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成语辨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近义成语辨析(共六类90组)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根据成语的意义侧重点不同辨析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贪图安逸,[后者]侧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创新。
4.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5.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6.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都形容]“内容丰富、齐全”。
[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就整体说的;[后者]侧重于无所不有,一般就某一方面说的。
7.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前者]侧重嘴甜,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里阴险毒辣,[后者]侧重脸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8.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9.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侧重于“一天天坏下去”。
10.目光如豆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
[前者]侧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11.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12.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前者]侧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侧重在正合分寸。
1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面;[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则:准则)。
高考成语辨析大全及解释

高考成语辨析大全及解释1.守株待兔、坐井观天:守株待兔比喻只会坐以待旅,冥等机会而不能自求多福;坐井观天指人的眼界狭窄,只凭主观想象显因素,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事物。
拓展:在面对困境或者需要改变现状时,人们应该勇于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依赖于偶然的机遇或者自限于狭窄的思维框架。
2.画蛇添足、班门弄斧:画蛇添足形容多余的补充,使事情变得不如意;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余的自带东西。
拓展:在适当的时候,人们应该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本领,而不是过分张扬,以免适得其反。
3.锦上添花、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指在美好的事物上再增加更美好的东西,强调额外的好处;雪中送炭比喻在困难中给予援助和支持。
拓展: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善于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让他人的困难和苦难得到减轻,同时也能通过锦上添花使他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和美好。
4.守望相助、漠不关心:守望相助指互相关心、帮助;漠不关心形容对别人困境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
拓展:在团结友爱的社会中,互相帮助和关心是一种美德,只有团结一致,携手同心,我们才能共享美好的未来。
5.书香门第、庸碌无能:书香门第指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庸碌无能形容人的能力和才智非常有限。
拓展:读书教育是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在社会中发展出自己的优势,不会成为庸碌无能之辈。
6.杞人忧天、晴天霹雳:杞人忧天指相对重小事故而杞人忧天;晴天霹雳形容突如其来的意外或不幸事件。
拓展:人们应该保持正常的心态,不要过于担忧不必要的事情,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事不忘指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后事之师表示以以往的失败为借鉴。
拓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提供借鉴和指导,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
8.见义勇为、袖手旁观:见义勇为指在面对不公正和危险的情况下毅然挺身而出;袖手旁观形容对别人的困境事不关心,不做任何帮助。
高中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成语辨析青年人网 2017-07-07 23:50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高中语文成语辨析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形容十分悲伤。
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高中成语、解释及近义词辨析

高中成语、解释及近义词辨析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高中语文成语题十种辨析方法

2. 举案齐眉——请看下面句子:“我跟大壮是同 桌,他人虽然憨厚老实、拙于言辞,但头脑非常 聪明且积极上进,每次考试不是他第一,就是我 夺冠,我俩总是你追我赶、不相上下。我很庆幸 在中学时能有这样一个互敬互助、举案齐眉的好 同学。”
“举案齐眉”,词典解释为:案,古时有脚的托盘。汉 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 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可见,此成语只能用于夫 妻之间,对象是特指的,同学间如此运用,闹出了笑话。
“贻笑大方”,词典解释为:大方,即大方之家, 识见广博的人,后泛指有专长的人;整个成语表 示“被内行的人笑话”。成语本身就包含着“被 动”,前面再加上“被人”,就纯属多余,这便 造成了成份赘余。
2.“江雪琴真不愧为党的好女儿,虽然她已被敌 人打得浑身遍体鳞伤,但仍然坚贞不屈,英勇地 与敌人做斗争。”
剧目。
贬义,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这句用其
本义是正确的
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②我 很胖,可是这位小护士很 快就选了一条血管,一针
句①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 了,不再含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②中的“一针 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 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
方法四注意用语得体防范“谦敬错位”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某些成语的使用须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 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 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 敬错位。
避
关注对象身份:语句中所涉及的人物身份 (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
免
敬 谦
明确场合信息:语句所体现的场合
“遍体鳞伤”,词典解释为:满身的伤痕像鱼鳞 一样密。形容伤势非常重。成语本身含有“满 身”、“整个身体”的意思,而前面再加上“浑 身”字样,语义明显重复,导致了成份的赘余。
高中语文成语辨析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高中成语辨析汇总大全

贬义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无独有偶:并非只有一个,还有一个能与它配成一对的,表示两个人或两件事十分相似。
擢发难数:形容罪过之多如拔下来的头发,难以数清。
擢:拔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步入后尘:跟在别人后面。
比喻追随、模仿别人。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含有贬义。
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瓦釜雷鸣: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含贬义)巧立名目:指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
从现在往后。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
倾巢而出:指出动全部兵力。
含贬义。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
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无以加复:不可能再增加。
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贬义)积重难返: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多指不好的民俗,恶习,弊端)欲盖弥彰: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尾大不掉: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成语辨析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35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成语知识三]:近义成语辨析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地理:1世界人口过一亿的国家中印美尼俄①,巴日尼孟巴②。
①印,印度。
尼,印度尼西亚。
②巴,第一个“巴”字指巴西,第二个“巴”字指巴基斯坦。
尼,尼日利亚。
本句可用形象语言“终因没米(尼的谐音饿,八日你梦巴(锅巴”来帮助记忆。
12、长江概况: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源出此山间,各拉丹东是源头,自西向东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奔流上海入东海,流程全长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
宜昌以上为上游,切山断岭多峡谷,落差达到六千米,水力资源最丰富。
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寻常见,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宽水深平原阔。
13、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湾。
14、秦岭-淮河线的概括:秦岭淮河线两边,亚热暖温分界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一月均温零度线,水田旱地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太行巫雪峰。
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
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
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数,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
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沙漠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