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医药行业再次迎来投资良机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医药行业再次迎来投资良机

[Table_Rank]评级:看好[Table_Authors]王斌首席分析师SAC执证编号:S0110522030002*****************.cn电话:86-10-81152644陈智博研究助理SAC执证编号:******************.cn电话:86-10-81152642[Table_Chart]资料来源:聚源数据相关研究[Table_OtherReport]∙医疗需求复苏专题报告:疫情后诊疗恢复,麻醉用药、围手术期用药和大输液需求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首创证券医药行业点评】看好后疫情时代生命科学上游∙医药行业点评报告:感冒药需求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关注受益标的核心观点⚫医药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充足,再次迎来配置良机。

截至2022年3月15日,医药生物(申万)指数PE为24.77倍,目前PE分位处于近10年来较低水平,我们认为目前医药行业估值安全边际充足。

从政策层面分析,我们认为政策制定方在医保控费和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之间积极寻求平衡点。

自2020 年起,医保基金收入增速连续3年超过支出增速,累计结存和当年结存创近年来新高,表明医保基金收支状况良好,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支出结构看,医保基金充分发挥战略性购买作用,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有效支持了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放量,未来创新药和创新器械销售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压制因素的结束,医药行业“政策底”特征显著,估值收缩已经结束,现阶段医药板块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再次迎来配置良机。

从经营趋势角度看,政策对于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型公司,特别是药品行业公司业绩的扰动已经逐步接近尾声,后续即将进入新的盈利增长周期。

⚫医药行业投资主线分析。

现阶段,我们建议关注医药板块中以下投资主线:药品板块中,建议关注(1)疫情后手术量有望迎来快速恢复,麻醉用药、围手术期用药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2)商业化阶段创新药、高壁垒仿制药放量和传统药企积极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3)中医药利好政策频出,随着政策落地,中医药需求有望持续增加,中药创新药、中药OTC相关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我市位于__山区,是全省乃至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区和集散地之一。

因此,加快发展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重点了解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今年5月,市政协调研组在副主席李家忠的带领下,会同市林业局药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多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华中药库”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多项政策机遇叠加,实施保护与开发并举,稳基地,壮龙头,创品牌,强服务,围绕企业建基地,瞄准市场抓加工,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硒产业、全域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

(一)产业基地规模发展迅速。

我市坚持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基地建设、天保工程、石漠化项目、招商引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等紧密结合,建成了新塘乡9.7万亩、红土乡5.2万亩、板桥镇2.3万亩、龙凤镇2万亩、盛家坝乡1.4万亩、白杨坪镇1.3万亩、__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1.2万亩共7个超万亩中药材面积的乡(镇、处)。

截止20__年末,全市从事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56家,常年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近60种,中药材留存面积达26.5万亩,其中木本20.3万亩,草本6.2万亩;主导药材品种产量1.8万吨左右。

留存木本药材中,几个主要品种紫油厚朴11.8万亩、杜仲1.9万亩、黄柏1万亩、银杏1.8万亩、青钱柳0.3万亩、木瓜等其他3.5万亩;留存草本药材中,几个主要品种板桥党参0.6万亩、黄连0.93万亩、百合0.3万亩、贝母1.2万亩、大黄0.62万亩、其他草本2.55万亩。

在全省批量生产的80种主要药材中,有30多种产于我市。

(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培育成效初显。

省中药材研究所在新塘乡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高山药用植物园,现保育中药材活体资源1680种,已成为集科研、生产、科普、教学、旅游于一体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被纳入国家药用植物园主体园。

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发言稿

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发言稿

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各位专家学者,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全国首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的组委会,向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本次高峰论坛将聚焦于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邀请了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报告、学术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

相信通过这次论坛,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产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健康产业以保健品、医疗器械、医药产品等为代表,涵盖了医疗、健康、养老等多个领域。

健康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还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因此,如何实现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健全健康产业政策体系。

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全的政策环境来保障和引导。

政府部门应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给予健康产业合理的扶持和鼓励,促进健康产业的稳步发展。

同时,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监管,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健康产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健康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满足人民对高品质、高效益健康产品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意识,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我们要加强健康产业的国际合作。

当前,健康产业正面临着全球化竞争和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够打破国界壁垒,迅速融入国际市场,提升健康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健康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健康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后,我们要加强健康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健康产业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配合市人大立法调研和意见征集,按照区级部署要求,对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1.中医药文化沉积厚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历史悠久。

民国时期,以“首席名医”张简斋为代表的金陵医派发源于秦淮。

金陵医派在现代中医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不仅传承发展了优秀的中医医术,还为维护中医合法权益和地位做了大量工作。

二是形成三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全区现有三级中医院2家,二级中医院3家,一级中医院3家,中医门诊部9家,中医诊所61家,设有中医科目的医疗机构达186家,占全区医疗机构的46%。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全覆盖。

已建成2家五级中医馆、7家四级中医馆、3家三级中医馆;区中医医院中医重点科室4个,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2-3个中医特色科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设置率100%,中药房设置率100%;提供20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机构100%。

2.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学科平台建设不断强化一是高层次人才形成集聚。

全区现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3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名、岐黄学者5名、国家级名中医3名,省级名中医42名,市级名中医61名,区级名中医42名。

二是中级以上职称人数不断增加。

现有中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015人,近3年来引进中医医师56人,其中6名副主任中医师、7名中级职称中医师。

三是学科平台建设成绩斐然。

全区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牵头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5个,江苏省重点专科33个,江苏省示范专科5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南京市重点专科21个。

3.中医特色工作扎实开展,文化传承持续推进一是明确中医兴卫发展战略。

省中医院大力发展中医健康产业、互联网医疗和“一带一路”国际化服务;市中医院重点打造脑病、妇科、肿瘤科、心血管等国家级重点专科;区中医医院重点加强针灸科、妇科等科室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市中医院“院府合作”启动“e联中医”服务项目;2020年,我区被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全面摸清基础底数和发展现状,为制定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供依据。

成立绿色食品产业工作专班,深入县(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组成5个工作组对全市营业收入过百万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全市食品加工企业1331家。

调查统计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共有849家,资产总额542.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06.6亿元,营业收入377.5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325.5亿元,通过网络销售9.1亿元,利润总额30.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24.9%,带动农户84.5万户。

从产业来看:粮油、水果、红酒、乳制品加工能力较强,畜禽肉类、果蔬类等产业加工能力偏弱。

粮油食品加工能力700万吨左右,实际加工产能450万吨左右,总产值135.8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粮油类加工企业279家,营业收入82亿元,资产总额98.2亿元,占总资产18.1%。

水果产业链条比较健全,全市水果干果产量12万吨,水果制品共10大类100余种,综合产值155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水果类加工企业170家,营业收入31.7亿元,资产总额52.6亿元,占总资产9.7%。

乳制品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加工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乳制品加工总产量132.6万吨,加工总产值124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乳制品类加工企业19家,营业收入117.3亿元,资产总额60.0亿元,占总资产11.1%。

红酒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酿造红酒约10万吨(1.3亿瓶左右),综合产值261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红酒类加工企业71家,营业收入8.7亿元,资产总额67.1亿元,占总资产12.4%。

畜禽肉类加工能力偏弱,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畜禽肉类加工企业49家,营业收入11.7亿元,资产总额28.9亿元,占总资产5.3%。

果蔬类加工企业数量偏少,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74家,营业收入14.9亿元,资产总额25.5亿元,占总资产4.7%。

医药健康产业行业研究: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看好医药专精特新

医药健康产业行业研究: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看好医药专精特新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医药健康产业指数 6601 沪深300指数 4919 上证指数 3616 深证成指 14716 中小板综指 14225相关报告1.《FDA 连续批准2款新冠口服药,看好抗疫主线-新冠专题跟踪报告》,2021.12.24 2.《医药创新驱动,聚焦医药高端制造-医药行业周报》,2021.12.203.《EMA 建议使用Paxlovid ,Omicron 占比上升-新冠...》,2021.12.204.《Paxlovid 减少89%住院风险,对Omicron 有效-新...》,2021.12.165.《自下而上,重点看好价值成长与出海创新-医疗板块年度投资策略》,2021.12.7王班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20110002 (8621)60870953wang_ban @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看好医药专精特新事件⏹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后称《科学技术进步法》)。

点评⏹时隔十三年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于支持国内高端科研进步意义重大。

该法案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首次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再次突出政府采购在科技创新产品及服务发展中的主动作用。

强调“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

相比2007年法案,本次额外强调“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

⏹与今年专精特新呼应,加速高端科技国产替代。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关于开展培育和发展壮大长春市服务业专题调研工作,市体育局领导对全市体育产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召开专题会,对我市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措施进行了剖析,根据我局对体育产业几方面近年的调研结果,初步摸清了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用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体育产业部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它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或个人)。

从广义上说,体育产业不仅仅是为了给体育事业部门增加活动经费,补充职工的奖金待遇,而是要加入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为国民经济增加产值,提供社会就业机会。

在许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一、我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现状及比较1、竞赛表演市场我国广大群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竞赛市场的基础。

目前,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对稳定的观众及球迷群体。

在我国,足球是较早步入市场的项目。

据统计,1998年足球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万余人,门票总收入1亿多元。

甲B联赛平均每场观众1.4万,整个甲级联赛有580多万现场观众。

1998赛季,男篮甲A联赛共进行172场角逐,一个赛季现场观众人数达62万,绝大部分赛区上座率75%以上,门票收入达1410万元。

排球98赛季经营收入1200万元,现场观众人数50多万。

现在我国的商业比赛、表演赛日趋活跃,如近年推出的CCTV乒乓球擂台赛、摩托罗拉羽毛球天王挑战赛,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职业体育是本世纪初出现的,当时情况甚至不如中国现在,亦没有多少利润。

80年代,NBA由于实行薪金封顶,各队实力趋于平衡,NBA日趋精彩,再加上一套日趋完美的经济运行机制,NBA可以说是成了竞赛表演市场成功的典范。

美国TNT有线电视网从1985年起转播每一赛季70场职业篮球赛,NBA可获1亿美元的转播权。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希望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普遍追求。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1】为落实5月4日市政协主席会议精神,市政协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12人的调研专班,在分管副主席带领下,从5月9日至5月24日,先后走访了10个市直部门和2个乡镇,召开了5次座谈会,共60人次参加。

对全市康养产业现状、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康养是健康和养老的统称。

由康养产生的康养产业,是指以康养活动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包括直接或间接为康养提供多种服务和支持的行业和部门。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科技信息、绿色农业等多领域、多方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就全市养老、医疗、旅游、绿色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养老截止201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9.7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8.88万人。

占比22.38%。

截止目前,全市已有11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达到1762张;9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456张;3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7家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

目前在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鸿福、枝港医院、宋山),床位1210张。

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市域现有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市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二)医疗截止目前,市域重点医院4家、床位1500张,市级、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宜昌市乙类重点专科12个、妇幼保健重点专科2个。

建立健康电子档案302402份,建档率76.2%。

可以向市民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产业专题报告
目录
1. 健康产业供、需、付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3)
1.1 “健康中国2030”开启国内健康产业黄金时代 (3)
1.2 健康产业现状:供、需、付不平衡孕育发展机遇 (5)
2. 联合健康模式:“保险+服务”协同的开放式平台 (10)
2.1 业绩稳定高增速,股价大幅跑赢指数 (10)
2.2 “保险+服务”两大平台实现协同和互补,内部价值转移效果
显著 (13)
2.3 联合健康对我国险企的启示:精准挖掘需求,重视保险服务
的协同效应 (23)
3. 凯撒模式:“保险-医院-医生”闭环管理模式 (27)
3.1 商业模式已较为成熟,业务实现稳定扩张 (27)
3.2 保险-医院-医生闭环式管理模式促进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28
3.3 凯撒模式对我国险企的启示:整合医疗系统、建立风险共担
机制 (31)
4. 我国险企健康产业布局:轻资产和重资产两大方向 (36)
4.1 中国平安:“金融+科技”,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 (36)
4.2 泰康保险:“保险+医养康宁”,构建大健康产业闭环 (44)
4.3 中国人寿:多措并举,推进“大健康”“大养老”战略 (47)
4.4 中国太保:三支箭助力“转型2.0” (49)
4.5 新华保险:聚焦健康险业务发展,发挥健康管理业务的战略
作用 (49)
5. 我国健康险发展方兴未艾,看好大健康产业机遇 (50)
5.1 健康险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上市险企新单保费最主要来源50
5.2 投资建议: (54)
1. 健康产业供、需、付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1.1 “健康中国2030”开启国内健康产业黄金时代
21 部委推十项重大工程,健康产业迎来政策风口。

2019 年9 月29 日,为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等21 个部委联合制定了《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 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明确了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实施10 项重大工程,具体内容包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健康保险、打造健康产业集群等。

《行动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健康产业有望迎来新发展。

2013 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如系列税收优惠、健康险独立运营独立核算等,支持商业健康险及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保险公司健康产业投资,为大健康产业和健康管理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2016 年10 月25 日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后系列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2019 年5月的手续费及佣金税前扣除比例提升新规,也大大减轻了销售健康险的税收支出压力。

政府对全民健康保障高度重视,并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建立完善科学的商业健康险监管体制,有望引导和助力健康产业实现跨越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