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2、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是()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5、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6、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7、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610min8、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9、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A. B. C. D.11、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2、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B.将立即停止运动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2、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3、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6、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7、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只受重力,一定竖直向下运动C.弹簧测力计只能沿竖直方向使用,不能倾斜使用D.地球附近的物体如果只受一个力,那肯定就是重力9、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0、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1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2、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3、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14、《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15、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9(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9(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0~20s内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5~1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C.在0~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4m/sD.在0~5s内与10~20s内物体的速度之比为10:3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B.在2~4s内,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0~4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0~2s内,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4、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送上元宵祝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筝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王亚平能够听到琴声是因为空气可以传声C.通过改变弹琴弦的力度可以改变音调D.关紧门窗可减小户外烟花声的干扰,这是由声源处减弱噪声的6、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寒冷的冬天户外堆起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B.乙图中热风很快使手变干,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C.丙图中洗浴时玻璃上形成的水雾,属于液化现象,液化吸热D.丁图中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7、北方冬季气温低于-30℃时,将热水以C字型泼出,此时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迅速凝结,产生“泼水成冰”的效果(如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华D.凝固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B.地面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4、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A.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C.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B.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D.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 时甲在乙的前方8、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9、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0、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 50m 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 50m 测试的成绩是 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6.25m/sD.0m 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 时,乙在甲前方5m 处D.5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3、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 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 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52.5 g B.47.5 g C.50 g D.55 g14、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15、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 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密度小B.弹性小C.体积小D.硬度小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力B. 速度C. 时间D. 加速度2.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 水银柱下降B. 橡皮筋被拉长C. 粉笔灰飞扬D. 水蒸气液化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B.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D.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4. 下列物理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A. 球在斜面上滚动B. 橡皮筋被拉长C. 弹簧被压缩D. 钟摆的摆动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B.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C.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D.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3.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4.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5.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3.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4.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5.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4.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5. 简述惯性的概念。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2. 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20N,另一个力为1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距离2.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牛顿?()A. 功B. 力C. 动能D. 功率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水中的倒影C. 雨后的彩虹D. 阳光下的影子4.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焦耳?()A. 功B. 力C. 动能D. 功率5. 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帕斯卡?()A. 压强B. 力C. 动能D. 功率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3.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

()4.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5.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3.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

4.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5.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简述功的计算公式。

3. 简述功率的计算公式。

4. 简述压强的计算公式。

5. 简述力的合成和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受到10N的力,它的加速度是2m/s²,求物体的质量。

2.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它的动能是200J,求物体的质量。

3. 一个物体在1秒内做了100J的功,求它的功率。

4. 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接触面积是4m²,求它的压强。

5.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是10N,另一个力是20N,求它们的合力。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分析功、功率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3、《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6、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7、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8、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B.C.D.9、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10、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13、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15、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图所示的小车驶向弹簧的运动过程中,小车碰到弹簧后,速度会减小,说明力能改变小车的________;车上的小木块向前倾倒,说明小木块具有________。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3. 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4.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不同摩擦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会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5.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比如车辆的惯性、滑动的物体停下来需要施加力等。
1. 运动学: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特点和规律。
5. 一辆汽车在10秒内以2m/s²的加速度从静止加速,求其行驶的距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 分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3. 下列哪一项是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力
D. 质量
4. 下列哪一项是描述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力
D. 质量
5. 下列哪一项是描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物理量?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力
D. 质量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4. 简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5. 简述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求其速度的大小。
2. 一辆汽车在10秒内从静止加速到60km/h,求其加速度的大小。
3. 一辆汽车在10秒内以60km/h的速度行驶,求其行驶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

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2.“……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4.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 D.凝固点是3000℃5. 20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6.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7.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 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等于60mm B.等于120mm C.小于120mm但大于60mm D.大于120mm9.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A.20gB.200g C .2kg D. 20kg10.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如果真的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一过程中它的密度与其体积和质量的关系是【】A.其密度因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B.其密度不能再用质量与体积之比测算出来C.其密度因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D.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11.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20g 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A.74gB.70gC.66gD.78g12.一位著名短路运动员百米赛成绩是10s,测得前2s跑过17m,在最后一秒内跑过了12米,则该运动员在100m内的平均速度是【】A.8.5m/s B.10m/s C.12m/s D.11m/s1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1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14.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5.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

16.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图2 图4 图3 a 液柱 A B C 乙 图6 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声波。

17.如图2中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 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18.如图3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

1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4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20.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1.如图5所示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为 ℃。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6所示,a 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方向观察(“A ”、“B ”或“C ”),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22.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直尺、金属一块、水一杯.上述器材中,多余器材是 ,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在测得这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应当用公式ρ= 求得这金属块的密度。

23.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

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 3)包装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500mL ,那么,瓶中所装酒的质量是 kg 。

24.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7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 g .A 图5 图7图10图11 图8图9 丙 图1425.如图8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在 cm 到 cm 之间。

按精确测量要求,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

26.如图9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转动。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6分)27.如图10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 ,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B ,请在方框内画出透镜。

28.已知点光源A 和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 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11中画出此平面镜的位置。

29.⑴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要看清它的 ,这样才能正确测量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⑵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如图12甲所示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图。

⑶如图13乙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

30.在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如图1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⑶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1.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⑴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⑵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的操作情况如图14乙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点错误:甲 乙 图12 图13图15 ①____ ;② 。

⑶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⑷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 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2。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⑸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 ⑹图14丙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上表中。

3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⑴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⑵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⑶斜面的作用:⑷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 V AC 偏 (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⑸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 = m/s . ⑹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四、应用计算题(每小题6分,18分)33.一辆汽车从河池市出发,沿南都高速公路前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A 地,小明同学看到高速公路边有“距南宁120km”的提示牌,此时小明发现时间是10:15;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B 地,小明又看到一个如图16的告示牌“距南宁60km”,这时时间显示是10:45.求: ⑴汽车从A 地到达B 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⑵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多少?是否符合限速规定?34.修远站在行驶的船上对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4s 听到回声,若船向悬崖行驶的速度是5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有多远?烧杯和食 用油的总 质量(g) 烧杯和剩 余油的总 质量(g) 倒出油的 质量(g) 倒出油的 体积(cm 3) 油的密度 ( kg/m 3) 100图1635.如图17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