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选修课答案
国考之诸子百家总结和解析

诸子百家一、儒家(一)孔子1.思想1.礼——“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仁——“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3.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4.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教育1.对象——有教无类;兴办私学2.态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方法——“学、思、习、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4.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3.著作《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
语录体为主,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编著。
宋代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孟子1.思想A.仁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义——道义,“得道者多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E.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2.著作《孟子》——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三)荀子1.思想A.性恶论——礼法并用。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D.“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著作《荀子》——作者:荀子及其弟子。
(四)其他(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感应(2)朱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3)王阳明——陆王心学,“知行合一”【真题链接】1.(2020-北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以下哪一学派的人生理想和志趣?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2.(2019-420 联考)首次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编在一起的学者是()。
A.朱熹B.程颐、程颢C.董仲舒D.颜之推3.(2017-422 联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
先秦诸子网课答案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庄子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与无待逍遥。
(1.0分)1.0 分A、与造物游B、绝智自化C、不谴是非D、天地并生我的答案:C2孟子将每个人都具有的好的心称为()。
(1.0分)1.0 分A、善心B、道心C、良心D、爱心我的答案:C3以下西方思潮与庄子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1.0分)1.0 分A、新康德主义B、存在主义C、现象学D、科学主义我的答案:B4老子更多地看到了文明的()。
(1.0分)1.0 分A、进步性B、负面性C、正确性D、传承性我的答案:B5下列人物的政治思想与西方最有接近度的是()。
(1.0分)1.0 分A、孟子B、荀子C、老子D、庄子我的答案:B6理想政治的蓝图是由()描述的。
(1.0分)1.0 分A、黄帝B、周公C、孔孟D、老庄我的答案:C7仁表现为()。
(1.0分)1.0 分A、道德情感B、道德知识C、道德认知D、道德想象我的答案:A8墨子大约与下列哪位思想家处于同一时期?()(1.0分)1.0 分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我的答案:A9北纬30度现象是指在北纬30度上集中了古代最著名的文化,以下哪种文化不是其中之一?(1.0分)1.0 分A、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玛雅文化D、希腊文化我的答案:D10以下属于庄子用语类别的是()。
(1.0分)1.0 分A、卮言B、重言C、寓言D、法言我的答案:D11传统中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国家。
(1.0分)1.0 分A、工业B、商业C、农业D、畜牧业我的答案:C12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指的是()。
(1.0分)1.0 分A、自然界B、自然而然C、自然景观D、自然规律我的答案:B13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1.0分)1.0 分A、刚健有为B、重视家庭C、重视道德D、独自发展我的答案:B14孔子关于成德独创的观点: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找到了与成德相关的另一个因素:()。
(1.0分)1.0 分A、智B、义C、礼D、仁我的答案:D15正名的思想与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背景有关?()(1.0分)1.0 分A、鲁国B、卫国C、齐国D、晋国我的答案:B16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政治状态对于统治者的态度是()。
《先秦诸子选读》答案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结业测试试题答案时间150分钟,总分为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B (B项中由“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推测不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强加因果关系。
)2.【答案】C (C项“过犹不及”能够体现出中庸的思想,但不能说“中庸就是‘过犹不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3.【答案】D (A项:曲解了原文,“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但他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B项:“所有事情都有限度”与原文不符,扩大了概念的范围,应为“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 C项:首先缺少前提“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只有……才”的表述太绝对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4、【答案】D (病,疲累,倦困)5、【答案】A (B项: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C项:介词,引进方所;介词,对于。
D项:连词,表转折递进,却;“而”通“尔”。
)6、【答案】D (D项说明“助长”对养气的危害。
)7.翻译下面句子(10分)(1)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同样尊敬别家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天下就能控制在手掌之间了(2)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答案:作者着笔于“叹”“嗟”“伤”“怨”,写出了对己对孔子虽“叹”实“赞”之情,立意集于以“叹”代“赞”,既表达了自己对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叹息之情,又赞扬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超凡脱俗的用世精神。
9、用典。
首联用典,高度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功绩和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景仰和钦服。
頷联引用典故,赞叹了孔子的旧居。
颈联借用典故,借孔子自叹命运不济,生不逢时,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真实再现了孔子当年孤寂,凄凉的心境。
尾联用典,作者满怀慰藉之情,祭拜于孔子的灵前,不论是叹惜、感伤,还是哀怨都深深地融入到了对孔子的“赞”中,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明之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用世精神终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的肯定的赞誉之情。
30道中国诸子百家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诸子百家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答案:B2. 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孔子答案:A3. 下列属于道家经典的是()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答案:B4. 主张“性善论”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A5. 主张“性恶论”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B6.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是()A. 孟子B. 荀子C. 庄子答案:B7. 被称为“亚圣”的是()A. 老子B. 孟子C. 庄子答案:B8. “因材施教”的提出者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答案:A9. 主张“法治”的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答案:C10. 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是()A. 商鞅B. 韩非子C. 李斯答案:B11. 下列不属于儒家经典的是()A. 《大学》B. 《中庸》C. 《道德经》答案:C12. 主张“以民为本”的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答案:A13. 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A14. 主张“齐物论”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B15. “白马非马”的观点出自()A. 公孙龙B. 惠施C. 庄子答案:A16. 主张“节用”“节葬”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答案:B17. 提出“五德终始说”的是()A. 邹衍B. 吕不韦C. 李斯答案:A18. 下列属于兵家经典的是()A. 《论语》B. 《孙子兵法》C. 《道德经》答案:B1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A. 《孙子兵法》B. 《孙膑兵法》C. 《司马法》答案:A20. 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答案:C21. 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B2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出自()A. 孔子B. 孟子C. 荀子答案:A23. 主张“天行有常”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B24. 提出“人定胜天”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B25. 主张“小国寡民”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A26. “学不可以已”的提出者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答案:B27. 主张“尚同”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答案:B28. 提出“名实相符”的是()A. 公孙龙B. 惠施C. 荀子答案:C29. 主张“以力服人”的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答案:C30. 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是()A. 魏征B. 房玄龄C. 杜如晦答案:A。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一)(含答案和解析)

《先秦诸子选读》练习(一)1.阅读下面一小段文字,完成小题。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枢而瓮牖;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乘大马,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
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选自《庄子·让王)根据选文,选出最适合形容原宪品德修养的一项A.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D.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不超过15个字。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____:“学”即多闻多见,兼有“知”“行”之义,既要懂得道理,又要注重实践:“习”即练习、复习,也有“行”或“实践”的意思。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②____。
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三百篇,把处理政务的工作交给他,他做不到通达:让他出使外国,他不能独立地处理外事。
这样即使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在后人看来,③_____。
南宋的朱熹就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3.阅读下面《论语》有关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选自《论语•里仁》)②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自《论语•里仁》)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选自《论语•子张》)(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君子有髙尚的道德,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小人考虑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的小事。
B.孔子认为君子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能违背仁德的,不论是在最紧迫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
C.孔子认为君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君子的错误如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他。
先秦诸子网课答案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庄子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与无待逍遥。
(1.0分)1.0 分A、与造物游B、绝智自化C、不谴是非D、天地并生我的答案:C2孟子将每个人都具有的好的心称为()。
(1.0分)1.0 分A、善心B、道心C、良心D、爱心我的答案:C3以下西方思潮与庄子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1.0分)1.0 分A、新康德主义B、存在主义C、现象学D、科学主义我的答案:B4老子更多地看到了文明的()。
(1.0分)1.0 分A、进步性B、负面性C、正确性D、传承性我的答案:B5下列人物的政治思想与西方最有接近度的是()。
(1.0分)1.0 分A、孟子B、荀子C、老子D、庄子我的答案:B6理想政治的蓝图是由()描述的。
(1.0分)1.0 分A、黄帝B、周公C、孔孟D、老庄我的答案:C7仁表现为()。
(1.0分)1.0 分A、道德情感B、道德知识C、道德认知D、道德想象我的答案:A8墨子大约与下列哪位思想家处于同一时期?()(1.0分)1.0 分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我的答案:A9北纬30度现象是指在北纬30度上集中了古代最著名的文化,以下哪种文化不是其中之一?(1.0分)1.0 分A、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玛雅文化D、希腊文化我的答案:D10以下属于庄子用语类别的是()。
(1.0分)1.0 分A、卮言B、重言C、寓言D、法言我的答案:D11传统中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国家。
(1.0分)1.0 分A、工业B、商业C、农业D、畜牧业我的答案:C12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指的是()。
(1.0分)1.0 分A、自然界B、自然而然C、自然景观D、自然规律我的答案:B13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1.0分)1.0 分A、刚健有为B、重视家庭C、重视道德D、独自发展我的答案:B14孔子关于成德独创的观点: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找到了与成德相关的另一个因素:()。
(1.0分)1.0 分A、智B、义C、礼D、仁我的答案:D15正名的思想与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背景有关?()(1.0分)1.0 分A、鲁国B、卫国C、齐国D、晋国我的答案:B16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政治状态对于统治者的态度是()。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论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
(5分)⑴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⑵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理仁》)⑶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⑷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2分)【答案】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2分)。
【解析】由(1)“我欲仁”,(2)“喻于义”,(3)“以成仁”,(4)“浮云”,可得出孔子追求仁,讲究道德修养,所以答题时,可从孔子以坚定并坚守信念为乐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对你的启示。
(答案不超过50字)(3分)【答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
(1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
(只要答一个方面就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从孔子的信念和后世儒家的道德精神追求可知,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重视的是德和义。
在人生启示方面,可结合着儒家的价值观,从生活的意义、价值、信念、尊严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12分)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日:“无以为①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入虽欲自绝②,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
子张》)颜渊喟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B)A.仪封人请见.(jiàn)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B.长沮、桀溺耦.而耕(ǒu) 耰.而不辍(yōu)C.夫子怃.然(wǔ) 趋而辟.之(pì)D.以杖荷.蓧(hè) 杀鸡为黍而食.之(sí)解析A项“见”读xiàn。
C项“辟”通“避”,读bì。
D项“食”读sì。
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是鲁孔丘与?B.而谁以易之?C.使子路反见之D.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解析A项“与”通“欤”。
B项“而”通“尔”。
C项“反”通“返”。
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B.明日..,子路行以告C.子路从而..后D.鸟兽..不可与同群解析A项“丈人”,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今义:岳父。
B项“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C项“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
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4.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B.何以.战C.作《师说》以.遗之D.遇丈人,以.杖荷蓧解析C项“以”为连词,其余各项皆为介词。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D)A.而谁以易之?B.晨门曰:“奚自?”C.孔子曰:“何陋之有?”D.子路宿于石门。
解析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其余各项均为宾语前置。
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诸子百家的概念。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兵家、纵横家。
2、简述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法家: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
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李斯等。
3、列举苏秦与张仪主要思想异同。
苏秦是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张仪是连横。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连横是为了抗横秦国,合纵是离间六国,然后各个击破。
功利观都是为了各自利益。
二、论述题
1、论述儒家“仁者爱人”与墨家“兼爱”思想。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仁爱”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即:“亲亲”“仁民”“爱物”。
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要先亲近自己的父母亲人,再到对自己周边的人仁爱,最后上升到爱护世间的万事万物的思想高度。
孔子倡导“仁”,张扬仁者“爱人”,把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
那么具体的如何来施行“仁爱”思想呢?儒家提出了“忠恕之道”把它作为施行“仁爱”的一条根本途径。
所谓“忠恕之道”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仁是一种普遍的爱。
应该泛爱大众,提倡博爱。
“兼爱”作为墨家的核心思想,提出无差别平等的博爱。
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
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墨子主张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孔子主张的仁爱是“爱有差等”,他说:“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认认为爱是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人总是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其他的人。
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
墨子主张先从爱他人做起,然后他人也回报自己以爱。
他说:“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孔子主张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推己及人。
他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就是说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是最真实的感情,因而是“仁”的根本和出发点。
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到爱天下的民众,即“泛爱众”,以及世间万物。
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二。
2、从道家“处世之道”谈人际交往。
(1)“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即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矛盾总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2)以无名求大名、以无用求大用的生存之道。
庄子提出了“无用之用”的全生法。
他所说的“无用”是指无用于世、无用于他人;他所说的“大用”是指有大用于己,在他生活的那个战争连绵的时代,这个“大用”就是指保全性命。
今天引申开来,所谓“无用”,可理解为深沉含蓄、不事张扬、不着意求用于世,庄子认为这种态度最有利于保全自己,这就是他所说的“大用”。
(3)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
老子提出了两种竞争艺术:一是争众人所不争者,即众人都不要的东西,自己却很看重;众人都想要的东西,自己却不去争。
二是采取迂回策略,进行曲线之争,即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不争为争。
与居卑不争相联系,老子还提出了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
他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柔弱胜刚强。
”柔弱之所以能战胜刚强,是因为柔弱不等于软弱无力,而是指柔和、柔韧,在柔弱的外表下实际上内含着一种坚韧之力。
道家的这套竞争之道告诉我们,竞争自有其“道”,不守其“道”的竞争往往会适得其反;人不可逞强,过于逞强者往往事与愿违。
(4)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立世之道。
老子认为,唯有虚怀若谷,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成就。
因为虚怀若谷决非内心空虚,而是内藏生机、内含力量的体现。
谦虚包容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因为在包容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5)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活之道。
老子的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活之道告诉我们要把握“适度”二字。
人要生活得愉快,对于一些身外之物,就不要过分地追求圆满,而要学会自我满足。
满足总是相对的,人可以在满足之中发现不足之处,也可以在不足之中感到满足,这就是一种心理平衡术,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