2.抢救骨折者:
(1)骨折包扎应包括骨折处的肌肉、腱、血管和韧带。
(2)有的骨折容易发现,有的骨折在皮肤和肌肉里面不容易发现,应观察上议院的肢体组织有无变形和伤员自我感觉来判断。
(3)处理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把骨折断面加以固定,并在较场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固定状态。
简易的固定方法有:1)就地取材,如使用薄木板,笔直的棍棒等。
2)护垫用布或毛巾,放于薄木板和伤口之间。
3)两片薄木板之间用领带或布条系紧。
4)不能用绷带正对伤口包扎。
3.止血:
(1)对一般流血伤口的控制;1)把伤口的衣服移开。
2)用无菌或消过毒的纱布、清洁干净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放于受伤肢体部位,并系紧。
3)如伤口在手上,应使用清洁干净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止血。
(2)控制严重的出血,如果伤员伤口流血严重,应在“挤压处”进行直接挤压。
这样能阻止动脉直接向伤口供血,如果血从下胳膊处的伤口流出,可之间界挤压上胳膊处,即抓住伤员的胳膊上部,挤压内侧。
如血从腿部的伤口流出,挤压点应在大腿根部。
中国广厦建设集团西安公司
八里村项目部
200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