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人才都是熬出来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有感
曾国藩家书感悟启示

曾国藩家书感悟启示曾国藩曾说:“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正是由于曾国藩本人吃尽了生活上的苦,深知其中艰辛,才能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
《曾国藩家书》作为曾国藩的重要著作之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曾国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也使我受益匪浅。
家书通过这些话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在曾国藩晚年创立湘军时,收到两个儿子的家信。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
《曾国藩家书》的中心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修身最重要,而后才[gPARAGRAPH3]到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然后达到修身的目的。
我将以此告诫自己:要善于做到善于积累,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谢帮助你的人,就等于积累了无形的财富;感谢伤害你的人,就等于拿回了自己的武器;感谢欺骗你的人,那就是增长了你的智慧;感谢遗弃你的人,就是给了你自立的本钱;感谢绊倒你的人,就是促使你进步的机会。
所以要感谢一切能感谢的人。
《曾国藩家书》主要体现了一个“诚”字,他曾说:“足心实,则知地之厚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诚实乃做人之本,也是事业之本,更是立身之本。
看来古人的诚信意识很强,这就是“曾国藩精神”。
可是今天,一些人并没有把诚信当成基本品质。
君不见在如今的市场上,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一些人为了赚钱,昧着良心做事。
另外,还有一些人道德品质败坏,行贿受贿,更有甚者,直接把黑手伸向了孩子,近期,社会上出现了贩卖儿童的新闻。
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确实让人担忧。
这样的社会现状不但毒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毒化了我们的心灵。
如果社会风气好了,又怎么会有贩卖儿童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发生呢?所以我们必须纠正社会上这些不正常的现象。
他们之所以如此出名,我觉得与他们写的家书有很大关系。
家书给我的启示是:只有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虚伪、不做作,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这是因为人活着是靠真性情,而不是靠一些虚伪的外表。
曾国潘中坚志,苦心,勤力感想

曾国潘中坚志,苦心,勤力感想今天想分享的,是曾国藩的一句话,他曾说:“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我认为这是曾国藩做人做事的一个准则。
这句话是他说给他自己听的。
很多人知道曾国藩,或许知道他是晚清名臣,知道他曾是权倾朝野的一方诸侯,但是可能并不是有太多人知道,曾国藩年少时,其实挺笨的。
他并不是那种天赋特别好的人,考个秀才也考了七次才勉强考过,背一篇书到三更半夜,连小偷都会背了,他还不会。
但曾国藩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肯和自己较劲。
在读书这件事上,他规定自己,读不懂的书,一句不通,不看下一句;今日不通,明日继续反复再读。
后来,他这个特点,在他打仗这件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带领湘军,每向前行进一小段,就挖沟,筑墙,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嫌累,也从不嫌烦。
而这一点也成了湘军最有名的特点和最难攻克的部分。
在学习这件事上,他给自己制定了“日课十二条”的目标,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必须完成。
甚至他还勉励自己:“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
”这个时候的曾国藩,谁看到都觉得只是一个死读书的笨学生,感觉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而曾国藩正是凭着这份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坚持,成就了他这个一代晚清名臣。
最终,这个人的成就向所有人证明了,他并不笨。
或许说,他最终找对了属于他的方法,然后坚持下去,将其做到了极致。
当这一点做到了的时候,他就到达了顶点。
或者可以说,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特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真正的聪明人,都是下笨功夫的。
所以说,再好的璞玉也需雕琢,人也一样,再好的天赋也需打磨。
或许应该说,磨,是世上最艰难,也最好的修行。
2023年《曾国藩》读书心得(15篇)

2023年《曾国藩》读书心得(15篇)《曾国藩》读书心得1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
”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以往帮忙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终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必须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
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懒”字罢,不管你学识多高,家境如何,懒惰的人,终成不了大事。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有大才大识的人,最终失败无非是因为一个“傲”字,这种人自认高人一等,不懂谦虚,最终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
刘邦有一次问韩信:“你说我最多能带多少兵?”“主带兵无非十万尔。
”刘邦又问那你带兵能带多少?“多多益善。
”不久后,韩信被杀。
不能否认韩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称他为兵家四圣其一,可是落的个不能善终的下场,也并非就不是我上头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评论说中国有四个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国潘只占了半个,因为他没有创立自我的理论,他所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个圣人为标杆,自身奋进。
曾国藩传读后感5篇600字

曾国藩传读后感5篇600字曾国藩的治军之道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点,他虽然天生愚笨,但时刻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再难的事也要以强硬的态度和毅力去攻克它,肯下笨功夫,治军也是如此,曾国藩从不选有官场经验的军官,也从不选有作战经验的战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曾国藩传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曾国藩传读后感1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
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
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
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
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
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心得(通用6篇)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心得(通用6篇)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心得(通用6篇) 写心得需要突出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技能和经验放在前面,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
这里分享一些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心得下载,供大家写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心得参考。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心得篇1关于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我很早以前就很想读读曾国藩家书,但总是因为一些事而搁浅,这次的党员读书活动,我终于得以静下心来阅读。
......藩生前毁誉参半,他是中兴第一名臣,但也顶着卖国贼的恶名。
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负骂名。
但他也成就了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的美名......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修身、齐家、为学、治军、政事、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养生等各个领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的反应。
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
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在很多的书信中都,曾国藩更是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诸兄弟,特别是曾国藩对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现在的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的社会、家庭也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社会现象。
《曾国藩》读后感800字

《曾国藩》读后感800字《曾国藩》读后感800字1看了《曾国藩》后,实际上已找到了答案,曾国藩就是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并且他的经历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处在变革时期浮躁不安的现代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期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更显得亲切、实用,也更有效。
在现代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年代,机遇良多,一刻千金,人们再也没有往日田园般宁静的心境和经年累月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的悠闲,少了古人那种琴棋书画的幽雅和内涵,更多的`是一种浮躁和空虚,如何让忙于事功者在沉浮的商海中把握人生的航向呢?如何在喧杂的闹市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合上书本,一遍遍地想: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曾国藩以病弱之躯在短短六十年里,何以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头脑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头领,他白手起家创建了一支体制外的团队,在千难万险中将这支军队带到成功的彼岸,他的本事在何处?作为一个父兄一生给子弟写信数以千计,即便在军情险恶时仍对子弟不忘谆谆教诲,他的这种非同寻常、不计功利的爱心源于何处?作为一个国家高级官员,在举世昏昏不明的时候,他能提出向西方学习徐图自强的构想,并在权力范围内加以实施,他的这种见识从何而来?即使100年过去了,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仍令人回味无穷,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但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
二是从自修处求强。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
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也许读懂这本书,便与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通了一次话。
通了一次话,就明白了很多事理。
感觉挤压在心底的那些惑事竟然轻轻化解了。
也许读得有点狼吞虎咽,还没完全读透。
好书不厌读,待有时间再细细品味咀嚼吧。
曾国藩处世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修身养性,立德为本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他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者,人之心也。
”意思是说,人要顺应天地之道,修身养性,才能成为天地之心。
在修身养性方面,曾国藩提出了“三不”原则:不怨天、不尤人、不悔过。
他认为,一个人要具备高尚的品德,首先要做到不怨天,即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而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尤人,即对待他人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不悔过,即对自己的过错要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
同时,对待他人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勤奋好学,博学笃行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他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好学,博学笃行。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认为,读书是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途径,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感悟: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勤奋好学,博学笃行。
同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曾国藩在官场生涯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他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与人交往中,曾国藩主张以诚待人,谦虚谨慎,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
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谦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四、自律自强,奋发有为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自律自强,奋发有为。
他提倡“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在官场生涯中,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勤政爱民,廉洁自律。
他坚信,只有自律自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律自强,奋发有为。
(15篇)读曾国藩有感

(15篇)读曾国藩有感读曾国藩有感之一:坚持奋斗精神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奋斗和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曾国藩不仅是一位精通经世致用的智者,更是一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实干家。
他的奋斗精神启示了我,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气馁,永远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
他在求学时勤奋好学,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他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不畏劳苦。
在进入官场后,他也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努力为国家服务。
他的奋斗和拼搏精神成为了我生活中的榜样,激励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读曾国藩有感之二:追求儒学之道曾国藩是明末清初儒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通过勤学苦读,精通儒学经典,掌握了解释世界和指导社会治理的核心思想,成为一位儒者典范。
曾国藩深知儒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运用于官场实践,为国家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将儒学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真正成为一位有道德,有学识,有智慧的政治家。
曾国藩的追求儒学之道让我深受启发。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强调的仁爱、正直等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践行儒学精神,我相信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读曾国藩的故事,让我真正领悟到儒学的价值,也激励我努力追求儒学之道。
读曾国藩有感之三:积极面对困难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波折和困难。
然而,面对困境,曾国藩从不气馁,反而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曾国藩的乐观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他从不轻易放弃,总能找到方法克服困难。
在面对失败时,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
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让他在官场崎岖时能坚守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读曾国藩有感之四:勤奋与担当曾国藩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人,他不惧劳苦,勇于担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读《曾国藩:人才都是熬出来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有感领导常说这样一句话,“有人比你优秀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以此教导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取得不平凡的成绩为不断努力的目标。
我于2016年3月加入伟星,是半路出家开始接触塑料管道行业。
隔行如隔山,对于产品的原料规格、管材型号、结构特点、适用范围及生产流程都不怎么了解。
为了帮助我迅速胜任工作,各位领导帮我设计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坚持在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一线进行学习和锻炼。
从最基础的裁剪、焊接管材到后来的精密设备操作、管理,再到现在独立负责PVC原料检测以及部分PVC成品检测项目,回顾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发现自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可以独立负责工作的检测员。
因此,此时看到这篇文章,格外有感触。
在这一年半里,和我之前工作的单位,不仅是工作内容完全不同,更在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学习氛围上有着巨大差异。
之前没有具体的目标,缺少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其实回想起来,那段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日子,确实是非常惬意的。
每天按部就班、重复相同的实验,随手写几篇实验记录,即是结束,几乎没有其他负担。
但那段日子,我虽然每天都在做实验,专业技术却没有实质上的提高与进步。
躲避在自己的舒服圈里,没有压力和争议,自然是轻松快活,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可怕的蒙蔽,顺遂本性的安逸,也同时意味着毫无作为,原地踏步。
现在工作有难度、有压力、更有成就感,为了能把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我不得不去思考问题、查阅资料、研究文献,并形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变换环境、加足马力开始工作后,我才发现:原来,我还可以发展得这么快;原来,我从前耽搁了那么多宝贵的机会。
人都有惰性,越是紧急和压迫的环境,越容易激发出潜藏能力,越能更快地成长。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曾国藩就是临危受命,被“逼”成为一个军事家,我宁愿在年轻时候历经坎坷曲折、多多攀爬,不愿到老时悲叹:再没有机会一览山巅美景。
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我认为应该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要永远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无法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态
度;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和未来。
虚度光阴的快乐,如夏日里吹来一阵凉爽的风,但是转瞬即逝;充实努力的快乐,是冬日里亲手建造一座房屋,劳累、漫长,但非常稳妥,最终会得到一个安家之处,并且获得关于这一段“建设”过程的满满地回忆。
在职场中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靠自己不断地努力打拼,多与枯燥和寂寞相伴。
曾国藩给我们指明了做事的方法:不断精进,一步步走,不要急躁,要慢慢熬!要坚信“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甘于寂寞、埋头苦干、自觉奉献,做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
人生这一路,躺着最舒服,在负重上升时,都很累很苦。
努力了,未必有预期的成就,但是这个咬牙前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真真切切增值的过程。
虽然会让你抓狂,让你痛苦,但它毕竟让你增值。
所以,值。
2017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