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名师教学课件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堂演练
一、从下面几组字中,选择正确的字。
(妻 凄√)凉 恐(惧√ 俱)
书(籍√ 藉) (货 贷√)方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二、填空。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英 )国
小说家( 丹尼尔·笛福),是作者用第 ( 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字词听写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回忆四年级时学过的总结小标题的方法,自己 写一写其他段落的小标题吧!
流落荒岛 → ( 建房定居 ) → (驯养培育)→(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试着 根据列出的小标题,简要说说梗概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在 航海中遇险 ,不幸流落荒 岛。在岛上他 克服困难 ,建房定居下来, 还 养牧种植 ,并且救了野人“星期五”, 最终他被 一位船长 发现,救了出来,回到 了英国。
理智应对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有的同学觉得鲁滨逊把好 处与坏处列表对照的情节印象 很深刻,我们一起来观察教材 中鲁滨逊列出的表格,说说你 发现了什么。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坏处
苦闷失望
我被抛弃在一座 可怕的荒岛上,没有 重见天日的希望。
好处
积极乐观
但是我还活着, 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 样被淹死。
修建住所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 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 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 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 的时间才砍下……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 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不畏艰难,顽强生存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罗列幸与不幸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精品课件(61页)

这是鲁滨逊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 也是鲁滨逊能孤身在荒岛 待了二十八年的主要原因。
流落荒岛后,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 什么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课后第二题)
苦闷失望---智慧应对---积极乐观
苦闷失望 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 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缺乏食物
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
孤独
船上有一条狗和两只猫,但它们不能同我聊天
遇到的困难
1.生存:陷入荒岛,与世隔绝 2.生活:缺乏必备的工具和生活用品 3.生命意义:活下去的价值与意义
解决的方法
1.用刻痕记录时间,进行记录 2.节约现有的工具和用品、靠自身智慧来创造工具 3.分析目前处境,排列自己的幸与不幸
用刀子刻杆留痕记录时间
缺乏生活用品
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 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
从船上得到了不少东西
缺乏工具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 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 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我花 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 劲,而且非常麻烦。
拓展延伸
鲁滨逊制陶罐子片段
我早就想用什么办法制造一些陶器,我急需这类东西,可 就是不知怎么做。这里气候炎热,因此,我敢肯定,只要能找到 陶土,就能做一些钵子或罐子,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干;炎热的 太阳一定能把陶土晒得既坚硬又结实,并能经久耐用,可以用 来装一些需要保存的干东西。要加工粮食,制造面粉等工作, 就必需要有盛器贮藏。所以,我决定尽量把容器做大一些,可 以着地放,里面就可以装东西。要是读者知道我怎样制造这些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鲁滨孙漂流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方面的指 学生学习能
导,激发学生再次或者深入阅读的欲望。 力分析
教学时,教师更应结合名著导读教学的特点和六年
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预习单的批阅、统计,把握
本班学生的学习难点、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以阅
读整本书的方法为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交流、
探究、互评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这段为精彩片段,一定有他的道理,这个片段一定有 它的精彩之处。接下来,就让我们认真去默读一遍文中 的精彩片段,好好揣摩。读完后,把你读到的精彩的, 觉得要向大家推荐的段落或者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写 你的推荐理由。
2、师:老师看到,我们班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思 考和想法。不急着交流,请大家先把自己觉得最精彩的 片段推荐给你的四人小组成员。如果你们推荐同一处, 请相互补充。有不同的推荐,听听别人的想法,相信你 们会更有启发。开始合作吧!
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对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
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
要手段,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
课例研究综 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者
述
必须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引导学生读整
本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
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经典名著,感受名著魅力,初步教
会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师:是呀,在这么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 上,同学们觉得人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我手里有一 段文字,来自于《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写的正是当 时鲁滨孙的绝境。
课件:1659 年 9 月 30 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 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 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 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 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 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走进外国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三篇课文,它们都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故事梗概及节选的部分内容,向我们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介绍小男孩尼尔斯的奇妙遭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介绍了汤姆·索亚的一次传奇历险,让我们领略了外国小说的奇妙与精彩。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目标1.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凄凉”等46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14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识记,如“惧、凄、栅、控、稍”这类是左右结构的字,“寂寞、恐惧、凄凉”这类是心理活动的形容词。
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畜养”的“畜”读xù,“圈养”的“圈”读juàn,“处境”的“处”读chǔ”。
2.阅读理解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
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逊漂流记》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逊漂流记》课文。
从前,有一个人叫鲁滨逊,是个黄国人。
他喜效航海和首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他,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建遍天達海角。
有一次,鲁滨逊電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脆杆吹断了,船也现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演冲到海岛边。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
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海面上也平静下来。
等到湖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
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
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
划到船边。
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陆续搬到岸上,还是回没有意死的一条狗,两只猫。
这使他在建凉中感到一丝安数。
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客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现崔百先需县一个容身的地方,以避日晒表淋。
鲁滨逊走遍荒岛。
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时阴、又可以防野算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格起一座简随的帐停。
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援救。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
过着寂置的生活。
他没有更高的要求。
但是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
就得想办法。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猜,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后来他竟有了成鮮的山羊,可以需喝羊奶,吃羊肉。
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撤在围堵里。
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揭子。
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十八年过去了。
有一天,曹滨孙忽然发现海边沙施上有人的情印。
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
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
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柱子。
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羊。
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
后来,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速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索的宴会。
鲁演孙在恐怖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鲁宾逊漂流记》多音字汇总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鲁宾逊漂流记》多音字汇总人教版т欑増鐣滅殑澶氶煶瀛楋紙x霉銆乧h霉锛?涓€銆侊紙x霉锛夌暅鐗?1.杩欐槸浠婂ぉ鐣滅墽鍦烘墍閲囩敤鐨勫舰寮忋€?2.浠栦滑浠ョ暅鐗т笟涓虹敓銆?3.绾﹀湪涓€涓囧勾浠ュ墠锛屼汉绫诲氨寮€濮嬩粠浜嬬暅鐗т笟鐨勫伐浣溿€?4.?5.? 浜屻€侊紙ch霉锛夌暅鐢?1.с€?2.3.?4.閭g彮鐣滅敓鐨勯蓟瀛愬氨璺熺寧鐙椾竴鏍风伒銆?5.?2缁撶殑澶氶煶瀛楋紙ji膿銆乯i茅锛?涓€銆侊紙ji膿锛夌粨宸?1.?2.濂瑰悡寰楃粨缁撳反宸达紝鍋氬0涓嶅緱銆?3.?4.?5.?6.浠栫粨宸村緱寰堝帀瀹炽€?浜屻€侊紙ji茅锛夌粨浼?1.浠栦滑涓変笁涓や袱缁撲即鍓嶅線銆?2.?3.?4.鎴戜滑缁忓父缁撲即鍘绘梾娓搞€?5.涓€鍒板ぉ榛戯紝濂规€绘槸鎵惧ス鍚屽幓鐨勪汉锛屽拰濂逛滑缁撲即鑰岃?3澶勭殑澶氶煶瀛楋紙ch霉銆乧h菙锛?涓€銆侊紙ch霉锛変綇澶?1.浠栦滑鐨勪綇澶勫彧鏈変竴鎴蜂箣闅斻€?2.浠栦滑鍦ㄦ潙瀛愰噷鎵惧埌浜嗕綇澶勩€?3.?4.?5.?浜屻€侊紙ch?1.?2.?3.ф壒淇′欢銆?4.?5.?涓夈€侊紙ch?1.?2.?3.?4.?5.?4灏界殑澶氶煶瀛楋紙j菒n銆乯矛n锛?涓€銆侊紙j菒n锛夊敖绠?1.?2.濂瑰敖绠℃湁鐥咃紝浣嗕粛寰堝揩涔愩€?3.?4.?5.?浜屻€侊紙j矛n锛夊敖澶?1.?2.鏈€闅捐繃鐨勬棩瀛愪篃鏈夊敖澶淬€?3.浠栫煡閬撹嚜宸卞凡鍒颁簡浜虹敓灏藉ご銆?4.?5.?。
新编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思维导图

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
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
作者
娜》等。
生字
畜 xù畜养 chù牲畜 作 zuō作坊 zuò作家 尽 jǐn尽管 jìn尽兴 劲 jìn劲头 jìng劲敌多音字
流落 、 凄凉、 寂寞、恐惧 、倒霉、忧伤、
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
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
主题
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
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
明能干、气和、抛
弃、重见天日、防御、侵袭、倾覆、宽慰、
词语
深重、困境、 焉知非福
第一部分(1~7):具体描写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
充满困难,而且很孤寂。
结构
第二部分(8~10):写鲁滨逊记录并列出自己的
处境,决心开始安排自己在岛上的生活。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其主要内容,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体会其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把握故事脉络,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2. 精读课文:选取《鲁滨逊漂流记》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精读,深入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品质。
3. 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提炼出勇敢、智慧、坚韧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其主要内容,体会鲁滨逊的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提炼出勇敢、智慧、坚韧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把握故事脉络,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3. 精读课文:选取《鲁滨逊漂流记》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精读,深入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品质。
4. 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提炼出勇敢、智慧、坚韧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6. 总结: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总结,强调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对人生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孙漂流记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
四、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
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
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鲁宾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
3.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
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
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
(4)出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
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教研室韩中凌)
B案
一、读梗概,知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梗概,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可以这样引导:
(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2)默读“梗概”,把鲁滨孙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
(3)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二、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2.小声读读这个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可以这样安排教学:
(1)让我们把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
(2)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小结: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3)除了鲁滨孙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学生可能谈到鲁滨孙的语言,如:即使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我希望世上的人……
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本组的日积月累中,我们还能欣赏到很多这样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
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孙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
*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泡泡中提到“鲁滨孙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那段描写很细致,让人感到快乐”,不知是怎样的细致。
*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断却是以鲁滨孙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
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