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宏观经济学经典课件04三部门四部门模型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 三部门和四部门模型

西方经济学 三部门和四部门模型

模型构成
家庭
政府
家庭在模型中作为消费者,其目标是 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同时通过劳动供 给和商品消费来达到效用最大化。
政府在模型中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税 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企业
企业在模型中作为生产者,其目标是 最大化利润,通过选择生产要素的投 入和生产技术来达到利润最大化。
模型的应用
政策分析
三部门经济模型可以用于分析政 府政策如何影响家庭、企业和政 府的决策,例如税收政策、政府 支出政策等。
03
扩展模型的应用范围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三部 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的应用范围不断 扩展,不仅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还 涉及到产业组织、公司财务等微观经 济领域。
实践应用发展
政策制定依据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 济运行情况,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
特点
四部门经济模型是西方经济学中更为完整和全面的经济模型,它考虑了除生产、消费和投资外,还加入了政府和 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从而更好地描述了现实经济的运行情况。
模型构成
家庭部门
主要负责提供劳动力、消费和储蓄。
企业部门
负责生产、投资和创新。
政府部门
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和税收,以及执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跨学科融合
未来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将更多地与其它学科融合, 如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以产生更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全球化视角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模型将 更多地从全球化视角出发,研究全球经济运行规律和政策 协
03
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模型 的比较
理论比较
理论基础
三部门模型基于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强调政府、企业和家庭三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四部门模型在三部门基础上加入国 际经济部门,考虑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S
S=S(Y)
o 普通储蓄函数 S
Y

S=- a + (1-b ) Y
o
Y
线形储蓄函数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 S / Y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边际储蓄倾向:每增减1 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MPS =ΔS / ΔY 当ΔS与ΔY 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 / dY •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 为常数(1-b)。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 递增趋势。 MPS 和APS 都递增,但是 MPS>APS。
第一节 古典观点与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革命 (一)凯恩斯对古典观点的诘问 1.凯恩斯论萨伊法则 2.凯恩斯论工资—价格自由变动性 (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第一,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 方向可自由变动; 第二,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 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 水平; 第三,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 变化比较灵敏。
600 0 5000 8000
Y
-10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000
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 •
问题或内容提要
什么叫定量税,什么叫比例税? 在定量税和比例税的条件下,分别求出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 用图示表示并解释得到的结果。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假设消费函数为C =a +b 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 入,定量税为 T ,投资为 I ,政府购买为 G,试 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本科宏观经济学第3章

本科宏观经济学第3章

附件二、消费率不断走低有可能导致中国 经济大起大落 为什么我国消费率持续偏低? 一、教育、医疗、房地产等百姓必需消费 品的价格定价偏高,正在影响到居民的 消费预期 二、由于消费和投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呈 此消彼长的关系,较高的投资率必然带 来偏低的消费率。
三、就业率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极大地 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影响到最终 消费率。 四、收入分配,高收入人口消费倾向低于 低收入人口消费倾向。然而2/3人口却只 消费了1/3的商品,有效需求不足
G I
45°
0
Y*
Y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E A
A
E=(C+I+G) E=C+I+G 推论: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①政府 减少什么②提高什么 都将增加均衡收入。
45°
0
Y*
Y
Y
S+T-TR=I+G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S+T-TR I+G A S+T-TR
0
Y*
在A点,非 I+G 计划的库存 投资为0, Y 经济处于均 衡状态。
乘数(Kx)是指国民收入的某种影响因素 (X)的单位变化,将会引起均衡国民收 入(Y)改变的幅度, 即 Kx=ΔY/ΔX。Kx通常为大于1的数,故乘 数原理也称为倍数原理

一 、投资乘数( 破窗理论) KI=ΔY/ΔI
消费函数为:Ct = 1000 + 0.8Yt-1 t 期 0 1 2 3 4 · · · 消费 Ct 7400 7400 7480 7544 7595.2 ···· ···· 投资 It 600 700 700 700 700 ··· ··· 合计 收入 Yt=Ct+It 8000 8100 8180 8244 8295.2 ·· ·· ·· 消费增量 ΔCt=βΔYt-1 0 0 80 64 51.2 ··· ·· ·· 400 投资增量 ΔIt 0 100 0 0 0 ··· ·· ·· 100 收入增量 ΔYt=ΔCt+ΔIt 0 100 80 64 51.2 ·· ·· ·· 500

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04三部门、四部门模型

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04三部门、四部门模型
总结
四部门模型在未来发展中更具优势,但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理论框架,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04
案例研究:美国经济中的 三部门、四部门模型
美国经济中的三部门模型应用
家庭部门
作为消费者,家庭部门在三部门模型中负责 消费和储蓄。其经济行为受到收入、利率、 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部门
作为生产者,企业部门负责投资和生产。其经济行 为受到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 响。
三部门模型的应用场景
01
三部门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国内经济政策,例如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02
它还可以用于国际经济比较和合作,例如分析贸易 政策和汇率变动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影响。
03
三部门模型还可以用于企业决策,例如预测市场需 求和制定生产计划。
02
四部门模型介绍
四部门模型的基本概念
定义
政府部门
作为政府机构,政府部门负责税收和政府支 出。其经济行为受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政府预算等因素的影响。
美国经济中的四部门模型应用
家庭部门
作为消费者,家庭部门在四部门模型中除了消费 和储蓄外,还负责劳动供给。其经济行为受到收 入、利率、价格水平、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部门
作为政府机构,政府部门在四部门模型中除了税 收和政府支出外,还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 其经济行为受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政府预算 、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部门与四部门模型的比 较分析
理论框架的比较
三部门模型
将经济划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该模型着重于 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四部门模型
在三部门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国际经济部门。该模型考虑 了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更全面 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收入支出模型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收入支出模型ppt课件
社会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E 支出(需求)
E=y
E
A
100
·




o
y
支出等于收入的 45°线
()
·B IU>0
100
IU<0
AE
o
y
支出决定收入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投资等于储蓄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 投资等于储蓄
❖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也可以用i=s来 表示,因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由于古典经济学所处时代是物品匮乏的情况,
在物物交换的角度上反映这种情况的“萨伊定律”被 看作是普遍有效的“规律”。
于是,在古典经济学中,均衡国民收入主要就
由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决定。
6 6
(2)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原理上完全接
受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古典经济学更着眼 于经济的长期活动及其趋势。新古典经济学 家仍然坚持供给在长期内对均衡国民收入的
述。 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是对一定时期 内宏观经济活动结果的表达,而宏观经济运 行的均衡公式则是为达到事后均衡结果所要
求的实现条件。
4 4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
的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
的全部理论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场和国际市场(,物而) 仅包括产品(市钱)场的国民收入
与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10 10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凯恩斯建立了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
为方便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我们从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出发,从 而做出几个假定:

宏观经济学M4

宏观经济学M4
③购买商品劳务(货币) ④提供商品劳务
厂 商
①提供生产要素
居 民 户
②支付要素报酬(货币)
7

存在注入与漏出时的模型
• •
注入J是来自外部的一定量的收入加入收入循环
模型,使其收入流量增加。
漏出W是循环系统内有一部分收入流出,使其收
入流量减少。
③购买商品劳务(货币) ④提供商品劳务
厂 商
投资
J
金融机构 ①提供生产要素
14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购买产品劳务 征税 政府 转移支付 征税
购买产品劳务(货币)
厂 商
投资
J
金融机构
储蓄 W
居 民 户
15
支付要素报酬(货币)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3.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及均衡条件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同样从总供给AS和总需 求AD来考察:
28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 • • 有关通货紧缩的讨论 三要素论认为P、M、G都持续下降; 两要素论认为P和M持续下降; 单要素论认为P普遍、持续下降。 注:P为价格水平,M为货币供给量,G为经济增长率
29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 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 ——萨谬尔森
26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1.通货紧缩缺口
AD Ef E AD=AS ADf AD
K
0
H
Hf
Y

注:H为均衡的国民收入,H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入,Ef-K为通货紧缩缺口。
27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宏观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6
2、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
在投资I不变的条件下,由消费变化ΔC引起的产出变化ΔY,根据式(3)来推导: ΔY = Δa ·(1 / 1 – b )··································(4)
在消费C不变的条件下,由投资变化ΔI引起的产出变化ΔY,根据式(3)来推导: ΔY = ΔI ·(1 / 1 – b )··································(5)
例2:假设上述消费函数中自发性消费a由1000亿元减少至900亿元,投资I仍为600亿元, 求总产出水平Y。
解:Y = 900 + 600 / 1 - 0.8 = 7500(亿元)
例3:假设消费函数仍为C = 1000 + 0.8Y,投资规模I由600亿元扩大至650亿元,求总产 出水平Y。
解:Y = 900 + 650 / 1 - 0.8 = 8250(亿元)
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而造成的,因而也称周期性失业。
3. 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N0 =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均衡) N0 >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就业状态) N0< 充分就业 (经济衰退条件下的就业状态)
2
二、有效需求的决定
总供给: Y = C + S ···················(1)
7
“破窗理论”、“蜜蜂的寓言”与节约悖论
• “破窗理论”: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在其著作《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里说了一个故事——一个顽童打破了一户人家的玻璃窗,为了修复,户主就需 要花钱购买新玻璃,还要雇工匠安装,玻璃店也有了新生意。虽然户主蒙受了 损失,但就此产生了工匠、商店、工厂和运输方面的新需求,又使另外的一些 人得到了好处。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支出增加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 甲 乙 丙 400 240 144
收入增加
乙 丙 丁 400 240 144
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
=1000

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400,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 400,形成△Y1=△I=400 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棉布,带动了棉布 的生产,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2=β×△I
2600 2900 3200 3500 3800 4100 4400
-600 -400 -200 0 200 400 600
增加 增加 增加 不变 减少 减少 减少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图4-2 均衡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三、两部门中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令 (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AD=a+i 则 y=AD/(1-b)
y
y 1 AD 1 b
y
y k AD
k
1 1 1 b 1 MPC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b,成正相关。 乘数作用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乘数的经济意义
China
France
Germany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1982-2011年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储蓄率(%)

消费观念

经济基础

社保制度

收入分配
第二节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假设某一经济状态有如下模型:
Y = C + I + G C = 160 + 0.75 Yd
Yd = Y - T T = -100 + 0.2Y
I = 100 + 0.1Y G = 400 (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 T 为税收、 I为投资、 G为政府支出)
? 试求:该经济状态的有效需求、消费、投资、国家 税收以及相应的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 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 Y = 160 + 0.75 (Y + 100 - 0.2Y )+ 100 + 0.1Y + 400 = 735+0.7Y
? Y = 2450 ? C = 160 + 0.75 * (2450 - 390 )= 1705
? I = 100 + 0.1 * 2450 = 345 ? T = -100 +0.2 * 2450 = 390 ? KC = KI = KG = 4 ? Kg = 3 ? KT = - 3
? 4.1.1政府购买、税收和转移支付对均衡国民 收入的影响;
? 4.1.2与政府支出有关的乘数。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Y=C+I+G (均衡条件) C=a+bYd Yd=Y-TX+TR TX=0 TR=0 I=I0 G=G0
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E=(a+I0+G0)/1-b
设:C=100+0.75Y ,I=50, G=20 解:建立模型:
? G= dY/dG= 1/ 1-b
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Y=C+I+G 引进TX(税收) 、TR(转移支付) 因素后,社会总支出函数为:
AE2 =a+b(Y-TX0+TR0)+I0+G0
令 :b( TX0-TR0 )?0 则: AE2曲线位于AE1曲线的下方。
AE
E0
AE1
AE2
E1
450
? 一、基本概念 自发性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 平均储蓄倾向 投资乘数
? 消费支出乘
税收乘数
? 转移支付乘数 预算平衡乘数
Y=C+I+G+NX
X=X0+hYB ( X0 自发出口量,h即边际出口倾向:B国增加一单位的国民 收入所引起的A国的出口增量)
M=M0+ ? Y (M0自发进口量, ? 边际进口倾向即: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 民收入所引发的进口增量)
Y=C+I+G +(X-M) C=a+bYd Yd=Y-TX+TR I=I0 G=G0 TX=TX0 TR=TR0 X=X0+hYB =X0(该量取决于国外的经济状况) M=M0+ ? Y
国民收入对这种变动的影响。
1பைடு நூலகம்
?ΔY= ? g ΔG+ ? Tx ΔT= 1?Δb G+ ?即: ? B =1。
?b
1Δ?Tb=ΔG=ΔT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b总大于税收乘数-b/1-b(绝对值)
? 因此,西方宏观经济学者认为,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对宏观经 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出的效果,改变政府 购买是财政政策是最有效的手段。
解方程组得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 YE=[a+0I+G0-b(TX0-TR0)+X0-M0]/(1-b+ ? )
对上式求偏导可得各种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dY/dX=1/ 1-b+ ? > 0
同时,由于有了对外贸易,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乘 数等比原来的 1/1-b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 的一部分现在要用于进口商品上去了。
附:中南大学 2004博士研究生入手考试题: 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财政赤字 的办法,但有人说,政府应该做到预算平衡才 对。对此,请阐述你的观点。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模型: Y=C+I+G C=a+bYd Yd=Y-t Y( t代表所得税率) I=I0 G=G0
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E=(a+ I0+G0)/1-b(1-t)
Y=C+I+G C= 100+0.75Y I=50 G=20 求解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 YE =(a+I0+G0)/ 1-b
= (100+50+20)/1-0.75 = 680
AE
a+I0+G0 a+I0 a 450 O
E1 E0
C+I+G C+I C
Y0
Y1
Y
S/I/G
O -a
Y0
Y1
S I+G=I0+G0 I=I0 Y
O
Y1
Y0 Y
令:TX=TX0,TR=TR0(税收和转移支出均为外生变量) 则:Yd=Y-TX0+TR0 这样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模型就变形为:
Y=C+I+G C=a+bYd Yd=Y-TX0+TR0 TX=TX0 TR=TR0 I=I0 G=G0 解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E=(a+ I0+G0-b TX0+ bTR0)/1-b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解为:
YE=(a+ I0+G0-b TX0+ bTR0)/1-b 对上式分别求偏导得:
政府支出乘数:? g=dY/dG= 1/1-b
税收乘数: ?Tx= dY/dTx = -b/1-b
转移支出乘数: ?TR = dY/dTR = b/1-b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
? a= ? I= ? G=1/ 1- b(1-t) ? TR= b(1-t) / 1-b(1-t) ? TX= - b(1-t) / 1-b(1-t)
为拉动经济,财政赤字与政府预算平 衡哪一个更好? (略)
AE AE1
AE2
450 O
Y0 Y2 Y1 Y
?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 NX=x-m
AE
a +I0+G0 a +I0 a 450 O
O
E1 C+I+G
E0
C+I
C
Y0 Y1
Y
S
I+G I
Y
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解为: YE =(a+I0+G0)/ 1-b
现通过对上式求偏导得:
dY/dG= 1/ 1-b 即: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会带来倍数于政府购买支出增量的 国民收入,其倍数为:1/1-b。这样也就得到政府购买支出 乘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