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最新无线通信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3版 通信技术基本知识考试内部题库全考点附答案

延伸服务
单选题
正确的无线网络优化实施步骤为:
确认标准-分析问题-信号侧优化-测试效果-数据侧优化
确认标准-分析问题-数据侧优化-信号侧优化-测试效果
确认标准-分析问题-测试效果-信号侧优化-数据侧优化
确认标准-分析问题-信号侧优化-数据侧优化-测试效果
D
延伸服务
单选题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802.11n的核心技术?
MIMO是通过多天线分别进行数据的接受和发送的技术;
4X4MIMO代表4天线+4条空间流(发送和接收);
只有802.11n和802.11ac两种协议能支持MIMO技术;A源自CD延伸服务多选题
以下采用OFDM调制技术的802.11PHY层协议是:
802.11a
802.11e
802.11g
802.11b
30米
50米
100米
200米
C
延伸服务
单选题
家庭WiFi测试规范中要求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信号强度和:
信号强度
ping网络质量
信道干扰
无线速率
D
延伸服务
单选题
WLAN口状态灯()表示无线接口已启动的
熄灭
慢闪
快闪
常亮
D
延伸服务
单选题
测试区域内无线信号场强为-55dBm,周围Wi-Fi信号较少,但测试下载速率只有实际宽带带宽的40%,此时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户数增多
以上都不是
ABC
延伸服务
多选题
WLAN与TD、GSM共室分系统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查看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是否支持WLAN频段
通过链路预算选择合适的合路点,尽量保证WLAN与TD、GSM同覆盖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说明:本文档只有现代交换与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的部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并且只有前七章的哦,可用于考试复习。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2.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异步时分是依据信头标志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
无线网习题+参考答案

WLAN培训题库1 3G和WLAN这两种技术的关系本质上是( )AA、互补B、竞争C、无关2 3G网络可以支持()CA、语音信号B、数据信号C、语音和数据信号3 802.11b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DA、108MbpsB、54MbpsC、24MbpsD、11Mbps4 802.11g标准的传输速率为()CA、320Mbit/sB、108Mbit/sC、54Mbit/sD、24Mbps7 802.11n可以兼容的标准不包括()AA、802.11aB、802.11bC、802.11g8 AP的主要功能为()AA、提供无线覆盖B、鉴权C、计费9 WLAN的故障检修相比有线网络而言更加()BA、简单B、困难C、一样11 WLAN的连接方式为()BA、光纤B、无线C、同轴电缆12 WLAN的主要应用范围错误的是()BA、家庭B、高速公路C、校园13 WLAN架构体系中,与无线网卡连接的设备为()AA、APB、ACC、AS14 WLAN适用于以下哪种网络环境() A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15 WLAN网络在进行多终端接入设计时,一般按照每个AP并发( )个用户进行设计。
BA、10B、20C、30D、4017 WLAN与3G相比优势在于()CA、覆盖范围广B、移动性强C、带宽大18 当同一区域使用多个AP时,通常使用( )信道 BA、1、2、3B、1、6、11C、1、5、10D、以上都不是21 两台无线设备是通过( )建立桥连接 AA、MAC地址B、IP地址C、设备的标志号D、设备的型号22 两台无线网桥建立桥接,( )必须相同 BA、SSID、信道B、信道C、SSID、MAC地址D、设备序列号、MAC地址23 没有采用OFDM技术的标准是()BA、802.11aB、802.11bC、802.11g24 如AP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物品,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等他干扰源,一般要求AP至少离开此类干扰源( )米。
(完整word版)无线网络技术导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1、无线体域网:无线局域网是由依附于身体的各种传感器构成的网络。
2、无线穿戴网:是指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可穿戴式计算机技术、穿戴在人体上、具有智能收集人体和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种新型个域网.3、TCP/IP:P12,即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 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4、OSI RM: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第一章简答1、简述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第二阶段: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如果想加具体事例查p1-2)2、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可以分成哪些类?请适当举例说明。
答: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系统内部互连/无线个域网,比如:蓝牙技术,红外无线传输技术;第二类:无线局域网,比如:基本服务区BSA,移动Ad Hoc网络;第三类:无线城域网/广域网,比如:蜂窝系统等。
3、从应用的角度看,无线网络有哪些?要求举例说明。
答:从无线网络的应用角度看,可以划分出:①无线传感器网络,例如能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用户终端;②无线Mesh网络,例如Internet中发送E—mail;③无线穿戴网络,例如能穿戴在人体上并能智能收集人体和周围环境信息;④无线体域网,例如远程健康监护中有效地收集信息。
4、现在主流的无线网络种类有哪些?答:P5(不确定)WLAN,GPRS,CDMA ,wifi5、什么是协议?请举例说明。
答:P9第一段第三句;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举例:准确地说,它是在同等层之间的实体通信时,有关通信规则和约定的集合就是该层协议,例如物理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
6、与网络相关的标准化有哪些?答:主要有:国际电信标准,国际ISO标准,Internet标准1.美国国际标准化协会(ANSI)2.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3.国际通信联盟(ITU)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5。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试举出假设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调频广播、移动、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
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市:双绞线调频广播:无线信道移动:无线信道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局部: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
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答:1〕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通信系统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
4〕误信率是指发生过失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与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
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
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序号相连。
这些数据包各自独立地经过可能不同的路径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然后按照序号重新排列,恢复信息。
(完整版)现代通信技术课后答案(最新整理)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2导读: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1.16.下列(C)不属于有线通信,1.17.通信网上数字信号传输速率用(E)来表示,1.18.光纤通信(C)的特点正适应高速率、大容量数字通信的要求,2.24.在时分复用通信中,最精确、最常用的的检错技术码是(D),A.实现标准通信B.网络功能模块化,远距离越洋通信和电视转播大都采用(C)通信系统,5.21.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是在(D)信道上复用的,可将通信分为(模拟通现代通信技术考试试题一. 选择题1.15.国际电信联盟的英文缩写是( C )。
A.IEEE B.ISO C.ITU D.IEC1.16.下列( C )不属于有线通信。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红外线 D.光纤1.17.通信网上数字信号传输速率用( E )来表示,模拟信号传输速率用( C )来表示。
A.bit B.byte C.Hz D.dB E.bit/s F.byte/s G.volt/s1.18.光纤通信( C )的特点正适应高速率、大容量数字通信的要求。
A.呼损率低 B.覆盖能力强 C.传输频带宽 D.天线增益高2.21.PCM30/32基群方式属于( B )。
A.FDM B.TDM C.WDM D.SDM2.22.在30/32路PCM中,一复帧有( D )帧,一帧有( B )路时隙,其中话路时隙有( A )路。
A.30 B.32 C.18 D.16 E.14 F.122.23.在30/32路PCM中,每帧的时间为( B )us,每个路时隙的时间为( C )us,每个位时隙为( E )us。
A.100 B.125 C.3.9 D.3.125 E.0.488 F.0.392.24.在时分复用通信中,在接收端产生与接收码元的时钟频率和相位一致的时钟脉冲序列的过程称为( A )。
A.位同步 B.载波同步 C.帧同步 D.群同步2.25.在正交调幅(QAM)中,载波信号的( A )和相位被改变。
5G无线技术及部署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课后练习1.选择题(1)在5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中,无线接入网的设备是( C )。
A.BTS B.BSC C.gNodeB D.eNodeB (2)从物理层次划分时,5G承载网被分为( ABD )。
A.前传网B.中传网C.后传网D.回传网(3)为了满足低时延业务需要,核心网的部分网络需要下沉到( D )中。
A.核心DC B.中心DC C.区域DC D.边缘DC (4)全球3G标准包含(ABCD )。
A.WCDMA B.CDMA2000 C.TD-SCDMA D.WiMAX (5)4G使用的多址接入技术是(D)。
A.FDMA B.CDMA C.TDMA D.OFDMA 2.简答题(1)请写出ITU定义的5G的八大能力目标。
(2)请描述5G的三大应用场景。
5G的应用场景分为三大类: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mMTC),不同应用场景有着不同的关键能力要求。
其中,峰值速率、时延、连接数密度是关键能力。
eMBB场景下主要关注峰值速率和用户体验速率等,其中,5G的峰值速率相对于LTE的100Mbit/s提升了100倍,达到了10Gbit/s;URLLC场景下主要关注时延和移动性,其中,5G的空口时延相对于LTE的50ms降低到了1ms;mMTC场景下主要关注连接数密度,5G的每平方千米连接数相对于LTE 的104个提升到了106个。
第二章(1)以下可用于5G无线接入网部署的组网方式为( D )。
A.DRAN B.CRAN C.Cloud RAN D.以上都可以(2)以下不属于DRAN架构优势的是(D )。
A.可根据站点机房实际条件灵活部署回传方式B.BBU和射频单元共站部署,前传消耗的光纤资源少C.单站出现供电、传输方面的问题,不会对其他站点造成影响D.可通过跨站点组基带池,实现站间基带资源共享,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3)以下不属于CRAN架构缺点的是( C )。
(2020年7月整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

1-2.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目的是协作地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1-4.图示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架构。
1-5.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结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传感模块(传感器、数模转换)、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嵌入式软件系统(2)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和系统管理,存储模块负责存放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和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电源模块负责结点供电,结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1-8.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1)网络通信协议:类似于传统Internet网络中的TCP/IP协议体系。
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主要是对传感器结点自身的管理和用户对传感器网络的管理。
包括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
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和网络管理接口来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的支持。
1-9.传感器网络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分别说明各种网络结构的特征及优缺点。
(1)根据结点数目的多少,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平面结构和分级结构。
如果网络的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平面结构;如果网络规模很大,则必须采用分级网络结构。
(2)平面结构:特征:平面结构的网络比较简单,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所以又可以称为对等式结构。
优点: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一般存在多条路径,网络负荷由这些路径共同承担。
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瓶颈,网络比较健壮。
缺点:①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甚至造成网络崩溃。
②整个系统宏观上会损耗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