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计算题复习讲义
中考题型:
20、质量守恒定律
31、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32、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0、质量守恒定律
例1(2019)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A.16g B.36g C.44g D.64g
解题步骤:
1.写方程式:X + Y = Z + W
2.设z的质量为11a w的质量为9a ;则X的质量为4a
3.X + Y = Z + W
4a 11a 9a
则Y的质量为11a+9a-4a=16a 20a=80g a=4g Y 为64g
变式训练1(2019):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 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 D和7.9g 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1∶4 D.1∶5
例2(20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54 17 20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0 2 X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解题步骤:
1.算未知:m前=m后则54g+17g+20g+0g=10g+0g+2g+x 算出x=79
2.列方程:甲+乙+丙=丁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质量不变为催化剂或杂质
3.求差量:甲+ 乙+ 丙= 丁
34g 17g 18g 79g。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目录

素养全练2我们周围的空气
素养全练3物质构成的奥秘
素养全练4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和组成
素养全练5化学式与化合价
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
素养全练7碳和碳的氧化物
素养全练8燃料及其利用
素养全练9金属和金属材料
素养全练10溶液
素养全练11常见的酸和碱
素养全练12酸碱中和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
素养全练13盐化肥
素养全练14化学与生活
阶段检测(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的水化学方程式阶段检测(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
阶段检测(四) 金属和金属材料溶液
阶段检测(五) 酸和碱盐化肥化学与生活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
1。
(共14套)全国通用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汇总(附所有章节知识图谱思维导图)

(共14套)全国通用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资料汇总(含所有考点)附所有章节知识图谱思维导图第01讲_金属性质知识图谱常见的金属知识精讲一.金属的分类1.在冶金工业中金属可分为(1)黑色金属——铁、铬、锰(因它们或其合金表面常有呈灰黑色的氧化物而得名)。
(2)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金属(以铜、锌、铝、钛为例)。
2.有色金属有60多种,又可分为九大类:(1)重金属:ρ>4.5g/cm3的金属,如铜、铅、锌等。
(2)轻金属:ρ<4.5g/cm3的金属,如铝、镁等。
(3)轻稀有金属:锂、铍等。
(4)难熔稀有金属:钨、钛、钒等。
(5)分散金属:稼、锗等。
(6)稀土金属:钪、钇及镧系元素等。
(7)放射性金属:镭、锕等。
(8)贵金属:金、银、铂等。
(9)碱金属:钾、钠等。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1.铁(1)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铁能被磁体吸引。
在磁场的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2)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2.铝(1)铝是分布较广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
(2)纯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较软,熔点较低为660℃,密度较低,为2.7g/cm3,导电性很好(仅次于Cu),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作导线和电缆。
铝有很大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也能压成薄片成为铝箔。
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铝粉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银白色防锈油漆。
(3)铝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虽然利用时间比铜、铁晚,但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3.铜(1)纯铜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
密度较大,10.5g/cm3,熔点1083℃,有极好的导热、导电性,其导电性仅次于银。
(2)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蚀性,是优良的电工用金属材料。
三.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除Hg外均为固态。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完整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一、应掌握的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
如:水、NaCl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和解析423796

2019年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学校: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选择题1.α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α一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B .α一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α一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 3 H 7O 2ND .α一丙氨酸属于氧化物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 浓氢氧化钠溶液B . 浓盐酸C . 浓硫酸D .饱和食盐水3.(08年苏州)有关尿素[CO (NH 2)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B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C .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D .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22()[()]Ar N Mr CO NH ×l00% 4.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 2、CO 、N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①SO 2 ②SO 2,CO ③SO 2,N 2 ④CO ,N 2 ⑤SO 2,CO ,N 2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⑤D .①④⑤5.在FeO 、Fe 2O 3和CaCO 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 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10%B .25%C .30%D .35%6.铷(Rb )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5)其单质跟氧气的反应异常剧烈,产物是棕色的过氧化铷(Rb2O2)和深棕色的超氧化铷(RbO2)的混合物。
若测得该反应的产物中铷的质量分数为255/335,则其中过氧离子(O22-)与超氧离子(O2-)的个数之比可能为()A.4∶1 B.1∶1 C.2∶5 D.1∶47.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2019年中考总复习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总复习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广东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SO 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2.下列有关分类和举例错误..的是( )。
物质⎩⎨⎧ ①(例如:海水)②⎩⎪⎨⎪⎧ 单质(例如:③)化合物 质⎩⎪⎨⎪⎧ 导体(例如:④)绝缘体 固体⎩⎪⎨⎪⎧晶体非晶体(例如:⑤) A .①:纯净物 B .③:氦气 C .④:铜 D .⑤:沥青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4.我省很多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下列社会活动中,符合节约、节能、减排、防污的是( )。
A.大办酒席B.鲜花扫墓C.工业排污D.燃放爆竹5.下列衣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纯棉夹克B.羊绒围巾C.腈纶上衣D.丝绸衣服6.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碱都易溶于水B .碱和盐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C .盐和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 .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7.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B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 .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氧气8.四会生产的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 2O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翡翠是一种纯净物B .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C .硬玉含有10个原子D .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构成最早湿法炼铜的国家——中国农作物肥料“三要素”——氮、磷、铵A B C D11.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硫酸钾(K 2SO 4)B .磷酸二氢铵(NH 4H 2PO 4)C .尿素[CO(NH 2)2]D .碳酸氢铵(NH 4HCO 3)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2019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含答案)(1)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计算题(1)1. 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
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 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甲乙丙烧杯+稀硫酸200g 150g 150g加入的铁样品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208.7g 158.7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4、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O2质量(g) 3 4 6SO2质量(g) 6(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5、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H2N22PSl2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金属单质)NagAlGaFeZnuBaHg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H22P25Na2N2Si2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钡氧化亚铜S2S3NguBau2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铁红)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钨FeFe23Fe34Al233氧化银氧化铅二氧化锰(常见氧化物)Ag2Pbn2氯化钾氯化钠(食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lNalgl2al2ul2Znl2Bal2All3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氯化物/盐酸盐)Fel2Fel3Agl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常见的酸)H2S4HlHN3H3P4H2SHBrH23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uS4BaS4aS4S4gS4FeS4Fe2(S4)3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Al2(S4)3NaHS4HS4NaS3NaN3N3AgN3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gN3u(N3)2a(N3)2NaN3Na23a3g3碳酸钾(常见的盐)2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NaHa(H)2Ba(H)2g(H)2u(H)2HAl(H)3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Fe(H)3Fe(H)2甲烷乙炔甲醇乙醇乙酸(常见有机物)H42H2H3H2H5HH3H碱式碳酸铜石膏熟石膏明矾绿矾u2(H)23aS4?2H22aS4?H2Al(S4)2?12H2FeS4?7H2蓝矾碳酸钠晶体(常见结晶水合物)uS4?5H2Na23?10H2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常见化肥)(NH2)2NH4N3(NH4)2S4NH4H3H2P4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中考必考】
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
1. 空气和水的比较
表1 空气和水的比较
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法
实
验
室
制
法原
理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活泼金属和稀酸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SO4(稀)
=ZnSO4+H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
酸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装
置
固体+固体气体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收
集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
验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不纯时有爆鸣声。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
供给呼吸;气割气焊;炼
钢;液氧炸药等。
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
燃料;生产盐酸;冶炼金属
等。
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
雨;化工原料等。
3.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3 CO与CO2比较
名称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 俗名碳酸气,固态时叫干冰煤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溶于水,凝固点为C
︒
-5.
78
无色、无味气体,有剧毒,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作用:H2O+CO2=H2CO3
③与碱作用:CO2+Ca(OH)2=CaCO3↓+H2O
④氧化性:C+CO2高温2CO
是酸性氧化物。
①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②还原性:3CO+Fe2O3高温2Fe+3CO2
CO+CuO∆Cu+CO2
是不成盐氧化物。
制法①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②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CO2↑+H2O ①工业制法:碳不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
②水煤气法: C+H2O高温CO+H2
用途作灭火剂,致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作化工原
料
作还原剂,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比较
表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
H2 C CO
可燃性化学反应方程式2H
2
+O2点燃2H2O
2C+O2点燃2CO
C+O2点燃CO2
2CO+O2点燃2CO2反应现象
淡蓝色火焰,放
热,火焰上所罩干冷烧
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无焰,发出白光,生
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还原性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
2
∆Cu+H
2
O 2CuO+C高温2Cu+CO2CuO+CO∆Cu+CO2
反应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
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生
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5. 有机化合物
表5 甲烷、酒精、醋酸的性质和用途
俗名沼气酒精醋酸学名甲烷乙醇乙酸化学式CH4C2H5OH CH3COOH
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
气小③极难溶于水
①无色透明液体②有特殊气味③易
挥发④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化合物
①无色透明液体②有强烈刺激性
气味③易溶于水和酒精④易结冰(冰
醋酸)
化学性质可燃性CH
4
+2O2点燃====CO2+2H2O 可燃性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酸性,能使紫色蕊变红色
用途①用作燃料
②发电
①作燃料;②医用酒精作消毒剂;
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醋酸、饮
料、染料、香精等;④作有机溶剂。
①食醋中含有乙酸;②有机溶
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生产合成
纤维、染料等。
制法秸杆、杂质等有机物−
−→
−发酵甲
烷
含淀粉的原料−
−→
−发酵酒精酒精−
−→
−氧化醋酸
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形成、性质和主要用途
煤石油
形成古代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元素组成分类
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和氧等元素以
及无机矿物质,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还含有少量的硫、氧和氮等元
素,是一种混合物
性质煤
⎪
⎩
⎪
⎨
⎧
焦炉气
煤焦油
焦炭
化学变化
干馏
)
(
石油
⎪
⎪
⎩
⎪
⎪
⎨
⎧
润滑油等
柴油
煤油
汽油
物理变化
蒸馏
)
(
6. 铁的化学性质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二)
1. 酸、碱、盐的性质
稀盐酸、硫酸、硝酸化学性质比较
酸的通性:
①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活泼金属+酸→盐+H2↑。
(属于置换反应)
③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属于复分解反应)④金属氢氧化物(碱)+酸→盐+水。
(属于复分解反应)
⑤盐+酸→新盐+新酸。
(属于复分解反应)
两种常见的碱的性质。
碱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仅限于可溶性碱)。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碱+盐→新碱+新盐(要求两种反应物均可溶,生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才能发生,属于复分解反应)三种常见的盐
2. 金属和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常见碱中除NaOH、KOH、Ba(OH)2、NH3·H2O可溶,Ca(OH)2微溶外其余均为难溶碱。
其中Cu(OH)2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其余均为白色沉淀;
常见的盐的溶解性规律是:钾、钠、铵、硝溶;盐酸银不溶;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碳酸钾、钠、铵能溶;碳酸镁微溶。
4.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主要是在置换反应中的应用。
(1)金属 + 酸→盐 + 氢气
(2)金属 + 盐→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5.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起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①有沉淀析出;②有气体放出;③有水生成。
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综合1. 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2. 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碱溶液的玻璃瓶应用橡胶塞密封。
3. 物质的检验(1)常见气体的检验
(2)几种重要物质的检验
硫酸
及可溶性
硫酸盐
(SO42-)
BaCl2试
剂和稀HNO3
⑴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
⑵滴入几滴BaCl2试剂并滴加
稀HNO3
生成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
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碳酸盐
(CO32-)
HCl或稀
HNO3,澄清
石灰水
⑴取少量待测固体或溶液于试
管;
⑵加入几滴稀HCl或稀
HNO3;
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
水。
冒出气泡,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CaCO3+HCl=CaCl2+CO2↑+2H2O
Na2CO3+2HCl=NaCl+CO2↑+H2O
Ca(OH)2+CO2=CaCO3↓+H2O
铵盐
(NH4+)
⑴碱或
碱液
⑵红色
石蕊试纸
⑴取少量待测固体或溶液于试
管;
⑵加入碱或碱液共热;
⑶将产生的气体接触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
⑴有刺激性气体
生成;
⑵该气体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NH4NO3+NaOH
△
NaNO3+NH3↑+H2O
NH3▪H2O=NH4++OH-
4.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物质性质的实验
(1)气体的发生装置
(2)气体的收集装置
①排水集气法②向上排空气集气法③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集气瓶口向下)。
(3)气体验纯与验满方法
(4)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使用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气体药品反应原理
O2氯酸钾、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2KClO
3===2KCl+3O2
MnO
2↑2KMnO
4===K2MnO4+MnO2+O2
↑H2锌粒、稀硫酸Zn+H2SO4(稀)===ZnSO4+H2↑
CO2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5. 常见气体杂质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