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考前指导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考前指导

2019年中考前考前指导一、选择题 漏洞【门头沟】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称量氢氧化钠C .测定溶液的pHD .稀释浓硫酸【房山】1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pH 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s 到40s 之间,溶液中的溶质为HCl 、NaCl 和H 2OB .20s 时,溶液显碱性C .60s 时,取适量所得溶液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D .该实验是将NaOH 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pH 试纸与指示剂使用【石景山】改题: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明浓硫酸具有A .吸水性B .腐蚀性C .挥发性D .酸性审题【房山】10.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 2====2P 2O 5点燃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C .水槽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指导做题方法 备注:教会学生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昌平】下列4只盛有100 g 水的烧杯,t 1o C 时,向①②中分别加入20g 、30g 固体X ;t 2o C 时,向③④中分别加入50g 、60g 固体Y ,充分溶解。
① ② ③ ④ 10.①中溶液的质量为A .20gB .80gC .120 gD .125 g 11.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A .②④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B .0~t 1o C ,X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YC .将t 2o C 时Y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o C ,溶质质量减少D .四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④【石景山】23.(3分)向5个烧杯的液体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结果如下图所示。
20g30gX 50g 60gt 1 t 2溶解 度 /g O浓度2%2%2%6%6%6%10%10%10%温度204060204060204060pH10.0911.1311.1811.1011.1911.3011.1511.2311.35A B C D E (1)A 溶液一定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019中考化学考前提分技巧攻略_0

2019中考化学考前提分技巧攻略
考前提分技巧攻略
1.回归课本,完善知识体系。
在考试时,考生脑海里装的应该是课本当中的原理与概念,而不是之前做过的题目。
因为题目的一个细小的改变又或者是一个情景的更换就会导致答案的改变。
因此考前再认真细致的看课本,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2.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两种能力”。
首先是自我完善的能力。
每次测验、考试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找出成绩与存在问题,特别是要分析所丢分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因以利于以后的学习。
其次是阅读题目的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题目都不会“赤裸裸”地把考点提出来,让学生填答案,而是把这些考点融入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情境中,又或者是实验情境中来设问,这就要求学生要透过这些情景找到出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而写出答案。
这种能力一定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好好训练。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指导(名师指点)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指导(名师指点)
2019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指导(名师指点)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首先,考生在复习时要打好基础,加强答题规范性练习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化学,不难看出,万变不离其宗,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复习首先要打好基础。
再次,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比较淡薄,规范答题的能力较弱。
尤其是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文字叙述等方面,有的学生词不达意,化学式书写随心所欲。
因此,卓越教育老师建议考生在训练时要加强规范化答题训练。
另外,同学们还要注意做到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理解记忆、一题多解等形式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第二,加强审题能力和对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
老师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读题粗心,信息理解不够造成考试中出现很多错误,这样的失分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要加强对审题能力的训练。
另外,由于学生文字表达不恰当而丢分现象也较多,如:元素符号的书写(大小写字母问题),错字、别字,物质化学式书写张冠李戴等。
近年来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一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
察实验探究,15题一般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专题训练。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指导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2019年化学中考备考提分方案

2019年化学中考备考提分方案2019年中考化学备考提分方案根据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把握好中考方向,提高教学效率,在2019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制定如下化学备考方案。
一、复措施整个复分三轮进行,具体如下:1.第一轮复: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首先,以科目考试说明为抓手,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化学课本是学生研究化学知识的根本,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
让学生先熟读教材,抓实基础,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基础知识,使全体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巩固教材,巩固解题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对每一单元,按照“自主研究——展示评价——教师点拨——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力求将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网络,尽可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2.第二轮复:专题复,培养能力通过专题复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知识的点面结合,基础与能力融合,能灵活运用知识,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3.第三轮复:模拟训练,解题指导按中考试题模式及标准,模拟测试是依据考题进行综合复,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漏补缺,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和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
通过中考模拟训练强化重点,对重点题型分析归类,强化解题规律,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纠正不良的答题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和答题技巧等。
二、复注意事项1.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整理,学完化学课后,学生普遍感觉化学知识点多,分散,不好记。
那么怎样使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网络?不但让同学们牢牢的记住,而且还便于同学们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正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确处置惩罚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2019初三化学中考冲刺技巧

2019初三化学中考冲刺技巧
初三化学中考冲刺技巧
化学是在紧张的初三时开设的新学科,要以很快的速度学完,没有提前量,没有缓冲。
化学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点很多,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密切联系。
虽然所占的分值低,但如果不能从开始就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想在半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准确掌握、理解运用、获得高分,还是有难度的。
复习速度将越来越快
从初三第二学期开始,除了化学、物理还有部分新课以外,多数课程都进入一轮轮的复习中。
到中考之前,一般都会经过2-3轮的复习,而且用时逐渐缩短、速度逐渐加快,并从全面覆盖,逐渐过渡到突出重点、难点和某个专题或某个题型的专项训练。
跟上复习的节奏,保证认真完成每一轮复习的要求非常重要。
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初三的课程进度快、任务重,自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上课、复习、预习和作业上,很多学校还会为初三学生加课(包括课后的延长班、晚自习以及周末补习等)、安排答疑和辅导、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每天的辛苦可想而知。
因此,要预先做足心理准备,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迎接初三生活。
2019初三化学中考冲刺复习计划

2019初三化学中考冲刺复习计划初三化学中考冲刺复习计划一、学习溶液、酸碱盐部分的新课溶液和酸碱盐是我们整个初中化学学科中难点的集中出处,所以将这部分新课完整的学习好,并且沉淀下来一直是这个阶段的要求。
虽然在3月底这部分新课就会结课,但是我们却不能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完全消化吸收,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了以后不能有效的进行运用,所以在后续的复习中,溶液和酸碱盐要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强化练习。
二、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和第二轮(专项训练)的复习第一轮复习:(1)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公式、性质、用途等,如果学生想考比较好的学校,比如人大附、四中、清华附、一零一中等,就要把额外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简化后的溶解性表也背下来,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
如,交叉法写化学式、奇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等等。
过基本计算关:比例法求化学式中元素的比例或者质量分数、总质量法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等,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
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第二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顺序梳理知识点,进行纵向复习,让考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而到了二轮复习就成了专题的综合性复习,要求考生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因为距离已经很近,考生们要在保持成绩稳定的基础上再谋求提高。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
在总揽教材,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要求同学们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
同时有针对性地总结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
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
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相结合。
2019中考化学考前指导-PPT课件

葡萄糖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为机体活动 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富含糖类的物质
三、维生素
1、维生素的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维持身体健康。 2、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B:皮肤粗糙,脚气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富含油脂的食物
1.什么叫有机物?含碳元素 的物质都是有机物么?特例 有哪些?
1.实验室制取O2(3个) 2.实验室制取CO2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铁在氧气中燃烧 5.镁在氧气中燃烧 6.生石灰和水反应 7.电解水 8.甲烷燃烧 9.高温煅烧石灰石 10.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11.锌和稀硫酸反应 12.铁和稀盐酸反应 1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4.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15.盐酸除铁锈 16.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7.工业制取烧碱的反应18.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19.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20.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1.氢氧化钠变质 22.高炉炼铁
2.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是哪三种?如何 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你能区分出下列物质属于哪种材料么? 聚乙烯、聚氯乙烯、涤纶、锦纶、腈纶、丁 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生铁、不锈 钢
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 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 葡萄糖等。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 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如NaCl、H2SO4、 KNO3。
硒
有防癌抗癌的 作用
碘
是甲状腺素的 重要成分
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 主要来自于饮水 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请你将人体缺乏的元素与由此而引 发的疾病用直线连起来: 缺钙 甲状腺肿大 缺碘 龋齿 缺氟 贫血 缺铁 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
中考化学复习指导(备考)

中考化学复习指导(备考)
2019中考化学复习指导(备考)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化学复习指导。
一、理解酸具通性的原因,准确把握酸的通性
由于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相同的H+,所以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性质。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反应时,发生颜色变化的主体是指示剂。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除K、Ca、Na外)才能与酸发生反应;(2)酸主要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硝酸由于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3)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铁盐。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1)难溶性酸不能发生反应,如硅酸;(2)属于复分解反应;(3)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4.酸+碱盐+水(1)所有碱都能发生反应;(2)属于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类型的一种;(3)初中阶段所学的酸都是可溶性酸,在这类反应的生成物中肯定有水。
5.酸+盐新酸+新盐(1)酸是可溶性强酸;(2)盐除了硫酸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考前指导一、中考化学试卷的结构(一)I卷20题,共40分。
包括单项选择15题和不定项选择5题。
1.常见的知识考点有:①判断化学变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②判断元素化合价;③基本实验操作;④根据元素守恒,判断物质化学式及进行计算;⑤溶液与溶解度曲线;⑥物质的鉴别、除杂与制备;⑦物质的分类;⑧物质的性质与用途;⑨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如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⑩第八章和第九章的有关知识等。
2.选择题一般会有图像题,考查数形结合能力,有一定难度,要认真分析,如溶解度曲线、化学反应曲线等。
一定要先看清纵、横坐标,然后理解曲线上点的意义,把握好两个点:起点和转折点,最后是线段变化的趋势。
特别要关注老图新意,双坐标图像题,XY轴互换的图像题。
溶解度曲线常见的考点:①一定温度下,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饱和转化为不饱和通用方法是加溶剂是,不饱和转化为饱和通用方法是加溶质,改变温度达到转化由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决定;③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特别是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后比较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一定先判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若仍为饱和溶液则可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来比较质量分数的大小,若不是饱和溶液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无关;④饱和溶液降温时有无晶体析出、等质量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⑤结晶方法,要关注蒸发浓缩等词语,以便选择结晶方法。
做这一类题目关键是理解图形,并在图中结合曲线上的点的平移或下滑来分析。
3.选择题中常体现的化学思想有:①元素守恒思想(包括原子团守恒):原子个数守恒、元素种类守恒、元素质量守恒(每题中若发生两个以上反应,计算一般就要考虑元素质量守恒的思想,同时还要考虑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②极值思想;③差量法思想;④平均值法思想。
4.选择题“陷阱”回避策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准确把握限定条件、正确运用语法知识、不用固定了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5. 时间安排:一般应在半小时内完成,为二卷留有足够时间,没有把握的选项记得在题前做好记号,以便最后有时间再复查,答题卡的填涂最好同时完成。
(二)II卷共60分。
分为三种题型:填空、实验流程、综合探究。
1.关于填空题(1)化学用语的考查,会放到某一情境中,但知识点是不变的,同学们要复习好元素符号(课本P75),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课本P77),元素与人体健康(课本P78),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课本P83),常见原子团,离子符号等(课本P83),尤其关注平常易错及不常见的用语,如NH3、Au、Hg、F、I、Ba、Se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包括书中常见基本反应和信息方程式。
特别要注意反应条件....,化学式正确,方程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包括箭头的使用;信息方程式的书写关键在于找对反应物、生成物、注明反应条件及配平,还要注意介质(如H2O、O2)的添加。
若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定要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也可根据生成物来推出反应物。
(3)关于化学与生活也是重要考点,涉及能源、食品(六种营养素、维生素、元素与健康、微量元素等)、材料、化肥等(4)做填空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如物质名称、化学式、字母、编号等,要按题目要求作答,2.关于实验题(1)有关气体的制取①实验原理的确定:①反应应容易控制;②反应条件温度(能不高温就不高温,因为高温条件不易满足,并且较危险);③成本低。
②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①反应物状态;②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③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是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或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集气法)。
④收集时机:若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气体,应待气泡均匀、连续后;若要测量最后产生气体的体积,则开有气泡就要收集。
⑤一般实验步骤及气体的净化: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
(2)有关工业流程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中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重,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
要解好这一类题,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抓住实验目的。
流程图题一般由题头,流程图,问题三部分组成,首先阅读题头,粗看流程,划出重要信息,明确原料和产品;然后看问题,初步作答,结合流程图,圈出重要环结节。
最后精读流程,回答主要问题。
(精读流程图关注箭头,方框,分析重要环节的反应物,发生的反应,生成物,可把化学式写在流程图旁,帮助分析,看懂除杂或分离出产品所用的操作。
解题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常见的考点有:①实验所需仪器,原料粉碎或溶解的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②反应条件的控制,过程酸过量、碱过量、反应温度不能过高(往往考虑某些物质受热易分解,若物质有挥发性,可防止挥发)也不能过低(考虑反应速率),有时也会考虑物质的溶解性③结晶方法的选择:蒸发浓缩、降温结晶(采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主要取决于所要得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特别要注意是否需要控制温度,可能温度不同得到的晶体不同。
④洗涤沉淀:A弄清洗涤的目的:若目标产品是固体,洗涤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纯净的产品;若目标产品在滤液中则经常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产率、若含重金属离子,还可减少污染。
B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如饱和溶液洗涤、冰水洗涤、热水洗涤、乙醇洗涤等),首先要洗去固体表面可溶性,还要考虑减少晶体的损耗;用无水酒精洗涤时还可低温干燥,防止固体受热分解;冰水还是热水由所洗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所决定,如果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可用冷水洗涤,洗去杂质的同时减少晶体的损耗,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用热水。
⑤判断沉淀(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必须是沉淀(晶体)组成之外的离子。
注意: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反应灵敏且现象明显,经常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物质。
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⑦尾气处理、废渣废液处理。
3.关于综合探究题本题型可能考的知识点有:考点1: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实验中的有关细节。
例如:①有毒气体参与反应,收集有毒气体一般用双孔装置的集气瓶,实验结束一定要考虑尾气的处理,若尾气易被某液体吸收,就要考虑防液体倒吸;②气体被吸收时,一定要通到溶液中充分接触才能反应充分(如导气管尽量伸入到溶液中长一点或在导管末端加多孔球泡或用浓的溶液吸收气体等);③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牢固掌握单孔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学会将双孔装置转变为单孔装置来检查气密性。
考点2:定量测定物质的组成(1)实验原理的可行性;设计方案倾向于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环保、误差小。
(2)必须将样品中某一物质全部反应掉(有明显实验现象);(3)需准确测量的相关数据及实验仪器的选择:如①剩余固体的质量。
要求将剩余固体洗涤、干燥(注意不是灼烧)后再称量。
②生成气体的质量:气体是否全部被吸收,是否还有其它气体。
③生成气体的体积。
注意实验结束后冷却、调整压强至大气压强后再读气体体积。
(4)对误差进行分析(从测定的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点3: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用物质质量比或元素质量守恒思想来计算,也可用物质间固定的质量比去计算。
(2)确立化学式的计算:根据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求出原子个数比;根据组成元物质的质量比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求出分子个数比。
(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找溶质及溶液分别是什么,质量是多少。
(4)有关数据处理:主要通过对比找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或生成的纯净物的量,选择出有效数据,若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如若有一组数据偏差较大,则这组数据无效。
注意:计算题分步给分,要求有过程,注重解题格式,注意数字的精确程度,二、考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认真读题,仔细审题要认真读题,了解“题目告诉了什么”;仔细分析,关注“题目要考什么”,把能拿的分数稳稳拿到手。
有的题目在正文并不给出全部信息,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或提示、资料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有时一些明显的提示信息还会隐含在题目设置的问题之中。
在审题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1.“不正确”、“由小到大排列”、“由大到小排列”等;2.““等体积”、“等质量”等;3.单位:“mL”与“L”、“m3”与“cm3”、“Kg” 与“g”与“mg”等;(二)规范作答,表达完整表达要注意专业性、准确性、关键词。
要求使用教材规范的专业用语表达,文字表达只要答到关键词即可得分,避免因描述太简单而失分,专业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的现象不会得分。
在中考试卷中,不少同学因书写错别字而被扣分,常见的有:催化剂、长颈漏斗、量筒、坩埚钳、水槽、元素、玻璃棒、锥形瓶、金刚石、饱和溶液、光合作用、蓝色、褪色、硝酸、油脂、氨气、铵盐、氨水等。
(三)先易后难,把握时间考试时要按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顺序答题,切忌纠缠生题、难题浪费时间,至使易题、熟题无时间去做。
做完后如有时间也要认真检查,先检查有无漏页、漏题,再检查把握不大或分值较高的试题,如发现某些答案需改动时,一定要反复推敲,重读题目是否忽略了有关信息,待思考成熟时再修改。
三、考前的复习建议(一)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将书从前到后翻一遍:①关注教材中的实验和图及实验现象;②关注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③关注第八、九章的内容。
(二)回忆基本知识点元素化合价口诀、原子序数1~20 的原子名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盐的溶解性口诀、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等。
(三)纠正“曾经”的错误主要是适应性试卷及近期模拟试卷中做错的题,回忆老师分析问题时的方法,告诫自己不要重复同样的错误。
祝同学们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